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晓 村 生 平

lcj71010 发表于2017-10-10 19:16:5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党组成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景晓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九四年八月九日十七时四十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景晓村同志生于一九一七年十月,山东省历城县人。一九三五年十月在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济南乡师地下党支部书记、山东省委巡视员。在白色恐怖下,多次受党的派遣,到鲁东、鲁西南和鲁西等地区巡视党的秘密工作,为恢复发展山东党的组织,开展对敌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景晓村同志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在济南、泰安等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参与组织发动全省抗日武装起义工作。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参与发动著名的徂徕山起义,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负责部队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后任第一团政委、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兼青年部长。一九三八年八月任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后为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委。与司令员刘涌等率第二支队,由莒县、沂水地区向诸城、日照、莒县山区发展,数次击退伪军刘桂堂部的进攻,争取了当地武装,开辟了滨海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一九三九年三月至一九四C年十月,任中共清河特委书记、地委书记、清河军分区政委。一九四O年十月至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任中共清河区委书记、清河军区政委。先后与马耀南、杨国夫等同志一起领导清河区抗日军民,在小清河南北广阔的平原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国民党顽固派部队的进攻,巩固、扩大了清河抗日根据地。一九四四年一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组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渤海区、渤海军区,下辖六个地委和六个军分区,景晓村同志任中共渤海区委书记、渤海军区政委。与司令员杨国夫等同志指挥部队进行了一九四四年夏季攻势作战,争取寿光伪“灭共建国军”第八团1600余人反正,攻克日伪军联合守备的利津县城,全歼守敌千余人。尔后又发起全区的秋季攻势作战,攻克乐陵、临邑、南波等三座县城和沾化、青城广大地区,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一九四五年,景晓村同志又参与指挥渤海军区部队,先后攻克蒲台(今滨州市)、滨县、南波、沾化、德平、庆云等六座县城,解放寿光城外围地区,巩固和扩大了渤海区与胶东区、鲁中区的联系。在一九四五年对日大反攻中,景晓村同志与杨国夫同志率领渤海军区的部队,作为山东军区的第四路大军向津浦路沧州至济南段及胶济路西段之敌展开进攻,解放了渤海区腹地的全部县城,从东北方向逼近济南市。使渤海区及军区发展成西起津浦铁路、东到渤海之滨、北至天津、南至胶济铁路,面积约五万平方公里、县城41座、人口1100多万的解放区。景晓村同志是创建和发展清河、渤海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之~。抗日战争时期,景晓村同志在极其困难、极其艰苦、极其险恶的条件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山东省委、山东根据地首长的指示,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运用到根据地建设和对日伪军与国民党顽固派、投降派的斗争及群众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去,以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胆略和勇气,不惧强敌,不畏艰险,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为巩固、发展滨海(北部)、清河、渤海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在山东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景晓村同志继续任渤海区党委书记、渤海军区政委,与司令员袁也烈等同志,指挥部队在德州地区消灭拒不投降的日军和伪顽部队。继而又领导渤海区军民反对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亲自参与组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宋时轮同志任司令员,景晓村同志任政委。与此同时,景晓村同志领导渤海区军民开展剿匪反特、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大生产的群众运动,加强解放区建设,使渤海区成为支援解放战争的巩固的后方基地。在蒋介石以几十万大军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时,华东局、华东军区及鲁中、鲁南区党委机关及所属部队、兵站、医院、荣军学校和当地党政干部等共四十余万人撤退转移到渤海区,渤海区成为这一时期整个华东地区的可靠后方和后勤供应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先后共抽调5000多名干部随军南下,输送渤海子弟18万人参加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三个野战纵队,补充华东野战军新兵7.6万人;渤海区支前民工达81万人次,支前用的马车、牲口和供给前线的钱粮物更是无法统计。景晓村同志作为渤海区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九四八年二月,景晓村同志遭到饶漱石、康生的诬陷和打击,被错误地撤销了他在渤海区党委、渤海军区和十纵队的职务,使当时这个地区的革命斗争事业受到严重损害,景晓村同志本人亦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山东省委报请中共中央撤销了对景晓村同志的错误处理决定,予以彻底平反。一九四八年六月,景晓村同志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一九五O年二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一九五一年八月,任华东工业部副部长;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局长;一九五六年六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景晓村同志参与了机械行业建国初期和“一五”期间大规模的恢复发展工作,他调查研究,制定规划,抓老厂改造,抓新厂建设,为我国动力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特别是他任四局局长期间,与王新民等同志规划建设的上海、哈尔滨、北京三个汽轮发电机成套设备厂,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轮发电机设备的历史。景晓村同志是发展机械工业要走专业化道路最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一九五八年七月至一九六三年五月,景晓村同志任第二重型机器厂筹备组组长、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在景晓村同志的领导下,数万名施工人员参加建设。在各方面都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他依靠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坚持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边建设、边研制、边生产,从破土动工的第一天起,到生产出第一台产品——五吨吊车,仅用了半年时间。二重厂完全是我国自力更生建成的全国最大的重型设备生产厂。它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提供重大装备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景晓村同志为二重厂的建设发展倾注了满腔心血,立下了很大功劳,因此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此期间,由于景晓村同志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优良作风,又被错误地戴上右倾的帽子,再一次遭到诬陷和打击。一九六三年七月他调离二重厂,很长时间内未安排工作。一九六五年五月至一九六八年八月,任一机部技术司司长。在段君毅和周建南同志的主持下,由景晓村同志负责组织实施《一九六三——一九七二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规定十年内要发展一万种左右的新产品,并为冶金、化工、石油、电力和国防工业研制37项重大设备和成套设备。景晓村同志在实施中制定了正确的技术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与使用部门密切配合,成功地进行高精度精密机床、九套大型设备、化肥设备、炼油厂设备的研制等三十多个战役,保证了《规划》所提出的一系列技术装备项目,大部分按计划基本完成研制。景晓村同志为完成机械工业科技十年发展规划,增强机械工业为农业、国防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景晓村同志惨遭摧残和迫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一九七二年八月至一九七五年七月,景晓村同志任一机部重型通用局局长。为了恢复生产秩序,把重型机械设备的生产抓上去,支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景晓村同志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到一重、二重厂等重型企业蹲点,做干部和群众的工作,帮助工厂解决生产和职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工厂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全国重型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加快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景晓村同志带领部机关各部门和设备主机厂、配套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到攀钢召开现场会议,现场研究解决设备制造、安装中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为促进攀钢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九七五年八月至一九七九年二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在消除派性,做好群众工作,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完成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九七九年三月至一九八二年五月,景晓村同志任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党组成员。他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坚持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有重点、有计划、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指导原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帮助农机企业分析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推进新时期农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八二年六月至一九九四年八月,景晓村同志退居二线,任机械工业部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主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此期间,景晓村同志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和一个老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使命感和执著追求,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为党为人民再立新功。他协助部党组筹建老干部工作机构,主持研究制定部机关和部直属单位老干部工作管理的基本制度,协调并督促创造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一些必要条件,还带头家访,找老干部谈心、做思想工作,稳定老干部队伍,为机械工业部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独特贡献。他受部党组委托,担任主编,历经十年,完成了《当代中国的机械工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机械工业大事记》、《农业机械工业大事记》、《机械工业重要文件汇编》的编写工作这一庞大工程,为机械、农业机械行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协助山东省委组织编写了反映原鲁东南特委、清河特委、清河地委、清河区党委、渤海区党委、清河军分区、清河军区、渤海军区和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三支队、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历史情况的党史、军史资料,为党和人民抢救和保留下来一批珍贵的史料。他以极大的勇气和高度的负责精神,协助有关党组织平反了历史上的一批冤假错案,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还历史以本来面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不顾年高体弱,仍然关注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和机械工业、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经常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各种视察活动和召开的各种会议,利用各种机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倾听企业的呼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农业机械工业需要国家扶持,农机产品的价格过低、不利于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等,作出提案提交政协会议,由政协督促有关部门拿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和办法。从而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和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

    景晓村同志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衷心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衷心拥护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一九八九年的政治风波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患病期间,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关心机械、汽车工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关心机械军工史一书的编写工作,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忠心耿耿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品质。

    景晓村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在他长达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尽管多次受到错误路线的诬陷打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严重的冲击和迫害,但他始终不渝地坚信共产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具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和高尚的革命气节,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坚持真理,维护真理,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具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一贯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经济建设和管理工作知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具有很高的领导艺术和很强的驾驭全局的能力。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是一位能够开创军事斗争、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新局面,受到群众尊敬、使敌人丧胆、闻名山东大地的领导者。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勤恳恳,讲求实效;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一位内行的领导,出色的领导,有重大建树的领导。他作风民主、正派,胸怀宽广,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共事。他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无论个人受到多大冤屈,都能以博大的胸怀,泰然处之。他识大体、顾大局,对资历上不如自己而位居领导地位的年轻干部,总是在组织上服从尊重他们,政治上关心爱护他们,工作上支持帮助他们。他为人坦诚,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他尊重实践,实事求是,说实话,办实事。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计名利,不谋私利。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格教育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从而赢得了战友、同事和群众的尊敬与爱戴。

    景晓村同志不幸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使机械工业战线失去了一位卓有贡献的好领导,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师益友,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损失。我们沉痛悼念景晓村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为我国机械、汽车工业的振兴和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景晓村同志永垂不朽11994年8月

(本文由中共机械工业部党组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审定)

浏览:180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从无到有
    从无到有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