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人士孙鸣岗(文/孙俊)

高苑洼里 发表于2017-10-17 20:13:53

在鲁北平原黄河南岸有个元和镇,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这里诞生了一支抗日队伍,在方圆百多里的平原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领导这支队伍的是从塞纳河畔世界名城——巴黎归国的一位博士留学生。他就是著名爱国人士孙鸣岗,被当地百姓称为博士司令”。

立志报国

孙鸣岗,原名孙玺风,1892年11月26日生于山东高苑县三区洼里孙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孙成三,平生务农,为人忠厚、耿直。孙鸣岗兄弟4人,他是老大。孙鸣岗自幼聪慧,很受父亲宠爱。孙成三节衣缩食,供他上了几年私塾。孙鸣岗勤奋学习,成绩优良,甚得师长器重。1914年,在高苑城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的孙鸣岗,因拿不起学费,中途辍学。校长刘玉辉解囊相助,才使他重返学校,得以毕业。孙鸣岗自幼生活在贫苦农民中间,目睹农村破产和农民流离失所的境况,并针对当时社会上歧视农民的风气,挥笔写了题为《要拯救广大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作文,抒发了他同情农民遭遇和愤世嫉俗的感情。1916年在刘玉辉的辅导支持下,他考中了山东省立优级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以天下为己任,刻苦攻读,学业日益精深,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使一批有志青年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找国家、民族和个人出路。孙鸣岗怀着丰富自己学识和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决定赴法勤工俭学。同年秋,他告别了家中亲人,告别了风雨飘摇的祖国,登上了法国博多斯号邮轮。

抵法国后,由华法教育会的接迎和介绍,孙鸣岗先进了巴黎郊区的一家工厂做粗工,收入微薄,工作也不稳定,时而学生,时而工人,但他从未放松学习,经常挤时间阅读进步书刊,探索真理。从1921年上半年开始,法国呈现出经济萧条的景象,许多工厂相继停产。这就使得中国勤工俭学的学生陷入欲工不得,欲学不能的困境。2月28日,蔡和森等组织发起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学生运动。孙鸣岗积极参与,并同勤工俭学学生一起罢工罢课,游行示威。后经交涉,法国学界才被迫允许大部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在校学习或转入其它工厂做工。孙鸣岗通过3年“勤工”,最后到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深造,1930年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任巴黎国际运输保险公司东方部主任兼律师。

回国效力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讨论通过了“国联”特使李顿(英国人)的报告书。报告书中心议题是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三省有所谓“剿匪权”,并提出东北国际共管,用牺牲中国东北地区的策略,缓和帝国主义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中国国民党政府竞对此默认。孙鸣岗以法学专家的身份列席了大会,他面对中国国际地位日益败落和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的无耻行径,深感愤慨,从而更加激起了他对祖国和亲人的眷念。更重要的是他在勤工俭学期间,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步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对所谓的“西方文明”从崇拜变成失望,开始倾向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祖国亲人的怀念,进步思想的激发,使他于1932年秋后,愤然离开巴黎,回到了阔别13载的祖国。

孙鸣岗回国之初,经历了几个月的失业痛苦。后经冯玉祥的介绍,被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聘为省府参议,1934年被任命为第三路军军法处副处长,实际是韩复榘的法律顾问。

1935年,韩复榘保荐孙鸣岗担任了威海卫特别行政区管理公署专员。孙鸣岗到任伊始,便采取措施,制定法规,扩充卫队,加紧训练,维持地方治安,并时刻防备以避暑为名驻扎在威海卫的英、美海军舰队滋事。通过巡视,他发现封建势力和奸商勾结洋人走私,贩卖毒品,致使抽大烟、吸白面一、赌博、盗窃、宿娼等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国民健康。为彻底消除这些丑恶现象,.他报请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批准威海卫为绝对禁烟区域,遂下令禁烟戒赌,并制定了禁烟销毒规定和治罪条例,责令各地检举,通令全区烟贩、烟鬼限期登记自首,交出烟具和毒品,违者处以重刑。还将查获的烟土、吗啡、海洛因和烟具在威海卫体育场当众销毁,将6名罪大恶极的烟贩和10余名屡教不改的烟鬼处以死刑,民心为之大振。从此威海卫颓唐之风为之一扫。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由于威海卫的战略位置和未设防的情况,孙鸣岗深知日军随时可能从此地登陆。为此,他派海军第三舰队教导队昼夜巡逻,严守备岸口,并多次向南京政府发出紧急呼吁,请求支援,但一直未得到明确答复。10月后,日军挥师南侵,韩复榘的10万军队从黄河南岸撤退,济南、青岛、威海卫危在旦夕。与此同时,中共山东省委派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孙明光(孙鸣岗的胞弟)等到威海动员孙鸣岗抗日,寻找胶东特委组织武装起义。11月,胶东特委委员林一山经孙明光引荐,与孙鸣岗进行了几次长谈,向他指出只有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孙鸣岗坚定地说:“国难当头,我也有一份抗日的责任。”但他又感到自身处境危险,是离开威海卫还是率部起义到农村打游击,一时拿不定主意。后经反复考虑,又与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取得联系;理琪又向他讲了抗战形势和党的抗日主张,孙鸣岗随即思想开窍,毅然决定与共产党全作,共同抗日。

同年12月底,胶东特委与孙明光积极进行武装抗日宣传活动,被在威海卫潜伏多年的日伪汉奸、商会头子戚仁亭与威海公安局长郑维屏得知。他们先是伪造情报,谎称共产党的队伍已兵临威海卫,要求孙鸣岗派兵堵截,同时用威胁的口吻对孙鸣岗说:“你弟弟也有共产党嫌疑,外界舆论很大,得让他走?同时在孙鸣岗的办公处和寓所周围安插暗哨,进行监视。孙鸣岗对郑维屏的暗中行动早有察觉,便与孙明光商量对策,把公署卫队紧紧掌握起来,以防突变。1938年1月15日,戚仁亭又收买地痞、流氓、烟贩、赌徒等,与郑维屏的警察队员几百人纠集起来,包围公署,提出种种非法要求,甚至阴谋劫持孙鸣岗投敌,迎接日军登陆。在这紧急关头,胶东特委决定立即联合孙鸣岗举行抗日武装起义,遂于当日晚通知各抗日力量赶赴公署驻地。16日清晨,各路起义人员到达威海,将暴徒驱散,在公署前集合起来。理琪当即命令警卫队队长向空中鸣枪3声,宣布起义。孙鸣岗命令打开公署军火仓库,取出百余支枪和一批军用物资交给起义部队。同时孙鸣岗集合专员卫队及公署人员作了最后一次训话。训话结束时,他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随后,他向理琪表示要带着印鉴和公款取道香港去武汉向国民政府辞职。理琪当即说:“专员在威海卫期间,我方保证安全,专员要走,我们护送出境。”

抗日斗士

1938年夏,孙鸣岗向国民党中央政府辞职以后,从武汉轻装北上,直奔河南洛阳。在洛阳受爱国将领、国民党第十军团六十九军军长高树勋的邀请,就任军部参事。同年秋,他随六十九军到敌后山东沂蒙山区,经孙明光联系,与山东分局建立了秘密关系。第二年初,高树勋的暂编第一军进驻河北省。孙鸣岗不愿随军北上,遂向山东分局和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要求暂时留居沂蒙,然后重返胶东整顿旧部抗日。11月底,边区省委派孙明光与孙鸣岗一起去胶东,当他们越过胶济铁路抵达高(苑)博(兴)边界时,被省委派往高(苑)青(城)发动武装起义的孙健萍知道。孙健萍是高苑党组织的创始人,跟孙鸣岗是同村好友。当时孙健萍在家乡组建抗日武装正感领导力量不足,得知孙鸣岗兄弟二人到来,喜出望外,即前往与之长谈,并挽留他们留故乡开展抗日活动。孙鸣岗当即应允。不久,在孙健萍、孙鸣岗等人的组织筹划下,鲁北黄河南岸清西地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在高苑西北的元河镇成立了。部队使用高树勋部番号,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团第二梯队(以下简称二梯队)。孙鸣岗任司令。

1939年2月,即二梯队成立的当月,孙鸣岗率部在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一部的配合下,夜袭了高苑城,处决了汉奸、伪维持会长刘恩鸾。并以孙鸣岗的名义张贴了布告,宣布了除奸政策。震慑了其他汉奸,使维持会几个月也没能恢复起来。日军恼羞成怒,于这年初春,纠集队伍对高苑抗日根据地实行报复。孙鸣岗等组织二梯队乘敌人未防备之机,在于王村头设伏,击毁日军汽车一辆,毙敌数人。

这年春,国民党山东第十特派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梁建章率部暂住青城,不断与二梯队联系,引起国民党顽固派周胜芳的仇视,便纠集土顽军千余人围攻梁建章。孙鸣岗得到消息后,立即率二梯队配合三支队七团火速前去支援,击溃了敌人,使梁建章及所部突出重围。后来梁部不少进步分子参加了八路军。

6月,二梯队和三支队等在邹平刘家井一带集结,遭到6000余日伪军的包围。孙鸣岗率部队在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副司令员杨国夫的指挥下,毙伤敌军800余人,突出重围,在这次战斗中,我军也遭到重大损失,二梯队有20多人壮烈牺牲,孙鸣岗、孙健萍等也负了伤。战斗后,二梯队主要连队陆续返回高苑隐蔽休整。8月,周胜芳和国民党地方保安团朱仲山、杜孝先部乘机合击二梯队,妄想消灭这支抗日’武装。孙鸣岗率二梯队在史家、杜家村一带凭借围墙、房屋与敌人展开激战。二梯队大部战士突出了包围,孙鸣岗却因身负重伤被杜孝先劫持。杜孝先几次想暗害孙鸣岗,但慑于孙鸣岗的威望和身份未敢下手,最后不得不把孙鸣岗送回二梯队。

1940年初,二梯队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三大队。从此,孙鸣岗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队伍,先后任清河区参议会副参议长,抗敌自卫军鲁北支队司令员、省法律编纂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为了创建和发展二梯队这支抗日队伍,孙鸣岗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抗日工作,孙鸣岗将夫人吴梦班送到天津娘家独居10年,直到建国后夫妻才得团圆。不仅如此,孙氏家族对抗战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孙鸣岗的家产被抄光了;洼里孙村也常遭日伪袭击,村子被烧多次。这个村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参加了抗日,高苑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几位创始人都出生在这个村子里,洼里孙村成了高苑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堡垒。

鞠躬尽瘁

1945年夏末,中共中央计划在延安召开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孙鸣岗作为山东解放区人民代表和前国民党国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应邀参加大会。在他奔赴延安的途中,得知因日本投降而会议延期召开,他只得中途折回山东。翌年初,在山东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临沂附近,孙鸣岗幸运地与曾一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挚友陈毅相见。陈毅当即介绍孙鸣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鸣岗热泪涌出,激动地说:“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建国后,孙鸣岗任政务院司法部办公厅主任,后调国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法律工作。由于积劳成疾,于1961年1月1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69岁。 

谁在收藏
浏览:157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遇见
    遇见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