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1月,袁振再任冀鲁豫一地委(泰西)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在国民党军1947年春重点进攻山东时,为避敌锋芒,保存革命力量,地委制定了“大部转移,少数坚持”的方针,并成立了汶南支队、长清对敌斗争军事指挥部、平阿游击支队等组织,将地、县干部与分区一团连队相互搭配,形成一个个分散的小型的指挥所,使各县呈现出有组织、有领导、有条不紊的对敌斗争局面。他则留在泰西地区,活动于泰安、肥城、长清大峰山等地,指挥、协调各指挥部或游击支队,率领军民同国民党军、还乡团展开坚决的斗争。期间曾任冀鲁豫区党委党校副校长。同年7月,他和一批干部随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挺进大别山,被任命为南下干部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担任中共江汉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9年春湖北解放,任中共第一届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兼团省委书记等职。这期间,他带领当地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支前、清剿匪特等工作。工作中他不畏艰险、英勇奋战,英名远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振任中共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荆江分洪工程总指挥部副总政治委员等职。1954年任辽宁省鞍山市委第二书记、鞍山钢铁公司党委第一书记兼总经理、鞍山钢铁学院院长兼党委第一书记。1964年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兼太原市委第一书记、太原警备区政治委员、山西省四清工作团总团长。“文革”中,袁振遭到迫害。1968年恢复工作,担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生产组组长。不久又被打倒,下放河北省沧洲劳动改造6年。1975年担任河北省承德市委第一书记、承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承德市武装部政治委员。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廉洁勤政、无私奉献,颇有政绩。
1987年5月,袁振离休后,仍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发挥余热。袁振同志一生喜书画、擅诗文,抗战时期即有泰西才子之称。他从党的高级职务上退下来后,曾长期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华徐霞客研究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顾问、中华诗词学会澄霞诗社名誉社长等职。
(文/宋元明)
1939年秋,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左二)、泰西地委青年部长袁振(左五)等在泰西合影
1954年在鞍钢工作时期,从左至右,依次为赵敏、袁振、杨士杰、赵希愚
浏览:19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