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明的蹉跎岁月

Admin 发表于2015-02-04 19:47:17
     赵学明一生的经历可谓艰难坎坷,然而最使他难以忘怀的却是战争年代。1942年5月,赵学明所在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清丰、南乐、观城一带,由于日军进行前所未有的“铁壁合围”,秋天又在冀南与豫北的沙区搞“三光政策”,造成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空前困难。1944年春天,赵学明在军区外围警卫连打井生产时,得知日军进入根据地边沿区,马上带领青年班跑步去迎战。当时,日军把步兵炮推到马集围墙外面,正准备射击,赵学明带的青年班沿着抗日沟勇猛地冲上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死了部分日兵,夺得了日军大炮。当班长回头向赵学明高兴地报告胜利战况时,被溃逃不远的日军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赵学明和青年班的战士们气愤极了,抓起武器,又和敌人展开了追击战,打了一阵子之后,日军仓惶逃跑。由于八路军后续主力没有跟近,青年班不敢深入追击,因此,全歼日军的战机就这样丢了。回去时,班长的尸体,小战士背不动,只有他背。他一路走一路想:几分钟前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年轻战士,转眼就没了。心里非常难受,对日本人更加仇恨。当年6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连队去灾区开荒,由于两年前日军扫荡时实行“三光政策”,将农民1000多人打死在一片坑洼地里,所有的水井都用人填满,几年后人骨头成堆,根据地赤地千里,当地少数幸存的农民无法回家生活,只好靠军队子弟兵去开荒。赵学明所在部队是军区野战部队,在山东转战数百公里,感到9个军分区都没有像4分区这样的残酷、荒凉,没有人生活的条件。为了恢复抗日根据地的生机,干部战士们不怕天热苦累,怀着对日军的刻骨仇恨,开始生产和重建家园。
    1944年冬,赵学明被调到中心县大队任副政委,第2年7月,他带县大队两个主力连,编入太行山下来的主力团,配合2分区主力老八团渡过数十里宽的黄泛区,从鄢陵、扶沟、西华县向南打,到新四军5师所在地区支援李先念部队。与国民党汤恩伯、顾祝同部队激战数月,敌人见我军只有2个团,来了胆子,2个军阻击赵学明部。有时夜晚在野外坟地里宿营,敌人也竟敢向他进攻。部队常打肉搏战,拼刺刀。当年8月,日军投降,但郑州、开封一带的日军拒不向我解放军缴枪,冀鲁豫军区准备硬打。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仍然不打日军,反而从重庆大后方和豫西山区下来,向解放军进攻,并首先在桐柏山区打散了新四军十几个团。接着又向赵学明刚到豫南地区的两个团进攻。赵学明部一个连平时由赵学明带领单独活动,因抽主力去打开封,新提拔的组织干事接赵学明的任务去当营副政委,晚上到职,次日早上就被国民党一个军把赵学明3连和李先念部队交给的50多名男女日本俘虏兵,和自愿由武汉投降过来的日本人,还有北撤的一部分地方干部,统统被打进黄泛区数十里宽的黄水里,人和枪都未出来,全部壮烈牺牲。赵学明带领全营官兵和3连连长在水里同敌人打了一整天,人快打光了,敌人仍在追击。直到天黑时两人才找到一个无水的小高地,又饿又累又难过。当时因是中秋节后,天气在北方来说已是较冷了,两人在深夜里几乎被活活冻死。过了几天,部队不打开封了,顾祝同大军又追上解放军主力,赵学明所在营在后掩护撤退,不能横渡,只得顺流南下,从扶沟上船向敌人后方迂回,3昼夜不能靠岸,一路上无吃无喝,到了周口才靠岸上陆地。赵学明的衣被全打掉了,临时买了一点破衣避寒,又向北走了3昼夜才到达水东中心地。当时,敌人以大解放军数十倍的兵力天天围攻,解放军天天打被动仗,实在顶不住了,就去华北休整几天,补充新兵和弹药,组成野战师,又折回水东来主动消灭敌人。类似的战斗经历,赵学明前后又经历了许多。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每当想到战争是为了消灭邪恶,保卫和平,建立新中国,心中就充满了慰藉。(文/赵学法)

        赵学明2.jpeg

1946年1月,赵学明(左一)在太行山党校警卫团任营政委时与战友合影。

浏览:52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