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莘县岁月(四)艰苦岁月

莘县yy 发表于2017-04-22 11:30:02


一九四一年,鲁西北抗日战争开始进入一个极其艰苦的时期。

一九四一年秋,国民党反动派的“曲线救国论”散布到敌后来。原来尚未敢公开投降日寇的国民党流散部队和地方武装,这时,明目张胆地投入日本鬼子的怀抱。在不久的时间内,汉奸队伍恶性膨胀,数目大增。日伪合流后,便采用了碉堡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分地主富农,害怕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害怕革命群众组织起来,加上日寇汉好的恫吓,收买,不少人投降了敌人。一九四一年秋大早,不少土地绝产,一九四二年麦季又遭早灾,几乎颗粒未收,出现了少见的大歉年。加上地主富农囤积粮食,群众无法生活,纷纷背乡离井,逃荒在外,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我们的党、抗日政府、抗日武装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考验!

这个时期,生活艰苦是第一大难关。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士兵,都无法吃饱饭。有时连续几天,只能靠喝稀粥度日。干地瓜秧子磨成粉,掺上胡萝卜缨子,树叶子,清水煮上一大锅,那时吃起来可香甜哩。能喝上纯玉米面糊糊,就算是改善生活了。县委的干部,我们的部队,连野菜、树叶都不能放开肚皮吃,就这样,还要行军打仗,由于当时环境恶劣,就是在根据地内,也没固定的地方住,为应付紧急情况,要经常转移。不管是刚合上眼皮,还是才端起饭碗,一声命令,就得马上开拔,有时一夜之间要转移好几个地方。住到村里,能铺上点柴草睡觉,这算条件不错了。不少时间是露宿在野外树丛中、坟地里、壕沟边。同志们几个月得不到换洗衣服,加上睡觉不脱衣,人人身上生虱子,甚至帽子里也有虱子,那时大家幽默地叫它“抗日虫”。

这个时期,杨立功同志担任萃县县委书记,王惠卿同志任抗日县长。当时县委、县政府和武装部队,工作是繁忙而艰巨,战斗是紧张而激烈。在军事方面,我们利用有利地形,抓准战机,组织了有名的马颊河伏击战和杨二庄战斗。这两次战斗,给日伪军以重创,煞住了敌人妄图一举吞灭根据地的凶焰,有效地保卫了我马颊河西岸的根据地。在根据地内,继续贯彻减租减息,增资增佃政策,同时,还领导农会,组织借粮。办法是由农会选派代表,找确实囤积粮食的地主、富农谈判借粮,如果他们不肯借,农会就组织会员到他们家中静坐示威,搞说理斗争,地、富慑于组织起来的群众之威力,不得不答应农会的要求。我们的党、政府和武装部队,把生产自救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和群众一起,风雨同舟,共度荒年。这个时期,虽然艰苦,我们仍然主动出击,巧妙地对敌伪开展斗争。我们不断派出武装工作队,深入游击区、敌占区,对罪大恶极的汉好、死心投敌的叛徒,进行严厉镇压,保护了人民群众,打击了敌人。与此同时,我们开展了对敌伪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我党曾有计划地将党员秘密派进城去,在伪军中用巧妙的办法宣传抗日救国,发展党员,争取同情者。到一九四三年底,萃县城内的伪军中,已建立了有十多个党员的支部,赞成起义反正的伪军近百名。这项工作搞得比较出色,所以我们能掌握敌人的动态,取得了对敌伪斗争的主动权,为一九四四年里应外合解放萃城的战斗做了准备。

艰苦的岁月似大浪淘沙,是草屑抱沫随水而去,是真金留了下来。当时,根据地小了,但更巩固了,队伍的人少了,但更纯洁了。这段艰苦的日子,锻炼了部队和干部的意志,密切了我党和群众的关系,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抗日战争大反攻打下了基础。(作者:杨立功  贾音峰  王惠仰)


谁在收藏
浏览:64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