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随毛主席渡过金沙江(来源/东南快报)

杜红晔 发表于2017-05-18 20:03:17

1935年4月下旬,红军分3路从贵州向云南昆明方向进军。这时,滇军主力已东调贵州,与红军正面交锋的敌军胆战心惊,急忙调集各地民团防守昆明。我红军主力虚晃一枪后,突然向西北的金沙江急进,准备过江北上,摆脱后面的敌人。

4月30日,中央成立了渡江指挥部,周恩来任总指挥。5月1日,中央纵队的主力干部团(由红军大学学员组成)突袭金沙江南岸的渡口皎平渡,击溃川军守敌,控制了两岸渡口,并掌握了七条船。

5月3日,毛主席来到金沙江南岸,他先观察两岸周围地形,然后注视着浪涛中横渡的船只,向身边的同志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掌握了多少渡船?最大的能装多少人?日夜不停一天能渡多少次……然后毛主席同我们一道上船。这条船共坐有七八十人,其中有毛主席的秘书、我、陈昌奉(内勤公务员)、胡长宝(警卫班班长)和警卫班战士。船靠北岸,毛主席下船站在江边,含笑向大家发出命令:“今天我们不走了,就地宿营。”又转身对秘书说:“马上通知,把电台架起来,和各部队联系。”

乡亲们送主席床铺桌凳就地宿营,陈昌奉有些意见:“附近没有房子,怎么能住?”毛主席指着离江边百米远的山崖说:“那边不是有个大石洞嘛!”陈昌奉心里不踏实,先过去看看,只见石洞里坑洼不平,地上还有一堆一堆的牲口粪便和柴草灰烬,又脏又潮。原来,这里是农民放牧避雨的地方。于是他便把这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毫不介意地说:“老百姓都能在里头避风雨,我们怎么不能住?”陈昌奉面有难色:“那里面什么也没有!”“没有?找些稻草搭个地铺就很好嘛!”“可桌凳也没有呀!”“这好办。”毛主席作着手势,“把我的那两个公文箱一并,就成了桌子,搬两块石头叠起来,不就成了凳子可以坐了嘛!”让毛主席住这样的山洞,陈昌奉心里很不舒坦,于是便带了两个警卫战士去附近看看到底有没有村子。

后来,终于找到一家虚掩门的农家,屋内只有一位老人。见到红军战士如此亲切,老人一口答应借床铺桌凳。他叫出躲藏起来的乡亲们,将床铺桌凳送到洞里。毛主席连忙起身迎接,还招呼乡亲们坐下歇歇。谈了一阵,乡亲们便告辞了。

事后,毛主席批评陈昌奉说:“谁叫你们去借的?上岸时不是说过搭个地铺就行了嘛?你这样惊动了老百姓,又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陈昌奉努着嘴嗫嗫地说:“我看您那么辛苦劳累,身体又不好,心里过意不去,于是,我就……”主席听了,再没有说什么。我护送李富春去五军团长征以来,五军团一直担负着殿后的艰巨使命,战功卓著,伤亡很大,整编后,实际上只剩下三十七、三十九两个团,因此,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五军团。放心不下的毛主席,过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请来商量。毛主席和李富春商量完后,让我负责护送李富春去五军团。这让我倍感荣幸和激动!因为我对五军团有着特殊的感情。1931年6月,我在家乡泰宁县城参加了红三军团。第二年春,我们奉命打赣州。打了近一个月,三军团虽然打得很英勇,但久攻不克,人困马乏。敌人更加有恃无恐,疯狂反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五军团赶来了!他们为我们解了围,杀得敌人丢盔卸甲,抱头鼠窜。所以,只要一提起五军团,我就感到格外亲切和兴奋。我们一行翻山越岭赶路。第三天,当我们走进一个村庄时,老远就看见第五军团团长董振堂、政委、参谋长等人站在村头。显然,他们已接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我跟着李富春大步流星地向五军团领导奔去。李富春向大家传达任务当天下午,李富春在军团干部扩大会上,传达了毛主席对五军团的问候和指示。李富春说:“自长征开始来,五军团一直都担负着特别艰巨的后卫任务,为掩护中央机关和全军胜利前进立下了大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你们,他一到北岸就派我们回过江来看望你们,并对全军战士表示慰问。”说到这里,室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李富春接着说:“现在大部队还在南岸,渡江才开始几天,我们仅有7条船,江面600多米宽,水速每秒4米,大家可以想象到,三五天不可能全军都过去的。因此,毛主席要求你们要坚持一个星期,也就是说,从今天起再坚持5天,坚决阻击后面追来的敌人!”当李富春讲完“毛主席在北岸等待着你们完成任务胜利归来!”这句话时,董振堂霍地站起来握着拳头说:“守住阵地没有问题!我们决心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杆枪、一颗子弹!坚决消灭敌人,誓与阵地共存亡,请毛主席和党中央放心!”

七天时间红军成功渡江李富春传达了任务后,又回到了江北。此时一、三军团渡江已基本结束。五军团也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完成了阻击与牵制敌人的任务,立即撤防向金沙江疾进。过江后,渡江司令部下令将这七条渡船全部焚毁,数日后,当敌人主力赶到江边时,红军早已远走高飞了,敌人只好望江兴叹。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泰宁县博物馆提供 东南快报2006-09-24)

谁在收藏
浏览:2263次

评论回复
  • 郑晏斗

    2020-11-09 20:54:54 郑晏斗

    我想联系一下杜明的后代 我是郑凤权和韩学桂的后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杜明的几个子女是在俺家长大的。那时杜明他老婆韩峰以及孩子,在颜林和白沙埠长大的。那时在俺家里还有一名女医生。叫刘奇是杜明安排在俺家照顾伤员和他的家人的。刘奇的父亲那时和俺老爷爷郑凤权给杜明负责送信当联络员,而白沙埠那家也是杜明的落脚点。改革开放后家里人就在也没有见过杜明以及他们一家人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郑晏斗
    郑晏斗
  • 澎涛大海
    澎涛大海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