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抗日小学生活(作者:夏克昌)

邳州魏庄 发表于2017-05-13 16:59:42

记——抗日根据地战时小学

台儿庄战役后,日军占领了徐州、并控制了陇海铁路线。离日军控制区“赵墩”、“碾庄”以南不到十公里的“土山镇”,却是我邳县的抗日根据地。

“土山”是邳县南部一个较大的城镇,约有三、四百户人家。“土山”在三国演义中就有记载,关云长被困土山就在于此。

镇上有一座新建不久非常漂亮的天主教堂,还有外国神父和嬤嬤。但与此相比较的“关帝庙”就相距甚远,它在镇中一个小山坡上,已破旧不堪。抗战时期邳县根据地中心小学就设在关帝庙里。在抗战后期红色邳县县政府也设在土山镇上。

当年邳县是一个较贫困落后的地方,同时又处在战争年代。能上学的孩子并不多,人数不到一百人。往年识字主要靠私塾。现在新的教育“洋学堂”老师,均是从参加革命队伍中有文化的干部中抽调而来。

学校的桌椅都是各家临时凑起来的,也没有完整的教学课本,连铅笔、纸张、橡皮都是奇缺的奢侈品。教育内容有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历史;但更多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抗击日寇、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

唱歌是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当年流行于根据地的歌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九一八”“你是灯塔”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军歌”等等。成为学生每天必修课。有时老师也会讲一些当时党的政策,如‘二五减租’‘三三制’等。

我和二哥、弟弟就是就读于这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土山镇小学、完成了自己的小学生活。

因为距日伪军控制区较近,学校也进行一些对敌斗争方法和保护自身安全教育。同时也自然组成儿童团进行查岗、放哨、查路条的活动。我曾是一个儿童团团长,还配有一把较长的指挥刀,无数次地参与查路条活动。

土山镇每逢二、七是农贸集市日,各乡镇农民来的较多,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在集市上进行抗日爱国的演讲,宣传一些党的政策。如‘二五减租’、‘三三制’等,另外也参加各种抗日集会,甚至包括审判汉奸公审大会。

因为处于战时艰苦年代,根据地面积也有限,所以学校也成为征兵源地之一,1942年我的二哥夏克忠当年只有十一岁,就在学校里报名参加了新四军,成了部队小卫生员。与他一起报名参军比他大三岁的姓宋小伙伴后成为我军优秀飞行员。还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击落过一架美军战机。

据我二哥讲述,在一次反扫荡中他与大部队走散、被鬼子发现、见是一个小八路、就想抓活的,但机智的他利用当时当地的网状交通壕沟、逃脱了日本鬼子的追捕而脱险。

44年一天凌晨、密集枪炮声把我惊醒,因我们在邳县没有自己的房子,是借住在一个地主长工住的边房,不久两个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踢开我们的门、冲进屋内、当时我一人睡在一个小板床上,我弟弟和大娘在另一稍大板床上。日本鬼子咿哩哇啦喊了一阵,看我没动静,就拿起地上一个小櫈、砸在我的身上,当我坐起后发现我是个小孩,也就转身到别处搜查去了。

由于在学校受的爱国主义教育,也经历数次日军扫荡,所以心里并不害怕,当枪声停止后,我就带着弟弟(夏克强当时只有七岁)出门到街上去看鬼子走了没有。小街路口有一间房子被鬼子放了火,还冒着烟,整个街上空无一人。猛然间从南边巷口冲出两匹战马、一看就认出是我们新四军骑兵。不久枪声大作,两匹战马又由北折回从小巷往南而去。原来这是我们侦察兵前来了解敌情。在小镇北边集中的日伪军预感到我大部队要来了,就匆忙打了两发掷弹筒,狼狈逃回陇海线据点。这是我第一次直面接触日本鬼子经历。

我就是在充满爱国激情的“土山”镇小学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由于处在战争年代、受条件限制,学校的文化知识学习不是很全面。但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埋藏在我的心中,并影响我一生。


浏览:143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辉哥
    辉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