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伯名叫徐瑞亭,1925年3月生于莱城东北部山区的苗山镇北石湾村,堂伯兄弟四人,排行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堂伯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滔天罪行,为了扛上枪打鬼子,1940年春,还不足15岁的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莱芜县县大队,入伍后思想进步,骁勇善战,不怕牺牲,历经上百次战斗的洗礼,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提升为排长。1943年8月,在莱芜莲花池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18周岁。堂伯一生,短暂而又炽热,其抗战事迹虽留只言片语,却能鼓舞和涤荡人心。
少时思想启蒙,怀揣革命理想
堂伯出生于忠厚书香家庭,上过几年私塾,其爷爷算是村里的乡绅,因此思想较为开化,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及思想。石湾村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战老人,名叫徐杰三,早年系东北抗日联军某部司令员,因不接受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毅然回村组织兵民拉起抗日大旗,其抗日精神广泛传播,受其影响,在堂伯心里,已日渐生根发芽。发抗日传单,涂抗战标语,积极发动群众,堂伯的身影无处不在。堂伯自小与家人无话不说,特别与其奶奶投缘,拉家常时经常会讲些抗战的形势、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他多次跟奶奶及家人说,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全国解放了,我就把你们接到北平,逛逛紫禁城,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在那个年代,在一个革命少年的心中,这或许就是最朴素的革命理想。
昔日莽撞少年,长成抗日勇将
十几岁的孩子,稚气未脱,多少有些叛逆与执拗,堂伯也不例外。当兵第一年,当时部队驻扎在苗山镇古德范、文字现一带,堂伯因琐事与战友打架,赌气离开了部队,几天后,部队领导找到了家里,家人这才知道。众人找了一天一夜,终于在黄石崖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他,遂“押解”回部队。因违反部队纪律,堂伯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教育。“逃跑”事件之后,堂伯逐渐意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需要不断磨炼心性,在战争中锻炼自己,在岁月中沉淀出坚忍、平实与勇敢。而后的一年,堂伯参加数次游击战,杀敌若干,从一名小兵很快荣升为班长、排长。当时鬼子要在石湾村南山盖一座炮楼,堂伯带领十几个人“骚扰”,鬼子白天盖,他们晚上拆,盖多少拆多少,就这样,炮楼一直没有盖起来,鬼子对其恨之入骨,扬言悬赏十块大洋缉拿他。堂伯在革命岁月中不断成长,他意识到,抗战不光需要英勇杀敌,还需要战士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他自告奋勇,自编自演抗战节目,在各个村巡演。在他的带动下,附近几个村群众抗日情绪高涨。
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双筷子识亲人
1943年8月的一天中午,我奶奶和大奶奶(堂伯的母亲)正在村口推碾,路过的村民有的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推碾的这对母亲,有的边走边窃窃私语,他们想心爱的儿子侄儿都牺牲了,怎么还跟没事人一样?两位母亲并没有多想。过了一段时间,几个当兵的径直走来询问是不是徐瑞亭的家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含着泪说徐排长牺牲了。随行人中有一位姓刘的战士,主动讲起了事情的经过:在莲花池的一场战斗中,堂伯率领全排战士与敌人展开生死鏖战,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堂伯在指挥时,不幸被鬼子击中左腿,此时的子弹也已经打尽,当这位战士要求背堂伯一块撤退时,堂伯拒绝了,说,你快走,要不就来不及了,背着我走咱们一个也跑不了!就这样,堂伯夺下他唯一一颗手榴弹,走向了鬼子……傍晚时分,棺椁被人抬来了,打开之后,因为头部被鬼子刺穿,早已面目全非。这可怎么辨认?这时,家人看到了堂伯绑腿布夹着的黑筷子,这正是前些天他回家说部队要转战他处,与老奶奶等家人告别时带走的那双!此时,众人早已泣不成声……
抗战精神载家风,世代留心中
堂伯牺牲后,党和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英雄的名字镌刻在莱芜战役纪念馆内的抗日烈士纪念碑上。其父母每月领取5元的烈属补助,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初堂伯二老相继去世。至此以来,无论家庭遇到多大的困难,从未再跟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也未曾向政府索要任何家庭特殊照顾,烈士家人只是将英烈事迹默默珍藏心中,或许因为太过低调,相关部门在编纂烈士名录时几经差错,有时将其认定于苗山镇牛旺泉村,有时又归于辛庄镇石湾子村,去年其家人才到市区民政部门彻底纠正了过来,终让英雄的名字回归故里。如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烈士遗属优抚工作,并积极建设“鲁中抗日战争纪念厅”,堂伯的英名将要登上抗日烈士缅怀堂,以供后人瞻仰。
时光荏苒,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堂伯如果健在的话,也已是耄耋老人,如千千万万抗战牺牲的烈士一样,他们死得其所,堂伯没有留下任何遗物,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是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杀敌、舍身取义最朴素的信念支撑。如今,生活在美好时代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保家卫国的精神,有国才有家,珍惜现在,才能更好地拥有未来。
(徐秉华据奶奶生前叙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