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岁月留痕之二:南下篇(整理/孙晓云戴其进)

孙晓云 发表于2017-06-09 20:03:25

踏上进军大西南的南下之路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后,于4月23日解放南京,5月21日解放上海,为了不失时机地迅速解决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残存军事力量,解放大西南,中央及时作出决定,于6月25日在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直属二野政治部领导,宋任穷任总团长,人员17000多人。

1949年9月26日“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南京正式成立,马继孔任云南支队政委、刘林元任支队长,支队成员4000余人,其中老干部1000余人,学生3000余人,下辖6个支队和财经大队及二野军大的两个营。

第一大队:学生大队,以南京学生为主。第二大队,专业技术干部大队,由中央广播事业局‘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北平解放报社、新华书店南京分店、山东战时邮局、华东支前司令部邮局、豫皖苏交通总局南京邮局组成。第三大队,职工大队,以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为主。第四大队,学生队伍(从一大队分出的人员)。第五大队,以皖南干部和干校成员及新四军干部为主。第六大队,干部大队,由山东老区抽调的干部组成。南下队伍到达湖南长沙时进行扩编,增加了二野军大一团的两个营和在长沙新招的80多名大中学生。财经大队,由河北人民银行财政厅、唐山、石家庄、邢台、通县的财税干部、天津、北京市抽调的贸易干部等组成。

南下前组织了学习培训,刘伯承、邓小平、宋任穷、粟裕、邓子恢等领导作了动员辅导报告,还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奠定学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彻底革命的思想。西南服务团的任务规定为:协同解放军执行战斗任务;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支援解放军;参加各项接管工作,建立人民政权;帮助新区肃清国民党的反动残余势力;废除国民党的反动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建设新中国。

1949年10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隆隆炮声中,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跟随由陈赓司令员率领先行的二野四兵团的20万解放大军,奉命踏上了进军大西南的征途。这次行军被邓小平誉为八千里路“小长征”是对人们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锻炼。

当时父亲是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六大队的政委,人员由山东分局直属机关抽调的一批干部及胶东、鲁中南、渤海地区的干部组成,大多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过浴血奋战的区县级干部。7月29日到济南张庄飞机场集中学习,共422人,学习结束后于1949年9月24日由济南出发,9月25日到徐州正式编入云南支队第六大队,经过重新整编后部分同志调整到川南支队和贵州干部队,此时六大队共350人,分成3个中队,和大部队汇合之后,踏上了“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征程(毛主席令)。

为防国民党飞机的轰炸骚扰,出发时间都安排在傍晚后清晨以前,乘坐的火车是闷罐货车厢和敞蓬货车厢,吃的多数是炒面干馍片,喝的是冷水,每节车厢坐60-70多人,背靠背坐着,睡觉时,脚对脚,晚上翻身要喊1、2、3,同志们风趣的说这是“沙丁鱼罐头”。途中一名叫汪超的女同志,在门口迷睡中,被甩下火车,她忍痛继续向前爬行,后被当地群众发现,将她送到前沿,被寻找她的同志接回归队,她向同志们说:“我就是爬,也要赶上部队到西南去。”

火车行至长沙、湘潭,铁路桥梁被国民党空军炸毁。11月17日以后,在西进漫漫八千里征途中,改为徒步行军的三千里征程,对大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锻炼。大家身背背包,腰挎粮袋,肩扛大枪,晴天烈日晒,雨天一身泥,几天行军下来,大家都成了“炮兵司令”,满脚的水泡钻心的疼,老同志教新战士用头发穿血泡,用热水烫双脚,长途行军,下肢抽筋,行走艰难戏称“秧歌队”。老首长让出坐骑,战友们相互搀扶。在途中练就了一双铁脚板。长途行军,轻装前进,衣服行李都被“轻装”了,也无法洗澡,人人身上长满“光荣的革命虫”(虱子)。夜晚睡觉稻草铺地,无草油布一张,席地而卧,房檐、牛棚、猪圈、马房都是宿营地。行经新区,因野战部队刚过,地方政权尚未健全,蒋军散兵游勇,土匪团伙出没无常,在夜宿湖南怀化榆树湾时,与万名顽匪进行激战。11月23日过湖南雪峰山,上山下山行程百里,海拔1934米,必须一天赶到目的地。宣传队提前出发,在险段高坡设棚鼓劲;炊事班寻找水源沿途供水;老红军策杖前行以身示范;县团级干部舍马徒步让病号骑行,收容队殿后。山巅云雾缭绕,脚下一片冰天雪地泥泞崎岖,沿山宣传队敲锣打鼓,又拉又唱,创作了快板和顺口溜:“同志们向前看,前面就是雪峰山;上山90里,下山133,同志们加油啊!不怕山高入云端,谁先上山谁好汉”“凭着一双铁脚板,踏遍青山进云南!”“英勇前进,胜利在望!”“行军乐,乐为何?一路笑声一路歌,别的事情暂不表,单说跌跤的花样多……过了山,好喜欢,苦尽甘来心欢畅,一天走了一百三,今晚宿营大坪川”。1950年1月7日到达1600米高的滇黔锁钥——关岭,关门上赫然写着“钢铁是这样炼成的”8个大字。同志们看到群情激奋,歌声震天,当大部队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二十四道拐时,红旗招展,矫若游龙,自谷底眺望,但见龙首昂然于山腰,龙身尚绰约于云蒸露蔚之中,激发起“十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的壮志豪情。

整个队伍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到一个地方,为群众挑水扫地,出发时要把借用老乡的东西全部归还,打烂用坏的要赔偿。队伍行经湖南长沙时,农民房前屋后路边有不少桔子挂果,从树旁路过都会碰头,红黄色的桔子挂满枝头,非常眼馋,但部队秋毫无犯,没人摘吃。队伍中的教授工程师和战士一样背背包、扛大枪,到贵州镇远县,工程师、教授们纷纷提出要取消保留工资,享受供给制,不吃中灶吃大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原来以‘照顾为荣’,现在才晓得要和支队的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财经大队还执行着一项特殊任务:为了到云南后尽快使人民币满足市场的需要,建立银行的机构信贷资金和开展业务的需要;支持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资金的需要;国营商业采购粮食及市场必须物资的需要;解决部队剿匪作战的需要,押运人民币(旧币)200亿元,银元2万元,黄金5000两,万无一失,于1950年2月底卸入云南富滇银行内。

1949年12月9日卢汉在昆明通电起义,宣布云南和平解放,吁请人民解放军火速入滇,整个行军速度再次加快。1950年2月3日开始进入云南境内,当部队越过云贵两省交界的胜境关,就踏上了云南的红土地。2月5日到达沾益,2月7日与“边纵”和卢汉的起义部队会师,2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兵团陈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率领下进入昆明,举行了盛大入城仪式。3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就此西南服务团完成历史使命。按照组织分配奔赴云南各地各条战线的斗争第一线。

谁在收藏
浏览:2917次

评论回复
  • 甘玛

    2017-06-10 01:17:05 甘玛

    在此-我们还要学习和感谢晓云姐对抢救和挖掘南下史的奉献精神,2009年她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纪念云南支队纪念册的编辑工作,不辞辛苦跑前跑后,研究南下史,前些年写出纪念父母的南下文章,去年临沂党史研究室李主任率队来时,带领他们到省,及玉溪党史部门寻找资料,拜访杨月华,牟秀春阿姨,还将自己仅有的一套三本60周年纪念文集赠予临沂,处处体现着对南下前辈的深情厚谊

  • 甘玛

    2017-06-10 00:49:18 甘玛

    晓云姐写的南下篇真实感人,把我们代到南下前辈的风雨征程中,历尽千辛万苦,爬山涉水,餐风宿路,8000里小长征,只为到云南,我们为父辈的革命意志而赞叹!为他们对党的忠诚而敬仰,也感谢1晓云姐对南下史的钻研挖掘,把他生动感人的向我们展示,仿佛看到了父母们在征途上……

最新来访
  • 甘玛
    甘玛
  • 游居队队长
    游居队队长
  • 山东东平
    山东东平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