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长江支队南下60周年之际,回忆往事,心潮澎湃,思绪万千。60年前,父辈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他们远离家乡亲人,冒着枪林弹雨,不怕牺牲扎根闽北、与福建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创业。他们无愧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愧是太行太岳的优秀儿女。“风华正茂出两山,一生辉煌留八闽”,“一心为党,四海为家,两山儿女,功在八闽”这就是“长江支队精神”的真实写照!让我们继续追寻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奋勇前进!
我的父亲张志芳,是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碣则上村人,出生于1919年8月24日。1943年3月参加革命,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下前曾担任村农会主席,壶关县四区区委书记。1949年8月,父亲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号召,远离家乡亲人,随长江支队南下。当时,父亲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三大队第五中队。南下福建顺昌后,他扎根闽北、与福建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历任顺昌县一区区委书记,顺昌县公安局长,县委常委、顺昌县委副书记、书记。1969年12月调至崇安县(现武夷山市)茶场,1978年10月调厦门市,离休前任福建省厦门市农委主任。
父亲是1949年8月中旬首批到达福建省顺昌县的南下干部。他在顺昌工作了二十年,经历了解放初期的接管工作、征粮支前工作,从面对接管初期纷繁复杂的斗争环境和严重的匪患,到与地霸、反革命残余势力的斗争,经历了“三反五反”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与人民群众共度“三年困难时期”,始终坚持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不谋私利。
顺昌的剿匪工作是1949年冬拉开战幕的。当时匪情相当严重。有一次,5个土匪抢夺、截船后在分赃,父亲所在的剿匪小分队乔装打扮包围过去。土匪们误以为是过路的老百姓,当他们发觉情势不妙时已来不及逃跑了。经过战斗,小分队打死土匪1人,活捉4人。在短短的的几个月中,这支小分队消灭了不少分散活动的土匪,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在当时,剿匪反霸中没收了大量贵重财产,有黄金首饰、贵重衣料、服装皮货等,父亲没有去购买一件。重要财物上交国家财政,其余就地分给了贫下中农(据父亲回忆录整理)。
不管走到哪,都能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走遍了顺昌的每个乡镇、村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播撒在了那片土地上,和那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困难时期,他总是与群众在一起同甘共苦,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小时候的我总是觉得机关食堂伙食吃的好,向父亲提出给我们买一点回来吃。父亲坚决反对,他不仅自己不在机关食堂吃小灶,更不允许我们到机关食堂用餐。春节期间,经常是在基层访贫问苦,谁的家庭最困难,就到谁家去。当时,那里的老百姓都亲切的称呼父亲为张同志。
父亲是1969年12月离开顺昌调到崇安县(现武夷山市,当时文革期间属于下放劳动)。搬家那天,许多人来为我们一家人送行,有父亲当年的老战友、老同事,还有工人、农民和个体商户。装载完家具、生活物品的汽车许久无法启动,家人与不断前来送行的朋友们依依话别,大家流着激动的泪水,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当时的场面历历在目、感人至深,至今难以忘怀。
父亲调到崇安县茶场后(茶场分农业区和茶叶区),仍然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他穿棕衣、戴斗笠和农民们一起插秧、收割。在稻田里插秧时,腿上经常被蚂蝗咬得鲜血直流。记得有一回感冒生病了,还坚持在烈日下收割水稻,最后晕到在稻田里,是茶场的农民把他背回家的。他每天坚持和茶农们一块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作为下放劳动的父亲,一门心思扑在“劳动改造”中,还处处为茶农着想。当时农用化肥非常紧张,父亲多次前往顺昌县磷肥厂(原来的顺昌合成氨厂),为茶农调回急用的化肥,保证春耕生产,解决了茶农的燃眉之急。茶场的工人、农民们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交流,就连家里夫妻吵架的小事,都愿意和他说说、掏一掏心里话。大家总说他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太行老区出来的好干部。
1978年10 月,落实政策后父亲调到厦门市工作,任厦门市农委主任、分管农业。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到集美、同安蹲点调研,每次台风来临之前,他总是在郊区的第一线,心里想的是在有生之年,加倍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工作补回来,报答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父亲一身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在党旗下的誓言。
离休后父亲有了返家的念头。厦门市委和福建省里的领导再三挽留,想让父亲离休后留在厦门。当时有位领导对父亲说:“老张,你们老家生活条件差,你为革命工作了一辈子,就留在厦门安度晚年吧”,并且答应父亲把子女都调回去,安排到厦门市工作(当时我们兄妹3人,已经回到山西长治工作)。面对种种优厚的待遇,父亲婉言谢绝了省、市领导的关心,放弃了沿海城市安逸的生活,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返回家乡后,他依然发挥余热。经常为村里跑项目,找熟人筹资金,为村里修路、建学校。父亲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只要村里的人有困难,他总是非常热心的帮助他们,不是捐款就是捐物,村里健在的老人至今还都记得他的好。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留在我的心间,他的精神也始终激励着我们。作为长江支队二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父辈的光荣传统接过来、传下去,子孙后代也将永远铭记长江支队的历史功勋!
长江支队历史永远将闪耀在中华大地,长江支队精神是激励后人奋勇向前的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