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亓象岑(文/中共莱芜委党史研究室)

新生 发表于2017-09-27 13:03:54

亓象岑,1912年10月出生于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鲁西村一户殷实的富农家庭。

(一)

亓象岑6岁读私塾接受启蒙教育,8岁入本村小学,10岁入读亓、陈、张三姓合办的私塾,5年后四书五经皆广览博记,烂熟于胸。1927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莱芜城育德小学高级班。育德小学是由育德社兴办的,要求极严,当地的士绅都把自己的子弟考入该校视为体面风光之事。亓象岑入校后成绩优异,尤其一篇文言策论,旁征博引,精练老成,显示出深厚的功底和不凡才华。久负盛名的莱芜教育界耆宿亓聘如老先生评点赞赏道:“就凭这篇文章,在过去取个举人也够了!”一时,在莱芜教育界中成为美谈。由此,很多人都知道莱芜出了个“小名士”、好学生——亓象岑。

1928年冬,育德小学停办,亓象岑考入县立初级中学。1930年暑假,县立初级中学又被省教育厅下令停办。时值蒋冯阎中原大战,山东局势动荡,家人不准他外出读书。但他求学心切,约同学张经佘瞒着家人跑到济南,通过考试被育英中学录取,插班入初中二年级。直到1932年初中毕业,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全班第一名。

在济南求学的亓象岑目睹祖国内忧外患、人民多灾多难的现状,立志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这时,中共青州县委书记段亦民的胞弟段明辉也插入亓象岑所在的班学习。两人一见如故,相约倪灿霄等近20名志趣相投的同学组织了一个读书会,秘密传阅《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的左派幼稚病》、《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革命书籍,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山东省委积极发动济南等地爱国师生,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和赴南京请愿示威的活动。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亓象岑联络、鼓动多名同学和旅济的同乡好友加入到了请愿队伍中。12月8日,济南爱国学生2000余人组成赴南京请愿团,由济南乘车南下,在南京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地的请愿学生队伍汇合。12月17日,南京国民党当局血腥镇压请愿学生,悍然制造了“珍珠桥惨案”。这次请愿斗争虽未获胜,却使全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腐败卖国的丑恶嘴脸,使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更加深入人心。亓象岑也因此接受了一次实际斗争的洗礼。

1932年暑假,亓象岑初中毕业,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大同中学高中部。他品学兼优,深得同学们拥戴,第二年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宣传委员。为了让同学们有个学习讨论、互勉共进的阵地,他积极筹备创办《大同月刊》。此后不久,他又联络了18名进步同学组成读书会——青年健进会(取健康前进之意)。课余时间,他们阅研了大量进步书刊,为日后参加革命并成为骨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全面占领东三省后,又加紧策划一系列华北“自治”阴谋,灭亡中国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亓象岑又一次走上街头,义愤填膺地参加了一二九、一二一六游行示威活动。

1936年夏,亓象岑考入燕京大学就读。入校不久,即由杨明章、王兆震二位同学介绍,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就思想基础和外部条件而言,亓象岑是完全可以早就加入党组织的。莱芜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刘仲莹是他的表叔,且两人年龄相仿,情同手足,又同在济南求过学。刘仲莹于1930年入党后,与他仍多有联系。莱芜旅济同学、共产党员鹿省三也与他关系甚密,曾多次借住、隐蔽在他的公寓中,并于1931年提出要当他的入党介绍人。他曾在日后的回忆中谈道:“我那时只想求学。在济南上学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同时,我也研究了解到苏联在革命成功后搞建设所遇到的巨大困难,于是我立志当一名学者或科学家。因为中国肯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我要学得本领,为将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服务。而一旦入党,像刘仲莹、鹿省三一样四处奔波,学习时间就难以保证了。当然,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我还是积极参加的。我要做一个不在册的革命者。”正因为如此,他一直迟迟未加入党组织。

(二)

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在这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关头,亓象岑毅然放弃自己的学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战洪流之中。

平津陷落后,亓象岑同一批共产党员、民先队员由天津经海路至烟台又到济南,组织起平津流亡学生会和“民先”山东省队部。不久,大部分人员参加了实际上由共产党人领导的韩复榘第三路军政训处训练班。9月中旬,战火逼近山东,政训班大部分学员被分配到靠近前线的各专署、县。亓象岑被分配到齐河县任抗日青年训练班主任。10月中旬,他到济南执行任务时,日军占领齐河,他只好辗转返回家乡。

回到莱芜后,亓象岑按照省委确定的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民众抗日团体的方针,利用各种关系和机会,向群众讲解时局,宣传我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很快在抗日积极分子中发展50多名民先队员,组成民先莱芜县队部。他亲自兼任队长,指定各区队负责人,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要求每个队员元旦前发展10名队员,春节前再发展10名,总数达到5000人左右,以图早日在莱芜形成一支抗日力量。与此同时,他积极设法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11月中旬,亓象岑与中共莱芜县委书记秦云川和省委特派员刘居英接上关系,向刘居英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得到刘居英“省委要求各地积极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最新指示后,亓象岑便把发展民先的工作暂时搁置起来,全力投入到组织抗日武装的工作中。这时,局势已相当紧张,国民党各级官吏或携款南逃,或自寻出路,纷纷作鸟兽散。

一日,亓象岑通过他发展的民先队员、鲁西旧区政府文书李冠民了解到一个重要情报:山东复兴社头子秦启荣已派其交通处长汪圣农、临朐公安局局长谭远村到莱芜的寨里,企图勾结复兴社骨干分子、寨里高小校长巩裕斋在莱芜发展势力,现已拉拢委任10个旧区长为他们的区长。亓象岑深知国民党复兴社是个法西斯组织,其性质是极端反动、顽固、反共的,如若让其阴谋得逞,必将对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莱芜的发展形成威胁。他忧心如焚,立即向刘居英报告了这一情况。在未得到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又与莱芜早期党员、县委委员毕指南找到知名爱国民主人士亓聘如(毕指南的岳父)先生,商量对策。经全面分析、多方考虑,他们制定出了两条措施:一是由亓象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以及本家与当地士绅广有联系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使其理解支持我党的抗战主张;二是由毕指南、孙启明利用我党原在农会的工作基础,做小学教员和农会会员的工作。经过努力,揭露、孤立、打击了复兴社分子,使其阴谋未能得逞。

1938年1月1日,日军占领莱芜。同日,山东省委在徂徕山直接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根据省委关于“在日军占领县城后立即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莱芜县委于1月3日发动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6日,这支起义部队西移徂徕山光华寺,与省委领导的四支队汇合,被编为第三中队。三中队是支队中人、枪、子弹最多的一个中队,而由亓象岑直接动员带去的即达20余人、54支枪。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最紧要关头,亓象岑挺身站在了抗战最前沿。

徂徕山起义以后,我军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扩大影响,迅速壮大力量。1938年1月下旬,省委率四支队离开徂徕山区,到达新泰西南部活动。亓象岑受省委指派,返回莱芜开展地方工作。他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扩大我党我军影响,从人力、物力上为四支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不久,由刘子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这一年的春节前后,省委在新泰刘杜召开会议,制定了“把工作中心放在鲁中区,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的方针。为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四支队兵分两路行动。其中,山东省委代理书记林浩、支队司令员洪涛率第一、三、四中队北上莱芜境内活动,2月上旬到达莱芜南部。2月8日,成立四支队驻莱芜县办事处,以配合部队开展地方工作。孙启明、亓象岑分别任正副主任。在莱芜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四支队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增第十、十二两个中队,原有各中队也进一步得到充实。

在此期间,抗战毒瘤复兴社在莱芜也恶性膨胀起来。谭远村、景肇岭等拼凑的所谓县政府和保安大队,乘日军撤离莱芜之机,抢占了莱芜城,视莱芜为自己的地盘,竭力制造磨擦,排挤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四支队及其办事处多次进行交涉,谋求建立由各界代表组成的抗日县政体制,实行合作抗战,均遭到蛮横拒绝。不仅如此,谭部变本加厉,扣押我四支队经理部主任马馥塘及募集队人员,阻挠我军筹措给养。于是,开展对秦启荣顽固派的反磨擦斗争成为我军坚持莱芜地区抗战的当务之急。省委在淄川磁窑坞召开会议决定:南北两路回师莱芜,反击顽固派!

4月1日,赵杰率四支队南路一大队先期抵达莱芜南部槲林前村。2日晚,赵杰告知亓象岑,部队次日晨将对驻莱芜城的谭远村部采取行动,需要一个既熟悉莱芜城情况又绝对可靠的向导。亓象岑自告奋勇担当重任。3日,他带领部队于拂晓抵达莱芜城西关。为进一步摸清敌情,他独自沿西关街向西门侦察,并从同学杨华英那里了解到部分敌情:谭部驻东门里僧王庙、职业学校,西门、东门、旧县政府和僧王庙门前各设一岗哨,但防守松懈。亓象岑遂带部队直奔西门。西门岗哨持枪喝问,他将手枪插入腰间,慌称是驻西北各区武装奉谭远村之命增防县城。守敌信以为真,部队趁其松懈之时,顺利占领西门。接着,部队赶到东关,骗过岗哨,将谭部包围起来。通过威吓喊话,将其300余人全部解除武装,我军一枪未发。

山东复兴社头子秦启荣早就看上了莱芜这一战略要地,在得知其部属的武装被解除后,恼羞成怒,立即纠集各部兼程驰援莱芜。我军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主动撤出莱芜城,退驻鲁西镇一带。秦启荣占领莱芜城后,不断进犯我军,并令其二十二梯队和进步梯队迂回至我军侧后泰莱边区角峪一带。为对付这伙反动顽固派,亓象岑与县委委员毕指南商定,借助当地会道门的力量将其击溃。于是,亓象岑通过与莱芜硬拳道副宫长吴曰志的亲戚关系,找到泰安硬拳道总宫长方长瑞,以秦启荣部不思抗日、一味抓丁派款、扰民害民的事实,鼓动其集合起数千会众,将秦启荣部200余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驻扎在莱芜城中的秦启荣,视莱芜为他的独家天下。为达到其独霸莱芜的目的,他令谭远村拼凑起近千人举行全县大游行,大肆污蔑我党我军,并到各区安设区公所,推行其所谓“政令”。面对秦启荣的一再挑衅,县委决定进一步在上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与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亓象岑积极贯彻县委的决策,他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础,向各区实力派人物陈以利害,晓以大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谭远村部到达口镇时,吃了闭门羹,只好将区公所转设别处。在水北镇,谭远村同样也遭到抵制。

5月31日,谭部抵达堂子庙,企图进驻我办事处所在地鲁西镇。亓象岑根据县委指示,动员鲁西硬拳道总宫长亓象德发动会众驱逐谭远村。亓象德贫苦出身,是亓象岑的远房兄弟。当时,他对秦启荣顽固派不思抗日、专门反共、扰害乡里的行径极为愤慨。加之谭远村部扣押了他的两个会众,亓象德遂答应召集会众驱逐谭远村。不过,他向亓象岑提出了解决其给养的要求。亓象岑立即同意,并安排专人保证给养。协议达成后,亓象德星夜用鸡毛信下达了紧急集合令。次日一大早,各路会众5000余人浩浩荡荡云集鲁西。中午时分,他们趁谭部休息之际,里应外合突袭堂子庙。会众们袒胸裸臂,头扎红布,刀枪林立,杀声震天。谭部被这一气势吓倒,顿时乱作一团,当场被捅死50余人,剩下的残兵败将屁滚尿流地逃回了莱芜城。

堂子庙战斗后,秦启荣决意报复。他从临朐抽调惯匪杨锡久梯队,扬言要血洗鲁西镇,孩芽不留,斩草除根。面对强敌,鲁西镇士绅一片恐慌,亓象德也畏缩退后。亓象岑临危不乱,与毕指南、孙启明、亓聘如磋商后,决定请刚刚进驻鲁中地区的石友三部调停。石友三素与我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秦启荣不合。经联系、协商,石部六十九军米旅三团进驻鲁西镇。石友三部的介入,使秦启荣顾虑重重,没敢轻举妄动,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为将秦启荣的所谓“国民党军委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部”和专署、县政府赶出莱芜城,亓象岑根据党的指示,鼓动莱芜各界爱国人士联名请求石友三另派县长组建抗日联合政府。7月下旬,石友三遂以大鲁南军政长官名义任命民主人士梁竹航(后加入共产党)为莱芜县长。与此同时,四支队驻莱办事处也进驻莱城西关,正式易名为“八路军驻莱芜办事处”,由亓象岑任主任。上任后,亓象岑和办事处的其他同志在省委、县委和四支队的领导下,积极发动青年参军、壮大抗日力量,建立和扩大统一战线,与顽固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为进一步争取和推动硬拳道这股力量合作抗日,亓象岑不避艰危奔波斡旋,终使莱芜硬拳道于10月份在鲁西镇召开大会,成立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师,亓象德任师长。亓象岑代表办事处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后由于种种原因,硬拳道逐渐被复兴社分子所操纵,走上反共投敌的道路。

12月,在蒋介石的诱迫之下,石友三部撤离鲁中。当月12日,日军重新占领莱芜城,梁竹航县政府被打散解体,八路军驻莱办事处撤到西北乡坚持工作。面对暂时的困难曲折,亓象岑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

1939年2月,泰山特委决定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亓象岑积极贯彻这一决议,在家乡一带组织起一支120余人的队伍,并将这支武装带入四支队,被编为一大队第四中队,亓象岑兼任中队长。因该中队队员年纪轻,政治素质较好,被称为青年中队。

3月,泰山特委为创建莲花山抗日根据地,建立特委直属县委。8月,在直属县建立莱南行署,亓象岑任行署主任。

(三)

1939年9月1日,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各界代表在莱芜雪野召开会议,选举成立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赵笃生任办事处主任,亓象岑任秘书长。七县办事处在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和建立健全各级政权系统、推行新民主主义政治、贯彻抗日根据地各项法令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11月,日军集中其驻扎在11个县的兵力2000余人,对泰山区抗日根据地雪野、抬头一带反复“扫荡”,妄图摧垮新生的政权机构和四支队主力。七县办事处在亓象岑的具体领导下,积极配合四支队,广泛发动群众自卫团体参战,打击袭扰敌人。反“扫荡”后期,又发动群众3万余人展开大“破袭”,破坏敌人公路100余公里,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大众日报》为此发表《民主政权领导下,敌人“扫荡”不可怕》一文,报道了泰山区军民合力抗敌的事迹。

1940年4月,七县联办召开各县代表会议,将联合办事处改为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赵笃生、亓象岑分别任专员和秘书长。泰山专署是鲁中抗日根据地成立的第一个专署,它的成立标志着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正式建成。

1942年5月,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改称泰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亓象岑改任秘书主任。

1943年春,泰山区贯彻精兵简政政策,专员赵笃生调出,廖容标司令员兼任专员,亓象岑仍任专署秘书主任兼党组副书记。因廖司令军务繁忙,亓象岑实际上主持专署日常工作。这一时期,由于敌伪的封锁和摧残,加之历史上罕见的旱灾,泰山区抗日军民几乎陷入绝境。指战员每天4两的口粮也难以保证,还要挤出部分粮食支援重灾区,只得以树叶、糠菜充饥;指战员们冬不上棉,几双好鞋仅供岗哨值勤时轮流穿;营养缺乏,多半人员患有夜盲症,夜间行军只好互相牵着走;瘟疫蔓延,群众病饿而死的数以千计。为统一领导,战胜严重困难,泰山地委成立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地委书记林乎加兼任书记,亓象岑兼任副书记。首先解决的是粮食问题。地委、专署一方面发动机关、部队、群众开展大生产,以生产自救;一方面广泛开展反“资敌”斗争,派小部队深入敌占区进行“武装征粮”。其次,防治瘟疫。亓象岑和专署贸易局的同志们利用各种关系,想尽千方百计,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购进药品和其它急需物资。许多同志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是弄到的药品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地委、专署即动员一批著名的老中医倾资尽力,以土法、中药救治干部群众。在地委的统一领导下,亓象岑和他所领导的泰山专署为泰山区渡过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做出了贡献。

(四)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鲁中、渤海等部队迅速向胶济线驻守的敌伪军发起大反攻。在即将收复济南之际,成立了济南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这时蒋介石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命令国民党军在日伪军掩护下抢占济南。鉴于形势变化,上级决定亓象岑任济南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兼党组书记,主持市政府日常工作。1946年2月,亓象岑任济南市委委员,兼国民党军队工作部部长和华东局济南国工委副书记。1947年4月,周村解放。济南市委组成周村工作组,亓象岑任组长,到周村工作。不久,周村失守,亓象岑率工作组撤至黄河以北,与渤海区党委、济南工委配合工作。在此期间,他以根据地为依托,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济南市的地下工作,瓦解敌军,搜集情报,为我军解放济南做积极的准备。1948年10月济南解放后,亓象岑任济南特别市军管会政务部副部长。11月,任济南特别市支前委员会副秘书长,负责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亓象岑的家庭为革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有4人参加革命。日伪军和国民党军对他的家人百般迫害,先后5次抄他的家,叔、婶、侄女等都曾被捕入狱,土地、财产几乎变卖殆尽,子女们从小就流亡在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五)

新中国成立后,亓象岑先后任山东省商业厅副厅长、济南市财委主任、山东省物价局局长、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山东省粮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山东省财办第一副主任等职。“文革”后期任山东省财办副主任、省财委顾问、省经委顾问等职。像在战争年代那样,他以其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为山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不懈努力。

1983年,亓象岑离休。尽管退出了一线工作岗位,但他并未停止工作。他尤致力于党史研究工作。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他通过回忆自己多年的革命生涯,将其付诸笔端形成文字,写出了大量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党史阵地的“活资料库”。他以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在泰山区“肃托”案中受到错误处理的同志早日得到平反而四处奔波。因他亲身经历过“肃托”,也受到过错误处理,所以对这一错案有着切身感受和清醒认识。为使案情早日水落石出,他利用各种机会搜集有关资料。曾先后向健在的当事人,如原泰山地委书记刘莱夫、组织部部长蒋方宇等人了解情况,掌握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及许多具体细节,形成了翔实的材料。1984年,他与曾在鲁中和泰山区工作过的高克亭、高启云、王醒、刘众前、陈明达、李元荣等7位同志,联名向山东省委写了《关于对泰山区肃托事件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1985年,山东省委作出决定,确定泰山区“肃托”案完全是一起冤假错案,应予彻底平反。从而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1995年6月,亓象岑病逝于济南。

(中共莱芜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浏览:480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黑巧
    黑巧
  • 土里巴人
    土里巴人
  • 世界大同
    世界大同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