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烈士传略(文/博山区史志办)

洪山口 发表于2017-10-17 17:53:42

王锐(1913—1942),原名王有才,字秀挺。1913年9月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现淄博市博山区)洪山口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前任八路军山东抗日纵队鲁中二军分区一团政治委员。

1926年春,王锐就读于南博山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后转学到南崮山县立第四小学。
1928年,王锐考取山东省立青州第十中学。翌年,因家境贫困,中途退学到蒙阴县鲁村高级小学任教。1930年,他离开鲁村高级小学回青州第十中学复学就读。青州第十中学是山东青年学生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发祥地之一。王锐在青州十中,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课余攻读《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马列主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学生反帝反封建斗争。
1931年12月,青州十中等学校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命令:全省中等以上学校一律提前放假。学生被勒令立即离校,王锐被迫回到家乡。他听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心急如焚。他几次和同学好友讨论,要抗日,就要唤起千千万万的民众,就要揭露国民党丧权辱国的罪行。于是,王锐决心献身教育事业,利用学校这块阵地教育学生。他怀着“教育救国”的强烈愿望,先后在博山县后峪小学和西河小学任教,积极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1936年秋,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2月,在中共博山工委的领导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总队部成立。王锐闻讯,当即“脱下长衫,放下笔杆,拿起枪杆”,参加了第六军。他在第一大队任中队长。1938年5月,该部并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王锐不久就担任了连指导员。
1938年秋的一天,部队领导叫他和连长赵胜带连队到国民党博山县政府驻地上瓦泉村作警卫工作。王锐率部队到达上瓦泉村后,在国民党博山县保安队中,秘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启发国民党官兵的爱国主义思想,使部分官兵走上抗日道路。同时,积极向驻地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组织群众学习文化,教唱抗日歌曲,使国民党县政府驻地的抗日活动迅速开展起来。1939年初,王锐奉命带领部队撤回四支队,并调任一团一营教导员。
1940年春,王锐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旅十一团政治处主任。他非常注意十一团的政治建设,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政治工作制度,严格部队组织纪律。每次战斗前,他都满腔热忱地为部队作战前动员。每逢战斗结束,他立即组织干部战士总结战斗经验教训,慰问伤病员,安抚死难烈士家属。同时,部队每到一地他都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工作,教唱抗日歌曲,成立识字班,帮助群众挑柴、打水、扫院子,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十一团成了鲁中山区敢打敢拼、威望很高的主力部队。
1941年春,日本侵略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并乘机深入抗日根据地安设据点。莱芜司马河据点驻有伪军200多人,经常对抗日军民进行骚扰。十一团决定,由王锐和二营营长岳俊率领二营以长途奇袭的战术拔掉它。一天晚上,王锐和岳俊率领二营指战员急行军,于第二天拂晓前,准时到达司马河附近,各连排立即按照王锐的战前动员和部署,在山间、草地、石洞中隐蔽潜伏起来。夕阳西下,王锐率领部队悄悄摸到了村边,占据了有利地形。伪军正忙着吃晚饭。岳营长一声令下:“打!”二营指战员一跃而上,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扫向敌群。200多名伪军还没摸到挂在墙上的大枪,便一个个做了俘虏。仅一刻钟,战斗全部结束。在此次战斗的潜伏期间,为了防止暴露目标,又能消磨时间,王锐命令通讯员传令战士隐蔽学习文化,树枝当笔,大地当纸,展开了战地识字活动。战士们称这次战地识字是“王主任战地识字法”。
是年秋,日本侵略军出动万余兵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妄图围歼活动在鲁中山区的四旅主力。敌人加强了博山城南樵岭前村据点的力量,对我地下交通人员进出博山城造成很大威胁。为打开抗日根据地至博山城的通路,王锐和岳俊率领二营在一天夜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樵岭前村日伪据点,一举歼灭伪军一个营。
樵岭前战斗结束后,王锐率二营刚到新泰与蒙阴交界处的白草坪,突然遭到了日伪军4个团的合围。王锐指挥若定,鼓励战士:“两军相对勇者胜。只要我们敢于和敌人拼刺刀,就一定能够打退敌人的进攻,寻机突出包围圈。”王锐和岳俊指挥二营,从太阳刚刚升起,一直打到日落西山,连续打退敌人七八次进攻。在战斗中,战士们的机枪打哑了,就换步枪;步枪打坏了,就用手榴弹;手榴弹扔光了,就掀起石头向敌人砸去。夜幕刚刚降临,在一片急促的冲杀声中,王锐率二营指战员突出重围,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围歼四旅主力的阴谋。
1942年初,王锐调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一团政治委员。是年2月,鲁中军区根据中央指示,在全党展开整风运动。王锐在行军作战的间隙,认真学习钻研毛泽东主席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他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讲给鲁中军区二军分区一团的营连干部听,对营连干部学习进行辅导。一团的整风运动收到极好的效果,不仅带动了整个二军分区的学习,三军分区和其他军分区也派人到二军分区一团听王锐作整风学习报告。
1942年春夏之交,鲁中山区由于连年灾荒和日伪的残酷压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部队供应也发生了严重困难。王锐便发动政工干部带头挖野菜充饥。他教育干部、战士挖野菜要多翻山、多跑路,把村子附近的野菜留给群众挖。干部战士在王锐的率领下,不仅学会了顽强杀敌的本领,也学会了克服困难、战胜灾荒的办法。
1942年10月26日,日伪军15000余人,配以飞机7架、大炮数十门及大量的骑兵,采取“拉网合网”的战术,分12路向鲁中沂蒙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消灭驻南墙峪一带的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鲁中二地委、山东省战时工会等领导机关和鲁中军区部队。在敌人即将形成包围时,我领导机关迅速跳出包围圈。11月2日,敌8000余人突然向刚刚转移到沂水对崮峪的山东军区、山东省战时工会、抗大一分校等机关部队包围过来。山东军区特务营、鲁中军区二军分区一团便迅速抢占对崮峪有利地形,按照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首长“坚守阵地,争取时间,打击敌人,以求天黑机动转移”的指示,严阵以待,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
对崮峪面积不大,东西长约一里,南北宽不足一里,而且山顶秃平,树木很少,仅有一些残缺不全的石垒。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一团团长刘毓泉和政委王锐指挥部队,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敌人的飞机频繁向山上轰炸,大炮不断向山上轰击,日伪军嚎叫着向山上冲来。中午12点半,敌人的第一次集团式进攻被打退。之后,敌人采取集中火力进攻一点的方法,轮番向对崮峪的不同方位发起进攻,妄图攻破一点冲上山来。王锐和政治处主任张圣符坚守在对崮峪的东南角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下午3点,敌人又集中炮火向东北角和东南角两阵地猛烈轰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王锐身边,弹片射进了他的胸膛。王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战斗激战一天,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省战时工会秘书长李竹如、团长刘毓泉、政治处主任张圣符等亦壮烈牺牲。
1942年12月25日的《大众日报》,报道了王锐烈士的英雄事迹。
(博山区史志办)

谁在收藏
浏览:402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爽鸠
    爽鸠
  • 踏雪飞鸿
    踏雪飞鸿
  • zbqy
    zbqy
  • 颜神之子
    颜神之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