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烈士传略1912—1938(整理/吕世忠)

横峰排楼 发表于2017-08-24 14:44:48

   洪涛(1912—1938),原名洪裕良,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山东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司令员。

  1927年2月,年仅15岁的洪涛毅然参加了农民革命的行列。1928年初,中共党员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吴先民等在农民运动的基础上,发动领导了赣东北弋(阳)横(峰)农民暴动,建立农民武装。洪涛跟随吴先民东奔西走,并当上司号员。他积极做好领导交给的每项工作,在斗争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929年2月,洪涛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秋,洪涛进入信江军政学校第一期学习,结业后下连队锻炼了三个月。第二期开学后,被安排当了学员分队长,结业后被分配到方志敏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任排长,不久便升任连长。独立团也扩编为江西红军独立师。1930年7月,独立师扩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洪涛先后任红十军四旅十团一营营长、十团副团长。

  1933年1月,洪涛随红十军到达中央根据地,被派到瑞金中央红军学校(不久改为“红大”)学习,毕业后任红七军团十九师第五十六团团长。在军团长寻淮洲指挥下,参加了艰苦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洪涛率部经常出击闽西建宁、沙县、三明、永安、梅越等地。在梅越战斗中,被子弹打中腰部。

  1934年10月,洪涛伤愈出院,被分配到罗炳辉任军团长的红九军团,参加了长征。在长征途中,红九军团担负了掩护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的艰巨任务,长时间单独行军,打了许多恶仗、险仗,使洪涛的身体受到很大损害。1935年7月,红九军团和中央红军主力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到达川西的懋功和两河口地区。在这里,红九军团整编为第三十二军,洪涛任该军第七团团长。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洪涛被派到延安抗大高干科学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中共山东省委向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央请求派一批红军干部和抗大学员来山东领导抗日武装起义。10月,洪涛等一批红军干部从延安被派往山东。

  洪涛等长途跋涉来到济南,与中共山东省委取得了联系,被派到鲁西北聊城等地开展抗日工作。洪涛被安排在范筑先保安司令部政训处任职。政训处实际上是中共鲁西北特委的公开机关,洪涛以政训处的名义积极开展抗日工作。11月,堂邑县中共党组织动员了一支20余人的抗日武装,范筑先命名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第一支队”,任命洪涛为支队长,李福尧任指导员。这支武装被群众称之为“洪队”。洪涛率领新成立的第一支队在堂邑城东一带农村活动,动员人枪,扩大队伍,很快发展到六七十人。洪涛还用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和红军的治军原则教育训练部队,使这支游击队的军政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后来,这支部队被编为鲁西抗日游击第十支队,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骨干武装。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机关从济南迁到泰安,决定在泰安直接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并在泰安、莱芜、新泰、宁阳等地做了一系列组织发动工作。12月,日军逼进济南,形势日趋紧张,中共山东省委见起义时机即将成熟,遂通知洪涛赶赴泰安参加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洪涛从堂邑到泰安后,立即投入起义的最后准备。12月29日,他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城南篦子店召开的紧急会议,和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宣传部长林浩等研究了起义的具体部署,决定日军占领泰城时立即在徂徕山宣布起义。并安排刻制了起义部队的关防(大印),制作军旗、臂章等。31日,各地起义人员160余人汇集到徂徕山大寺。是日晚,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泰安城。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大寺召开誓师大会。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洪涛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任政治部主任。誓师大会后,新泰、莱芜两县发动的武装先后赶到徂徕山,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400余人,司令部把起义队伍编为三个中队。

  经过短期紧张训练和思想教育,四支队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月下旬初,中共山东省委和支队司令部决定部队下山,宣传群众、打击日军、发展壮大队伍。四支队下山后,向山南的良庄一带进发。1月26日,四支队在良庄以东的寺岭村伏击了经大汶口开向新泰的日军,首次打击了嚣张的日军。2月18日,又在新泰境内的四槐树村附近公路上,以伏击手段用地雷轰炸了日军运输车队,炸死炸伤日军40余人,内有日军大佐1 人,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四支队声威不断扩大,队伍又扩编了四、五两个中队。2 月底,洪涛参加了山东省委在新泰县的刘杜镇召开的扩大会议。会议总结研究了山东省的抗日工作。对于四支队的行动,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兵分南北两路开展活动,以扩大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北路以一、三、四中队组成一大队,由洪涛、林浩率领北上莱芜,向淄川、博山发展;南路以二、五中队组成二大队,由赵杰、程照轩率领,向费县、蒙阴等地发展。会后四支队南、北两路分头出发。

  洪涛、林浩率一大队于3 月初向北进发,行进中得到很大发展。在莱芜、新泰交界的天井峪,击溃了阻挡前进的反共顽固派,收编其一部编为第六中队。进入莱芜境内后,处决了汉奸维持会会长张启林,在红埠岭收编了张寿民、徐杰三发动的武装, 编为第十中队。一大队进至博山石马一带时,中共博山工委委员张敬焘与爱国人士徐化鲁带领他们组织的二三百人的武装加入四支队。山东省委和四支队根据张敬焘的要求,派部队配合他们攻打了博山城,解决了城内的伪组织和伪军后撤出。4 月初,四支队到达淄川马棚一带,与共产党员汪洋、张岗等在莒县、兰陵组织发动的400 余人的抗日武装会合。加上收编的其他武装,一大队发展到2000 余人。

  一大队北上淄川后,国民党顽固派谭远村、景肇令反共气焰更为嚣张,屡起事端, 进行挑衅,如取缔四支队后方机关,扣押四支队经理部主任马馥塘等。洪涛、林浩以抗战大局为重,数度忍让,多次交涉谈判,谭、景不顾民族大义,坚持与四支队为敌。洪涛、林浩决定南北两路合击莱芜,给顽固派以坚决的反击。4 月28 日,已发展到近2000 人的南路部队进抵莱城附近,再次与谭、景谈判无效后,于夜间乘其不备, 一枪未发,袭取莱城。谭、景以下300 余人悉数就擒,救出被扣人员。29 日,北路部队抵达莱城。四支队全军会师,在莱芜城东关广场召开了庆祝大会,根据淄川磁窑坞省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宣布四支队番号改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不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又改为原番号),洪涛任师长,林浩任政委。原编12 个中队及独立营等部编为3 个团,共4000 余人,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地区一支较大的抗日武装。

  独立一师占领莱芜城后,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从鲁南纠集了数支武装直扑莱芜。为避免“摩擦”,洪涛、林浩等说服部队主动撤出莱城,转移到寨里、鲁西、方下一带。多次派人与秦谈判,希望团结抗战,避免冲突。秦仍坚持反共立场,不断追击,袭击独立一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独立一师于5月初在鲁西、方下一带,对占据鹿鸣山的秦部给予坚决还击。在反顽斗争开始后,洪涛肺伤发作,发烧、咯血、行走困难。随行人员备好了担架,他执意不坐,坚持骑马或步行。反顽战斗打响后,极度虚弱的洪涛躺卧在担架上,了解战况,查对地图,通宵指挥战斗。经两天反顽作战,给进攻的顽军以沉重打击,取得了胜利。其后,独立一师于5月21日返回徂徕山北侧的角峪、上庄一带,此时洪涛病情急剧恶化,于5月25日深夜逝世,年仅26岁。

  洪涛的遗体被安葬在泰安劝礼村北的小山丘上,山东省委、四支队和附近村庄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安葬仪式。会上林浩致悼词,到会的指战员和群众达3000多人。1955年,泰安专署和泰安县人民政府将洪涛遗骨迁葬于泰安烈士陵园。(吕世忠)


浏览:163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思目
    思目
  • 宝子
    宝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