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琢廷,肥城市孙伯乡西城村人1911 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胡琢廷5岁那年,父亲就因病离开了人间,家中全靠母亲l人支撑。母亲勤劳能干,且通情达理,尽管家景十分贫困,她还是省吃俭用,挤出几个血汗钱把孩子送进了学堂。胡琢廷虽小,但深知母亲供他上学不易,因此,他从不贪玩,只顾拼命学习,各门功课均属优等。后来,母亲积劳成疾,日子如雪上加霜更加艰难。胡琢廷小学还未读完就被迫辍学务农了。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养成了吃苦耐劳,宁折不弯的刚烈性格。
1937年7 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野蛮的侵华战争,不久日军的铁蹄踏入山东,占领泰安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本来就饥寒交迫的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急的时刻,孙伯一带的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和爱国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揭杆而起,纷纷组织起来,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胡琢廷这个饱受剥削压迫之苦的硬汉子,积极参加抗日队伍,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之中。1938年秋,胡琢廷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从此,他便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939年6 月, 日军在安驾庄安设了据点不久,为了掌握敌情,鲁西区情报站的同志和泰西县的张平同志来孙伯,筹建了“泰汉联络站” 党组织根据胡琢廷的工作表现和社交能力,决定任命他为泰汶联络站站长。
孙伯处于泰安、肥城、东平、汶上、宁阳五县交界处。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是进行秘密联络,开展抗日游击活动的好地方。胡琢廷在这里长大成人,对这里的山石洞穴,沟沟坎坎了如指掌。他担任联络站站长后,充分利用这优势,传递情报,掩护同志,为抗日斗争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宁阳、汶上一带多为平坦辽阔的大平原,因此,开展抗日活动比较困难。我抗日干部经常来胡琢廷家隐蔽落脚,召开秘密会议。胡琢廷夫妇总是热情接待,精心照顾,站岗放哨,保证革命同志的安全,即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想尽千方百计不让同志们挨饿受冻。
泰汉联络站的主要任务是及时传递军事情报,转送我党政军的文件和信函。胡琢廷深知此项工作责任重大,不允许半点差错,他视工作如性命,极端地负责任。自他担任站长以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准时完成任务,从没误过一次事。逢遇有危险或特别重要的任务,他总是亲自出马。
1940年夏季的一天,胡琢廷接到份重要情报,日伪军要对汶上县组织大规模的“扫荡”,情况非常紧急,必须保证万无失当日送到。一连四五天的大雨只下得沟满河平,道路很不好走,同志们都争着要去,胡琢廷坚定地说:“同志们,都不要再争了,这条路我最熟,还是我去吧,家里的事就拜托你们了”说着顺手戴上顶草帽便冒雨上路。胡琢廷踏着泥泞的小路,深脚浅脚的向前走去。西城村离汶河不足1 华里,却走了近半个小时,雨水和汗水湿透了全身的衣服。他又累又饿心里又紧张,只觉得精疲力竭爬上河堤,他看到奔腾而下的汶河水,比往日上涨了许多,河上无桥梁,二无渡船,面对涛涛的河水,胡琢廷心急如焚心想:这情报关系到汉上人民的安危,如不及时送到将给我党政军民造成莫大损失,决不可犹豫,拼死也要闯过去。他脱掉长衣长裤“扑通”跳下水去。雨越下越大,河水越涨越高,无情的浪头打得胡琢廷站不住脚。他一心想着汶上人民,想着汶上党政军组织,以极大的毅力拼命搏击,用尽全身力气, 一尺一 寸的往前移,快到河中间了,突然一个大浪扑来,把他涌出几十米远,幸亏他会游泳,终于从水下钻了上来。胡琢廷渡过汶河,吃力的爬上大堤,没有顾得上喘口气,即拖着疲惫的身子直奔目的地,准时把情报交到汶上县党组织手中。使汶上党政军民避免了一场大劫难。
1941年7月泰肥山区事变后,日军不断增设据点碉堡, 极力扩充伪军队伍,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囚笼政策,对我抗日军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和军事镇压,不时进行清剿”和“扫荡” 。抗日军民随时都有被捕和牺牲的危险。为保存有生力量,我党采取了大部转移,少数坚持斗争的策略。泰西的抗日斗争进入艰苦的岁月。面对险恶的斗争形势,胡琢廷毫不畏惧,仍然坚守岗位忘我地工作着。一个个重要情报冲破重重艰难险阻,通过泰汉联络站及时准确地传递着。我抗日军民在与敌艰苦卓绝地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42 年4 月27日,胡琢廷不幸被栾青山碉堡的日军逮捕。敌人对胡琢廷先是威胁利诱,后又动用酷刑,软硬兼施,企图迫使他就范,供出联络站的其他人员及其他联络站的情况。但是无论敌人耍什么样的花招全都是枉费心机。胡琢廷不仅没有向敌人吐露半个字的机密,就连自己的身份都没有承认。他们实在无可奈何了,便把胡琢廷交给了安驾庄据点的日酋宾野。宾野是个中国通,也是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自从他来到安驾庄之后,已有10 多名抗日军民死于他的屠刀之下,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宾野见胡琢廷是位老实巴脚的庄稼汉便哈哈大笑道:“土八路的,好对付。”转而对其手下摆摆手说:“你们的,统统的下去。他的良民的有”宾野使用对付中国人的老力法。先把胡琢廷奉为上宾,并把奕青山的日军训斥一顿:“你们的,对胡先生无理,良心大大的坏了坏了的,你们统统的滚回去”宾野转过身来假惺惺的对胡琢廷说:“胡先生,你吃苦了咱们交个朋友的好不好?”说着便凑上前去拉胡琢廷的手。胡琢廷知道宾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猛地把手甩开,气愤地骂道:“你算什么东西?让我给你交朋友,真是瞎了你的狗眼!宾野根本没有料到这个庄稼汉竟然这么不好对付,顿时恼羞成怒,决定用重刑撬开他的嘴, 一举摧毁泰汶联络站。
凶神恶煞的刽子手们,遵其主子宾野的旨意,对胡琢廷使用了“老虎凳” “灌辣椒水”“压杠子” “钉竹签”等种种酷刑7天过了8 次堂, 每次都是走着进去抬着出来。胡琢廷早就抱定了个信念,宁死不做人民的叛徒,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宾野也黔驴技穷了,便恶狠狠的下令将胡琢廷投入水牢。这个水牢,是宾野用尽心机专为死囚修建的。水牢只有1. 5 米高,里面水深却有1 米多人在里面既站不直,也蹲不下,屎尿全在里面,真是痛苦难耐,很少有人能熬过这关。但胡琢廷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广大人民的彻底翻身解放,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抗争着。
1942 年5 月12 日酋宾野象个输红了眼的赌棍,将胡琢廷押解到安驾庄北门外杀人场,气急败坏地抽出洋刀,恶狼似地吼道:
“胡琢廷,给你最后5 分钟不说,死了死的!”胡琢廷面对屠刀,视死如归,对宾野高声大骂:“狗日的有种的砍吧,中国人是杀不完的,你们就要完蛋了”发了疯的宾野气得两眼冒血,没等胡琢廷说完便向他挥起了罪恶的洋刀。
就这样,肥城人民的好儿子钢铁战士胡琢廷,为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地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牺牲时年仅31岁。胡琢廷同志虽然牺牲了,但他那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却与世共存,他那宁死不屈,从容就义的高大形象,在泰西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丁道才 张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