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民烈士 山东掖县临城区人,1920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6月I日在云南省峨山县富良棚牺牲。
张逸民原名张国柱,家境贫寒,八岁在本村西大原村上小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他从小爱劳动,而且关心、同情贫苦农民,受到大家的称赞。
1936年,逸民十五、六岁时,就跟父亲出外谋生,在哈尔滨一家杂货店当“小伙计”。那时东北已处在日寇蹂躏之下,“小伙计”过的更是下等生活,工钱少,活计苦,有时还要挨骂挨打。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东北更加横行霸道,逸民耳闻目睹,一片亡国受辱的凄凉惨景,随时刺激他纯洁的心灵。他经常问父亲:“咱中国人为什么要受日本鬼子的欺侮?”父亲的开导,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传闻,启发了他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开始追求抗日救国的真理。1939年他回家结婚,有机会接触到党的地下工作同志,交心谈论,使他懂得了许多救国救民的道理,从而奠定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基础。
1940年张逸民在中共掖县县委工作团领导下,破坏日寇的公路和桥梁,剪断电话线,教训或镇压私通敌寇的汉奸,或摸进鬼子的据点里,张贴标语,扰乱敌人;那时,斗争极其艰苦,生活也极其艰苦,干革命,一不发衣服,二不发工资,有时活动经费也要自己筹措,在一次动员群众捐献中,他把自己仅有的怀表,毛衣和毛裤都捐献上了。
1942年他入党后,工作更加积极,斗争艺术也进一步提高。有一次,掖城的鬼子和汉奸一个团,包围了驻在上官村的我独立营,他和他的入党介绍人杜齐义紧密配合,组织民兵投入解围战斗,他打敌人支援部队,杜在西关路上埋地雷,他带上三十几个人,使用土枪土炮乡硬把增援的敌人打回去了,在大股敌人撤回掖城的路上,他们又配合独立营追击,敌人碰上地雷,被打死打伤七八个,在这次战斗、中他立了功。
1945年7月,昌南县解放,张逸民是第一批调到该县工作。临走时,母亲问他:“你就这样丢家舍业的走了?”他说:“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来的家,要想过好日子,就要革命,要赶走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母亲高兴地同意了。在昌南,任青山分区区委组织委员、大章分区区委副书记、支前指挥部政治处主任、大章分区委任代书记、县委秘书等。
当时昌南县委领导人之一的魏坚毅对他评价极高,因为昌南是国民党在山东的两个“模范县”之一,反动势力极其猖狂,对敌斗争任务十分艰巨,而张逸民机智勇敢地同特务还乡团斗争,并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县委的好评。
由于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需要大批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1949年9月,张逸民被调到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担任云支一大队直属队指导员。从长沙到昆明的徒步行军中、他除搞好直属队的工作外,更多地是考虑怎样才能更好的为边疆人民服务。当行军至盘县时,他向党递交了一份决心书,就会师团结问题、工作态度、组织观念、学习方面、少数民族问题共五个方面,详尽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例如:对地
方干部和青年学员,他表示“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取得政策上、认识上的一致。”对地下党游击队的同志,他强调“要多看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尊重他们,有事同他们商量,’诚心诚意地和他们共事,对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再帮助他们提高。”还有对起义人员,对少数民族,他向党提的保证都在后来的工作中实践了。
1950年3月,张逸民被分配到云南省玉溪地区峨山县任组织部长兼税务局长。峨山曾经是滇中独立团开展过工作的地方,有群众基础,这是好的一面,但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山高路远,地区辽阔,交通不便,封建势力长期割据,有极其复杂的一面。当时人民政权刚建立不久,干部少而弱,为保障军需民食,征粮刻不容缓,任务艰巨。张逸民深知县委困难,以大局为重,到达的第三天,主动承担到最边远的中心区指导工作。中心区位于一架大山梁上,与双柏、易门、昆阳三县接壤,百分之九十几是彝族,区政府所在地富良棚,距县城一百二十里路。由于他善于掌握党的政策,作风艰苦踏实,能团结同志,充分走群众路线,一个多月的时问,该区征粮任务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进度居各区之首,受到县委表扬。
4月下旬,中心区南边的文玉区和东边的甸三区相继发生土匪暴乱,两个区政府被匪攻占,干部牺牲多人。当时张逸民在谧安乡蹲点,驻乡政府所在地的各雪村,身边仅有乡总支书记蔡忠和干部普宗德二人,4月28日获知富良棚亦有土匪暴动的消息,下午又接甸三区告急情报,当时没有电话,向县请示汇报已可能,于是与身边干部计议决定,迅速通知全乡干部和基干队集中,就近抽调民兵保卫乡政府,布置岗哨,检查可疑之人,派人专门监视各雪村地霸头子施长勇。干部迅速集中于各雪村,基干队副队长李荣祥在回乡途中,捕获了装成妇女到谧安乡以及易门县串联暴动的文玉区玉屏乡伪乡长邱为功。张逸民给干部分析了形势,指出全国革命形势很好,局部暴乱是暂时的,不可能全面叛乱,29日晚,他带领武装三十余人,到可甸吾村,接应甸三区文兴乡主席李自强等来各雪村,30日,中心区区委书记方立仁、碧云乡主席杨家成等也汇集来到。我方实力略有增强,但东南西三面均是暴乱区,北面是易门县情况不明,张逸民采纳多数人意见,决定率全部火员北撤易门县境,绕道昆阳县境回峨山县城,重新组织力量剿匪平乱。5月2日夜撤离各雪村,途中决定将邱为功枪毙,消除后患。5月3日,抵易门汇川区政府所在地新城,重新研究,认为全部撤走,等于把谧安乡白白送给敌人,改变决定,令乡基干队和随行民兵返回各雪村一带,以游击方式坚持斗争,自己率少数干部带领伤病员绕道回峨山;后来谧安乡基干队接应到县护乡团和玉溪军分区直属第二营部队,在乡主席施致宽领导下,在谧安乡至文兴乡二线,与暴匪周旋,为大规模清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张逸民返至峨山,参加县委讨论清剿计划,方案已定,地委董治安同志和县书王力生同志都曾提出,要他留县城暂息,他一定坚持要去,行前还抽空对税收工作加以布置。他带领剿匪主力部队暂编十三军三十八团,首先将攻占甸三区之匪一千多人击溃,匪向富良棚方向逃跑,跟踪追击,收复 了中心区区政府所在地富良棚,与另一路剿匪部队呼应,收复了文玉区区政府所在地塔甸,横行一时的李如瑾、鲁士振两股暴匪被打得落花流水,陈希凯匪部被逼向新平县逃窜。他抓住有利时机,尽力恢复乡村政权,整顿民兵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宣讲全国胜利形势和剿匪政策,对散匪开展政治欢势,近二十天的努力工作,中心区基本恢复到暴乱前的局面。
6月1日,张逸民在小假佐村召开中和、谧安两乡干部会布置工作。这时,在江川县叛乱的暂十三军三十四团匪部,经昆阳县突然向中心区进犯。得知剿匪主力己调往他处,我方实力单薄,就事先派便衣混入富良棚,控制要害,在潜伏的暴匪匪徒指引下,叛军蜂拥攻入区政府内,猝不及防,张逸民、区委书记方立仁、剿匪部队三十八团一营一连军代表刘水荣三同志一齐被俘。叛军系流窜路过,害怕我清剿部队尾追,仓惶中,决定将三同志杀害。临难时,张逸民面不改色,慷慨激昂,视死如归,三同志齐声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呼声压倒了叛军枪声,被迫围观群众及被俘干部睹此情景,无不感动而泪下。
张逸民烈士牺牲了,同他一起战斗过的干部和认识他的群众,都深切怀念他,认为他平易近人,对干部战士关心爱护无微不至,为革命,唯独忘了他自己。张逸民同志从东北一到西南,张逸民烈士每迈出的一步,都是奉献的一步,他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甘玛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