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北孟镇北孟二村人,1925年出生,1947年,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的关键时期,22岁的刘同喜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刚刚参军的刘同喜隶属胶东军区西海一团,当时山东地区作为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之一,战火不断。刘同喜作战于潍县、高密、寒亭一带,向东至掖县、招远等地。由于战事紧张,晚上常常是抱着武器入眠。
当时,潍县是山东境内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是济南、青岛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胶济路上国民党军队防守的一个强固要点,号称“鲁中堡垒”。 华东野战军继解放掖县、高密、莱阳等重要战役胜利之后,马上对潍县展开了攻坚战。国民党军队在潍县部署有陈金城率领的整编第45师、张天佐率领的地方保安团和其他地主武装、还乡团等,共计守城部队约4.7万人。
国民党采用“收缩据点、集中兵力、固守待援”的方针防守潍县。在城内外构筑了大量地堡、铁丝网、陷阱和地雷区等防御工事,形成了向外三道防线的防御体系,特别是潍县城东关,可谓是固若金汤。然而再坚固的城防也无法阻挡解放军挺进的步伐。经过几天激烈的战斗,北关、南关都相继攻破,最后国民党军和还乡团势力都盘踞在东关,进行最后的顽抗。1948年4月27日中午,国民党全线战败,沿东关城墙溃逃。
经此次战役,解放军攻占了潍县、寒亭、坊子、昌乐、安丘、仓上6座城镇以及附近4000余平方公里地区。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的主力已大部被歼,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经解放。这时,山东境内只有青岛、即墨及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1949年春,解放军主力准备渡江作战的同时,山东军区发起青即战役,切断国民党后路,解放青岛、即墨等地。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青即战役胜利后,刘同喜随军南下渡江,此时南京已经解放。刘同喜所在部队继续南下,乘胜追击,痛击敌寇。
全国解放后,刘同喜所在部队又迅速加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中,成为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共25万大军,从安东,长甸河口,辑安三个口岸渡江。一进入朝鲜,刘同喜看到的情景与国内大不相同。由于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朝鲜的大片土地已是满目疮痍。
抗美援朝前期,志愿军对美国空中力量还是以战术规避为主,难以进行有效的反击。但随着战斗经验的积累,对抗美军飞机也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美军的飞机除了对有生力量和建筑房屋进行狂轰滥炸外,还对志愿军后方运输线进行严密封锁。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运输车辆就损失一千余辆,致使前方物资匮乏。武器弹药却十分稀缺,粮食供应不足所需的四分之一。特别是到了严寒的冬季,衣物、粮食供应不上,志愿军在零下四十度的艰苦环境中作战,极寒交迫,考验和磨炼着战士们的意志。
美军除了具备强大的空中力量外,还擅长进行抢滩登陆作战,从后方包围绕击对手。朝鲜战争中有名的仁川登陆战便是其中的范本。当时美军由麦克阿瑟率领,成功在仁川进行登陆,使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整个战局处于被动局面。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防止美军的轮番空袭和抢滩登陆作战,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由于条件艰苦,战士们在修筑工事时也难免受伤。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动用了轰炸机、登陆艇等各种先进武器却没有取得优势,于是对志愿军采取五花八门的卑劣手段。在主要道路上铺设铁蒺藜,散布谣言妄图动摇军心,还有安置经过巧妙伪装的定时炸弹,真可谓暗箭难防。为了取得胜利,美军甚至不择手段地使用了细菌武器。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非孤军奋战,除了并肩作战的朝鲜人民军外,苏联也提供了许多帮助。对抗细菌战的药品和许多先进武器都由苏联提供。
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重要的战略性战役。刘同喜在参加第五次战役时,深入敌军后方,所在部队遭遇重创,他也差点丢了性命。就在这紧要关头,朝鲜人民军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刘同喜。
此时的刘同喜虽已获救,但已与志愿军失去联络。伤病养好后,他便随朝鲜人民军后勤部一同行军,经历了重重危险。逃出生天后,刘同喜与朝鲜人民军随即对特务们进行反击。
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半年后,刘同喜终于同志愿军取得联络,荣耀归队。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刘同喜同年年底回国,1955年返回家乡昌邑。1958年前往福建,驻守海岸线及沿海岛屿,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计划。1964年再次返回家乡,一直生活至今。刘老当兵打仗十几年,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为新中国的解放与安定都做出了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