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的是一位长征路上走来的民运工作团团长、保障部队给予的方国华将军。
方国华将军,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贵池县白沙村,贫困中读完小学,1927年参加北伐军,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任民运科长,遵义会议期间兼任贵州桐梓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战争年代历任民运团团长、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晋冀军区组织部长、晋察冀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十九兵团组织部长、华北军政大学干部总队政委、军委军训部干部处长、军委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河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离休后在天津,1984年3月24日逝世,享年80岁。
一、决心跟党闹革命
儿时的方国华,有姐姐、弟弟和妹妹,父亲在大通市和悦洲一家杂货铺当店员,母亲给别人家做针线活,微薄的收入维持贫困的生活。弟弟无钱医病而早亡,方国华6、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日夜操劳,难以维持家用,只好把姐组送人当童养媳。
方国华8岁时,母亲送他到一个慈善团体办的小学,这里不收学费。方国华学习用功,成绩都在前三名,期末总会得些小奖品。小学毕业后他在家做些零活,两年后到一家烟厂当学徒,除了做些杂事,主要整理烟叶、学刨烟丝。学徒们将烟叶上的灰土及杂物抽打干净,再压紧打成一尺见方的小捆。这是力气活儿,尤其是整天有烟土吸进肺里,呛得喘不上气,厂子里许多人得了肺病。快满三年出徒时,母亲担心他得病,让他离开烟厂。临走时,老板连一个铜板也不给,反说白吃了三年饭。方国华很生气,由此逐渐认识到旧社会剥削制度的不合理。
离开烟厂后,方国华找不到工作,便在大通市水陆码头与一些杂工一起做活儿,常常得不到温饱。正遇到灾荒年,穷人们难以生存,逃荒或饿死,他家也是同样遭遇。他看到穷人和富人的天壤之别,想着穷人怎样才能生活下去,幻想着能出现一个杀富济贫的英雄豪杰来解救广大穷苦人。由于无法生活,他回到老家贵池,在一个本族哥哥家做了两年多零活儿后,参加了北伐军。
1927年春,北伐军到了贵池,听人们说开大会斗县长。县长是个了不起的大官,可以打人、杀人,从未听说过县长挨斗。方国华感到新鲜,跟着人们去看热闹。他们看到县长戴着纸糊的高帽子被老百姓押着游街,有人带头喊口号:“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军阀!”到广场上开大会,有很多当兵的,队列整齐,穿着统一,身背步枪,刺刀闪亮,与老百姓一起喊口号,这一切都很新奇。台上讲话的是耿代表,声音洪亮、慷慨激昂,听到的内容激动人心:穷人要翻身求解放,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这是穷人唯一的出路!
回家后,方国华反复考虑,下定决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可是,共产党在哪里?谁是共产党?耿代表是吗?这些都不知道。他联络了7个要好的朋友,决定去找耿代表。此时,部队已经开走了,他们便沿路打听着追。各地都有军队,知道他们要当兵就挽留他们,而他们一心只奔耿代表。他们几人都没向家人告别,又是穷人,没过几天就没钱吃饭了,实在饿了就向人要一些,有时在地里挖点儿红薯充饥。就这样从贵池赶到安庆,又追到芜湖,经过20多天的奔波,终于在太平府找到了耿代表。听说他们来找共产党,耿代表非常高兴,收留了他们,给每人发了5块钱,并让他们洗澡、理发、换衣服,在团部当上等兵。此时才知道,这个部队是北伐军江右军(北阀军的中路分江左军和江右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从此,每天出操上课,听党代表讲话,逐渐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二、参加红军光荣入党
江右军从江西向江苏一带进攻,消灭北伐军孙传芳部队。1927年初,三军占领了南京,不久,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进驻南京,要缴三军的枪,三军又经芜湖到安庆向回走,乘轮船到九江,再乘火车到南昌。蒋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了“四一二”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领袖被杀害。接看,在北伐军内取消党代表,三军的党代表都要撤走,当耿代表要走时,方国华等人流着泪要跟着,被耿代表劝留,说以后还会见面。之后,大家感觉无依无靠。
夏天,方国华患了疥疮,浑身长满脓泡疮,住进美国人开的南昌美惠医院。该医院负责人逃走后成了军医院,住满了当兵的。“八一”南昌起义时方国华就在医院里,只听到夜里打枪的声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到街上看,到处贴着“打倒蒋介石!”“打倒帝国主义!”等标语,很多学生、工人在街上游行讲演。当知道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消灭了守城的反动军队,占领了南昌,大家都非常兴奋,死气沉沉的医院顿时活跃了起来,病人们奔走相告,报告着好消息,行走不便的方国华与重病号们相互搀扶着到街上去看。
1928年春,住了8个多月医院的方国华出院回到三军,被编到某团四连一排,仍住南昌,这时才给发了枪。三军的党代表被撤走或被杀了,但共产党的影响在士兵中很深,很多人在暗地里流露出怀念党代表的真情,方国华更是盼望能再见到耿代表。1929年秋,三军被调到闽西去打红军,有一天,轮到他站岗,一排长嘱咐后便走了。当他得知有两个排投奔了红军,他虽然没能走,也为成功地掩护了大家而感欣慰。连长将他编到三排,10月,部队开到福建武平县,他们营在路上遇到红军,全营都跑散了。他们班走在最后,正押着40多名抬弹药的民夫,也乘机将民夫放走,全班投到了红军。
方国华被编入红四军三纵队七支队二十一大队当战士。纵队长是伍中豪,支队长是周坤,政委蔡中,他们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一、二期。终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方国华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1930年初,在闽西攻打永定县城,第一次打仗的方国华勇猛顽强,总结会上得到表扬。之后方国华参加解放上杭、龙岩等县城的战斗。他在二十一大队不到四个月,支队成立宣传队,他被调去当宣传员,在部队住宿地和行军路过的村子里按政治部拟定的标语写在墙上。他和宣传队一起到群众中宣传,号召群众参加红军。同军8月,红军组成一军团,总指挥是朱德,政委是毛泽东,他所在的红四军属一军团领导。方国华随部队参加五次反“围剿”战斗,其间,他被选为政治部士兵委员会主席,1931年5月,光荣入党。当时入党不公开,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参加入党仪式。8月,方国华被派到“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校长是肖劲光,他所在的政治科(第四队)队长是林野,指导员伍修权。学习四个月结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军团民运部当部员,民运部长是刘晓。从此开始了民运工作,任务是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士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扩大红军队伍等。
做民运工作多数情况是在边缘地带或新开辟的地区,脱离部队单独工作,工作全靠自觉,遇到困难甚至险情,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反动势力很猖狂,经常派人捉杀他们,有一次方国华刚出门,就被人用梭标刺了一枪,恰好刺在大衣扣子上,大衣被刺破。还有一次他与一个战友睡到半夜被烟呛醒,有人放火要烧死他们。
三、踏上艰难长征路
第五次反“围剿”与敌人硬打硬拼,红军伤员越来越多,药品、粮食和弹药却越来越少,1934年9月,不得不撤出根据地。行军路上遭遇蒋介石军队围攻,地面上围追堵截,天上飞机轰炸。有一次走在田坎上,一颗炮弹落到方国华身边爆炸了,将他同土坎一起炸出老远,他被土全埋了,幸好没受伤,敌机飞走后随部队继续前进。他们民运科和各连司务长走在部队前面,为部队解决粮食,有人家的地方用钱买,没有人的地方,找到吃的东西将钱放在原处并留下纸条。那时,一天能吃到一顿饭就算不错了。
过湘江后,部队放弃了与二六军团会合的打算,改向贵州进攻,攻克黎平,休息两三天后,立即出发过乌江打下遵义。第二天,部队占领了桐梓,领导派方国华做群众工作,并任桐梓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桐梓是个很富的地方,住有很多国民党退役军官。红军一到即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没收士豪、军阀的财产分给穷人。群众情绪很高,敲锣打鼓自动送粮、猪、鸡、鸡蛋、纸烟等物品慰问红军,很快建立起农会、赤卫队等群众组织。
当时听说中央在遵义开会,后来知道毛泽东担任了中央军委领导,并打算在湘贵川边界建立根据地,大家都非常高兴。方国华正在打摆子(疟疾),每天晚上发冷发烧,白天还要行军或工作。没有药吃硬顶着。在遵义休息了十多天,部队进行了整编,他调到一军团红一师任民运科长,此时的军团政治部主任是朱瑞。
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领导后,部队实行穿插战术,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忽又转向昆明,处处取得主动。终于摆脱敌人四面包围的形势,把敌人甩在后面,赢得了时间,九天九夜全部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一路急行军到了会理地区。部队休息的时间,就是他们作民运工作的时间。在黎平、会理休息时,方国华与同志们都深入到群众中作宣传工作。
过了大渡河,又走了三四天开始过雪山夹金山,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道路艰险。从早晨上山,中午到山腰稍作休息,连夜走到第二天早晨才到山顶,没有停步就向山下走,下午四点多到山脚下。又走了一天多,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接上了头。不久,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得到几天休息时间。
一军团随毛泽东从懋功出发,又翻过三四座大雪山到了毛尔盖,休整之后要通过草地继续北进。过草地前为部队筹集粮食时遇到了困难。这一带人烟稀少,他们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才用银元买到一些青稞米,给每人带一小袋炒米。草地天气变化无常,六、七月份还下雪,有时下冰雹。草地一望无边,十多天见不到人影。经常一两天吃不到饭,他们是先头部队,饿极了就吃草。方国华捡到一条野牛肠子,煮熟带在身上,实在饿的时候,咬一点,舍不得一次吃完。民运科的一位同志和方国华说:“伙计,我不行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断了气。大家的身体极度衰弱,每天还要走百八十里路。大家有坚定的信念支撑着,终于攻克了天险腊子口,后来又消灭了胡宗南一个师。
部队虽然出了草地,但这一带仍然是一望无边的牧区。到哈达铺后,从报纸上知道,刘志丹在陕北建立了苏区根据地,方国华和大家都非常高兴。部队进行休息整编,取消三军团,编入一军团,将中央红军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也叫“陕甘支队”,由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继续北进。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斗,突破敌人的渭水封锁线,沿途战胜了敌人步骑兵的堵截,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结束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12月初,在直罗镇,消灭敌人一个师并一个团,这是红军长征后第一个胜仗,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第三次“围剿”,对巩固陕北根据地具有很大意义。
一军团到宜川一带,方国华继续做民运工作,为部队筹粮筹款,解决给养问题。1936年6月由一方面军和十五军团组成的“西北野战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下,向陕、甘、宁边界地区进攻。一军团于同年9月到达会宁、隆德地区,一方面开展群众工作,一方面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
(本文资料由方国华夫人李佩卿生前整理,方家姐妹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张慧明,河北省蔚县人,1978年入学并入伍,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现为军队退休干部。
来源: 徽章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