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三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被组织委派到泰安十区宋王庄任小学教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篦子店召开会议,号召大家脱下长衫搞武装。次年1月,他带抗日队伍加入肥城县空杏寺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在肥城、界首、万德、道朗一带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38年11月,自卫团改为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次年春他被调到一一五师东进支队保卫部,于当年5月参加了著名的陆房突围战。在肥城、长清独立营任特派员及在自卫团第一大队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带领干部战士积极开展对敌斗争,曾活捉济南特务机关派遣的特务头子,瓦解反动组织红枪会,与敌特分子展开斗争,保卫了自己,打击了敌人。1941年,张魁三调军分区一团任特派员后,又参加了野鹊窝、杨圈、六家桥等大小战斗,缴获了敌人许多枪支弹药及迫击炮、九二步兵炮等。1942年他又调回泰安任八路军泰西县大队副政委兼县委委员,领导泰西人民,配合主力部队,除汉奸、打鬼子、拔据点、抓俘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武装斗争,打得鬼子闻风丧胆。1945年,他又带领泰安大队1000多名干部战士编入冀鲁豫军区特务团,参加了邯郸、济南、淮海战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受到军区表彰奖励。1950年,他调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贵阳警备司令部,参加了在贵州、四川、西康等地展开的剿匪战斗。1952年又随西南军区炮兵部队进入朝鲜,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他被组织安排到中央公安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康军区保卫部工作,后又任空六军任保卫处长、北京空军保卫部长、检察长等职。1966年,我国邢台地区大地震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十分关心我国的地震预防工作,又将张魁三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中央地震领导小组,由李四光任组长,让张魁三任办公室主任、中科院党组成员。从此,他这位军人便又与地震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1967年,张魁三带领中科院及各大院校100多名科学家、学者,到我国新疆地区考察日全食。在考察中,他们克服了“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干扰,成功地完成了考察,并带回大量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力、物力及技术基础。其后,国务院又建立国家地震局,他任副局长。随之,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建立基层机构,并开展工作,成功地预报了我国辽宁海城、四川松潘等地区的大地震,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填补了我国地震预报空白。1976年9月,我国河北唐山地区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死伤几十万人,对我国地震预防工作形成新的挑战。对此,身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的张魁三,面对无数死亡的同胞,泪流满面,再次感到了大自然的残酷和国家地震局肩负的责任,并下决心刻苦努力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科学的调查、预防、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1982年,张魁三从地震局领导岗位上离休,他身退心不退,一直默默关心着他曾为之奋斗的中国地震事业。
(文/郭新平)
谁在收藏
浏览:7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