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临江约在1947年1月初左右开始,2月初结束,历经一个月,是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总体上看,是敌强我弱。我军兵力少、装备差、物质供应十分困难,而且是在极端严寒的气候里打仗,平均气温在零下四十度(摄氏),可谓风似刀、霜似剑,切肤刺骨!有的战士连棉衣、棉裤、棉鞋都没有,打仗时俯卧在冰雪里,吃的干粮主要是玉米饼子,天寒地冻,玉米饼子冻得硬梆梆,一啃几道白印,啃一下,得在嘴里慢慢温化了才能吞咽,有时索性用刺刀砍着吃。饥啃冻饼,渴吃冰雪,枪冻的拉不开栓,要用炭火烤(用罐头盒装几块木炭)。战斗结束后,总是冻伤多于被打伤的。至今我仍记得在小荒沟战斗中,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战斗前,我们县的干部与七师指战员一同学习了七师的动员令,这份动员令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动员令内容大意是:国民党军在其占领区压迫、欺凌老百姓,我们要为解救辽东人民于水深火热中而战斗。我军许多指战员为保卫人民而献出了生命,我们的温士友副团长是怎样牺牲的?我们要为死者复仇而战!敌人要把我们困死、饿死在长白山,我们要为吃饭、生存而战,要彻底消灭盘踞在小荒沟之敌!此次战斗共消灭国民党军主力六百人(其中俘虏450人)击毙其营长1人,俘虏其副营长1人,缴获甚多。
战斗结束后,伤病员大部分送往大甸子村(县政府所在地)野战医院,我们对伤病员进行了慰问和安置,内中有的因冻伤太重,不得不锯掉手脚。他们说:“在埋伏时,伏在冰雪里,尽管冻的钻心的痛,也不能动弹,否则就要暴露目标。在埋伏时动与不动是关系到战斗成败的大问题。”我军指战员完全经起了这种考验。尽管困难重重,在第一次全面保卫战中,获得了歼灭国民党军五千人,拔除了敌人据点四十余处的重大胜利,保卫了以临江为中心的长白山根据地,斗争形势从而也由敌进我退转变为敌我拉锯。(如柳河县的三源浦失而复得,小荒沟得而复失,孤山子镇一度成为真空)。
二保临江战役是在1947年2月上旬进行的。敌人为打通由通化到柳河的交通,纠集了五个师的兵力向我进攻,主要战场在柳河的三源浦和高丽城子。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歼敌五千余人。此次战役时间不长,但部队人员非常集中,三纵队的所有兵力在战前几乎全部在大荒沟、八里哨、四道沟、五道沟、六道沟、大兴沟、德兴屯一带。那时,除吃粮困难以外,居住也是很大的问题、在大荒沟、八里哨几乎有半数的指战员睡在室外。
三保临江是从1947年2月中旬开始,历时9天。此时国民党军虽损兵折将,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但仍然坚持其先南后北的方针,集结了四个师的兵力,从柳河以南和以北向我根据地大举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先后连续收复了柳河、金川、辑安、辉南、恒仁五座县城,拔除了通化市周围的据点,共歼敌一万四千余人。战斗形式有了转机,由敌我拉锯的局势向敌退我进转化。这时我们县政府机关已向前移到孤山子镇,大家感到扬眉吐气,柳河县城二次解放!
四保临江是1947年3月26日开始至4月3日结束。这就是东北著名的红石镇战役(或柳河南战役)。此役共消灭国民党军一万四千余人,俘敌代师长、副师长、政治部主任各一名;打破了敌人夺取柳河、恒仁和通化的企图,宣告了国民党进攻的失败和我保卫临江战役的彻底胜利!形式从此逆转,敌人由战略的重点进攻转入全面防御,我军则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由于大量的缴获,我军的装备大大改善了,这也是蒋介石这个运输队长的一份功劳。地区扩大粮食供应的困难得到缓解了,战勤有了保证。由于发动青年参军和经教育提高觉悟的国民党俘虏士兵补充部队,部队的人数得到了充实。
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使我感到有下列两个问题对我的教育最大、最深刻。
第一个问题:宣传教育工作准确及时,与党的方针和形势发展非常协调有力。
如:在谈判破裂时,及时提出“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消除了麻痹思想,在敌进我退的局势下,及时提出“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有生力量的消长”克服了悲观情绪。在有些人(其中包括我自己)想放弃南满向北满转移时,及时提出“坚持南满,坚持长白山根据地,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坚定了信心,稳定了情绪。在饥寒、疲劳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及时提出了“艰苦奋斗,迎接光明,咬紧牙关,渡过难关”和“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等口号,大大鼓舞了大家忍受艰苦、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取得胜利的信心。
在打了胜仗时,及时提出“戒骄戒躁,再立新功”的口号。有效地防止了骄傲情绪。在敌我相对拉锯的态势下,提出了“敌人在一天天地烂下去,我们在一天天地好起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力量。在敌人溃败的时候则提出“乘胜追击”等口号!这一切事实证明,宣传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准确性、针对性必须要强,(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和今后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从根本上说,这是党的理想所决定的。因为我们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目前的斗争一定能胜利。所有的及时而准确的教育内容,都是来自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这些,在当时我党的报纸社论中都能见到)。
第二个问题是:军政关系、国民关系、政民关系非常融洽团结,联系十分紧密。主力部队每一次大的行动事先都通知地方政府,告知政府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同时也明确提出需要援助的具体要求。地方政府则竭尽全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出粮、出担架、牛马车、爬犁、蒸干粮、做军鞋和动员青年参军,军队指战员每到一地都帮助群众推磨、劈柴、扫雪、挑水、抱孩子,真正做到了军队和人民一家人。柳河县是临江保卫战的主要战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保卫战争的胜利,人民群众尽己所能、倾尽所有,献出了一切,包括粮食、柴草、牛马车、布、猪、羊、咸菜、干粮、酸菜等,在第一、二、三次保卫临江时,根据地的男人们几乎都在前线执行战勤(抬担架、赶车、抢救伤员、当向导等),女人则在后方推磨、做干粮、做军鞋,安置、慰劳伤病员,甚至六十岁以上老人也有抬担架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大荒沟、大甸子、凉水河子、八里哨这几个有限的村镇,每天需供给部队粮食四万余斤,当地供应不上,我们就组织县大队、公安队、武攻队在夜间潜入敌战区强行征集,做到了部队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跟到哪里。每解放一个村镇,地方同志的首要任务就是宣传群众筹集粮食、草等军需物资,除此以外在四保临江期间,尽管根据地人员稀少,还动员了六百余青年参军。
军、政、民鱼水情,军、政、民团结紧,军、政、民一家人,心连心。这是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当我们返回孤山子镇时,群众敲锣打鼓的送肉,送军鞋,还有蘑菇和鸡肉等慰劳部队。他们说:“国民党在这里时,抢猪抓鸡,你们来了,咱送上门来!”决然不同的对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写到这里,使我更加想念柳河县人民。因为我受到了他们的培养、爱戴和支持。在最困难的时刻,又在一起并肩战斗并取得了胜利!同时也非常信任在这一段历史中,柳河县的夏骏青、铁秋、张彬、刘振东、王宴、李介夫等老领导,由他们组成了当时柳河县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他们合作很好,工作非常成功。我非常敬佩伟大的人民军队的指战员,是他们的思想战略战胜了敌人,捍卫了长白山根据地。同时,深切悼怀在四保临江中牺牲的同志,他们为建立新中国而献身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深深地怀念和感谢跟我密切合作的孙兆贵同志,他年长经验丰富,经常指点我的思想和行动,而且非常耐心,还有罗传勋同志,他当时担任事务长,为我承担了很多机关事务,使我能够腾出手来及时做好宣传、行文、传达信息及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