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求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历任双山县、麓水县县委书记、济宁五区区委书记、济宁市委工委书记等职,在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还乡团疯狂报复解放区人民的艰难岁月中,他带领双山县、麓水县军民为保卫抗战果实,保卫解放区,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他在鲁南工作团,着力推进兖州、济宁的接收工作,巩固新生政权;他领导济宁五区和济宁工委,为发动群众支援战略转移,迎接全国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全力支前,成绩显著
枣庄是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激烈争夺的主要战场。1947年1月,历时18天的鲁南战役,我党集中27个团,在枣庄、峄县城东至苍山一带,歼灭国民党部5.3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分割山东、华中两支部队进而各个击破的企图,对全国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5月13日,华东野战军捕捉战机,经过三昼夜激战,全歼蒋介石王牌整编第74师等3.2万人的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扭转了华东战局。
为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战前,父亲领导麓水全县深入进行土改,广泛发动群众,掀起了保家保田、保卫胜利果实的热潮:全县干部群众争相报名参军,1000多名子弟兵补充到野战军主力和地方部队;同时,组织大批民工、车辆、担架,筹集了的大量和粮食、柴草,制造地雷,培养爆破手;战役打响后,全县数千人组成子弟兵团,冒着枪林弹雨随军运送弹药,抢救伤员。鲁南战役中,数万大军的饭、菜、汤、给养全由麓水县解放区人民承担,家家昼夜不停地烙煎饼、烧汤做菜送上前线,仅山亭区三联防两天就烙煎饼16000斤,磨面4000斤。孟良崮战役中,通往战场的木桥被敌机炸断,后方部队辎重武器没法过河,前方伤员也运不下来,关键时刻麓水县担架队员,协助当地群众砍树木、拆门板,连夜架起浮桥,由于水深流急,桥面不稳,行走困难,担架队员们就和群众一起跳进水中,硬是以双手抱紧桥墩,以肩膀扛起桥板,架成了一座人桥,一批批弹药运往前线,大批伤员运到后方。父亲亲自带领县大队、区中队及民兵爆炸队,神出鬼没、机动灵活地袭击国民党军,切断其军需补给线,积极配合了主力作战。麓水县军民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毅曾深情地说:“我们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子推出来的”;“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斗中作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2、“六.九”突围,九死一生
鲁南战役后,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向鲁南大举进犯,国民党还乡团疯狂报复解放区人民,麓水人民遭受了极大的摧残,“村村停尸体,庄庄闻哭声”,近千名干部群众被杀,麓水县委副书记张考三、组织部长齐明新也同200余名干部群众一起被杀害,麓水县女交通员张勇,在七里河村被还乡团抓捕后,剖腹割乳残害致死。当时留在邹县牛头沟的老爷奶奶,和当地抗属一起遭遇国民党还乡团的围堵,敌人架起机枪追赶扫射,老爷的衣服上被子弹打穿了六个洞,之后老爷奶奶被捆在驴槽上三天三夜,皮鞭抽太阳晒,奶奶胳膊被打骨折,全身血肉模糊;老爷和另外两个人被拉出去枪毙,谁知子弹未射中要害,老爷又死里逃生……。
在国民党对鲁南反复合击“扫荡”的严峻形势下,父亲坚决执行鲁南区党委“坚守鲁南,开展全面游击战争”的指示,领导麓水县区武工队,在敌强我弱、条件极其艰苦残酷的情况下,顽强地坚持着白色恐怖下的反合击斗争。他们吃的是野菜,住的是坟地,山洞,白天隐蔽在山顶上、树林里,晚上出其不意,袭扰、打击国民党军,镇压了一批还乡团和叛徒,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配合主力作战,他们在各个主要山口设置了岗哨,布满了地雷,炸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
6月初,由于形势更加恶化,为避敌锋芒,保存革命力量,鲁南区党委组织突围,在上有飞机狂轰滥炸,下有三面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突围部队几天几夜没吃没喝,边打边走。6月8日,突围队伍进至苍山县磨山以东时,天气骤变,狂风摧房拔树,暴雨夹着冰雹,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睁不开眼,迈不开腿,经过艰苦转战精疲力竭的突围队伍,面对近在咫尺的追兵,只能咬紧牙关,步履艰难地继续行进。当队伍进至耿墩、涌泉之间时,遭遇一片方圆十余里的淤地(人称“八里湖”),粘胶般的稀泥没到膝盖,费很大力气才能拔出腿走一步,许多体力差的同志走着走着就栽倒在泥水中,上前去拉的人因极度虚弱,往往没拉起栽倒的人,自己却倒了下去,粘胶般的泥浆一旦灌进鼻孔和嘴巴,人便窒息而亡。在狂风暴雨、饥饿寒冷的折磨下,数以千计地突围人员倒在泥泞中,约200人就是这样牺牲在这片沼泽地。父亲带着麓水县的突围人员,互相搀扶,苦苦支撑,终于走出泥沼地便昏倒在地……
当苍山县委、县政府闻讯后派出抢救队员,在沟底、崖跟、麦田、路口抢救奄奄一息的突围人员,失去知觉的父亲和同族的孙景义老爷(时任峄滕铜邳总队侦查大队长),分别被当地老百姓发现还有口气,背回家烤火取暖、喂红糖姜水,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父亲和景义老爷的性命, 而和父亲同村的单庭兰(又名单立功,时任峄县民政科长)和两名科员,待村民发现时已经殉难。6月9日凌晨3点,苏醒不久的父亲,又带领着麓水县人员随突围大军,在武装部队掩护下打退追兵,胜利渡过沂河、沐河,成功突围……。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祖辈们倾尽全力支持父辈打鬼子、闹革命,坐牢杀头在所不惜;我们的父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出生入死,前赴后继,始终不改初心、百折不挠。他们对革命、对人民的这颗丹心、这片痴情,我辈当永远传承!他们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我辈当永远牢记、刻骨铭心!
1949年9月,当新中国的礼炮即将鸣响,父亲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的美酒,又肩负着党的重托,带领着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六大队”的前辈们挥戈南下了。父亲毅然离开了自己为之流血流汗的热乡故土,离开了未曾道别的父老乡亲和身患重病即将临产的母亲,带着一身勃勃英气,怀着一颗解放大西南的雄心,踏上了一路征战、南下云南的征程!
我们亲爱的父亲, 他把生命中最热情、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生养自己的鲁南大地,他把生命中最炽热、最成熟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西南边陲……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毕生精力,献给了革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孜孜以求的崇高事业!
回首父亲在鲁南的峥嵘岁月,我们满眼浸润的尽是一幕幕峰火烟云,心里激荡的总是一阵阵感念之情……作为今天安享革命前辈胜利成果的我们,硝烟散去后,我们必须铭记这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历史;祖国强盛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今天付出生命、热血的先烈、前辈,和倾其所有、默默奉献的人民大众;我们要努力传承在血与火中淬炼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实现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全文完)
2016年9月18日/孙志红闫庆江整理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