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查二才、祖父查贤忠以及家族抗战史(文/?)

东庄西韩查氏 发表于2017-08-26 12:01:06

    我今年65岁,退休前在山东淄博日报社工作,原籍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西韩家村。我们这个查氏家族,可以自豪地说,是一个抗日的家族——从我祖父到我父亲这两辈人都是抗日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全家都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个值得隆重纪念的时刻。为了缅怀先辈,也为了让家族内部重温抗战家史、发扬光荣传统,近来我主要从伯父、抗战老兵涵微(查一才)整理的《查氏三杰抗日家史》一书中,汇集了有关资料,同时也是向广大读者作介绍。

书香门第,三祖父率先抗日投笔从戎

    我们这个家庭,早先是个勤劳之家、书香之家。我的曾祖父查国扬、曾祖母查范氏当年依靠勤俭持家辛勤耕耘,家境尚好。除耕种十几亩地外,还有临街的几间草房开设客栈(因鲁中南地区盛产花生米,我村村前是运送花生米小车的主要路线),接待过往的行旅客商,主要是手推车夫。这是我们家抗战初期的主要副业收入。当时我村的后街有不少人家开办起家庭客店,接待这些车夫。我的祖父辈是兄弟姊妹4人,祖父查贤忠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同大祖父查贤举和三祖父查丹宸,都是知书达理的社会贤达,又都曾在家乡任教。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四十年代的泰(安)、泗(水)、宁(阳)地区,他们传誉乡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1937年9月30日,沿津浦路南侵的日军大举侵入山东境内,从此抗日的烽火燃遍齐鲁大地。我村位于大汶口至楼德的公路边,抗战爆发后,先是国民党军队从这里向南败退,后来日寇像蝗虫一样沿公路扑来。兽兵进村后,骄横残暴,竟敢将步枪架在村内路上,分头闯进民宅,劫掠财物、抓鸡、“找花姑娘”。当时只要是听说敌寇过境的信息,妇女们早已到临近的村庄或高棵的庄稼丛中躲避。1939年初春,野蛮成性的鬼子兵,又一次路过我村,横冲直撞行凶肆虐,放火将这个小村庄焚烧,并打死村民。滚滚烈火吞噬了祖祖辈辈的生活依靠,斑斑血迹更激怒了全村百姓对侵略者罪行的同仇敌忾。新仇旧恨为全村后来的团结抗日奠定了社会基础。

    我的祖父辈是家中较早投入抗日的,三祖父查丹宸更是兄弟三人中的佼佼者。他1899年6月生,自幼敏而好学,豪迈直爽。“七七事变”前,他曾在泰安、宁阳县的楼德、东庄、满庄等高等小学任校长,广交贤达,在家乡的教育界有不少社会联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秋季他就串通抗日的活动,1938年参加了著名的徂徕山起义,起义时他亲自护送36名青年参军,并与冯平、封振武等过从密切。他1938年8月入党,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全力以赴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后来又多次动员大批青年参军。1938年,我的父亲查二才11岁时,就在楼德镇的一次庙会上,目睹并听到了我三祖父的一次抗日演讲,他那慷慨激昂的讲话,吸引了众多百姓驻足聆听,不断点头称是。

    我的家乡沦为敌占区后,查丹宸受党的委派,在1938年5月至1940年4月,在家乡组织泰(安)泗(水)宁(阳)抗日联合会。以自治会、自治区的名义开展抗日工作。查丹宸曾任泰安分会主任(实际是抗日游击队的区长),与日伪展开坚决斗争。

    查丹宸从事抗日活动,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活跃在山阴、石崮一带,扩大革命武装,打击了当地敌伪的嚣张气焰。查丹宸的自行车褡兜内,常装着自卫用的手枪。查丹宸有一次在石崮开会时,曾被敌人包围,经拼死拼活才突围出来。他做抗日地下工作时,曾被汉奸告发。一天汉奸发现了他,查丹宸发觉后马上翻了几道墙跑,后面鬼子汉奸在追。查丹宸跑着跑着看见前边有个妇女正在打辘轳浇菜,立刻脱下褂子给妇女浇起地来。那妇女拿锨弄土。鬼子汉奸追过来,一看浇地的便问:看见跑过人来了吗?那妇女答道:“看见了,飞快地向南跑了。”于是,敌人赶紧向南追去。查丹宸才得以脱身。查丹宸还曾派他的长子查生才、次子查育才携带短枪,于夜深人静时潜入村内,将住在前街高培忠家的两名汉奸诱出,一个名叫刘智俊的被当场打死,另一个被活捉。村民闻讯后都拍手称快。

举家抗日,两次被抄家仍义无反顾

    大祖父查贤举,1880年11月生,是一位忠厚笃实的乡村教师,在村私塾执教多年,直到患中风偏瘫。抗日战争前,他还担任过几年乡长。由于办事公正,颇孚众望。在旧社会,当乡镇长是件“美差”,但他因秉性耿直又不善理财,乐善好施,反欠了不少“饥荒”,最后只得辞官不做,安于教书度日。家政这块平时主要由他和大祖母操持。抗战期间,他虽年事已高,但却是积极的爱国主义者,本人虽未亲赴抗日救亡前线,但积极赞助革命事业,掩护一切抗日活动。  

    对自己的两位胞弟,对家中六七位十几岁的侄儿、侄媳和自己的大孙子,在一两年之内相继离家投奔共产党和八路军,他毫无保留地全力支持,并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帮助。1939年大祖父也曾被日本鬼子抓捕到据点备受折磨,敌人要他交待我三祖父的下落,大祖父坚强不屈,推说“不知道”。数天后,邻近的十八个村子的上层人士凑了三百元白洋,联名保释,他才得以脱险。后转移至尧山口任教。我的祖父病重返乡疗养时,大祖父也是多方关照,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为祖父病体恢复尽了长兄的努力。

    抗战初期,我们家作为秘密的交通站,接待从徂徕山到微山湖湖西游击区的交通线来往的同志们,为他们供应食宿。在我党的游击武装夜晚潜伏隐蔽在我们家中休息时,大祖父查贤举都是仔细地布置家人,探听周围风声,关照好这些人员的安全。我的伯父涵微就曾记得,小时候也和哥哥弟弟们为游击队员在户外探听动静。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挺进山东时,有的部队曾经过我的家乡,当时查丹宸所在的抗日组织对我军尽力帮助。分散活动的游击队也常在我们家休息。他们都是在天黑后悄悄进村。我家的火炕成为游击队员和衣而卧的栖息处。我们家贫寒,对这些亲人们没有丰盛的款待,但煎饼、地瓜粥还是能充饥的。拂晓前,这些同志整装穿越津浦线去打击敌人。他们还把从延安、太行山带来的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论新阶段》送给我家人阅读。这一交通线接送过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陈光及其他领导同志。

    我的祖父弟兄三人,抗战初期曾多次在家中共议时局,用共同的炽热的爱国心、民族情,忧国忧民。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毛主席的抗日号召,带领我们整个家庭投入了抗战。在当时,抗日救亡就意味着革命,革命就要吃苦,要离乡背井,准备流血牺牲。在他们特别是三祖父的教育影响下,我们全家义无反顾地跟随我党抗日,于1939年、1940年先后8人参加抗日队伍。除了大祖父因年大体弱未能出来外,我的祖父、三祖父的三个儿子(查生才、查育才、查立才),三祖父的大儿媳马永海,我的伯父查一才(后改名涵微)、父亲查二才,还有查贤举的长孙查重言,都参军了。带动起了全村几十名青壮年投军。可以说,我们家族当时除了缠足的妇女、幼童,基本都离开了家庭。为了抗战,查丹宸还把家中仅有的不到七亩地,或典押,或出卖,所得款献给了抗日事业作为活动经费。

    我们家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是敌伪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曾多次对我家进行搜捕查封。1939年,大祖父在村西头我曾祖母家被敌伪逮捕,押到禹村煤矿,后被十八个村子的上层人士凑了三百大洋联名保释,才得以脱险。那是第一次被封门。1940年秋刚过了八月十五,敌伪在半夜又一次突然包围了我们家。屋里的大人都及时越墙逃走,我的父亲查二才因年幼一时未被唤醒,被敌伪抓走,押到宁阳东庄敌据点内。幸有我大祖父全力营救,不惜典押耕地,购买鸦片烟土,托人买通有势力的汉奸维持会长,趁日伪外出“清乡”“扫荡”之际,由东庄街敌据点将我父亲救出来。大祖父及时亲自护送他去找三祖父。后来三祖父又托他的部下钟之印同志,星夜兼程把我父亲送到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大队。从此,13岁的父亲当上了小八路。

    从我父亲被敌伪搜捕,到日寇投降,我们家的大门被敌伪长年堵封,室内物品被洗劫一空。院内杂草丛生,门可罗雀,景况荒凉凄惨。但这些不仅没有动摇我们家亲人们的抗日意志,反而更砥砺增强了他们抗日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毛泽东的这句名言,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抗日期间的真实写照。

    在那些艰苦卓绝而漫长的斗争岁月里,像中国的许多家庭一样,我家的亲人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三祖父的长子查生才,1941年在山东滕县官桥车站作战牺牲,年仅21岁;其妻马永海,亦在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噩耗没有动摇我三祖父查丹宸的革命意志,却都瞒着我多病的三祖母,怕她老人家过于悲伤。全国解放后,查丹宸依然为革命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曾任山东泰安林业学校校长、泰安果树研究所所长,1960年11月病逝,享年61岁。

    我的祖父查贤忠,也是一位被追认为烈士的知识分子,他以近60岁的高龄投笔从戎,为抗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光明磊落淡泊名利。抗日战争前,曾多年执教于泰安德诊女子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和历史教员,除了任教外,还在学校协助做些文字性工作。他勤奋好学、乐善好施,但祖父辈们知道,在敌寇统治下,是不会有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的,他们把国家、民族和家庭幸福的希望与美好的未来,寄托给伟大的共产党。在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祖父在元宵节过后送我的伯父涵微参军后,安顿好我的祖母和幼小的我叔我姑,自己也毅然奔赴抗日战场。

    当年春,他作为泰泗宁边区抗日政府的参议员,启程到鲁南抗日行署参加会议,会后留任行政公署的秘书。他出来时,把家中的毛驴牵了出来作为坐骑——因是快60岁的人了,身体又弱。后来因为不能解决喂养难题,只好又让我的俊才大伯父将驴牵回家中(后来三祖父将毛驴卖掉,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在鬼子频繁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日内行动数次而席不暇暖的动荡环境下,他老人家只好步行随大队转移。可以想象,年近花甲、生活营养又是那样的极度匮乏,风餐露宿朝不保夕,他经历了许多忍饥挨饿、缺医少药的困难,这是他后来积劳成疾、身患重病的直接原因。党和边区政府为了加强抗日政权的教育建设,后来祖父被调任某县教育科长兼中心小学校长。1943年冬天,我的伯父在鲁南抱犊山区的某村与我父亲喜相逢,兄弟又相约同去看望我祖父。伯父后来回忆,当见到我祖父时,父子仨都哭了。祖父虽然脸色清癯,却精神充沛。当两个儿子问到父亲,参加革命后比在家中吃苦了吧,他老人家以充满乐观坚定的神态说,我已习惯了,我觉得比过去年轻了,虽然吃的要艰苦些,但这是战争的需要。把鬼子赶走,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时候,我们日子一定会好的。你们兄弟俩更要为最后的胜利做出自己的努力。然而,祖父终因病魔折磨没能见到全国解放的那一天,于1947年春告别人世。

    风雨如磐的年代,民族解放斗争的岁月,我们村的青壮年以及年事已高的父老乡亲,被日寇和伪军的暴行激怒,在我三祖父等先行者的鼓动影响下,先后有数十人纷纷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日前线。战争年代,为虎作伥的坏人在村里仅是极少数。我的亲人和这些乡亲,都为祖国的自由解放恪尽自己的职责甚至奉献了生命,也有不少人曾为革命负伤致残,像我的伯父查育才在济南战役中英勇奋战右臂负重伤(1981年病故,曾担任巢湖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作战负伤后被截肢的远房伯父查全才;抗美援朝负伤致残的远房祖父查贤庆等等,他们都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战士。

抗战兄弟喜相聚,革命红旗代代传

    199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当时还健在的68岁的父亲查二才(从淄博市政协副秘书长任上离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以自己的名义起草并经伯父认真修改,在7月28日《淄博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他引我们全家走上抗战路——忆我的叔父查丹宸》的文章,配上了我三祖父的照片,无限深情地回忆了家族的抗战史,后来又将报纸复印件在家族中传递。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在家族中引起强烈反响,亲人们纷纷来信来电话称赞父亲做了一件大好事。趁热打铁,在父亲的积极倡导和盛邀下,为庆祝与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参加过抗战仍然健在的几位老兵,同时又都是抗日先驱者查丹宸的后代——71岁的查一才、69岁的查立才及其家人,还有其他亲属,来山东淄博相聚。于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代表七个家庭的二十多位亲人,于11月20日至23日在淄博我们的家中喜相逢乐团圆!见面时,大家情不自禁地畅谈第一次见面或久别重逢的喜悦。

    在11月20日的家宴中,父亲查二才、伯父查一才,查丹宸惟一健在的儿子查立才(1987年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这三位老八路都先后讲了话。父亲首先致辞,他说,今天的聚会非常特殊,也非常有意义。先辈查丹宸抗日斗争的业绩,经过报纸的传播,在我们查氏一家和故乡宁阳县东庄乡,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查家和家乡都认为这是最大的褒奖和光荣。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要代代相传并继承老一辈和父兄们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不怕牺牲不畏险阻,勇往直前鞠躬尽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业绩,把这种可贵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富强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查一才、查立才的讲话,也满怀深情地缅怀了革命前辈,回顾了查家和自己难忘的斗争岁月,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所有亲人都重温了一次革命家史。随后,老八路们还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抗日歌曲......

    我的伯父涵微即查一才,离休前是驻杭州空军某部师职干部,他不愧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抗战老兵,也是我们家老一辈中的才子,他在世时的2005年即抗战胜利60周年时,曾将花费多年时间筹备并最后带病整理完成的一本《查氏三杰抗日家史》,终于拿了出来,叔父查三才和我协助完成,了却了伯父的一桩夙愿。此书图文并茂、生动而较为详细地缅怀、记录与整理了我的祖父兄弟三人及其全家不平凡的抗战事迹,后在家族内部广为学习、阅读和收藏。它的完成,在家族中具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

    今天,他和我的父亲查二才,以及另一伯父查立才虽然都早已离开了我们(父亲是2000年去世,伯父是2008年去世,查立才是2004年去世),但祖父、父亲两代人,倾全家人力物力财力,英勇抗战甚至奔赴救亡第一线的爱国精神,以及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团结和睦、勤奋进取的优良家风,正直善良、淡泊名利的品德情操等等,却永远令我们难忘,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可以告慰前辈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亿万人的中国梦,也是几辈亲人的梦想,这些在中国人民的手中已经或正在变为美好的现实。但世界并不安宁,日本当局至今不承认侵略中国的历史。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作为查氏后人,在这里向前辈郑重发誓:你们留下的抗日家史,是家族珍贵的传家宝,必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居安思危,爱国敬业,发愤图强,不断进取,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浏览:155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