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党中央为了在东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派出十万大军,两万多干部挺进东北。我于十月下旬来到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员。
刚刚光复了的东北大地,到处是战争的创伤。铁路被破坏得百孔千疮。线路有三千七百多公里被拆毁,桥梁、涵洞有一千零三十多处遭破坏,通信、信号、给水、站舍等设备都遭受了严重损坏。经过我们大力抢修,到一九四六年六月,东北解放区的铁路通车里程已有四千六百九十多公里,这些铁路均由各地方铁路局分散管理。东北局为了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统一指挥,更好地支援前线作战,一九四六年七月决定成立东北铁路总局。开始由陈云同志兼任党委书记、总局长,李富春同志兼任党委副书记。不久任命我为总局长兼政治委员,徐光生、郭洪涛、黄逸峰、马钧、陈大凡等同志任副总局长,陈坦同志任政治部主任。从那时起,我在东北铁路总局一直工作到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广大铁路工人刚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刻苦兴家,日夜奋战,克服了器材不足、粮食缺乏等种种困难,抢修铁路,复活机车、车辆。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解放区的铁路线也逐步延长,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铁路员工们提出:解放军打到那里,铁路就修到那里,火车就开到那里!到辽沈战役前,东北解放区又接收和修复铁路五千七百多公里,通车线路里程达九千八百一十八公里,占全东北通车线路里程的百分之九十八,修复机车八百八十五台。这就为支援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在东北铁路工作的苏联同志,特别是中长路茹拉夫廖夫局长,在建设人民铁路,支援战争中,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运送主力 直插辽西
一九四八年八月下旬,东北铁路总局接到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以下简称“东野”总部)的紧急命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秘密的情况下,把在东线的东丰、大兴镇、西安(今辽源)、烟筒山一带的三纵、炮纵、二纵五师和六纵十七师,迅速运送到西线的新立屯、西阜新等地区,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以打击。为保证前线作战的胜利,要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运两千万斤粮食和作战物资到前线;为堵截与包围长春之守敌,要从后方向吉林、四平运送十九个独立团。同时,还要准备几个列车随时供第一纵队机动运输之用。
总局党委认为,这次军运关系到东北战场战略部署的实现,关系到整个东北解放战争的胜负。党委决定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保证这次军运任务的胜利完成。我们随即迅速、周密地进行运输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这次军运的秘密指挥,“东野”总部和东北铁路总局联合组成了临时军事运输委员会,在梅河口铁路办事处、郑家屯铁路分局设立运输分委会。军铁双方又在装卸车站及主要中间站派出特派员,全权指挥一切装卸及车辆调配,随时与分委取得联系。分委则随时与总委取得联系,并坚决执行由总委下达的“东野”总部与铁路总局的各项命令。这样,不论总委与分委均指定了专人负责,使各铁路线调度指挥工作,得以在严格保守秘密又十分复杂的战时情况下,既高度集中统一又机动灵活,有条不紊地进行。
当时,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在连续遭到我军的打击后,已被我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和北宁线几个孤立据点内,东北广大地区也已经控制在我们手中。但是铁路东线的梅河口至四平段,西线由四平到郑家屯区段,开通到西阜新区段,都在敌机空袭范围之内。其中郑家屯、彰武、新立屯至西阜新一带,是敌机的重点轰炸区,每天从早到晚,敌机频繁轰炸扫射,袭扰不停。而由梅河口起经四平、郑家屯到新立屯、西阜新区段内,每天通过能力只能容纳六个列车往复,而且列车编组不能超过三十二辆。我们根据这些情况与部队密切协同,打破平时运输的常规,商定了编组计划、装卸车时间等事项,坚决把参战部队按计划集中在一旬内全部运往前线。
首先是必须把郑家屯、西阜新间,各站停留未卸的重车七百四十多辆,在大规模军运之前卸后排空。总局下达指示后,各站立即行动,很快将重车全部卸完,把空车排送完毕。另方面为保证前线通讯畅通,在器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通辽、西阜新间刚刚修复的通讯线路,从原有的三对临时增设为四对,并安装了区间电话和直通电话。齐齐哈尔、西阜新间的电报业务,也抢在九月上旬开通。在此期间,吉林局动员职工群众更换腐朽枕木六千四百一十三根,捣固线路六千九百三十米,并将被破坏了的大兴镇的站台修复。为了便于部队兵员乘车,粮食、弹药等作战物资装车,总局从哈尔滨调拨一批钢板给各前沿装车站。后方各铁路局,为了保证军运列车运行安全,千方百计减缩管辖区内运用车的风管,拨出二千三百四十多根风管和一批胶皮垫圈,使军运列车全部安上了制动风管。当时运用机车极其紧张,总局想尽一切办法给郑家屯分局、吉林局配备了足够的运用机车。
最后,东北铁路总局对这次军运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梅河口、四平、西阜新一线,刚收复不久,特别是彰武以南地区,职工缺员很多,成份比较复杂,繁重的军运任务又落在这样的地区。总局下决心从各局抽调一批工人、干部充实了这一地区。仅齐齐哈尔局就调出一千二百多名政治可靠、有业务技术经验的工人、干部,分派到西线各站段。齐、吉两局的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到前线指挥运输。每个站都派干部具体指导,每趟列车都有干部添乘。如齐齐哈尔局局长黄铎同志亲自到郑家屯分局组织运输;郑家屯分局长廖诗权、政委尹诗炎,分别到彰武、西阜新就近指挥军运;吉林局副局长孙鲁光同志到梅河口坐阵,郑家屯分局运输科长常克、副科长何彬和四平办事处主任沈影同志亲自坐台指挥行车。齐、吉两局还派出大批干部到列车运行的重要地点亲自参加作业。
一九四八年九月六日,“东野”总部下达命令:十日晚开始运输。总局迅速调集车辆。九日,集中车辆达一千二百二十四辆,其中棚车六百八十四辆,敞车、平车五百四十辆。九日晚,以梅河口为主,以朝阳镇、四平、吉林、西安为辅的编组站,也编好列车;部队上车站为东丰、大兴镇、西安,下车站为新立屯、新邱、西阜新,同时做好了一切准备。
十日晚,这次大规模军运开始,军列按计划正点发车。
当前行列车已驶进四平站时,突然接到“东野”总部首长急电,命令连夜将已经发出的两个军列,立即返回原地下车待命。同时,将已经停运的混合列车又恢复运行。这是“东野”总部为了迷惑敌人,防止暴露目标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十二日夜晚,军运列车又按计划开始运行。
这次运输中,西线郑家屯、彰武、西阜新;东线梅河口、四平站是关键地区,敌人的飞机不但白天来,夜间有时也来,四平最多一天达七十二架次之多。这两个站和沿线的运输一线员工,为了保证军列不被敌机发现,夜间都是采取无灯火作业。扳道员扳完道,为了确认道岔是否密贴,还要依次用手去摸,以保证军用列车及时安全地、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
军运开始后不久,辽西大雨连绵,西辽河大水猛涨,水位比最高的一九四六年还超出一米多。钱家店区段的线路被水淹没,水势凶猛,线路状态不明,不知路基是否冲断。在这关键时刻,通辽工务段段长乔子龙同志,以大无畏的精神,用手柱着木棍,趟着大水,顶着激流,在前边一步一步地探查线路,慢慢地引导机车把军列安全送过被淹区段。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战争环境下,长距离、短时间、大规模地运送兵员和装备,没有发生什么事故,这在现在看也是难得的。
严守秘密,在这次军运中做的也很成功。运送部队的列车全用棚车。列车出发前,车门加锁,贴上封条。列车运行时,看不到部队人影,听不到部队声音。就连铁路员工也不知道运送的是什么。因此,在义县解放后,敌军俘虏说,你们攻打义县时,我们都不知道贵军是从哪上来的。
九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按计划完成了三纵、二纵五师、炮纵等主力部队到达西阜新的军运任务。由于各路局员工的努力和军队的配合,运输速度比预想的还快:四平、西阜新间,最快的只用十四小时四十六分钟,最慢的十九小时四十七分。前三天全是重车单程运行,到第四天,空车开始回返,白天,没有敌机袭扰时,放行空车,减少会车,使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在九天之内,共运送了六十四个军列,把近十万大军安全、迅速、及时地送上了辽西前线,胜利完成了我军大兵团调动的运输任务。九月二十八日,总局接到“东野”总部的电报,表扬铁路员工在困难的条件下,顺利地完成了军运任务。
战胜轰炸 抢运军火
九月十二日,辽沈战役打响后,我军以突然行动攻占昌黎及其以西地区,同时包围了兴城、沙后所、绥中之敌,切断了锦州、唐山间的联系,断绝了华北敌人增援东北的陆上通路,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形势。
九月二十二日,敌人发觉了我军行动意图,派出大批飞机对我方铁路狂轰滥炸,频繁袭扰。
这时,我们运输大兵团的空车还没返回,而西线的作战物资、民工列车,东线的炮兵纵队、后勤部队列车共六十九列又从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方面接连发出,密集运行到郑家屯一带。同时,按运送上级机关列车办理的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坦克团、工农学校等军列也相继到达,挤在一起,造成堵塞。由于敌机轰炸,白天空车不能运行,夜间重车又不能按时发出,途中运行时间随着加长。二十九日敌机袭扰更甚,彰武、通辽、新立屯、苍土、西阜新等站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讯、给水中断,情况非常紧迫。
总局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紧急措施:一是迅速组织抢修,白天敌人轰炸,晚间保证通车,各个部门保证时间,不得贻误;二是组织特别运输机车大队,由昂昂溪、北安,把军列一直送到郑家屯前线;三是组织“片面运输”,当时人们叫“赶羊式”运输,即向着一个方向连续发车。执行这三条措施效果很好,很快疏通了堵塞,扭转了被动局面。
东北铁路工人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刻苦兴家、艰苦奋斗的战斗作风,他们是在战争紧张、物资缺乏、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军运任务的。东北解放的头两年,因为我们还不能给铁路工人发工资,每人每月只发给一百三十斤高粱米维持生活。有一次我去哈尔滨机务段,看见工人们穿得很破,寒天冻地腿上缠着麻袋片,干活很吃力。问他有什么困难?一位老工人说:“吃不饱,干活没劲”。他们就靠这一百多斤高粱米,拉家带口维持生活,坚持上班,坚持修车。我回来把这个情况向陈云同志汇报,陈云同志当即决定,将每人每月的高粱米增加到二百五十斤。这也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而铁路工人们体谅党和人民的困难,毫无怨言,他们说:“为了支援前线,不给钱也干。”
在紧张的军运中,他们勒紧裤带,冒着生命危险,抢修被炸坏的线路和设备。经常是敌机刚刚飞走,大火未消,硝烟未散,不顾敌人扔下的一些炸弹还没爆炸,铁路工人和员工家属们就奔向现场,抬钢轨、扛枕木、挑砂子、填平弹坑、铺设线路。由北安、齐齐哈尔、昂昂溪、白城子、哈尔滨、吉林等后方机务段组织的特别运输队的乘务员们,告别父母、妻子的时候,没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没想是否能回来,他们只说一句:“这次出乘日子长,不用惦记。”拎起饭盒就走。多少不平凡的事迹,就是这些平平凡凡的铁路工人和家属创造出来的:机车被打坏了,我们的司机头上顶着闸瓦,冒着敌机扫射,抢上去修;途中机车燃轴起火,乘务员冒着生命危险,蹲在机车底部拉条上,给轴箱填硬油;炉条坏了,他们把草袋子蘸上水,披在身上,钻进灰箱里去修;有的宿营车被打坏,乘务员就在煤水车顶上休息。东北晚秋的夜里,寒风刺骨,可我们的铁路土人抱着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坚定信念,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锦州是北宁线上的枢纽,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遵照军委指示,为集中兵力攻克锦州,“东野”总部决定再从长春、沈阳方面抽调两个纵队,参加北宁线作战。
正当这时,运往锦州前线的军火列车连续被炸,连运军火的汽车也被炸起火,攻打锦州的部队又急需弹药补充。九月下旬,东北野战军总部和总局当即决定,在昂昂溪组织一列秘密军火列车——三○○五次,抢在敌人沈阳援军出来之前运到西阜新车站。总局立即指示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和郑家屯分局,要趁敌机大批轰炸暂停的空隙时间,以出其不意的突然行动,确保抢运成功。
三○○五次列车乘务组的十六名同志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九月二十八日将军列开出。一路上同敌机斗智斗勇,在群众的支援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了层层险阻,经过四昼夜的运行,终于在十月二日早四点四十六分到达西阜新前线。实现了他们临行前的誓言:“人在车就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把车开上去。”“东野”总部为了表扬他们的英雄事迹,赠给他们一面锦旗:“献给三○○五次英雄列车”,后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给他们记特等功一次,毛主席在西柏坡接见了他们的代表,毛主席说:“向铁路工人致敬!”
疏通堵塞 保证畅通
进入十月,敌人感到末日即将来临,对我西线的苍土、新立屯、泡子、彰武、通辽、郑家屯等站进行狂轰滥炸,妄想切断我运输线。十月一日柳河大桥被炸坏,运输陷入瘫痪。在这紧要关头,铁路员工为线路畅通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当天夜里,全线员工、家属和铁道纵队战士共同奋力抢修,经过一夜奋战,就架起了便桥,二日夜就通过两次军列,三日夜,又通过四次军列。
十月一日的大轰炸,使郑家屯地区的铁路遭到很严重的破坏,铁路工人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郑家屯历史上曾是我们民族抗击侵略者的战略重镇。今天,它成了铁路员工支援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重要铁路枢纽。从一九四七年五月,郑家屯第二次回到人民手里,敌人就把它视为眼中钉,每天飞机声不绝,炸弹声不断。郑家屯分局政委尹诗炎同志说,敌人扔在郑家屯地区的炸弹,立着摆,也能摆一层。十月一日这天,整个地区被炸得一片火海,车站、电务段、机务段都遭到敌机的轰炸,烟尘滚滚。敌机还没飞走,员工同志们就冲上去抢救起火的房舍,抢运仓库的器材,抢救受伤的同志。机务段长边光辉同志,看到库停机车有全部被炸坏的危险,就冒着敌机疯狂扫射,迎着大火冲上去,连续将七台机车开走,分散隐蔽起来。电务段长金子元同志原是齐齐哈尔电务段工人,随齐局支援前线大队来到郑家屯的,在一次轰炸中爬上电杆,抢修被炸断的通讯线路,不幸牺牲。解放后,郑家屯分局在车站树立一座纪念碑,纪念为辽沈战役胜利,为东北全境解放,在抢修、抢运战斗中光荣牺牲的金子元等十七位烈士。今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我们的青年同志,应当学习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贡献更大的力量。
十月三日后的铁路军事运输,较前个时期更为繁重。不仅要大量往前线运送各种作战物资,还要及时运送随着战争进展不断前移的各级指挥机关。后方的十九个独立团也要向四平、吉林地区集结。同时还必须准备几个列车,随时供给总预备队的一纵队机动运输。
从一日到十日,敌机白天、黑夜不停地轰炸。四日,章古台停留三辆弹药车被炸,站内三条线全被炸坏。五日,柳河大桥再次被炸,钢梁塌落。当时,列车运行十分困难:西阜新伤病员要送后方医院,空车连续回返;一部分重车待卸;六纵十七师因接受战斗任务,所乘列车急需前进。但因大桥被炸,上下阻塞,南下重车都挤到彰武以北,停留在沿途。郑家屯、通辽间有七列,齐齐哈尔、郑家屯间十九列,哈尔滨、齐齐哈尔间五列。共有三十一个列车运不上去。而四平、郑家屯间阻塞的列车还有不少。
为了扭转这样局面,十月四日和七日,总局与“东野”后勤部召开紧急联席会议,确定整个运输由总局全面负责,统一指挥,重新排列了运输次序,决定以部队、弹药、汽油为先,其他次之,为确保安全,规定每个列车所挂弹药车不得超过五辆,汽油车不得超过两辆。并按李富春同志指示,以通辽为主,以甘其卡为辅,接受后方到达的物资与民工。同时“东野”总部首长决定,野政、野后机关的人员和所有后方支前的民工,均在郑家屯下车,徒步赶往前线;只允许作战部队、军火和被服列车通过郑家屯开往前线。这一系列的紧急措施贯彻下去,很快扭转了郑家屯枢纽地区的运输堵塞状况。
地处战争前沿的西阜新车站,也被敌机炸得只有站线,没有一间房舍。扳道房设在地窨子里,站舍是用雨布搭起来的低矮的帐篷,但是调度指挥,运输组织都从未间断,保证了军用列车一列跟着一列到达,卸下的草堆成了山,粮堆成了垛。
至十月八、九日,从后方各地运往吉林、四平地区的十九个独立团,相继到达。给一纵集结的列车,也已停留在所需地点。这个时期使用车辆之多是空前的。以七、八、九三日计算,留在彰武以南的重车达八百零三辆,供一纵和十九个独立团使用的车辆达一千零九辆,往前线运输的一千零八十五辆。几个大站待装的空车二百一十三辆,共计六千一百余辆。
英勇斗争 迎接胜利
在东北,我军完成了“围锦打援”的部署以后,龟缩在沈阳的廖耀湘兵团即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组成“西进兵团”出犯新民,企图解锦州之围。
廖耀湘兵团出沈阳后,敌一股骑兵窜到苍土车站,看到车站被破坏的状况,到处寻找工具。敌人抓来了苍土养路工区养路工人史云普,问他工具那去了?他说被撤退的人带走了。敌人说他藏起来了,逼他交出工具,他不交,敌人就打,老工人被打得浑身是伤,嘴流鲜血,还是说没有。敌人气急败坏,端起刺刀,对准史云普的胸膛进行威胁,但这位老工人,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宁死不交。敌人逃跑后,等我们的同志回来,史云普才把自己埋藏的工具挖出来,给大家抢修线路。苍土车站很快通了车。
为了在运动中歼灭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必须暂时撤出彰武。郑家屯分局长廖诗权同志在彰武亲自组织撤退,疏散车辆。他首先组织人力将一千多名伤病员送上火车,转移到通辽;又将在甘其卡收容的四百多伤员及掉队人员的行李、物资,用四、五个列车运到通辽。撤退工作做的井然有序。直到十一日早晨,敌人的枪弹已打到彰武车站,廖诗权同志才乘一辆轨道摩托车离开彰武。
彰武电务段的员工,撤退前秘密地藏好器材备品,撤退到甘其卡后,立即装置好交换台,接通了电话。当时铁路电话不单单是铁路使用,更重要的是供军事指挥用。电话交换台设在一所地主院落里,以迷惑敌人,掩护自己,安全保密。那时不仅要和公开的敌人斗争,还得同看不见的敌特、坏分子作斗争。交换台刚安装好,敌机就来轮番轰炸。但是我们的电话员,在敌机轰炸扫射下,仍坚持工作,始终保持电话畅通。在交换台前坚持工作的是李桂兰、车锡娥、李廷霞三个女孩子。她们中最大的二十一岁,最小的才十四岁。这三位姑娘日夜坚守岗位,连续十几天没摘下耳机。电话线不知被炸断多少次,电务工人们冒着危险一次一次地接通了。电话交换台不知搬了几个地方,但是,通讯联络始终没有间断过。
十月十五日锦州解放了。从九月十二日辽沈战役开始,到十月二十日,这三十八天内铁路共开行军列六百三十一列,使用车辆一万九千五百六十一辆,运输各种作战物资五十八万六千八百三十吨。
接着,前方胜利喜讯不断传来。十月二十八日,辽西会战全歼廖耀湘兵团;十一月二日,沈阳、营口宣告解放。历时五十二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线一万零九百四十公里的铁路至此全部回到人民手中。伴随人民解放军胜利前进,东北铁路员工们欢天喜地,庆祝东北全境解放。同时,他们又提出响亮的口号: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把火车开到北平去!开到南京去!开到广州去!
辽沈战役的炮声刚停,曾与解放大军并肩作战的东北铁路员工们不待休息,不顾疲劳,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又投入了新的铁路运输工作。十一月上旬,沈(阳)山(海关)线开通以后,他们开着火车、拉着器材,跟随东北野战军浩浩荡荡进关了。当时在铁路员工中流传着这样一支歌。让我记录在这里,作为这篇回忆录的结尾。
穿过山洞,穿过铁桥,
不分黑夜和白天。
越铺越长,越铺越远,
千山万水莫阻拦。
枪炮人马,粮食被服,
海水一样送到前线,
前方后方,连成一片,
绿灯时时保平安。
嗨嗨,嗨嗨!
路程在我们面前缩短,
我们绝不错过时间。
不管黑夜,不管早晚,
火车头吼叫着——
一直、一直、一直地冲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