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主要的还是同国民党反动派王金祥进行斗争。范筑先司令是个很有正义感的老军人,他的参谋长王金祥却是一个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分子,这个区抗日游击的第二支队,就是王金祥直接掌握的反动队伍。王金祥与我们为敌,一心想消灭我们这个队伍,妄图把我们第一支队合并到他第二支队去。有一次趁范司令出发的机会,他下令叫我们上专员公署去听令改编,扬言说如不听从,就要缴械遣散。我们听到这个恶毒的计谋之后,非常愤怒,作好了应变的充分准备:子弹上了膛,手榴弹揭开盖,弹弦勾在手指头上,准备一有变故,就进行火拚。可是,当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到专员公署后,只一个当官的点了个名,并没发生意外的事情。估计是他料我们也不是好惹的,又见我们队伍严肃戒备的样子,不是多么好下手的,所以就没敢硬行改编。等范司令回来之后,政训处主任张维翰报告了这件事,范司令对王金祥进行了训斥,王金祥的这个反共阴谋失败了。从此之后,王金祥这个反动家伙愈益同我们为敌了。
在此期间,政训处内部也进行过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政训处没有力量,只应在范司令部队里作政治思想工作,不必独立地建立武装队伍。另一部分人主张独立地发展武装队伍,以为抗日救国的中坚骨干力量。这个主张占了上风,之后就照着这个方针执行了。事实发展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它是符合中央指示精神的。
一九三八年元旦后,队伍移防阳谷县,春节后又调驻寿张县。这两个县的县长都是范司令才委派的共产党员担任的,阳谷县长是徐茂里,寿张县长是管大同。队伍到这两个县里来,主要是为了支持这两个抗日民主政权。队伍在这里,除了支持新政权的政府工作之外,在阳谷县还参加了打“一气水”土匪的战斗,去城东北朱庄进行了威慑一个抗交抗日粮款的大地主的军事行动,在寿张县进行过搜捕小窝子土匪的活动,还长途夜行军去阳谷县坡里,配合政府人员搜查了有汉奸嫌疑的天主教堂人员。在这些活动中,队伍继续进行军政训练,得到两个县政府与政训处的大力帮助,发展壮大了队伍,这时人枪已将近到有二百。
这时青年小学生入伍的多了,我们仿照红军的办法成立了一个少年先锋队,由陈耀贤同志任政治指导员,荣连超同志任队长,他们随军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唱抗战救亡歌曲,还会演戏,约有十五、六岁上下的小战士十几人。
一九三八年二月,聊城政训处为了以我们为骨干成立聊城地区抗日游击第十支队,调我队进驻冠县。队伍开赴冠县的途中,在冠县与堂邑边界某地,谢德元同志与解长泰同志率领堂邑县凤凰集的约有二十人枪来参加队伍。队伍开到冠县之后,就以我队为主把第十支队成立起来了。聊城政治部主任张维翰兼任冠县县长与支队司令员,鲁西北特委军事部长王幼平兼任政治部主任。
队伍在冠县城内休驻几天之后,为了督促逼使刚在冠县收编的土匪队伍第五支队与第六支队移防东开,范司令把我队调驻冠县城西唐寺,在这里驻了一个多月,曾经攻打过冠县城西刘村董固一带的一小股土匪;还收编了卫河以西的一小杆土匪队伍,由一个姓郭的头目带来三四十人枪;还有老红军陈忠传同志带领部队连夜急行军过卫河,去河北省大名县杨桥村抓过一个汉奸队,得了几条枪回来。至此,队伍已发展到二百多人枪,于是成立第二中队,由陈中民同志任队长,播毓麟同志任政治指导员。此时游击队成立了军需处,由带着一把驳壳枪参军的赵荫庭当军需官,又由才参军的张化南当游击队的副官。我们在这里曾开仓济贫,分掉一个逃亡大地主的粮食棉花给当地的贫苦农民。这期间,范司令与他的高级参谋老红军袁仲贤,曾到游击队视察并对部队讲过话,给午部战士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一九三八年四月间,部队移驻冠县文庙。在此进行积极地军政训练,支队司令员曾亲到教练场进行教导。此时部队还对群众积极地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动员,还在城郊帮助农民进行春耕生产活动。这时游击队又有发展,已经有三百多人枪了,于是成立第三中队,由一个姓郭的当中队长。这时廖云山调走了,改由范司令的上校参谋刘致远当大队长。刘也是一位老红军,听说他当过东北军的团长。不久大队改为营,刘致远任营长,李福尧任政治教导员。中队改为连,陈中民为第一连长,姓郭的与刁国兴当第二连正副连长,潘毓麟为政治指导员,晋玉林为第三连连长,三连的政治指导员是张文山,谢德元副之。
这时十支队归属于八路军一二九师,并建立了正式的领导关系,所以实质上已成为八路军了。这种关系的建立,对执行党的政策,对队伍的发展壮大,对实行党的建军要求,对发挥作战部队的威力,都起了关键性的转变作用。
一九三八年五月间,队伍进军馆陶县,经过几天围困之后,在八路军三八六旅支援之下,打开了馆陶县城,把原据县城的王来贤与王金甲两股土匪队伍轰出城去,赶过卫河西去了。但是在一个时间之内,他们与我军隔河对峙,时有射击。李福尧同志带领干部战士隔河对他们讲话,向他们的战士扔馒头吃。我们的少先队过河去他们那里宣传抗日,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经过一周的工作,他们不但停止了射击,而且在范司令派人员工作之后,也编成抗日队伍了。
为了增强战斗力量,使这支游击大队更好地发挥作用,聊城政训处决定,动员全区政训员每人捐款十元,一九三八年春,从河南买回十挺轻机枪,还有掷弹筒,发给我们,于是我们这支以堂邑游击队为基础的大队,便改名为十支队的机枪营。这时十支队又派来部分政工干部,从韩复集旧部动员来七、八个下级军官,这样队伍又壮大了,人枪已到四、五百之多,于是又成立了第四连,由老红军陈忠传任连长,曹王堂任政治指导员。
这时十支队又收编了馆陶县潘庄的民团李凤藻部,人枪有五、六百,编为十支队的第一团,调李福尧等同志去做工作,李初任二连政治指导员,继任团政治处主任。机枪营由吴新之任政治教导员,张文山副之,三连的政治指导员由谢德元升任,何为副之。
这时十支队又成立了一个教导队,是政训处动员各地的中学生、乡师学生组成的,同机枪营一块驻守馆陶县。
一九三八年秋,王金祥又阴谋消灭十支队,说范司令要打济南,要从十支队调一个团,扬言如不听调动,就要取消十支队的番号,企图逼使队伍在攻济南战斗中叫敌人消灭。十支队调第一团前去,到那里一看,并投有看见有打济南的样子,于是队伍转战长清、肥城一带,发动群众。在此与党领导的一支部队会合,扩大了十支队的力量。这时日寇要扫荡鲁西北,范司令调令一团去救聊城。队伍还未开到聊城县,由于王金祥的出卖,聊城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失守,范司令与我特委宣传部长,聊城政治部副主任姚第鸿和共产党派任范司令的少将高级参议张郁光同志一起,光荣殉国。
这时,严峻的抗战局面出现了,日寇占领武汉后回师扫荡华北,鲁西北各县相继失守,范司令的队伍多数溃散,有的投降了敌人,成了伪军,如王金样及其所属的二支队等;有的伪化了,如齐子修的三支队以及吴连杰的部队等。这时十支队和其它共产党人领导的支队傲然挺立,顶住了逆流。为了加强领导,坚持抗战,建设鲁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也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范筑先老先生,五支队编入八路军先遣抗日游击纵队,十支队与赵健民同志领导的六支队合编成筑先抗日游击纵队,纵队司令员是张维翰,政治部主任是史钦深,参谋长是胡超伦。这个纵队同八路军的先遣抗日游击纵队共同配合,坚持了鲁西北的抗日游击战争。
一九四O年初,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同志来传达党的扩大的六中全会决议时,为了统一指挥,加强领导,决定筑纵与先遣合并,组成为八路军新编第八旅,当年夏季正式合编,旅长是张维翰,政委是肖永智,政治部主任是王幼平。涓涓之水,汇成江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支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十几人到几十人,到几百人,最后发展壮大到几千人的很有战斗力的大部队,纵横驰骋,征战于广大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作者:李福尧 司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