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人提供的地址,寻访小组一行来到了无锡市内一处温馨的住宅小区,老人早早就坐在楼下的躺椅上等待。看到我们后,老人激动地站起身,握手欢迎。老人戴着老花镜,虽然已是93岁高龄,但是身板硬朗,干净利索。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与老人进行了简单交流,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孙英杰老人向我们讲述了1938年他所经历的台儿庄大战。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听力丧失,我们只好通过写字进行交流,但这丝毫不影响老人的思维和讲述。
孙英杰老人出生于1921年,“九一八”事变时他正在读小学初中阶段,多次参加学校童子军组织的抵制日货、街头演讲等抗日救亡活动。卢沟桥事变后,孙英杰怀着不做亡国奴的思想,加入了西北军冯玉祥部二十六路军,该军总指挥孙连仲,下辖二十七、三十和三十一3个师,独立四十四旅2个团。由于孙英杰曾经学过两年医学,所以被独立四十四旅军医院接纳,任看护班长。
台儿庄会战前期,部队适时取消二十六军番号改为第二集团军,总指挥孙连仲称总司令。为战争需要又抽调人员组建兵站,设立了粮食库、军械库和卫生器材库,孙英杰也被调到兵站任仓库员,分管卫生器材,同时还负责押送军车。又从太谷、洪洞、平遥、祁县和灵古等县征集大批民工,自带骡马组建骡马大队便于运输。1938年1月,部队调驻河南境内,在孝感信阳关一带补充并训练新兵,同时在靠近汉口的武胜挖掘防御工事,为台儿庄会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经过兵员补充和训练,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进入迎战阶段。第二集团军作为参战主力被调到第五战区台儿庄一带前沿阵地,兵站分部入驻徐州城区西关博爱街,去时又增加了一个监护连保护重要物资。汽车兵团还调集了一团汽车兵、百余辆汽车,以供运送军需品之用。孙英杰当时就主要负责押送军车,运送粮秣、弹药、卫生器材等军需物资。孙英杰在一次执行押送任务时,左腿膝盖被子弹打穿,所幸没有造成残疾,治愈后重返战场。由于白天炮火连天,所以只能夜里行车,而且还要绕城而过。
台儿庄大战经过半个月的激战,消灭了板垣、矶谷两师团日军1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国军取得了伟大胜利。讲到这里,孙英杰老人坐在椅子上高兴地往后一躺,笑着说:“台儿庄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开了,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中央台有新闻,还专门拍了片子。”
战斗结束后,独立四十四旅专门抽了一个团,赶到台儿庄清扫战场。孙英杰负责掩埋战死的士兵,说到这段经历,孙英杰老人很激动:“那个时候真是惨烈啊,5月的天气,很多尸体都烂了,环城河两岸臭气薰天,我们每人都戴了两个口罩。挖好坑以后,就把尸体拖过来,也不分官兵,直接掀到坑里去。有时候我们还要抬担架,抬受伤的士兵,有的士兵半路上就不行了……”那一次,他们掩埋近3000具尸体,其中日军尸体1000余具。
尽管战争取得了胜利,粉碎了敌人企图从津浦路北段侵占徐州的阴谋,但狡猾的敌人不甘心失败,重新调整布置,集中兵力从南段蚌埠、宿县方向强攻。5 月20 日徐州弃守。沦陷前10 多天,敌机轮番轰炸,机关人员和群众拂晓出动到郊区隐蔽, 黄昏回城。主力部队的3 个师已先期撤走,总部和兵站19 日撤出郊外集中。
在撤退过程中,兵站领导突然想起大批鲁南苏北军用地图还遗忘在徐州城里,这批地图如果落入日军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兵站的王铸民马上命令当时年仅18 岁的孙英杰,带上5 名士兵,一桶汽油,开卡车重新返回城内,务必将地图销毁。
这是一项绝对危险的艰巨任务,因为大部队向南撤退时,日军的先头部队已逼近城区,而孙英杰一行必须抢在日军之前返城销毁地图,完全有可能被日军部队包围所吞没。孙英杰老人说:“当时我们都怀着对日军的深仇大恨,个人安危全然不顾了。” 孙英杰一行开着卡车,穿过一路的火光,避开时而爆炸的炮弹,返回了城内,找到地图, 在西关附近的一片空地,将地图洒上汽油,全部焚毁了。任务完成后已接近天黑了, 就在他们冲出城区时,敌人已经占据附近九里山高地开始炮击城区,两颗炮弹在他们车后的大街上炸响了,如果晚走一步,就有生命危险。他们赶上部队后,孙英杰向领导报告了任务完成情况,领导高兴地伸出双手,向他竖起了两个大拇指,说:“好! 小孙,你是个英雄,你干了件好事。”
新中国成立后,孙英杰曾任中国红十字会第四队副队长,泗洪县红十字会副所长。孙老曾经写过文章回忆自己的经历,还在统战部的报刊上发表。孙老共育有5 个子女, 都生活得非常好,老伴前几年去世。现在,孙老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4 点起床看书、爬山,下午5 点睡觉。每天必看央视《海峡两岸》栏目,自己还可以洗衣服,纫针缝衣服。他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不时地感慨道:“真没有想到,我还能活到90 多岁, 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啊。”
(采访 撰稿:张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