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包敏的故事(文/孙春林)

蓬莱二包家村 发表于2017-08-23 00:15:14

一、包敏的家世 亲友眼里的他:聪敏、勇敢

    包敏,原名包维杰,曾用名包俊民,1914年生,属虎。爱人,李梅,原名刘万梅,1918年生,属马。1937年11月结婚,结婚后李梅随丈夫一起参加了革命队伍,共同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参加革命后双双改名。

    在亲友和乡亲们眼里,包敏聪敏、英俊、勇敢、刚毅。

    包敏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二包家村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共有兄弟三人一个姐姐,包敏最小。两个哥哥早年先后闯关东来到大连。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大连通过地下党的帮助,冒着生命危险往山东给包敏所在部队输送医药。

    据说当初包敏要娶李梅时,包敏的父亲对李梅的父亲说:“你家闺女要是小脚俺就不要,要是包脚了,赶快回家拆开。”可见他当时是反对封建思想、提倡妇女解放的。

二、参加革命 参加起义部队 开启军旅生涯

    包敏毕业于莱阳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探索革命真理,思想进步,参加许多革命活动,毕业后在莱阳任过小学教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包敏回到家乡蓬莱县参加革命活动,常与陈迈千等革命同志共商抗日救国之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蓬莱县委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包敏投笔从戎参加了起义部队,从此开始了革命的军旅生涯。

    (注:陈迈千即陈云涛,曾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政治处处长;1945年10月任大连市副市长;建国后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

三、吻别女儿 参加革命后 他只回过家三次

    包敏参加革命后只回家三次。一次是骑着自行车回家,在家住了一宿。第二次回家是一个深夜,同另一个战友骑着马回来只停留了几分钟。第三次也是深夜骑着马全副武装回来,就是刚打完磕头崖日伪据点后,路过二包家村来家里坐坐,当时他抱起不满五岁的女儿(包娜华)亲了又亲,因为孩子小,他又不常回来,再加上他全副武装,孩子就被吓哭了。他对孩子说:“爸爸要走了,以后再来接你。”女儿说:“要骑大马来接我。”就这样包敏吻别了女儿,没想这竟是最后的诀别。

四、壮烈牺牲 第三次攻打四平时不幸中弹

    1946年,包敏所在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三师七团,包敏任团政治处主任。1947年6月,我军第三次攻打四平,包敏所在团担任从四平东门佯攻伺机突破任务,包敏深入前沿阵地油脂化厂,不幸中弹,经简单包扎后被送往后方医院,途中牺牲。    

五、叔叔是烈士 一张照片让家人知道去世消息

    包敏随部队到东北后,与山东家人一直没有联系。直到1952年,包敏的侄子(包敏大哥的长子)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二楼展厅看到一张熟悉的照片,走近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三叔,虽然他不知叔叔改名为包敏,但确认照片就是自己的叔叔。他回到大连后总是默默的哭,告诉家人三叔牺牲了,叔叔是烈士。从1943年打磕头崖回家探望到知道他牺牲已近十年。

六、包敏的子女 包敏同李梅共育有子女五个

    包敏同李梅共育有子女五个,大女儿包娜华1938年生于山东蓬莱,二岁半时在山东蓬莱寄养在包敏大哥家,后包娜华随大伯父伯母闯关东来到大连。

    长子陈爱军,1943年生于山东。由于当时革命斗争的条件和环境,随军无法带孩子,孩子生下后就寄养在鲁南当地老百姓家中。建国后由许世友将军在找自己孩子时被发现,当时听说某家收养了一个男孩,就去查看,结果不是许将军的孩子,收养这家人留存着当时寄养时留下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是包敏的孩子(据说这家也不是当时寄养的那家)。许司令就让部下把孩子带回,并在许司令家住了八个月,后来通过中央军委找到当时在广州军区的李梅,把孩子归还于她,此时孩子已经十四岁了。 

    次子陈胜军1945年生于山东,出生后跟父母随军北上一直在父母身边,随父母征战南北。

    小女儿王蓬莲在包敏牺牲后出生,当时李梅生了一对双胞胎,正逢包敏牺牲,她当时痛不欲生,看到生下的孩子更是悲恸万分。她的战友王贵山魏淑珍夫妇看到这种情况就帮她收养了一个女儿,后取名王蓬莲。其实当时王贵山夫妇心情也很痛苦,由于四平战斗的几进几出,慌乱之中他们也丢失了刚生下不久的孩子,但当他们看到刚出生就没有父亲的孩子时,出于革命感情收养了孩子。另一个女儿由于李梅当时悲痛交加,身体非常虚弱,没有奶水,没多久孩子就夭折了。文革后李梅曾去看过女儿,但王篷莲一直没有离开养父母。

    包敏牺牲后,由组织介绍李梅与陈希孔结婚,两个儿子也随陈姓改为陈爱军和陈胜军。

    (注: 陈希孔,包敏战友,黄埔五期,广州佛山军分区原副司令员。)

浏览:195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