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后,原邵阳县人民政府立即组建了公安局,设置了公安部队。当时的邵阳市系邵阳县领导,故而在城区内设3个派出所,由县公安局领导,抽调了部分干部开展工作。但是由于人力不足,机构也不健全,负责全市的治安工作有许多困难。1950年2月1日,又成立了邵阳市公安分局,市长潘邦彦兼任分局长。姜振月由市政府秘书调任副局长,从市级机关干部中选调6位同志到分局工作。4月份,我由邵阳市青年团委调到邵阳市公安局第三派出所工作。接着,又筹备建立一支人民警察队伍,以加强市区的治安。
1950年7月,邵阳市又恢复为县级市,改分局为市公安局,公安业务工作由专署公安处领导。丛子玉担任局长。为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卫民主建政、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顺利进行,经上级批准于1950年10月,由邵阳市公安局举办第一期人民警察训练班。由姜振月副局长负责组织领导工作。
(一)集中力量举办警训班
10月3日上午,市公安局召开了全局和各派出所干部会议,传达了上级批准关于举办邵阳市第一期人民警察训练班的决定。提出了训练目的、意义和要求。我们参加会议的同志进行了讨论,就如何办好警训班谈了看法和建议。大家都表示,一定要支持办好警训班。局务会规定:1. 学员来源:由公安局的干部介绍,经过面试和政治审查后录取。2. 学员条件:历史清白,年龄为 18岁至25岁,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3. 学习内容:形势教育,政治学习和公安业务训练。学习时间为3个月。根据政治思想和学习表现安排工作。
经过10天的招生面试,考核政审,先后共录取了82名学员,其中邵阳县录取的较多。部分来自市区、隆回和新宁县的青年学生。其中,大学文化的1名,高中文化的8名,高小文化的10名,其余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5岁,20岁上下的占80%。
10月上旬,学员陆续到新宜巷的邵阳市公安局所在地报到。10月11日,决定刘达具体负责警训班工作。带领已报到的部分学员搬到市公安局新址西直街的小补堂集中学习,整理环境卫生。组织大家学习了《社会发展简史》、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等著作,以端正学习态度,稳定思想情绪。
10月中旬,市公安局决定调我到警训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刘达任副主任。尽管我当时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都不高,参加革命的资历短,办班的条件很差,但是为建立邵阳市人民警察队伍,我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决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办好警训班。我们研究制定了这一期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要求。对学员进行了分班编组,选举产生了各组的学习组长、生活组长。组织学员讨论制定学习制度、生活公约,使警训班的工作初步完善起来。11月3日,举行了警训班的开学典礼。邵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的领导到会祝贺并作了动员报告,学员代表在会上表决心,一定把学习和训练搞好。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警训班开学之际,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之时。有的学员对美帝国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崇美、恐美的思想,因此,警训班第一个单元的学习是形势教育。姜振月副局长作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重点讲了“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运动”,“怎样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揭露了美帝国主义侵朝战争的目的是吞并朝鲜、侵略中国。阐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使大家明确出兵支援朝鲜人民作战和保家卫国的关系。同时,还组织学员认真学习毛泽东主席论述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样子可怕,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就是原子弹也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实际上并不可怕。经过学习讨论,许多学员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逐步克服了恐美的思想。
第二单元学习是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较多,安排的时间较长。先是由市公安局长丛子玉做了“树立革命人生观”的报告。市委宣传部长张学信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报告。在小组讨论中,我们引导大家认识到只有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才能从一个青年学生转变成一个革命者。只有革命者才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专署公安处长刘金平做了“光荣的人民警察”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学员中对警察之称存在错误认识而作的。有的认为旧社会警察敲诈勒索,欺压群众。老百姓既痛恨又鄙视,称警察为“朽人”,对当人民警察也误认为和“朽人”差不多。有的讲“宁愿当农民,不愿做朽人”。根据这些思想,我们把当好“光荣的人民警察”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来抓。刘处长在报告中反复强调:“警察这个词原本是个好词,“警”者,就是机警灵敏。“察”者,就是明察秋毫。警察必须具备“上马能提弓射箭,下马能提笔习文”,是文武双全者。可惜的是这个好词被国民党的警察给玷污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恢复它的原意。我们还要在“警察”二字的前面加上“人民”二字。我们是人民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和国民党警察有本质的区别。使大家认识到,当一名警察不仅非常光荣,而且责任重大。
第三单元主要是公安业务训练。学习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如列队、出操、站岗放哨,武器的保管和使用等。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学习,提高了对抗美援朝的认识,克服了思想上的恐美、崇美情绪。初步懂得了什么叫革命,为什么要进行革命的道理。进一步认识到,人民警察是保卫人民江山的卫士,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执行者。必须坚决同反革命分子和一切犯罪分子作斗争。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人民警察无论在政治业务方面,在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家表示要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三)勤俭办班
训练班的经费很少,生活和学习的条件很差,一切活动都因陋就简。六七十名男学员全部住在小补堂后栋三楼上的一个通间里,在木地板上垫些稻草和席子搭成连铺,每位学员仅占2尺宽的地方。十余名女学员则挤在一间小房里,同样是地铺。早晨6点半起床,洗漱都是冷水,活动10分钟便集体出操,多半是在对面的大祥坪搞军事训练。上午、下午、晚上都是学习时间,80多人听课没有会议室,就集中在男宿舍的大通间里席地而坐。虽然条件差,但是,大家听课时都专心致志,把领导报告的内容都能认真地记录下来,记不全的会后互相查对笔记,补充记好。讨论时,各组都分别在男宿舍的各角落里,坐在地铺上,天冷时,大家围坐一起把脚伸到被子里取暖。讨论时,非常认真,争先发言,发言时,尽量把声音放小些,避免互相影响。讨论中间休息时,大家就集体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和《解放军进行曲》等歌曲。高兴时,还在铺与铺之间的通道上扭扭秧歌。警训班里总是呈现着一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
生活安排上,每人每月110斤大米作为伙食标准。50斤米为口粮,60斤米折换成现金作为菜金。警训班开办时,我们和学员都轮流下伙房动手做饭吃,伙食较为清淡;以豆腐类和青菜为主。每星期吃两三次猪肉改善生活。班里设有食堂饭桌,开饭时,以组为单位围一圈蹲在院坪或是屋檐下就餐。我和刘达一直是和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出操,碰上学员思想有问题时,我们就及时和他们个别谈心,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家庭和同志间的一些矛盾和困难。虽然警训班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思想情绪一直比较饱满,克服了许多困难,保证了学习任务的胜利完成。
(四)奔赴工作岗位
1950年12月底,训练班学习结束了。根据工作需要,有53位同志分配在邵阳市公安局各科室和各派出所工作,其余的同志被分配到其他单位工作。从这时起,邵阳市公安局各单位工作岗位上,第一次出现了人民警察身影,在市公安局的月报表上,第一次有了治安警、户籍警两个栏目。学员们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来。大家不分晴雨、昼夜,不管是炎夏寒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休息。深入到群众中去,清户口、查娼妓、逮小偷、抓匪特,积极协助民主建政工作队,组织居民委员会,建立街道办事处的基层政权的建设。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吃不拿群众的东西,取得人民的信任。在群众的协助下,迅速地建立起户籍管理制度,了解掌握了一批社情和敌情。破获一些刑事案件,查获大量烟土、毒品和非法物资,挖出一批隐藏的匪特和枪支弹药。打击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帮派黑势力。对于保卫抗美援朝、民主改革、镇压反革命、稳定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的人民警察待遇是供给制,每月只发给3万元(等于现在的3元)的零用钱,大家还主动地捐献两万元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人民警察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
浏览:20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