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江县安定镇的官塘村,生活着一位86岁的八路军老战士鞠文业。鞠文业原籍山东,不满15岁就参军入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都有过他浴血奋战的身影。十年的戎马生涯,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征战上百次,身上留下了近十处伤痕。如今,老人虽已离休多年,看淡世事风云,但回忆起当年的战火青春,依然心潮澎湃。
受哥哥鼓励 参军入伍
1930年6月,鞠文业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家里一共有兄弟姐妹6个,他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哥哥鞠文进是个教员,兄妹几个中鞠文业与哥哥的关系是最好的,在他看来,哥哥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懂得多,有自己的想法,因而让他无比敬佩。
1943年下半年,在结婚仅两天后,哥哥鞠文进弃文从武,丢掉教员的工作,加入了胶东军区独立连。当时鞠文业还在读高小,哥哥进了军营,家中的劳力也就减少了,母亲说家中没有劳力,要鞠文业辍学回家务农。鞠文业心里虽然不愿意,但却没有其他的办法。一天,嫂子要鞠文业送过冬的物品给哥哥鞠文进,鞠文业第一次在军营里见到了哥哥。哥哥听他说了辍学的事后,鼓励他参军报国。于是,从小最相信、最依赖哥哥的鞠文业萌生了参军的想法,总想着找机会进入军营。
1944年初,八路军胶东军区到葛家镇招兵,时年不满15岁的他为了能进入军队、实现自己的价值,谎称已经18岁,报名参军,被分配在胶东军区14团5连3排,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从日军的尸体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把枪
抗战期间,八路军的装备配置是“小米加步枪”,武器和后勤补给十分落后,弹药严重紧缺,尤其是枪支子弹,几乎不能自给,新兵一般是发不了枪的,只有在参加了战斗之后,缴获了日伪的枪,才能算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枪。
鞠文业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战斗时,是在1944年的春天。“在枣庄,我们1000多人打日伪军,只打了一个晚上,早上就结束了。”当时,还没有枪的鞠文业拿着几个手榴弹就上了战场。由于没有实战经验,鞠文业扔出的第一个手榴弹离目标相差很远,班长说不能再浪费了其余的手榴弹,要鞠文业跟在他身后跑动,来躲避敌人的枪弹。战斗结束后,敌人弃尸逃跑,鞠文业从一堆日军的尸体中翻出了一把枪,从此拥有了第一支枪。
虽然拿到了枪,但子弹并不充足,作为步兵,鞠文业上战场时多以投手榴弹为主,很少放枪。鞠文业说,当时领导跟他们讲过三发子弹必须要解决战斗。所以每一次战役,他的枪膛里都只会有三发子弹,再加上身上挂着的几个手榴弹,这就是一场战斗中他所能用的全部弹药。“我们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开枪,如果子弹和手榴弹都用完了,那就只能上刺刀。”
海阳长沙堡战斗 第一次拼刺刀
鞠文业第一次拼刺刀,是在著名的海阳长沙堡战斗中。
1944年11月17日,日军大岛部和伪军共1500余人由栖霞城去往苏家庄,破坏八路军工厂。返回途中,被胶东军区教导团等部截击。敌人无奈,准备沿烟青路,往南去莱阳。中午时分,胶东军区第14团已奉命在海阳县长沙堡设伏,准备歼灭沿烟青公路南下莱阳的日军。鞠文业和时任副排长的任常伦都参加了这场著名的海阳长沙堡战斗。
这场战斗的残酷让鞠文业一直难以忘怀。由于我方弹药不充足,在手榴弹和子弹都用完了之后,还是没能打退敌人,无奈之下,我方仅剩的100多人和敌军的两三百人相持着进入了白刃战斗,也就是两方拼刺刀。在此之前,鞠文业没有过拼刺刀的实战经验,但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武术,懂得一些拼刺刀的技巧,“在拼刺刀的时候要看着敌人的眼睛,敌人的眼睛看向哪里,我们就要临机应变去对付他。”那场战斗,鞠文业凭借着灵敏和勇敢,一举刺死了四名敌军,自己却没有受一点伤。
虽然那场战斗鞠文业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副排长任常伦却不幸被敌军的刺刀刺到,永远地倒下了。任常伦也是山东人,是胶东军区的一级战斗英雄,作战非常勇猛,也许同是老乡,也许鞠文业的性格跟他很是相像,任常伦在连队时对鞠文业一直非常照顾,经常亲切地称呼他为“小鬼”。七十年来,每次回想起海阳长沙堡战斗,想起任常伦的牺牲,鞠文业都会忍不住地掉眼泪。
当兵打仗 就是你死 我活
长沙堡战斗之后,鞠文业来不及伤悲,又马上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鞠文业没有负过一次伤。因为他年纪小,又机敏又勇敢,解放战争中被挑选为通讯兵,往来各个战场送信。1946年四平战役时,鞠文业像平常一样穿越前线送信,不幸被炮弹打中,弹片嵌进了他的前额,使他当场昏迷了过去。随后,他被送往师部的卫生所抢救,“当时连医生都对我的战友说这个人恐怕救不过来了。”鞠文业平静地回忆说。半个月后,部队要开拔进入长白山,路途艰险,鞠文业等重伤员被转移到朝鲜进行治疗。在朝鲜又躺了半个月之后,鞠文业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因为战事紧张,醒来的他在医院只呆了一个月就回到了师部的警卫营。这是鞠文业与死亡最近的一次相遇。
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鞠文业先后参加过海阳长沙堡战斗、山东平度战斗、辽沈塔山阻击战、平津战役、解放海南、抗美援朝等战争,曾因作战英勇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在此期间,鞠文业曾3次负伤,右脚有3个弹印,左肩和前额都分别留有伤疤。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谈起自己的抗战经历,鞠文业却是云淡风轻,在他看来,战场上并不可怕,只要懂得作战的经验,就能在战争中保全性命。“当兵打仗,就是你死我活,不能怕死,我从不怕死,要坚决、勇敢、灵敏,冲锋的时候就要迅速前进、不要退缩!”
尽管鞠文业年事已高,但在和笔者的交谈过程中,老人对当年的抗战经历依然记忆深刻。老人的继子刘湘平告诉笔者,父亲1954年转业来到平江之后,在这里一待就是60年,生活十分朴素平凡,平时也很少向他们提起当年血雨腥风的抗战经历。如今,鞠文业在平江安定镇的小村庄里,每天深居简出,种菜养鸡,过着普通的田园生活。在和平年代中,那些战火硝烟的岁月已离他渐渐远去,但他在热血青春里所经历过的故事,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铭记。(作者系平江广播电视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