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春雨时:四、政通是打不倒的人

Chief 发表于2016-11-01 16:53:08
  叔叔在扶眉战役中牺牲后,家人很长时间不知道消息。过了五六个月后,大约在1949年底,姑姑收到了叔叔的战友、时任营教导员的张扬同志的来信,才知道了叔叔牺牲的噩耗。张扬同志在信中写道:

  “政华同志:

  远在五六个月之前,当我得到你的哥哥、我最亲密和热爱的战友——政通同志不幸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噩耗之时,我就准备写信给你。因为,作为政通同志的最亲密的战友,我负有这样的义务,同时,在他生前,我们有过这样的约言。这种约言,是我们和每个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最高度的责任感之表现,因为我们是随时准备付出自己的生命,以赢取战斗的胜利,争得中国人民彻底解放之早日实现的。

  但,所抱愧的,以致我在今天(十二月十四日)才能写这封信的原因是:在你的哥哥——政通同志光荣牺牲的那次战斗中(即同年六月十二日,在陕西眉县金渠镇歼敌胡匪三十六军),我也同时负伤,一颗子弹穿透我的小腹和左股而出。据说,和政通同志负伤的部位相近,当时我也是有生命之险的。当我被抬到距火线几里地之远时,虽当时由于战斗之疲困和负伤流血过多所致,我有些昏沉,但对战斗的胜利,对同志尤其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政通同志之关怀,却是那般的强烈和清醒。当我派通讯员请来卫生部政委,询问他干部伤亡情况,记得当时曾告知我政通牺牲之事,但也许是对他了解太深和情感的超越作用,我倒像未听见似的,总想着:‘没有的事,政通是打不倒的人!’所以并未感到哀痛。

  以后,由于情况变化,三十六军虽被歼,但敌增援赶到,我们即撤出战斗,我也被一刻无有停息地抬至西安,旋又送临潼医院。在那里一个多月之后,我得到团上一位同志的信,才了解到政通牺牲的经过,这才在我的思想上理智的相信,我们党优秀干部和共产党员之一,我最亲密和挚爱的战友——政通同志,是死了,倒下了!

  在战斗中负伤,连自己的生命安危尚且难以评估的我,并不曾为自己抛流一滴眼泪和感到些许哀痛与不幸,可是,在我读着那封信的时候,我却掩面大哭了。拨弄自己的伤疤是痛的,而我却曾一日数次的读着那封信,吞咂着滚滚的热泪……

  但我一直保存着那封信,为使你了解政通牺牲经过及同志们对他的反映,我随信附寄与你,请细心读之。

  政华,请勿难过,又莫伤心,化悲痛为力量!

  作为政通的妹妹,我深信,你会为自己有着这样的胞兄而感到荣幸的。政通同志的战斗的一生和他英勇的死,正是我们今天所获有的胜利之保证。我想,今后我们倒是应该着重于怎样来学习他,以更好的学习、工作,来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实际行动,作为对他和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之最诚挚的怀念。

  本来前面我谈到,几个月以前我想写信给你的,但当时苦于不知你之通讯处,以后,我伤还未好,就又被调至军教导团工作,此阶段,我们由西安至天水、兰州,而张掖、酒泉、哈密、迪化(即现在的乌鲁木齐),经常在行动中,加之我被调学生队工作,也经常变动,因而没有个宽裕点的时间给你写信,希原谅。但我已于半月前搭飞机由哈密来迪化,将至陶峙岳起义部队工作,现正休息,大约一星期后可至新岗位工作。

  我和政通三年来相处一起,结成了最亲密的战友,我最了解他而他也最了解我。过去,你和德珍(政通之妻)写给他的每一封信,他也都让我看过,而你们每一个人,他也都和我谈过,由他在我面前对你的介绍,我是很敬重你的,希望你今后更好地为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更好地为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事业而努力!

  最后,我很希望我们经常通信,在你读过我随信附去的那信之后,你当不难了解我与政通有着怎样深厚而可贵的同志情谊。请好好慰勉德珍同志,并请转致我与政通间的兄弟般的敬意和祝福给你的父母亲,请他们节哀、保重!

  此致

  礼

  张扬 十二月十四日于迪化”

  从信中家人才粗略地知道叔叔牺牲的经过,才知道叔叔是不能再回家看望父母、妻子及兄弟姐妹了,他已将一腔热血洒在了三秦大地……

随着到陕西工作,随着与叔叔的战友的结识加深,我更详细地知道了叔叔在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经过。

1949年,随着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已成定局。但在西北地区,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理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联合向陕西省中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反扑,在咸阳、西安地区受挫后,被迫西撤转入防御。胡、马两集团企图凭借有利地形联合作战,阻止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进和南下。第一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作战方针,发起了以扶风、眉县为中心,战场延及周围12个县,以消灭胡宗南集团在陕西西部地区四五个军为战略目标的扶眉战役。根据野战军司令部发出扶眉战役的作战命令,1949年6月7日,叔叔随王震司令员率领的第一兵团由户县地区沿秦岭北麓和长益公路(今西宝南线)西进,担负歼灭渭河南岸周至、眉县地区敌第九十、三十六军,然后向宝鸡益门镇方向进攻,切断斜峪关、宝鸡之敌南逃退路,策应渭河北岸主力作战的任务。11日,敌三十六军一六五师进至金渠镇地区,师部及主力驻金渠镇,并控制了镇东南马家山制高点。马家山制高点在此次战役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对第一兵团阻击敌人南逃汉中,全歼敌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军若不占领控制马家山,就不能完成第一兵团的作战任务。12日午后,根据首长命令,叔叔作为六师十八团独一营营长,率领全营战士攻占被敌人占领的马家山制高点。在战斗中,叔叔带领三连冒着敌人的炮火,不顾一切向敌人冲去,快接近敌占领高地时,子弹击中叔叔腹部、头部,血流不止,叔叔英勇牺牲了。

战士们将叔叔的尸体抬到马家山东山坡,藏埋在小法牛(地名)后,高喊着“为栗营长报仇”的口号,冲上高地,消灭了敌人,攻占了马家山,为主力速进金渠镇、切断敌人南逃之路扫清了障碍。当晚10时许,我军主力包围了金渠镇,一夜激战,歼敌大部,俘敌2200余人。扶眉战役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4个军、8个整师和另3个整团,共4.4万余人,缴获火炮290余门、机枪1160余挺、长短枪9000余支,解放8座县城和关中西部广大地区。从此,第一野战军由相对优势转为绝对优势,完全掌握了西北战场的主动权,奠定了继续歼灭“二马”集团和解放大西北的基础。

  张扬同志的信,感人肺腑。革命先辈们那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那种为胜利负伤流血却“不曾抛流一滴眼泪”的勇敢,那种战斗中结成的深厚而可贵的同志情谊,那种为做个优秀共产党员而努力的追求,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是的,政通是打不倒的人,张扬也是打不倒的人,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是打不倒的人!在中国革命解放事业中,叔叔和许许多多烈士一样,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永远站在战斗的第一线,虽然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但他们顶天立地,永存人间!

(《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 作者:栗战书 原文载:2005年6月22日《河北日报》)


浏览:94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