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容标同志传略1912—1979(整理/田同军)

新民春平 发表于2017-10-18 10:59:17

   廖容标(1912—1979),又名廖之秀,江西省赣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司令员、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司令员兼第四团团长、山东纵队一旅副旅长、第四旅旅长、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专署专员。

  1929年8月,廖容标参加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月,任湘赣苏区独立师第二团第一连连长。1932年4月,任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连连长。长征途中,廖容标调任红一军团一师二团二营营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大”学员提前结业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廖容标参加的由总政举办的“白区干部短训班”学员分别奔赴敌后。10月初,廖容标奉组织派遣,以体育教师的身份到长山中学当教师。廖容标到达长山中学后,和姚仲明、赵明新组成长山中学特别党小组。在特别党小组的领导下,由马耀南出面,以教学改革的名义革新了教学内容,增加与抗日密切相关的内容,编印了《抗日快报》,成立了“教学研究会”,以“民众夜校”的名义,举办游击训练班。廖容标主讲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枪械的构造使用等课程,培养了100余名军事骨干,成立了“长山县抗敌后援会”。

  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长山城,国民党军政官员仓皇南逃。长山中学特别党小组研究决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当天夜晚,姚仲明、廖容标率领60余名师生向黑铁山进发。12月26日,100多名起义人员齐集黑铁山下的太平庄小学,按照中共山东省委的决定,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廖容标任司令员,姚仲明任政委,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然后,廖容标宣讲了人民军队的宗旨、性质、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布了事先研究的分队长、班长名单和日常生活制度。随后,廖容标把班长以上的骨干留下来,召开了第五军成立后的首次干部会议。第五军成立后,由共产党员带领的工人、农民纷纷向黑铁山汇集。第五军在两个月内三战三捷。1938年1月7日夜晚,廖容标率领部队在天亮前到达长山城北的一个村庄隐蔽,8日夜进城突袭汉奸维持会,未放一枪,30名伪军束手就擒,缴获13支枪和部分弹药,首战告捷,第五军军威大振。l月中旬,第五军根据邹平县党组织的情报,决定在小清河南的陶塘口伏击日军汽艇。20日,廖容标带领40余人隐蔽在芦苇丛中,韩子衡带领区中队在北岸配合伏击。中午时分,日军汽艇沿小清河驶到陶塘口时,被设在河中的障碍物阻止,刚一停下,即遭到两岸猛烈打击。此战全歼日军旅团长、联队长、高参等高级军官以下12人,汽艇被击沉河底。2月4日,日军集中了周村、邹平等地的400余名日伪军,向白云山北麓的第五军驻地发起进攻,廖容标指挥各中队奋力抵抗。日伪军在机枪、大炮掩护下进行多次进攻,均被打退。战斗一直持续到夜间,日伪军始终没有攻破第五军阵地。日军因伤亡较大,被迫撤兵。此战毙伤敌人100余人。之后,第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廖容标、姚仲明率领跨过胶济路,开辟路南地区根据地;一路由马耀南、赵明新率领,继续留在邹平、长山一带坚持斗争。第五军连打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战热情,各地抗日武装纷纷投奔第五军,使第五军发展成为30多个中队,5000多人的抗日武装队伍。

  1938年6月,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则使用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番号。廖容标调任第四支队司令员兼第四团团长。

  廖容标率领第四支队战斗在鲁中山区,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胜利地坚持了泰山区的斗争。1939年8月,第四支队一部在新泰谷里歼灭日军20余人,并袭击了津浦铁路之敌,破坏了泰安至大汶口段铁轨,一度中断了敌之交通。9月下旬,泰(安)莱(芜)新(泰)边沿地区10个据点的日伪军出动400余人,围攻活动在徂徕山的四支队一部。四支队所属部队经过一天激战,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保卫了徂徕山抗日根据地。11月,日军第三十二师团2000余人分8路对泰山区进行合击“扫荡”,企图打通章(丘)莱(芜)公路。廖容标指挥四支队在章莱公路东西之广大山区,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先后毙伤日伪军26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1940年5月中旬,第四支队与鲁中第一军分区基干部队进入莱芜城东北的第六区常庄、文字现一带,配合根据地其他部队的夏季反“扫荡”斗争。此时,四支队接到情报,驻泰安城日军1000多人进驻莱芜城。廖容标和政委胡奇才召集会议分析敌情,认为这股日军可能是为了阻止八路军攻打博山城而先发制人,遂在日军必经之地杨家横摆开围歼来敌的阵势。5 月19 日拂晓,日军分3 路分别从博山、莱芜、历城西营向四支队阵地扑来,下午两点左右,日军进入杨家横。这时,埋伏在杨家横庄内外的四支队指战员一跃而起,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伤亡惨重。下午4 时后,济南、章丘、周村、淄川之敌约1500 人会合于博山,并立即增援杨家横被围之敌。黄昏时分, 敌增援部队与杨家横残敌会合,并于当晚10 时撤出杨家横。四支队在西南山一带再次设伏,日军丢下20 余具尸体狼狈逃窜。四支队追击日军至八陡镇,毙敌20 余名。杨家横战斗共毙敌100 余人,伤敌150 余人。

  1940 年9 月,第一、四支队各两个团合编为山东纵队一旅,下辖第一、二、三、四团,王建安任旅长,周赤萍任政治委员,廖容标任副旅长。1941 年8 月,山东纵队进行第五期整军,将第一旅第三、四团和第四支队一团及大崮独立团合编为第四旅, 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团及大崮独立团,廖容标任四旅旅长,汪洋任政治委员。1942 年,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统辖6 个军分区,廖容标任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专署专员。进入1942 年后,日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更加频繁,仅2000 人以上的“扫荡”就达8 次之多,共动用兵力5 万多人。10 月17 日拂晓,日伪军5000 余人分数路突然袭击莱芜县北部山区,驻茶叶口一带的泰山地区党政军机关遭合围,各机关大部分人员分别突出重围。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中共泰山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汪洋率部在吉山与日伪军激战,在争夺吉山主峰时部队遭受重大伤亡,汪洋等200 余名干部战士牺牲。廖容标闻讯后立即赶到吉山,处理善后事宜,并担任了代理地委书记。

  面对严峻局势,廖容标积极执行上级关于建立武工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活动的指示,在泰山区先后组建了80 多支武工队。武工队不仅在敌占区扎下根,而且开辟了隐蔽的根据地,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和对敌斗争经验,被群众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使日伪军心惊肉跳,坐立不安,不得不撤掉许多据点。同时,在军分区的领导下, 各地民兵广泛开展地雷战、游击战,困扰、袭击日伪军,积极参加对敌政治攻势。各县、区、乡大多组织了民兵联防,做到了一方有敌情,各方来支援,取得了显著战绩。仅1943 年冬,全区民兵就作战298 次,毙伤日伪军163 人。1943 年夏,廖容标及鲁中军区政治部科长鲁宝琪、泰历县独立营政委张正德等带领20 余人到泰山顶观察地形、敌情时,适逢日伪军十几人护卫着两顶轿子上山。廖容标当机立断,设伏于南天门,击毙数人,俘虏3人。

  1944年,泰山区抗日军民终于度过了极端艰苦的时期,开始向日伪军进行局部反击。春季,廖容标指挥泰山区八路军部队及地方武装作战325次,攻克山口、祝阳等日伪据点24个,迫退榆林、柳埠、宜山、猪食槽等据点22处。从2月下旬开始,日伪军开始收缩兵力,驻章莱路文祖以南的大寨、上游、雪野等据点日伪军首先撤逃,随之博莱县的夏庄、南博山、苗山、青杨行,莱北的西嵬石、大王庄,章丘的垛庄,泰北上下港等日伪据点相继撤退。泰山区军民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打破了日伪军长期以来对莱芜西北山区的围困封锁和对莱北、莱东两根据地的分割。在随后讨伐吴化文的第三次战役中,在廖容标统一指挥下,泰山区八路军武装组成西路梯队,向吴化文部发起了攻击,收复了孙村、彩石、顿丘、西营等地,直逼胶济铁路和济南近郊。1945年3月,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发起了攻击蒙阴城的战斗。为配合战斗,泰山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奉命率特务营向吴化文部发起突袭,毙伤俘100多人。6月,泰山军分区主力部队两次伏击吴化文部,歼敌1200余人。7月28日,廖容标率军分区主力部队和平收复了南冶、颜庄两伪军据点。当夜又攻克寨里,伪军一部投降,日军40余人逃入莱芜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廖容标任山东军区第四师师长,率部向胶济路西段沿线敌伪展开进攻,先后解放了淄川、大荒地等城镇。

  1946年6月,廖容标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率领渤海军区参战部队参加济南战役。1949年2月,任济南警备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廖容标先后任华东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兼京沪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5月2日,病逝于南京。(田同军)

谁在收藏
浏览:2951次

评论回复
  • 寄母山下

    2022-06-06 03:40:23 寄母山下

    廖司令1940年左右曾在莱芜辛庄镇傅宅科村驻扎过一段时间。鬼子围攻过来曾留下一个排左右的兵力做掩护,听老人讲都牺牲在了傅宅科村。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宝子
    宝子
  • 寄母山下
    寄母山下
  • 思目
    思目
  • 向明
    向明
  • 辉哥
    辉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