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战元回忆录:八、参加土改运动

南下之路 发表于2016-12-24 00:28:35
1948年8月,****上调我到太岳区党委参加土改训练班,由古大川同志布置土改工作,历时二十天。这段学习思想收获也很大,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土地革命的伟大意义:土地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农民问题是****的革命的中心问题。

二、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约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中农、所有的土地面积,只占有全国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与富农,却占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地主阶级利用所占有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中国******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领导农民进行反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苛捐杂税,高租重利的斗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后,即大力领导解放区农民进行土地改革。1946年5月4日,********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1947年9月********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接着在解放区掀起了一个广大的土地改革运动,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使解放战争获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源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太岳区党委学习回来后,我到济源县五区闫营村负责土改工作。

1949年10月南下到福建闽东的霞浦五区任区长八个月,1950年6月到省委党校学习4个月,1951年元月至1952年春****上分配我到福鼎县第八区库口重点乡负责土改组工作,后又到七区白琳乡,五区硖门,潘溪等地搞土改工作。我们土改工作队每到一个村庄,首先进行访贫问苦工作,走访当地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生活上最贫困的农民,在闽东流传着一句“火笼当棉袄,棕衣当被头,番薯米当粮草”的说法,这是山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些穷苦人民穿着衣不遮体,睡在稻草堆里,见到我们后非常恐惧,因语言不通,我们外地同志由当地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担任翻译和他们交谈,宣传党的政策。经过宣传教育,帮助群众摘生产,群众发动起来了,在土改队的帮助下****了农协会,由村民选出农会干部,依靠农会干部计算出全村各户的土地数量,房产情况,按有关规定划分成份,没收地主土地给贫雇农,并把—部分地主的房屋分给无房或少房的穷苦农民。召开诉苦大会,斗争恶霸地主,****反革命。当时土改队的全体队员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在福鼎硖门乡土改时,记得担任翻译工作的一位女教师小谢,那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年轻人,她家在城关,虽然回去一趟只有几十里的山路,但在土改队工作的四个月中她仅回去一次,那还是在她父亲去世时,由队上准了几天假才回家的。土改运动关系着千家万户,当我亲手把一本本土地证发给那些渴望得到土地的农民时,那场面是激动人心的。使我想起自己领到土地证时的情景,是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今天共产党把土地分给农民,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劳苦群众翻身做主,扬眉吐气,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全靠******。我,作为一个翻身的农民,作为一个******员,一个基层干那,为党的事业我能不尽心竭力吗?甚至于献出生命亦在所不辞!

在全国截至1952年9月止,土改运动使三亿农民分得了约七亿亩土地,使农民每年不必再向地主交纳三千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经过这次运动,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提高了农民的觉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浏览:84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东方学人
    东方学人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