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影制片厂之春秋(文/邢西彬)

星光 发表于2017-09-29 16:08:4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传媒尚未发达,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看电影” 成为当时人们一种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

1958年,全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大干快上,武汉电影制片厂应运而生。从1958年组建成立,到1961年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武影厂合并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前的四年里,武汉电影制片厂填补了湖北电影制片业的空白,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了《洪湖赤卫队》等影片,书写了一段华采篇章。

上海电影人加盟武影

毛主席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要出现文化建设的高潮。处在1958年大跃进时代,文化战线各方面也在跃进,电影制片生产是大发展的趋势。当时文化部规划,除北京、上海、长春已有的电影制片厂外,各个行政大区均要组建新的电影制片厂。如后来组建成立的西安、峨嵋、珠江电影厂。武汉原为中共中央中南局所在地,又是九省通衢、文化发达之地,为此,湖北省委决定筹建武汉电影制片厂。

1958年夏季,湖北省委调派省政府分管文教工作的副秘书长方西出任湖北省文化局副局长兼任武汉电影制片厂厂长、党总支书记。八月份,我由湖北省新华印刷总厂副厂长调任武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当时,组建制片厂的首要任务是抽调、培养电影制片厂的各类艺术、技术、管理人员,送往协助组建武影厂的上海电影局所属电影制片厂代为培训。当年,武影厂调派去上海培训的人员有:省话剧团团长许伯然、武汉军区胜利文工团徐枫、武空文工团许丹(学习导演),潘定石、廖树生、李季春(学习摄影),张文甲(剪辑,后任湖北电影制片厂厂长),曹艮俊(美工)、崔治国(技术鉴定),还有学习洗印、录音、灯光等各类人员曾琼华、朱鸿琳等。

1959年初,上海电影局为使武汉电影制片厂早日投入制片生产,从其所属的上海天马、海燕、江南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洗印厂等抽调了一整套艺术、技术专家来武影厂工作。如电影导演陶金(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主演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演员黄婉苏、傅柏棠(四十年代名演员)、曾昌,编剧刘任涛,编辑杜边、温刚,制片主任韦布(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韦廉之父),摄影师姚梅生,美工师李平野,录音师王仲宣、汤荣春,洗印师李思长,照明师赵永祥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湖北摄影站及陈祖武、杜丰、罗超云等也并入武影厂。初组建的武影厂下设办公室,崔文涛任副主任;故事片室,许伯然任主任;新闻片室,昌引年任主任;生产技术室,王仲宣任主任。四个室的党支部书记分别为陆锟、陶轶、余炳兰、王雯。厂长室秘书苏馨。

武汉电影制片厂借用的是省委党校的西院房子(原全国总工会中南干校校址)作为厂房,改建成摄影棚、洗印车间等。同时,在当时华中工学院北山后东湖边划了一百多亩地建厂房基地(建成部分厂房,后移交给了部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武影厂干部职工还在新基地种植瓜豆蔬菜,生产自救以渡灾荒。武影厂当时采取的是边培训各类人才、边建厂房、边购置各类制片设备,几套人马齐头并进,全厂上下团结一心,力争尽早投产影片。

留住汉宫春

汉剧是湖北最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五、六十年代是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的艺术颠峰期。1959年,武影厂首拍的影片便是汉剧《二度梅》舞台戏剧艺术片,陈伯华饰陈杏元、王晓楼饰梅良玉,陶金导演。该剧是在武影厂摄影棚内摄制完成的,因而采用了一些电影特技摄影。如表现陈杏元纵情跳崖时,实际上是从桌子上跳下去的,是由背景重叠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汉剧的艺术表现力。这部影片由湖北文艺界自家人演、自家人拍,令人备感亲切,并成为留存陈伯华舞台艺术不可多得的一份声像艺术资料。

1961年,由陶金导演,又拍摄了《留住汉宫春》舞台艺术片。记录吴天保主演的《哭祖庙》,周天栋、万盏灯主演的《扫雪打碗》等几出折子戏,均为汉剧优秀传统剧目。摄制这类影片,就是为了“留住汉宫春”。正是拍摄这些汉剧舞台艺术片,充实了珍贵的地方戏曲影像资料,功不可没。

拍摄故事片、新闻纪录片

“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唱腔打动了全国人民,周恩来总理曾曲不离口,指挥过大家演唱。将这样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搬上银幕是武影厂的历史使命。

1960年秋,武汉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故事影片《洪湖赤卫队》。影片由谢添、陈方千、徐枫联合导演,由省实验歌剧团王玉珍、夏奎斌主演,导演谢添饰演张副官,武影厂导演徐枫饰演了韩英爹。后来,当谈及韩英哭爹那场戏,湖北文艺界同仁都说徐枫过了一把戏瘾,而且那场戏很感动人。影片遵循原歌剧的基本构思,并保留了几乎全部精彩唱段,“愿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的唱段长达近二十分钟,而将韩英深厚的阶级感情和坚强的革命信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充分调动电影的拍摄手段,既渲染革命气势如火如荼和战争年代的严酷,又通过优美的唱腔和洪湖自然风光透出革命浪漫主义,是将歌剧搬上银幕的一部非常成功之作,是武影人的骄傲。这部影片获得了1962年度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音乐奖。影片放映后,广为传播,家喻户晓,它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宛如一枝奇葩,永远散发着芬芳。

1960年下半年,武影厂摄制故事影片《亲人》。导演许丹、黄德恩,李素真主演。摄制人员基本上是上海电影局为武影厂培养的人才。影片《亲人》歌颂大跃进年代商家待顾客为亲人的感人事迹,激励人们向先进人物学习、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1960年,石首县发生一次特大的龙卷风暴,大批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怀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组织救灾慰问团慰问救济受灾群众,鼓舞斗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武汉电影制片厂紧急动员,组织编摄力量拍摄《革命雄风战胜龙卷风》,颂扬人民群众不畏艰险,英勇抗灾的精神。影片既有实景,又有艺术创作加工成份,在此影片中,我还饰演一位副省长去“抗灾现场”慰问群众。武影厂演员夏佩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主演过《宝莲灯》、《红莲寺》等影片)在影片中扮演了角色,其中一场戏是表现受灾群众遭遇暴风雨袭击,就在武影厂院子里,剧组用水龙头向着演员喷水,夏佩珍也是一身透湿,瑟瑟寒风中,就是名演员也是很吃苦的。

武影厂生产故事影片、戏剧影片的同时,还摄制了大量新闻纪录、科教影片。《绿水笑着上山坡》表现襄阳地委书记赵修在老河口大办水利的事迹;《高山创业》表现竹溪农民侯挺人兴农的事迹。《征服汉江》摄下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省长张体学在丹江指挥截流的历史场景,这部纪录片是由我带领摄影师陈祖武(后任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潘定石(后任湖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及一批工作人员赴现场拍摄。拍摄这些纪录片,大家的汗水洒在现场,足迹深入火热的生活,纪录了时代的画卷,歌颂了我省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至今留下难忘的回忆。

与珠江电影制片厂合并

1961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时国内经济形势,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鉴于很多省份都组建电影厂的情况,文化部确定每个行政大区只保留一家电影制片厂。由于中共中央中南局早已南迁至广东,因此确定将武汉电影制片厂与珠江电影制片厂合并。为此,我及多位同志曾赴广州商洽武影厂并入珠影厂的有关事宜。至1961年底,武影厂除保留新闻纪录电影摄制人员外(所留人员均安排在省直各文化单位工作),故事影片生产方面的编、导、演、摄、录、美等专业人员在厂长方西带领下合并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去了,方西任珠江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办理完并厂善后事宜,我调任省文化局电影处处长。

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1971年,省里决定组建湖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年武影厂留下的新闻纪录摄制人员陈祖武、潘定石、杜丰、廖树生、李季春、李懋功等,以及老武影厂的廖作育、牛建长、王辛甫、陈井夫、陈德武、曾琼华等均回到湖北新影厂。1978年,湖北新影厂更名为湖北电影制片厂。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湖北电影制片业步入发展期。《随州曾侯乙编钟》、《三峡截流》等一批纪录影片记载了湖北政治、经济、文化重大事件;《幸福就在你身边》、《五二班日志》、《奇迹的再现》、《世纪之梦》等一批故事影片创作生产也取得好成绩,值得湖北电影人为之鼓舞。

谨以此文纪录我省电影制片业的沿革,并纪念中国电影自1905年拍摄舞台艺术片《定军山》诞生100周年。

(原载《湖北文化》2004年第3期、《湖北文史》2006年第1辑)

谁在收藏
浏览:3852次

评论回复
  • 王建興

    2017-10-03 18:56:39 王建興

    荆江分洪的时候,邢叔应该也去了现场的吧?我父亲是保卫科长。是从省委交际处去的,回来就转到围垦东西湖。

最新来访
  • 多笔小猫
    多笔小猫
  • 汝天
    汝天
  • 星光
    星光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