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绩丰功昭后人的张国华

Admin 发表于2015-03-15 18:20:37
    我认识张国华同志,是一九三八年三月。当时,我和二哥李鉴在陕西省永和县参加了八路军,分配到一一五师直属政治处战士分社(宣传队)当宣传员。国华同志当时是师直政治处的教育股长,他看我才十三岁,上过一年初中,李鉴十六岁,初中毕业,从山东省济宁老家千里迢迢投奔八路军,参加革命,对我们十分关爱。战士分社有三个分队,三十几个宣传员,我是最小的一个,会吹口琴,拉胡琴,还会唱一些抗日救亡歌曲,所以受到他和宣传队领导的特别关怀。每次我们排戏、练歌、练舞等,国华同志时常背着两手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排练。当时战士分社的任贤璋同志,是从上海来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是位多才多艺的好教员。他能导戏,能指挥教歌,也会编排适合军队特点的抗日救国内容的舞蹈,国华同志对他也很尊敬,在看到排戏、练歌有不妥之处时,他都及时微笑着提出意见,从不做强加于人的指示,任贤璋教员对他的意见很高兴听取和接受,并及时改进。
    一九三八年四月下旬,为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华同志要宣传队派出一些同志到直属各单位教歌,也派我到工兵营去教,听到分给我这个任务,我很害怕,不敢去。国华同志把我叫到他住的窑洞里,拍拍我的头,亲切地对我说:“工兵营是直属队的重要单位,有三个连,四百多人,大部分都是老红军。我们的部队有个好传统,对宣传队很尊敬。唱革命歌曲可以活跃部队,是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你年岁小,我教歌就是他们的教员,不要害怕,要有信心,一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在他的热情鼓励下,我大着胆子到了工兵营。当时的营政委是刘兴元,也是山东人,他用家乡话和我谈了一会儿,缓和了我的紧张情绪,随即集合了部队坐在操场上。我看到黑鸦鸦一片几百人,心里还真有点发慌。值班连长一声口令:“起立!”全营“刷”的一声全部站起,而后喊:“立正!”先向刘兴元政委报告,又向我敬个礼,而后全体坐下。战士们看到来了这么个小孩教歌,有的就交头接耳窃笑。刘兴元政委向大家讲话说:“今天宣传队的李圭小同志来给我们教歌,大家要认真学,现在欢迎!”部队立即热情鼓掌,而后肃静下来。我这时紧张的心情已经逐渐放松下来,先说明今天要学的歌是《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歌,接着把歌词讲清楚,再自己唱一遍,而后逐句教,最后再全歌联唱。大约不到一个小时,全营就学会了这首歌,而且唱的较准确。我回到宣传队后,国华同志和宣传队长都很高兴地表扬了我。这次能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任务,为我以后不断下部队教歌,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从一九三八年四月到十一月,在这八个月里,除九月份汾离公路的“三战三捷”战斗外,环境相对稳定,一一五师师部一直住在孝义县的碾头村。在此期间,师部召开过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及体育比赛等重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战士分社都要举办晚会。此外,大约每个月也要有一两次演出。晚会上,多次欢迎我用童声独唱《松花江上》。国华同志总是在演出前来亲自检查,提出具体要求。演出后又来对我们表扬鼓励,使我这个远离家乡思念父母的孩子,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一一五师师部和六八六团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下,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东进到山东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师直属队政治处也跟随东进。这时,国华同志已任政治处主任。在行军路上,他指示我们宣传队每到一地宿营,都要向群众进行宣传,讲演抗日救国、八路军是人民军队等,还要在墙上写标语。离开驻地时,宣传队都要到各单位去,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检查群众纪律,看是否把房屋收拾干净、上门板、捆铺草、打扫院落、水缸打满水等。如有损坏物品,必须赔偿。国华同志对这些抓的很细,要求很严。一再教育我们:“这是在红军时期就形成的好传统,也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使人民群众认识我们八路军是共产当领导的,不同于一切旧军队的革命军队。”
    在东进途中,国华同志除了要领导整个师直属队各单位的工作外,对我们宣传队仍一如既往地给以特别关注。记得在穿越敌人封锁线的同浦铁路的急行军时,我由于个子小,跑不动,宣传队长刘文清同志时常拉着我跑,国华同志看到后,就把我抱上他的马,他自己则在旁步行。过了同铺路翻越介休县的绵山前,经过向当地群众调查,了解到绵山顶上终年积雪,山高坡陡,行走困难。一般老百姓要过此山,多在夏季,还要喝些酒,才能结伴而行。当时正值数九寒冬,这么多部队也没有酒喝。因此,国华同志要求直属各单位过绵山时,一定要高度发扬阶级友爱精神,行动要快,要互相帮扶,不能掉队,更不能在山顶过后一个叫“好地方”的避风处烤火,以免冻伤。我们宣传队按照国华同志的要求,上到绵山顶上最难走的地方时,队长刘文清帮我提着标语筒,让我拉着国华同志的马尾巴(爬山时不能骑马),就这样在白雪皑皑、寒风凛冽、又陡又滑中跑着翻过了绵山。我们路过所谓“好地方”时,才知道原来这里是一处有三面断墙而无房顶的避风处。虽经过再三动员告诫,仍有不少人在此处生火取暖。国华同志看后,责令他们立即扑灭,赶快归队。过了绵山两三天后,行军路上看到不少战士双手、双耳都用纱布缠着,这都是过绵山后烤火引起的冻伤。宣传队三十多人,由于遵守国华同志的要求,无一冻伤。
    一九三九年三月初,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进入山东境内,在郓城县的樊坝战斗中,全歼伪军保安团六百余人,生俘团长刘玉胜。此战之后,八路军在鲁西地区声威大振,“老八路来了”的喜讯迅速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为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创鲁西抗日根据地,陈光和罗荣桓决定:张国华和师直属政治处,率领一个政卫连,一个干部队和宣传队,共约二百余人,留在郓城一带,以“鲁西工作团”的名义,开创建立根据地的艰苦任务。这一时期,国华同志以主要精力抓扩大部队,打击日伪军,开战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民主人士。他指示宣传队,要配合这些任务在各处写标语,口头演讲,演出抗日话剧。由于国华同志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鲁西工作团在当地党组织的积极支持下,迅速得到发展,不到半年,就扩建为第七支队,匡斌任司令员,张国华任政治委员。一九四0年春,七支队又扩编为黄河支队,彭雄任支队长,张国华任政委,这时,全支队已近五千人。
    一九四0年六月,黄河支队奉命南下,接替苏鲁豫支队所在地区的工作。该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在微山湖以西(后称“湖西地区”),面对苏北重镇徐州,紧接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干线,是敌人的敏感部位,又是我冀鲁豫地区的门户,八路军和新四军联系纽带。敌、伪、顽、土匪、会道门等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错综复杂,环境艰苦,约在一年前,这里又发生了亲痛仇快的“湖西肃托事件”,我党我军的重要干部三百余人惨遭杀害,严重地影响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威信,军民、军政关系受到严重破坏,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情绪相当低落。在这种极其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国华同志临危受命,毅然带领黄河支队进入湖西地区,担负着恢复重建湖西抗日根据地的艰苦任务。
    同年九月,黄河支队改编为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并兼湖西军分区。国华同志任教导四旅及湖西军分区政委。他根据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经过认真地调查,结合实际情况,首先积极慎重地解决“肃托事件”中的遗留问题,为遭受迫害的一大批同志平反,恢复名誉与工作。他努力维护坚强军政之间、军民之间,当地干部和外来干部、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之间的团结。通过认真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团结了广大干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一面整顿部队,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一面抽调干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伪工作。他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迅速稳定了局面,消除了群众对我党我军的戒心和疑虑,使湖西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一九四二年八月,国华同志调离湖西拟去延安学习,后在途中突接八路军总部命令,又返回冀鲁豫军区第四分区工作。从一九四0年六月到他离开湖西地区,在这两年期间,他依据党中央、总部的指示,结合湖西的具体情况,在极为复杂的环境中,独当一面的坚持对敌、伪、顽的斗争,妥善处理根据地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取得了显著成绩,显示了他是一位军政双全、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者。
    从国华同志离开湖西后,约有十年之久未见到他。一九五二年秋,他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来京开会,住在北京饭店。我当时在军委总政治部秘书处工作,二哥李鉴在中央直属党委工作,我们相约去看望这位十分想念的老首长,一见面,他还是那样亲切和蔼,对我们说:“十年不见,你们都长大了。”还询问了我们的工作、家庭情况。当得知我们都已经结婚,李鉴已有了两个孩子时,他风趣的说:“呵!当年的孩子都有孩子了,我们也快老了!”其实,他当时还不到四十岁,由于在西藏高原艰苦环境工作了几年,确实显得略有苍老。他还对我们说:“济宁城解放时,我还到你们家中看望你们的父母,安慰表扬了他们。”这件事,我和李鉴于一九五0年春从北京一同回家时,父母就对我们说过,一九四六年一月上旬,济宁第一次解放后,国华同志任济宁市卫戍区司令员,曾经两次到家中看望,还带着一些礼品。他还赞扬父母亲在抗战初期把三个儿子都送出去参加革命,当了八路军,现在都是共产党员、革命干部,这是你们对革命的重大贡献。这次在北京饭店又听他谈及此事,我们兄弟都很受感动。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济宁刚解放后,他还记得我们家庭地址,并两次去看望慰问父母亲。从此可以看出,他的工作作风是多么深入细致,对干部是多么关心爱护。
    在国华同志离开我们的纪念日,我用一首“鹧鸪天”词,略表对这位老首长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鹧鸪天·怀念张国华将军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日
                  少小井冈去从军,
                  投身革命四三春。1
                  南征北战驱敌寇,
                  建藏戍边树奇勋。2
                  巴蜀乱,荡妖氛,3
                  赤诚为党献丹心。
                  鞠躬尽瘁猝然逝,
                  伟绩丰功昭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国华同志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一九七二年逝世。
     注:1、张国华同志一九二九年十五岁在本县参加红军上井冈山,至一九七二年春病逝,参加革命四十三年。
         2、从一九五0年张国华同志率领十八军进藏,在西藏工作战斗了十七年,为和平解放西藏,一九五九年指挥平叛,一九六二年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均取得重大胜利,受到党中央、军委多次表扬嘉奖。
         3、一九六七年五月,张国华同志调任成都军区任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为解决四川当时严重的武斗混乱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作者李圭)
浏览:2162次

评论回复
  • 铁血翰逸轩

    2015-04-01 13:47:18 铁血翰逸轩

    一代名将,父亲的老首长。我非常尊敬的将军!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