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钟国梁讲述火柴与线香的故事

BYGL 发表于2017-07-11 22:55:16

抗日战争末期,活跃在苏浙皖边区的新四军十六旅部队,在宜兴、长兴、广德地区开辟和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战士把武器、弹药当作第一生命,而把火柴和线香当作生活中的两件宝。

    当时,根据地人民生活很艰苦,有用火柴的,也有用火石、铁片打火的原始取火法。在日伪封锁、清乡扫荡的形势下,根据地的小集镇上也很难买的火柴。由于部队经费有限,每一个人每月只发一小盒火柴。战士们用一根火柴,就像打一发子弹一样的节约。那时,战士既没雨伞也没油布,一遇雨天,总把火柴藏在小铁盒内(或用一块小油布包好)放在内衣里面。凡一受潮,晚上要点油灯就不方便了。因此,大家都十分珍惜它。
    线香,现在人们只把它同敬神祭祖联系在一起。
    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时间的“计算器”,我们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旅部特务队,随旅部进入郎(溪)广(德)长(兴)地区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年代里,当时山区很穷,生活非常艰苦,那时的线香,成为部队战斗生活里的钟、表象征。
    连队司务长把买来的线香发给各排,为防潮、防断,战士们就把它装在竹筒内。当时的线香有细而长、粗而短两种。不管白天黑夜还是酷暑严冬,我们都用线香来计时。战士放哨,站一班岗,要点燃完一支细线香或两支粗线香。
    看起来点燃线香很容易,但事实上并不简单,要有经验的老班长才能放好,才能连续燃点下去。若连接不好,不能连续地燃下去,站岗的哨兵就很难掌握时间,往往会发生错误。
    主要是将线香放在木盘中加些草木灰,把线香的头尾相接斜着放,每个连接点上要放些细粉末(用断香压碎)。当第一支线香点燃完,就烧着连接点的细粉末,再点燃第二支香。如此循环,一夜可燃点8-10支线香。燃烧完的线香灰,经过连队值日排长检查后,才能再装第二盘的线香。
    除了放哨点线香外,每天早饭后各班排学习文化,也要点一支线香。每天中午午睡的时间,也要点燃完两支线香。炊事班烧饭也要看线香点燃了几支,由哨兵告诉炊事班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艰苦的战斗岁月,总要想到线香和它的作用。这是那个时代部队战斗生活中的一件宝,也是时代的特点。今天有了电灯,有了钟和表,但我们仍不可忘记当年伴随我们度过战斗生活的线香。来源:湖州晚报 时间:2015/8/30


浏览:103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