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教导一旅二团以及国民支队和旅直的部分同志,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开赴东北。
惜别延安
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略军炮轰北大营、侵占沈阳城的时候,我正在沈阳东山嘴子东北讲武堂学习。9月19日,日寇进攻讲武堂,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要与敌人决一死战。然而蒋介石却命令我们不准抵抗,拱手把大好江山让给了敌人。9月20日,我带着家眷化装离开沈阳去关内找部队。在去皇姑屯火车站的路上,到处都是恐怖气氛,中国人被杀、被抓、被打,其惨状令人目不忍睹。在一个路口,日军把我们堵住盘问,并且打了我几棒子。上火车时,日军又用木棒重重地打在我的头上,我强忍着愤怒和疼痛上了火车,怒火激烈地在胸中燃烧。后来,我参加长城抗战。然而在国民党、蒋介石控制下的东北军,是消灭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1937年9月,我终于找到了共产党,随呂正操同志一起率部参加了八路军。今天,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们家在东北的同志更是兴奋万分,真盼望着立刻就能回到久别的家乡。
8月20日,我们旅的杨得志旅长,奉中央军委指示去冀鲁豫开展工作。杨得志同志走后,我和旅参谋长李英武、政治部主任邱先通研究,决定一起到军委办公厅,请示去东北工作。
8月22日,我们三人在军委办公厅见到了阎揆要同志,他对我说:“吕正操同志给中央军委发来了电报,请你率部队到东北去。”我们还见到了中央党校校长彭真同志,他也讲了吕正操同志来电报的事,又说道:“毛主席明天要接见你们。”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非常高兴。当天,我们就住在了教一旅设在延安七里铺的招待所。
第二天下午三点半,联防军司令部的汽车把我们接到了枣园,工作人员带我们进了毛主席的房间。毛主席微笑着和我们一一亲切握手。当时,陈赓同志、宋时轮同志也在那里,毛主席给我们作了介绍。
大家都坐下以后,毛主席说道:“你们工作都很忙吧,现在的工作更重了。很多同志都要到前方去。”我向毛主席说道:“我们向您请求任务来了。”毛主席微笑道:“你是东北人嘛!还是回东北去吧。”我们三人听到后都非常高兴,立即回答:“是!”毛主席又说道:“吕正操同志已经率领晋西北部队到东北去了。这次你带教一旅二团去东北,还有一个教导团要和你们一起去,你们要负责好警卫工作。”我向毛主席请示道:“回民支队我也带到东北去吧。”主席说:“你可以把回民支队的干部带去,到东北再发展部队嘛!”
接着,毛主席讲了我党在东北的方针,大意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相机夺取大城市。尔后,毛主席又指示我们道:“你们回去后,立即做好部队出发的准备,听候出发命令。”
在我们即将离开枣园时,毛主席又再三嘱咐道:“在去东北的途中,要注意工作方法,支持和帮助沿途我们党领导的地方武裝。一定要注意群众纪律,从延安出发的部队违反群众纪律可不好啊!”我说道:“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遵照您的指示去办。”毛主席微笑道点头说:“好,好。”又一一和我们握了手,送我们上了汽车。
8月25日,我们回到了清泉沟旅部,立即着手组织去东北的队伍。和我一起去的主要干部有:参谋长李英武、政治部主任邱先通、后勤部部长张占一、管理科长高英、通讯科长崔国英、文工团长陈其通。又把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团职干部苏俊禄、王玉峰和在抗大学习的程元本调了回来,和我们一起去东北。回民支队去东北的主要干部有:政委张同钰、副政委赵文甫、政治部主任刘士昌、后勤部部长刘新义等。我们教导一旅和回民支队的870多名干部,二团全团2087人,加上警卫连共3千多人,组成了去东北的支队。教一旅余下的部队由政委张仲良带着留在清泉沟。
8月26日早晨,我们去东北的部队出发了。下午三时许,部队到达了延安。我向联防军司令部参谋长张经天同志汇报了情况,又请示道:“是否请首长给部队讲讲话。”张经武同志讲:“那没有问题。”军委决定由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张闻天同志与大家见面、讲讲话。于是部队在延安休息了两天。
8月27日,联防军司令部被到东北去的部队坐得满满的。部队士气高昂,掌声此起彼伏。当彭德怀副总司令与张闻天同志走进会场时,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欢迎。
彭德怀同志首先讲话,他说: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给你们一个光荣任务,到东北去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你们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锻炼出来的革命队伍为人民立下了很多功劳。这次到东北去,一定要贯彻好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依靠地方党,依靠当地人民群众,搞好军民关系,不断发展壯大革命队伍,把东北革命根据地建设好,为个民作出新的贡献。沿途一定要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预祝你们胜利达到东北,一路平安。这时,会场上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张闻天同志讲了话。他说:日本帝国主义现在投降了。吕正操同志已经带晋西北的部队向东北出发了。这次和你们一起去东北的,有教导二旅一团,还有由中央党校的干部组成的一个干部团。干部团是党的宝贵财富你们在行军途中,要担负好警卫任务,保护好干部团的安全。你们队伍中的干部和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行军途中要和中央军委保持联系。到东北后,不要怕艰苦,要深入农村,建设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在夺取大城市的时候,不要破坏城市,要注意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现在,国民党反动派要来争夺人民的胜利果实,我们决不可放松警惕,时刻都要做好打仗的准备。只要紧跟党中央、毛主席,革命就一定能取得伟大的胜利。张闻天的讲话激昂有力,给即将出征的战士们以巨大的鼓舞。
大会是由我主持的,最后我讲道:“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对我们这支即将奔赴东北的队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刚才彭副总司令和张闻天同志又作了很多指示,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和关怀。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首长的指示,完成好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任务。”
行军路上
8月28日清晨,我们的队伍迎着初升的太阳向东北出发了。走过宝塔山时,战士们久久地注视着宝塔,很多同志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革命圣地延安,你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为了解放全中国受苦受难的父老兄弟,我们冲锋不息,奋勇向前。
两天后,我们到了绥德县,这一带都是老根据地,一路上人民群众和地方党政军同志都出来迎送,非常热情。战士们休息时也主动帮老乡挑水打柴。大家都好像在家里一样感到温暖。
我们在绥德住了一天,然后经米脂,第五天到了葭县。准备在这里过黄河。
在地方党的帮助下,我们找来了许多船工和二十五六只小船、舢板和羊皮筏子。第二天,队伍从早八点开始渡黄河,到下午全部到了对岸的山西省孙镇。小镇不大,没有敌人。因为一些同志晕船呕吐,部队在孙镇休息了一下。第二天继续北上,过兴县、岢岚,到了五寨。再往前走,就是同蒲路,那里有国民党阎锡山部队设的封锁区。为了防止敌人出来阻击,我们做好了战斗准备,集中火力封锁了敌据点。齐头并进,越过了同浦路。我们通过的地段顽军较少,没敢出来,部队和干部团都安全地通过了。
9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部队到了雁门关南面的恒山脚下。山高两千多米,山上常年积雪。抬头望去,山巅的白雪在阳光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战士们爬到了山上,个个气喘吁吁,浑身冒汗,虽然温度很低,也不觉得冷。但是下山时路很滑,一不小心就滑倒。队伍走了两个多小时,越过了雪山,到达了崞县。
崞县是夹在恒山和五台山之间的一个小城,城虽不大,但很整洁,路两边有酒馆、商店。我们的大部队还没有到达,当地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就出来欢迎了。他们在路两边给战士们送水、送饭、送鸡蛋,像对待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
在欢迎的人群中,我遇到了当年在冀鲁豫四分区任敌工科长的李义山同志,他是崞县人,在崞县县委工作。当时,崞县县大队装备很差,向我们要武器。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支援地方党的教导,从二团中抽出五挺轻机枪给了县大队。
第二天中午,突然有40多名教一旅留在延安的连排职干部赶到了崞县,一见到我就哭了起来。他们都是和我一起从冀鲁豫来的老部下,我从延安出发时走得很仓促,他们不知道,后来听说了,就来追我们,追了20多天才赶上。我劝他们回延安,安心工作,无奈他们到东北去的心切,说为了追我们党籍都已经被开除了。我用电报向联防军司令部作了汇报,并请示把他们留在部队,恢复他们的党籍。贺老总同意了我的请求。于是,我把他们安排到部队里一起出发了。
过崞县走了两三天就到了河北省。我们继续北上,从张家口南面穿过。这是晋察冀军区的根据地,我们沿途受到了热烈欢迎,时而还遇到一些曾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相见之时感到格外亲切。
过了张家口后,我们取道古北口过长城。蓝天下,长城似蛟龙起舞,满山红叶如火在燃烧。此情此景,令人心潮起伏:今天,我们正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我们一定要让祖国的山河更加壮丽。
过古北口后走了一天多,部队在距承德18里的地方停下来休息。在这里,我接到教导二旅转达的中央指示,要我将我旅二团留下,交教导二旅指挥,建立热河根据地,干部团、回民支队仍由我带领继续北上。
我把二团领导干部找来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当时,一些团级干部都不愿留下。我反复做工作,二团才留了下来。
部队安排好了以后,我就带着回民支队和干部团向沈阳前进了。我们是由承德坐火车走的。但是,火车走了两站地,因没有燃料不能开了。我就命令大家轮流地推火车走,推了有几十里地,快到叶柏寿时,程子华同志由沈阳去热河主持工作路过此地。1938年我任冀中一分区司令员时,程子华同志是我们冀中军区老政委,很熟悉。于是我就去见他,讲了部队困难。程子华批给部队一些钱做菜金,还批给了一些燃料,于是我们乘火车到了锦州。
到锦州时已经是10月末了,同志们都穿着单衣,寒流袭来,许多同志都感冒了。
当时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和参谋长沙克已经率冀东部队先期到达了东北,住在锦州。我去找他们,提到了部队的冬装问题。李运昌同志立即批给了干部团、回民支队和旅直机关的同志每人一套棉衣,解决了部队的困难。
从承德到锦州时,所有部队乘坐一列火车,挤得很厉害。到锦州以后条件好多了,我让干部团乘一列火车先行出发。五天后,我们旅直机关、回民支队乘第二列火车也到了沈阳。干部团到沈阳后,由东北局组织部给分配了工作。
进驻沈阳
10月末的一天下午三点多钟,我们乘坐的火车开到了马三家子车站,然后徒步行军到了沈阳。
晚上六点多钟,我到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去见到吕正操同志,当时他是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员。吕正操同志听说二团被教导二旅旅长黄永胜留在承德以后,说:“不行,我给黄永胜去电报,把二团调回来。”然后他又给黄永胜和张秀山写了调教一旅二团全部速来沈阳的命令,上面盖有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的公章。我拿到命令后,立即派扬海水等几位同志乘火车去承德接部队。五天以后,教一旅二团返回到沈阳。
我到沈阳的第五天,吕副司令员第二次找我谈话。他说:“把你所带的部队整顿一下,再给你配上一个新兵团,编为保安四旅。你到沈阳卫戍区任副司令员,兼保安四旅旅长。卫戍区司令员是邓华同志,政委是辽宁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兼任。他们都是老同志,你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在沈阳新成立的一个团,住在东山咀子,你派干部整顿一下,加强训练。回民支队的干部到工人纵队去,由陈郁同志指挥。
沈阳卫戍区就设在现在沈阳剧场附近的一座楼里,我分管行政和治安工作。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安全及沈阳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症了两个连到市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一起搞好社会治安工作。我们还接为了敌伪留下来的军事设施,派王永贵同志接收了铁西区兴工街南面的军用仓库。沈阳市成立了人民政府,公安局长叫赵濯华,我们常在一起研究破获国民党派遣特务和曰伪残余势力问题。
保安四旅旅长是我,政委是邱先通。下面有旅直机关和一团、二团,一团是老团,团长是崔国英。二团是新兵团,团长姓王,政委是郭巩。我们从老部队中抽调了一批干部,充实到新兵团,部队都住在东山咀子一带,积极进行练兵,准备打敌人的空降部队。我带一个警卫连驻在沈阳卫戍区司令部内。
当时,我党在东北的武装力量还很小,需要迅速扩大。吕正操同志对我讲,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同旧东北军军官联系,把党的方针政策告诉他们,壮大革命队伍。我派人四出联系,找到一个名叫孙振华的,是东北讲武堂四期毕业生、旧东北军旅长,和我是老朋友。他组织了一千多人的队伍,后经我们政治机关审查,发现队伍不纯,就将其改编了,让孙振华到卫戍区司令部当了参议。
创建辽南根据地
因苏联同国民党政府订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军不许中国军队在沈阳城内驻防。十二月初,我们在沈的党政机关都撤了出来,沈阳卫戍区司令部撤到了郊区马三家子。当时,奉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命令,沈阳卫戍区司令部撤销,邓华和陶铸到辽北军区工作,分别任司令员和政委。我刚到马三家子,李富春和吕正操同志就派人把我找去。李富春同志对我讲:“保安四旅要缩编为一个大团,你也随邓华同志去辽北吧。”
那时,我党在辽南地区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我对李富春同志说:“我到辽南开辟根据地去吧。”李富春同志说:“你去辽南可以,但是要把主力部队交给邓华同志指挥。你可以带两个老连队去辽南。”吕正操同志也表示同意。接着,李富春同志对我讲:“你任辽南一分区司令员,政委由地委书记卓雄兼任。我又提出了分区司令部其他成员的组成:副政委邱先通、参谋长朱孜竞、副参谋长苏克芝、政治部主任殷xx。李富春同志表示同意。并然后向我布置了任务,主要是深入农村,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彻底肃清土匪,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我说:“请首长放心,坚决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去办。”
李富春同志和我谈话之后,我就将原教一旅二团和新兵团合编为一个大团,有4000多人,团长是程元本,政委是冉生,随邓华司令员、陶铸政委到辽北了。后来,这支部队扩编为纵队。我从老部队中抽出了两个连队,带到辽南开创革命根据地去了。
12月末,我带部队到了辽中县。当时,辽中县已经建立了县委、县政府和县武装。县里领导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迎到了事先准备好的住处。我们辽南一分区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当时,辽南一分区包括辽中县、辽阳县、台安县和鞍山市。到辽中后,分区建立了司、政、后机关,并开始整顿部队。把辽阳保安团(有三个营)编为一团;把新招的1500多名新兵编人了原来的辽中保安团,将此团改为二团,团长是郭宝恒,政委是刘采芹;把鞍山市的武装300多人和台安的保安团合编为三团,团长是康景文(后改为张景跃)、政委是陈其通(后改为苏俊禄)。从延安来的两个老连队的战士,都提拔为干部,作为骨干力量充实到新成立的三个团里去了。与此同时,辽中、辽阳、台安又重新成立了县武装,鞍山市成立了一个独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