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洞兵工厂也称山东纵队兵工一厂,创建于一九三八年农历九月,当时的地址是鲁山南麓的千人洞;与此同时,又在沂水桃峪建立了二厂。在纵队司令部的领导下,虽几经周折,多次搬迁,但始终坚持随军生产,使大量的刺刀、手榴弹源源不断地供给了作战部队。尤其他们研制成功的枪榴弹和机枪,杀伤力强,实用方便,有力地支持了山东军民的抗战,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几个人都在这个厂工作过一段,现将记忆较深的几个片段,整理成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山东省委号召各地党组织发动武装斗争,并直接领导了徂徕山起义。山东父老纷纷响应,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去。淄博的矿工也于1938年六、七月份,携带从洪山、黑山煤矿弄来的工具,踊跃参加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办起了石匣峪修械所。这个修械所由杨国夫直接领导。有工人37名,南竹泉担任主任,同时也是党组织的负责人。党员有杨斌、黄渭源、冯寿山等,1938年12月,山东纵队成立,修械所归属山纵领导。1939 年1月扩建为山纵兵工一厂。
事物都是千变万化的,有些偶然事件,往往会影响到局势的发展。1938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一架日机在益都(今青州市)境内雾行触山,两名驾驶员死里逃生,被我方俘虏。随后,日军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性的“扫荡” ,兵工厂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上级命令我们将厂址迁到鲁山南麓的千人洞。从石匣峪到千人洞,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运送东西全靠肩挑人抬。白天行动,又恐暴露目标,再加从洪山煤矿弄来的那台6尺车床,实为“庞然大物” ,几十名群众披星戴月,昼伏夜行,一村传一村,艰难地搬运。等兵工厂全部从石匣峪搬完,已到了年底。
兵工厂迁到千人洞后,马上从附近的黄崖、池埠、九会等村庄招收了数十名有铁、木工技术专长的工人,同时,又从驻沂水桃峪的山纵兵工二厂抽调来一部分技术骨干。这样山纵兵工一厂的技术力量大大加强了,全厂有正式工人90余名,加上勤杂人员,已达100余人。厂部设在千人洞,工人宿于附近的村庄。
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兵工厂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厂长孙世铭,副厂长孙景明,文书张文轩,供给员曹俊峰,材料员谢兴周,卫生员孙少华。厂部下设机修、翻砂、红炉、弹药装配、木工等班组。在健全机构的同时,还正式成立了党支部,支部下设若干小组。党支部成立后,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一是积极培养党的发展对象,加强党组织的建设;二是加紧对兵工进行教育,做好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那时,新工人进厂主要是为了“混碗饭吃”和学点“手艺”;而“老兵工”远离家乡,思想有波动。党支部摸清了兵工的思想状况后,便通过上课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形势教育、民族气节教育,使新老兵工牢固地树立了“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思想,确保了军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那时,由于日本侵略军的不断“扫荡”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封锁,生产所需的材料非常紧张。兵工厂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解决。一是靠扒敌人的钢轨;二是靠当地民主政府筹集;三是靠采购员外出采购。他们通过地下交通员从济南、淄博、青岛、益都等敌占区,购进所需硫磺、炸药、焦炭等燃料和原料。不少同志为采购兵工生产材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淄博的地下交通员陈志伯、益都的交通员高作胜因暴露身份而被捕牺牲;济南的肖**,也被日军的猎狗咬死。当时的兵工生产制作工艺完全是手工操作,实行以师带徒制。全厂只有1台车床;翻砂用的是一只人力大风箱,8个人一班,两班轮流倒。化铁炉是用铁板卷做的炉筒,里面贴上耐火土泥制而成,十分简陋。工厂主要任务是修枪、修炮、打刺刀、制造手榴弹。
在材料奇缺、设备简陋、生产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兵工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建立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仅手榴弹一项,日产达70多枚。
1939年3月,由于鲁山北麓的日伪军“扫荡”危及兵工厂的安全,兵工生产的规模扩大,一个千人洞已容纳不下,又加上千人洞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粮草筹集困难。山纵决定兵工一厂,奉命由千人洞迁到了大贤山下的织女洞。
织女洞隔河与牛郎庙相望,从大贤山顶至山麓,有玉皇庙、岳王庙、三官庙等殿阁庙宇,草木葱郁,寺观错落。兵工生产就在庙宇里进行。兵工散居于偏良山、牛郎官庄等处,厂部设于马家河西。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兵工厂也突破了原来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再次招收了一批当地的能工巧匠,正式工已达百余,还雇佣了20多名民工,负责碾火药等项杂活。为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山纵司令部又从部队调来了一部分有兵工生产专长的战士。生产设施也相应地有所增加,已备有4台车床,1台钻床,并有了虎钳和化铁炉等。
兵工厂搬到织女洞后,山纵司令部就将其直属警卫连调来担任警卫。这是个拥有100多人的回民武装,共有3个排。1个排驻守兵工厂,两个排驻牛郎官庄,一周一换。他们严密注视敌人的动向,全力保卫兵工安全进行生产。
5月,山纵司令部决定,任命参谋处的邹国资为山东纵队兵工建设主任。临行前,山纵指挥张经武对他说:“目前,手榴弹制作技术上存在许多问题,你是负责搞军火的,要好好研究改进。”为了加强党对兵工生产的领导,司令部又派杨兴忠政委、郑香山指导员到兵工一厂工作,由杨兴忠负责兵工厂的全面工作。
同在千人洞一样,兵工物质生活仍很困难,他们和群众吃的是一样的饭食,一年到头是小菜豆沫,附近能吃的树叶子,几乎全吃光了,平柳树叶子不能吃,就吃平柳种子。没有煤油和火柴,就用火石火镰打火,用火纸卷成筒子引火。当时流行的顺口溜是:“牛角火石钢火镰,不是一磳是两参。”
在进行紧张的兵工生产的同时,杨兴忠等同志还带领回民警卫连分别到附近的村庄——东里、大泉、安乐、河西、辉村、燕崖一带,进行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宣传活动,组织发动民众抗战。此外,厂里领导还很善于抓统战工作,翟洪治技师就利用同学、朋友等关系,通过国民党住神清宫的兵工技师,搞到了一批无缝钢管,解决了兵工生产之急需。
1939年6月初,兵工厂接到山纵司令部的通知,日军正组织力量“扫荡”沂鲁山区,目标之一是搜索、摧毁我方兵工厂。兵工厂接到上级指示后,开始了紧张的战备,坚壁清野。通过工人和当地可靠的同志,把机器悄悄运到附近的桐峪掩埋起来,人员也化整为零,给敌人留下的唯一“礼物”是埋在厂区周围的大大小小的“铁西瓜”。
6月8日下午,日军到达了鲁村。这天夜晚,工人与警卫连分两路转移,一路奔柳枝峪,一路奔韩庄南山——汉王崮。回民连在转移过程中与1000多日军遭遇,经过一场激战,突出重围。杨兴忠政委、郑香山指导员在前后绳庄壮烈牺牲,警卫连三排长丁连营、战士马俊盛、丁忠堂等10余人也光荣牺牲。
日军“扫荡”过后,兵工陆续回到织女洞,目睹了日军暴行的惨状:栉次鳞比的庙宇厂房,已成一片瓦砾废墟;双人合抱的一棵银杏树,只剩下仍闪着火星的一个大深坑;惨死的老道,仍挂在树枝上。。。。。。日军的兽行,更激起了我们的愤怒。兵工们找回了烈士的遗体,含着眼泪,将他们安葬在织女洞山顶,以慰烈士忠魂。
日军的“扫荡”已给兵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又加沈鸿烈、吴化文与八路军的摩擦日益加剧,兵工厂在织女洞无法进行生产,兵工们怀着对日军的深仇大恨和迅速恢复生产的热切愿望,带上轻便的工具,先后赶到预先指定的集合地点千人洞。不久,老厂长孙世铭带领兵工,遵照山东纵纵的指示,转移到了鲁山北麓的博山池上,在李家庄、刘家南峪、斗沟、郝峪、花林、黑石拉一带,重新安了摊,又聚集职工100多人。山纵派薛少庚任政治委员。厂部设在南峪。在李家庄、刘家南峪生产手榴弹,在花林、黑石拉试制“八二”迫击炮弹。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兵工厂又迁到了莱芜常庄南峪,1941年,又转移到苗山附近的漫子、唐家上坡、上下朱家店子、徐家店子,而后又迁到了孟良崮山区的大碾、瓦庄、戴庄等村。这时,薛少庚调离,褚方塘任政治委员,何凤鸣任厂长。
1939年日军“五一”大“扫荡”之后,山东纵队兵工一厂多次搬迁,但始终未影响生产。他们在山东纵队司令部和厂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了刺刀和手榴弹等项兵器的制作工艺。先以刺刀为例,日军的刺刀是扁的,带刀库,咱们仿制的不过关。后来,翟洪治技师通过实践,把扁刀改为四棱锥;接着又改为三棱锥。并猛攻了热处理这一关,经反复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改制后的刺刀实为拼搏的利器,赢得了前方抗日将士的一致赞赏。
再以手榴弹为例,在制作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反复摸索的过程。先是将手榴弹弹体引出的“麻辫”换成木柄。接着,又改造了拉火装置,拉火药改为雷汞,拉火管改用纸管,拉火绳用丝织品代替。同时,改进了配药和碾压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爆破威力和杀伤力。并在此基础上,研制生产了枪榴弹。
所谓枪榴弹,就是把手榴弹的细长把嵌入七九步枪的枪口,射程可达120米,最适于对付敌人的碉堡、鹿砦,远距离可平射,近距离可以高射,灵活多变,运用自如。既减少了我们的伤亡,又增加了对敌人的杀伤力。
山东纵队兵工一厂最大的成就,要数研制生产出自己的机枪。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一军来厂修理机枪。这件事,引起了兵工的极大兴趣,于是就开始仿制。没有材料,就扒敌人的钢轨;没有机械设备,便用手工操作。机枪上用的圆柱铁是兵工们用锤“墩”成的,枪筒子是兵工们攥着圆柱铁,垫在板凳上硬钻出来的;枪身使用的整块铁,是兵工们连凿带剜抠出来的。兵工们抗日救国的献身精神,娴熟的铁工技术,终于使理想变成了现实。经过1个多月的拼搏,第一挺命名为“马克新”的机枪制造出来了。从兵工到抗日将士,无不欢欣鼓舞。山东纵队司令部为此还号召战士每人捐献5分钱,奖励兵工厂和制造机枪的兵工。兵工厂由沂水迁到蒙阴书堂子时,1个月能生产这种机枪2挺;1941年1、2月份,月产量已近3至4挺;到1942年,竟生产出了比日军“歪脖”机枪还好的鹅脖式机枪。
1942年8月,根据中央的指示,山东纵队改称山东军区。以山东纵队司政机关的大部为主,组建鲁中军区,山东纵队兵工一厂遂改为鲁中军工局。山纵兵工一厂是伴随着纵队的成长而诞生和发展的。它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山东人民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注:本文是我从这两本书中抄录的。不竭的兵器库(转载)
邹国资 原名邹光瑛,沣水镇昌城村人,1906年生。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济南张宗昌的军政稽查处当录事和缮写士。"七·七"事变后,在本村组织起20余人的抗日游击小组,很快发展成70多人。1938年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二中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山东纵队特务团三营副营长。1948年任华东财办军工部第三厂(今淄博制酸厂的前身)厂长,1954年任淄博特委党校副校长,1956年任山东工业厅化工处处长,1974年任山东省化工设计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