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把这段历史写出来,这对自己是一个鞭策,对同志们和后代也是一次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1948年秋全国各个战场都相继取得了伟大胜利,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多数都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主要大城市。为加快解放全中国的进程,根据毛主席的伟大军事战略指示“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首先消灭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要道锦州之敌。造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我们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二连和兄弟部队一起经过1947年冬季攻势,1948年春季政治整军,夏季的大练兵,于秋季根据上级指示包围了义县,准备消灭义县之敌。后来包围义县的任务交给友军,我们又接受了新的战斗任务,就是渗透,穿插分割,阻击锦北外围敌人。当时敌东北剿总范汉杰亲自指挥十多万正规军,驻守在锦州钢筋水泥的永久式城防工事中,周围又有四十华里的防御纵深,形成了山山有工事,村村有碉堡的防御体系。上级要求我们一夜行程120里,途经二郎洞,达子营,直插锦北五姓屯。当时锦北有国民党暂编二十二师和城防部队相呼应,我们要以神速穿插,分割的战法通过敌人的层层重兵防御和封锁,为后续部队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在敌人的心脏锦州城下插上一把锐利的尖刀。上级要求我们在途中遇有能吃掉的敌人必须坚决消灭之,遇有大股敌人绝不能惊动或恋战,要急速隐蔽通过,保证按时在拂晓以前穿插到敌人腹部,到四面临敌的五姓屯阻击敌人。
部队于1948年9月24日黄昏由距锦州城约120余华里的红石砬子屯出发。出发前团首长作了充分的战斗动员,部队也做好各种临战准备,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部队开始浩浩荡荡地朝着锦州方向挺进。这天夜里天不作美,断断续续地下着小雨,雨水和战士们身上的汗水混在了一起。尽管道路泥泞,行走十分困难,大家仍以高昂战斗热情忘掉了疲劳前行。我们连行至后半夜约两点钟左右,前卫排的尖兵报告在必经之路的道旁有个屯子叫“二郎洞”,道边有个大院,房顶上有人在活动。这三更半夜房顶有人很可能是敌人,连长张全同志当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摸清情况。二排长付国卿一纵身爬上墙头,右手指抠着枪板机,大声询问房上是哪个部分,什么时间来的。敌人误认为是自己人,也高声答话说别误会,都是自己人,我们是保安团的,来了半个月了。二排长听了确认是敌人无疑。敌人做梦也没想到站在眼前的竟是真正解放军。瞬间我们连长一声令下,部队迅速包围了大院,紧接着手榴弹也发挥了威力,在房顶,院子四周和院子当中爆炸个不停。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手榴弹炸得乱作一团,有的敌人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送了命。战斗很快结束,我们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打了个漂亮仗,全歼二郎洞守敌一个加强排,俘敌10余名,缴获轻机枪4挺,冲锋枪10余支,步枪和弹药各一部。我们就地把武器作了调换,及时补充了消耗的弹药,把剩余的战利品和活着的俘虏一并交给了后续部队。我们怀着喜悦而紧张的心情继续朝主要目的地,锦北方向挺进。我们绕过了达子营这个屯子,这里驻守一个敌工兵团,为了不惊动敌人,我们成一路队形,拉大距离,上着刺刀持枪跑步前进。我们快速绕过了敌人警戒线,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在九月二十五日的拂晓前准时到达指定目的地----五姓屯。这个小屯位于锦州城北三华里,西临飞机场,南临铁路,东临通往义县的公路,北通“帽儿山”观音洞,四周都是起伏的小高地,称为南山、东南山、东山、北山。南山和东南山都有敌人的环型碉堡群,铁丝网,战壕,交通沟,明堡和暗堡星罗棋布。我们的四面都在敌人各种火炮的射程以内,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站稳脚,困难很大。上级命令我们要坚决克服困难,不惜一切代价把城防敌人死死拖住,断其锦北之敌退路,还要阻击城内敌人对付外围的增援,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到达指定地点后,立即构筑工事,准备迎战。为了提前发现敌人,排长把潜伏哨任务交给我,我带领两个战士进入敌人眼皮底下的一小块坟地。敌人听到地里有碰撞谷草的声音,就盲目地朝着我们疯狂射击,刚接近坟地就有一个战士负伤。我们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周围的砂石被打得乱飞。我们避开敌人火力向敌人猛烈还击。这时天色渐亮,不时地听到周围敌号兵在练号,敌人开始出早操,敌机场的飞机也隆隆地响着待命起飞。碉堡群内的敌人更加凶猛地封锁我们。尽管我们已完成潜伏任务,但撤回我方阵地却相当困难。连里看到这种情景,紧急集中火力支援掩护,使我们顺利返回阵地。这时天已大亮,早晨五点左右,敌碉堡内大约两个连的兵力在轻重火器配合下,向我们阵地作试探性进攻。敌人像一窝蜂似的从碉堡群里出来,成战斗队形行进至我阵地前沿,由远至近五十米、三十米,只听一声“打”!我们的手榴弹和自动火器铺天盖地投向敌群,使敌人死伤一片,活着的敌人都跑回他们的老窝.敌人原以为我们是土八路打完就跑呢,结果却换了一顿狠打。这时我们也开始有了伤亡。战斗中的消耗只能在阵地上补充,我们卸下敌人死尸上武器弹药,不断装备自己。对工事和掩体都及时进行加固,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这时碉堡里的敌人仍不死心,认为锦北周围都是他们的人,地形又对他们有利。有的敌人竟敢站在碉堡顶上向我们喊话,以此瓦解和吓唬我们。战士们听到后肺都要气炸啦,集中火力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以后敌人再没敢露头。敌人遭到惩罚虽然缩了回去,但并未就此罢休,又聚集了一个营左右的兵力想把我们从他们眼皮下拔掉。他们动用了远射程各种火枪和自动火炮,分三路向我们阵地发起进攻。我们阵地侧翼的敌人也用火力威胁我们。虽然四面临敌,我们却只有一个念头:人在阵地在,坚决守住就是胜利。我们每个指战员都暗下决心,要多消灭几个敌人。当敌人进至三、五十米时只听指挥员一声命令“打”!号角声立即响彻阵地各个角落,我们施展各种火力一齐向敌群开火。勇士们的冲杀声,手榴弹在敌群里的爆炸声,令敌人丢魂丧胆。战斗紧张而激烈地进行着。其中有一股敌人窜入我们排左侧营配属重机枪阵地前。因当时重机枪组伤亡较大,射手打完最后一板子弹,在负伤的情况下扛起枪身转移。这时敌人钻我火力空隙,将枪架抢走。当时附近不知谁喊了声枪架叫敌人抢跑了,连长当时即命令司号员吹冲锋号反冲击,同时命令我们四班把枪架从敌人手中夺回来。号音就是命令,我们个个跃出阵地,如同猛虎般端正刺刀杀向敌群。混战之中,我们越杀越勇,直杀得敌人如惊弓之鸟往回跑。当时我们班冲在最前面,越过一道两米多深带有泥水的大壕沟和纵横交错的交通沟,一下把扛机枪架的敌人打死,夺回枪架。之后我们仍紧追不舍,班长杨万忠冲在最前面,当靠近一个扛轻机枪的敌人时,从后面结束了这个敌人小命。这时我们不能再追了,抓住战机带着战利品返回阵地。敌人的第二次进攻就这样被打退了。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站稳脚跟,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真正起到把尖刀插入敌人腹部,有力的配合友邻部队分割消灭锦北外围的敌人的作用,营长崔建国(当时跟我们连)命令我们连立即转移至五姓屯后山。首先由二、三排掩护一排和营配属重机枪、六0迫击枪先行转移,而后二、三排紧跟。这时敌人的飞机相继起飞,各种口径火炮也疯狂地拦阻我们转移的路线。我们从一块开阔地和屯西头碾道穿过,敌人炮弹不断在我们周围爆炸,在交替掩护下部队分梯次顺利转移到指定位置。
后山是起伏不平的丘陵,满山坡种着谷子和高粱,仅山顶周围光秃秃的立着两棵水泥电杆。我们连队任务是穿插、分割阻击敌人,一时又没有后续部队接应我们,我们只好把伤员和烈士安排在山脚比较隐蔽的地方。我们深知任务的艰巨性,敌众我寡四面临敌,头上又有敌机,每个指战员都不顾疲劳,利用战斗空隙拼命地构筑工事,以便更多地消灭敌人。同志们没有锹镐就用刺刀、小碗和手抠,弹坑也成了隐蔽掩体。通过连长和指导员分别到各排阵地做简要战斗动员和部署,全连上下对任务更加明确,做好了敢打硬仗的准备。战士们一再表示要战斗到底,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早八点左右,敌人的飞机又开始在我阵地上空作低空侦察,指导员马堂富命令我们注意隐蔽,观察地面敌人的动向。不大功夫,敌人的火炮和飞机从四面八方对我们这个不满一平方公里的小山丘进行狂轰滥炸和扫射,瞬间硝烟弥漫,砂石满天,战士们几乎都变成了土人。透过炮火硝烟我们发现一个多营的敌人分三路向我阵地迂回。敌人火力也更加凶猛,像要把我们阵地翻了个儿似的。距我们阵地不远处,敌人像一窝蜂似的向我们逼近.战士们早就等急啦,随着连长张全果断的命令,号角声,勇士们的冲杀声震撼着整个阵地上空。我们的轻重火器一并向敌群猛烈开火,无数颗手榴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死尸遍野.我们一个反冲击,勇士们个个刺刀见红,打得敌人连滚带爬地卷了回去。从佛晓到现在我们已经连续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战斗中我们伤亡也很大,连、排长和班长都有负伤或牺牲的,为了把战斗坚持到底,负了伤的仍不肯离开指挥岗位。我们的司号员为了指挥员的安全,总是把火力引向自己。在战前各班排指定的代理人都主动接替指挥,使指挥没能因减员而中断。在战斗中利用战斗空隙主动靠拢,保持班排建制。每个战斗成员包括伤员都提出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叫。我们为了及时补充自己,都主动打扫战场,从敌人死尸上搜集武器弹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在敌人心脏作战的残酷性,战斗会逐步升级,因而,千方百计利用炮火空隙抢修加固敌炮火削平的工事和掩体。敌人在这次进攻中使用飞机向我阵地轮番扫射,各种火炮也不停地向我们阵地猛轰,弹坑便成了我们最方便的掩体。我们从昨天黄昏到现在,虽经过了120里地行军,途中又通过四十多华里的敌人防御纵深,但战士们早就忘了饥饿,此时我们边加修工事边相互交换着被泥水浸过的干粮,想喝水,但眼前没有,有的同志便冒着炮火用钢盔到阵地后面车道沟里取点水,还得先满足伤员喝,然后每个人轮流喝两口带泥的水,同志们对此都毫无怨言。我们连长忍着伤痛,由同志们扶着到各排,组织和鼓励同志们作好狠狠反击敌人的准备。指导员马堂富跑上跑下鼓励动员,要求大家在战斗最艰苦的情况下经得住考验,主动杀敌,火线入党。大约上午十点左右敌人又调集了两个多营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发动第四次大规模进攻。周围敌人的炮火发疯似的把大量炮弹不断地倾泄在我们阵地上,瞬间阵地周围变成了一片火海,硝烟呛得人们透不过气来.飞机又低空对我们扫射,山坡上的庄稼秸杆被火打着起了火,山头上仅存的一根电杆也被炮弹打断了,小小的山头几乎被炮弹翻了个个儿。我们的勇士们冒着激烈的炮火,沉着地观察敌人一举一动。每个同志都暗下决心,要狠狠地痛击敌人,决不给敌人喘息机会.敌人几次挨打已经丢魂丧胆,士气也受到影响,但仍不死心地采用指挥官督战的方法,像赶羊群般地向我阵地扑来。当敌人进入我火力圈时我们指导员站起来高声喊“敌人上来了,要狠狠打”!轻重武器一并开火,发挥了六0炮、掷弹筒的威力,准确地切断敌人退路,手榴弹在敌群里炸开火花。当发现敌人有动摇往回卷的迹象时,我们的指导员便命令司号员吹冲锋号实施反冲击。一排机枪班长孟庆贵第一个端着机枪跃出阵地,猛扫敌群,战士们同时像猛虎般地端起刺刀跳出工事,追杀敌人。小炮班长贾桂金刚从敌尸上缴获的冲锋枪也发挥了威力。手榴弹的爆炸声,同志们的喊杀声震慑得敌人失魂落魄。经过又一场激战,敌人大伤元气,伤亡惨重,被我们所击退。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指导员身负重伤光荣牺牲,副指导员赵元普得知心如刀割,表示坚决为死去的烈士报仇。他把伤员安排好,主动接替指导员职务指挥战斗,但刚上去就在和敌人的冲杀中牺牲。尽管我们部队伤亡很大,但敌人始终没能摸清我们阵地究竟有多少兵力。我们全体指战员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守住阵地,争取时间。同志们越打越眼红,越打越勇猛。在指挥员和班排干部大量减员的情况下,一排长谢鸣岐自告奋勇指挥全连,要求同志们一切行动听指挥。部队越战越强,越打越团结,为了一个目标,誓死守住阵地,多消灭敌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在战斗中有的负伤同志被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点临时包扎好,实际上也都在一块阵地上。看到部队不断减员,伤轻一点的同志又主动继续投入战斗。虽经反复较量,阵地始终牢牢控制在我们手中。下午一点钟左右,敌人又拉锯式地反复向我们阵地进攻,均被我们一次次击退。我们连从拂晓进入阵地和敌人反复较量,到当天晚上七点多钟,共打退敌人大小十一次进攻。战斗中我们缴获敌人枪支百余支,共打死敌人200余人。我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阻击任务,为配合友军全歼锦北外围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解放锦州扫清外围障碍赢得了宝贵时间。我们连打的勇猛守的顽强,发扬了死打硬拼不怕牺牲的优良战斗作风。尽管我们连由一百五十多人最后战至二十左右人。
而我五姓屯阵地仍稳如泰山,为了表彰这支英雄连队,战后纵队、师、团给予嘉奖并授予“守如泰山连”英雄称号。
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这段历史,我倍加怀念牺牲的战友,是他们用鲜血染红这面英雄旗帜,作为当时的参战者,我为他们感到无尚的光荣和骄傲。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