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瑞(1924-1990年),山西省高平人,15岁投身抗日救国斗争,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随军南下,历任福建省福鼎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等职。
“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服从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李天瑞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李天瑞恢复工作后,当时他的组织、人事关系早已调到省里,子女也希望他回省城工作。然而,当接到组织要他到闽东水电站工程工作的通知后,李天瑞二话没说,就直奔一线,与5000名民工同甘共苦,不分昼夜地战斗在一线。
“为赶在春汛前完成大坝合龙,李天瑞总指挥工作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啃块馒头,困了披着棉袄打个盹。坝头的冬天,气温常在零摄氏度以下,他却穿着破棉衣,头戴安全帽,奔走在工地上。”原闽东水电站工程指挥部干部王寿怀说。
电站建成后,组织上又调他到地处深山的贫困县屏南任县委书记。妻子担心那里山高水冷,对他气管炎不利,可他却说:“条件好的地方可以不去,到贫困山区应坚决服从。”
“在屏南工作期间,李书记为了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不顾疾病在身,喘得厉害就喝杯开水、吃上几粒止喘药,又带病投入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他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可他支气管炎加重了,发展到慢性哮喘、肺气肿、冠心病,但他顽强地支撑着,没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时任屏南县委副书记段英力说。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有组织观念,他的信条是党员要服从组织,要有顾全大局的党性原则。”李天瑞二女儿李梅告诉笔者。
李天瑞从不搞特殊,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家人。
福建省科协原党组书记、时任宁德地委办公室主任林思翔回忆说,李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他外甥女因高考落榜,千里迢迢从山西来投靠他,想让他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当时许多人认为给外甥女安排个工作也没什么。可是李天瑞却说:“决不能违反国家政策!”最后外甥女被他劝回山西。
“1985年,我父母到福州安家,我丈夫老家也在福州,大家盼着我们能调回福州工作,当时我很想让父亲带我们去福州。父亲看出我的心思,找我说‘进省城是要户口指标的,我们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父亲非常讲原则,说服我扎根宁德。”李天瑞大女儿李平说。后来,李平因单位不景气,想通过父亲调个单位,父亲也没同意,最终她在宁德以普通职工身份退休。
不只是李平,李天瑞也没有让其他4个子女享有任何特殊照顾。目前,老二、老三分别以福州铁路分局普通干部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干部退休,老四、老五凭着自己的努力分别担任省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和省人大老干处处长。
“1977年,李书记从屏南调回宁德时,地委安排的住处厨房四周墙壁被熏得漆黑,家属想叫人粉刷一下,李书记坚决不同意。”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宁德地委办公室干部陈德旺说。
李天瑞下基层,轻车简从,不准搞招待,只煮一碗面就行了。他常说:“官再大也是人民的公仆。我不是什么官,我只是一个生产队长。”
“李书记两个女儿都在屏南一中读过书,我先后教过她们语文课,她们都很艰苦朴素,尊敬老师,用功读书,与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从没有提过自己是县委书记的女儿。”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时任屏南一中教师王凌说。
李天瑞最小的儿子李越说:“父亲一生任劳任怨、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作风正派,身教胜于言教,对我们影响非常大。作为子女,我们要传承好父亲留下的好家风,为社会多做贡献。”(陈启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陈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