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抗日女英烈——— 张玉芳。
一、冲破封建束缚,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张玉芳,女,原名燕化文,曾用名张文,1920年出生,山东省泰安市人。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乡、区妇女委员,泰北县妇救会会长,莱芜县雪野区妇救会会长。(1944年阳历11月9日,在莱北雪野区大箩圈村突围时英勇牺牲,时年24岁)。
张玉芳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和当时中国好多农村女孩一样,受封建观念和习俗的束缚,没有进校读过书,也缠起了双脚。1937年,她17岁,个子高,动作敏捷,言语简洁,目光深沉,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完全没有当时一般农村少女的羞怯和拘泥。她的发辫留在脑后,梳成了“纂”。“七七事变”后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放开缠着的双脚,参加本村抗日活动,负责妇女工作,任泰安县第五区妇救会会长。1938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入伍。
张玉芳的家乡是敌占区,为避免家人受到牵连,她先后两次改名。尽管如此,她的亲属及家庭仍然多次受到敌人的残酷迫害。敌人的暴行不但没有影响到她的工作热情,反而更加激起了她的民族仇恨,坚定了她革命到底的信念。
张玉芳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想学习革命道理,把工作做好,必须首先学习文化。于是,她完成妇救会工作后,便充分利用晚上和空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凭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求,目不识丁的她,遇到自己不会的,就向有文化的同志请教。据时任泰安县委文书,后历任《泰山时报》记者、《大众日报》社副总编辑、山东省委党史征委会主任的方正老人讲,当时泰安县委机关(所谓机关,只有两个人,除方正外,还有一位通讯员)秘密地驻扎在泰安颜庄村,张玉芳同志每晚都到他那里学习文化。她的学习要求很急切,人又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上千个常用汉字。方正明白了这位大姐为革命而学习的心情,很受感动,决心当好“小先生”。尽管自己承担的县委机关的工作任务完全靠夜间来完成(颜庄村以西不远,就是日军的据点,所以白天要把油印器材和文件掩藏起来),但是,只要张玉芳同志一到来,方正同志就放下笔、钢版,尽快完成“授课”任务。
当时张玉芳同志承担的抗敌后援任务也很重,但她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组织上几次调动她的工作,她总是愉快地服从分配。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她始终兢兢业业,毫无怨言。那时她领导妇救会员们开会学习,发展、登记新会员(那时的会员都是一个一个发展入会的),还要一针一线地做军鞋。她做的军鞋总是坚固耐穿,既好又多。不管在泰安、泰北,还是到淄川、莱芜,她都能很快和那里的妇女群众打成一片。尤其是到雪野区担任妇救会会长后,尽管环境特别艰苦,但是她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号召广大妇女组织起来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她走东村、串西村,很快与雪野区各村男女老少打成一片。她每到一地,干部群众都主动聚在她周围,问长问短,无话不谈。在她的主持下,雪野区妇女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1943年春节期间,为了配合“动参”(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任务,泰山地委机关工作人员在驻地演了出《归队》的歌剧。张玉芳同志被分配担任女主角“郑二嫂”。由于环境恶劣,排练时间很短,即便演过的同志,演好也不容易;对于从来没进过学堂,更没有登过台的张玉芳同志,困难可想而知,何况又是歌剧呢!但是,她勇敢地接受演出任务,全神贯注,认真揣摩、刻苦排练。最后,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论年龄,在许多同志面前,张玉芳还是一个小妹妹。可是她却像大姐姐似地关怀、照顾、帮助同志。缝补洗涮,样样帮助男同志干;烧水做饭,她总是抢着干,甚至往往由她包办(那时,多数单位都没有专职的炊事人员)。但是,她却从来不肯接受同志们的照顾。即使黑夜爬山、破冰渡水,她总是婉言谢绝男同志的扶持和帮助。
二、辗转莱北山区,与黄仲华结为革命伴侣
1941年至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泰山军分区、地委和专署等机关相继由泰安敌占区转入莱北县的北部山区,主要集中在东到茶业区,西到大王庄香山一带。当时这里的抗日根据地非常狭长,用当时的话说叫“东西一条线,南北一弹穿”,各大机关多数时间在雪野区和茶业区的山村间流动作战。日伪军为消灭抗日烽火,多次对这一根据地进行扫荡,抗战形势非常紧迫,环境极其恶劣。
到莱北以后,张玉芳同志与黄仲华同志相识相知,志同道合,1943年7月二人结成革命伴侣。(黄仲华,原名黄诗起,1911年12月2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县鹁鸽楼村,1931年3月,由刘仲莹、韩玉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49年任中共莱芜特别支部组织委员,莱芜县委第一分区区委书记,山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农民部长,参加徂徕山武装起义后任八路军山东第四支队三中队排长,山东省政治交通科科长,山东大众日报社印刷厂支部副书记、大众日报社总务科科长,中共泰安地委农会会长,山东莒沂县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大队政委,1949年5月南下到浙江,任中共金华地委委员、民运部部长兼金华军官交通局局长。1950年10月至1983年11月,先后任中共金华地委委员、组织部长,浙江省金华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人事厅副厅长,省机关党委副书记,宁波地委委员、专员公署专员,省财政贸易部第一副部长、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温州地委书记处书记、副书记,省第二工业厅顾问,中国全国工商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共浙江省委顾问委员会委员,1985年离职休养,1994年11月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4岁)。
据黄仲华老人回忆,他与张玉芳同志的爱情是在1943年春天开始的,1943年5月1日订婚,7月12日结婚,到1944年11月9日张玉芳同志光荣殉职(1944年旧历9月24日),他们的夫妻生活仅有一年零四个月,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为了工作需要,二人聚少离多,见面的机会不多,在一块住的日子也不长。结婚在一块住了两天,便各奔东西。虽然不能经常见面,但是二人在书信往来中,除了表达二人的思念之情,更多是相互勉励,相互学习,鼓舞对方的革命斗志。
在1944年8月8日张玉芳同志写给丈夫黄仲华的书信中嘱咐道:“头天的气候很热,有好多生病的,你近来的身体怎么样,你是否也生病了?希望你在衣食上要好好注意,你们整风到三个月是否能结束,如不结束,你可找个熟人找件棉衣穿上,你个人的身体很弱,这些要好好注意,一旦有了病就妨碍学习与健康”。1944年6月至11月,黄仲华同志到后方学习,双方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期间,张玉芳同志由于受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工作压力陡增,生活条件又异常艰苦,得了“疟疾”,再加上怀孕在身,身体非常虚弱。在6月份分离时,二人交换了意见,张玉芳同志说道:“如果双方在战争时期牺牲一个,你又会如何的感想和悲伤?”谁知短短半年之后,不幸一语成谶。
三、不顾个人安危,不幸以身殉职
1944年,全国抗战形势大有好转,但莱芜一带的敌人却十分猖狂。日伪军经常对我抗日根据地和沿边游击区进行“扫荡”和袭扰。11月8日,经过化装的日伪军从四面包围了莱芜县政府和县独立营驻地莱芜县雪野区大箩圈村,敌众我寡,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有孕在身的张玉芳同志正在本村王曰美家住着,看她身体虚弱,行动不便,当地干部群众决定将她掩藏起来。房东王大娘(王曰美的母亲)说:“孩子,你躺在炕上,大娘把脸上给你抹上黑锅灰,就是鬼子来了,你是个孕妇,又能把你怎么样!”。可是,张玉芳考虑到群众的安危,怕连累到百姓,同时又惦记着机关的同志,坚持要冲出村去。当张玉芳还有帮助她突围的王曰美的两个姐姐,冲到本村西北的山坡爬一道石堰时,不料被敌人发现,敌人用机枪向她们疯狂扫射。当时,王曰美的一个姐姐正在张玉芳身后向上推她的时候,不幸头部中弹,当场牺牲;在堰上用手拉她的姐姐,后脚跟也被子弹打穿;张玉芳同志腹部被子弹打中,疼得满地打滚。
等敌人离开后,百姓们来到张玉芳同志身旁,并请了本村的接生婆(朱茂田的母亲)观察伤情,看到肠子都流出来了,老人说孩子是保不住了,大人也非常危险,必须立刻送往医院。当时村里基本没有什么救助措施,乡亲们就先用自家的土织布赶紧把张玉芳同志受伤的腹部紧紧裹住。那时,莱芜县医院正好在箩圈村西与酉坡搭界的三角子沟,大箩圈村的纪荣凤等四名青壮年立即绑了个临时担架,火速把她送到了战地医院。
到了医院后,医生把缠在张玉芳烈士腹部的白布一打开,肠子从肚子里流了出来,鲜血浸红了张玉芳同志的一身青衣,不长时间就去世了,未曾出生的孩子也随母亲一同而去……
松柏矗立,山峦无语,溪流呜咽。24岁,花样的年龄,鲜活的生命,连同无辜的血肉,惨死在了日军的屠刀之下,牺牲在了中华民族轰轰烈烈的抗日洪流中。
张玉芳在牺牲前,组织上考虑到她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特意安排了酉坡村的一对青年魏姓夫妇照顾她,张玉芳牺牲时除了一身青衣,身上还有一支钢笔和一只怀表,她牺牲时交付给了酉坡老村长张克己,叮嘱他要交给黄仲华。
张玉芳牺牲后,乡亲们把她的遗体埋葬在了三角子沟的老家峪,并立了碑。解放后(1958年)莱芜县政府和黄仲华的家人将她的遗骨移葬到鹁鸽楼村,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同时立碑纪念。张玉芳同志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她的英雄事迹却永远在莱芜大地广泛流传。(2015-05-05 10:39:02莱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