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辅仁传略(文/泰安市泰山区党史办)

慢慢来 发表于2017-10-21 14:42:24

夏辅仁,原名夏天庚,1916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县(今泰安市)永福街一个书香门第。夏辅仁的少年时代,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难重重,民不聊生,人世间尽是不平。有正义感的夏辅仁,常与同龄人在一起谈国事,议人生,论前途,想着有一天能改变这个令人厌恶的世道。

1928年,夏辅仁考入省立泰安三中。在学校,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思想受到很大启发。当时,日军侵占济南,制造了屠杀大批中国军民的“五三”惨案,激起了进步师生的民族仇恨。三中师生编排了抗日话剧,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夏辅仁积极参加演出,他激昂陈词,绘声绘色,把一腔爱国激情完全融入角色之中,使台下观众深受感染。同时,他还积极参加了抵制日货、反对封建迷信等活动。泰城的人们亲切地称他“革命的孩子”。

1931年夏,夏辅仁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曲二师由进步人士张郁光广泛聘请进步教师来校任教,支持共产党在学校开展革命活动,该校革命活动十分活跃。夏辅仁如鱼得水,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年秋天,学校党支部在张郁光支持下,用民主选举的方法改组学生会。夏辅仁积极地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活动,结果选出了以支部书记程金鉴为主席、由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组成的新的学生会,夺取了党对学生会的领导权。由于夏辅仁表现出色,被大家选为学生会学习宣传委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校党支部遵照上级党组织部署,领导师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时,以国民党员、训育主任张彝堂为首的一伙人,打着“抗日”的旗号,把持了学校“抗日会”组织,公开攻击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政策,破坏抗日活动,并蒙蔽拉拢少数人与进步师生对立。程金鉴、夏辅仁等十几名骨干分子在进步老师支持下,与他们展开了辩论和笔战。11月初,党支部决定借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之机,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抗日救亡活动。夏辅仁、亓美堂率先上阵。他俩自刻钢板,印刷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宣言》的文件,黎明前在校内张贴,还到曲阜城北孔林的林荫道上散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抨击张彝堂一伙的反共言论。随后教务主任、共产党员陆剑平和程金鉴领导召开了辩论大会,彻底批了张的谬论,并把他们驱逐出曲二师。在斗争中,夏辅仁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本月二师党支部改为特支,程金鉴为特支负责人,夏辅仁被吸收为特支成员。

赶走张彝堂一伙后,二师改组了校抗日会,特支在张郁光支持下,停课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夏辅仁和进步师生一起上街游行,下乡宣讲,抵制日货,组织各种抗日团体。二师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激起了地方反动势力的仇恨,他们向国民党省政府控告了张郁光。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下令到二师搜捕共产党,张郁光事先得知消息,帮助程金鉴、夏辅仁等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反动当局扑空后,即将张郁光撤职查办。

这时,特支已接到省委有关组织学生赴南京请愿,迫蒋抗日的指示。但面对张郁光校长被撤查这一突然变故,特支经过再三分析,决定了先赴省请愿、后南下的斗争策略,遂成立了护校委员会,组织了350人的请愿团,于12月10日从兖州奔赴省城济南,向国民党省政府请愿,提出三条要求:1收回撤销进步校长张郁光职务的成命;2释放被逮捕的抗日救国会会员代表;3给学生派车去南京请愿。韩复榘怕学生闹出大事,当天晚上用欺骗手段把请愿的学生送回校。回校后,特支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在曲阜拦火车去南京请愿。遂以学生会的名义组成“南下请愿指挥部”。12月16日清晨,该校500多人组成的请愿队伍启程。他们冒着风寒,壮怀激情,徒步奔向30里以外的兖州火车站。路上,夏辅仁等一马当先,贴标语,呼口号,做宣传鼓动工作。到兖州火车站后,学生们用卧轨的办法截住了火车。夏辅仁带宣传组立即登上火车,面对旅客宣传:“我们要求南京政府出兵抗日,是爱国的举动,当局不给车,我们只有截车……”他们的行动得到了旅客们的支持,纷纷下车给学生让位。由于南京政府电告车站不准学生南下,学生们便忍着饥饿和寒冷,露宿车站,坚持斗争,致使津浦铁路全线交通中断。

对学生的爱国行动,韩复榘又急又怕,连忙下令驻兖州的第二十二师师长谷良民派兵弹压。夏辅仁和同学们毫不畏惧,高呼:“爱国士兵要和学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救国!”“爱国的战士们,调转你们的枪口,对准我们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士兵听了,不知所措,军心动摇。趁此机会,请愿学生又在火车站贴出了“打倒国民党”、“拥护苏维埃”等标语,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南下请愿的意义,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行动得到了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群众主动到车站送水送饭、问寒问暖。人民的关怀,更加鼓舞了学生的战斗激情。

在南下请愿斗争中,夏辅仁成了闻名全校的革命积极分子。

曲二师的请愿活动震惊国民党政府,他们开始下毒手。1932年5月20日夜,国民党“特别侦谍队”会同兖州反动武装,对曲二师进步师生进行大逮捕,夏辅仁等24名师生身陷囹圄。

夏辅仁等被捕后,被押送到济南第五监狱。夏辅仁和绝大多数被捕师生在狱中软硬不吃,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面对敌人的火钳、鞭抽、压杠子等残酷刑罚,铁骨铮铮,毫不屈服。对于敌人的“安抚”、“体恤”,横眉冷对,毫不动摇,弄得敌人没有一点办法。

敌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给夏辅仁判刑13年。

当时,狱中的政治犯经常被狱卒打伤,患病的也较多,有的被折磨致死。狱中爆发了反打骂的绝食斗争,夏辅仁首当其冲,带头与典狱长辩理,要求保障政治犯的生命安全,并保证今后不再打政治犯,否则就将绝食斗争进行到底。典狱长害怕闹出大事,只好当众宣布答应所提条件。

1934年7月,夏辅仁等20余名政治犯被押送到益都第四监狱。这个监狱的典狱长和看守长,都是残暴之徒,经常寻衅打骂政治犯。夏辅仁他们被押来之后,狱方为了给新来的政治犯来个下马威,动手打了一位叫周崇德的铁路工人。为了回击敌人,夏辅仁等人绝食六天半,迫使看守长当面答应不再打骂政治犯,对政治犯的牢房也管得松了些,可以三个人住一个号。这样就更有利于他们开展狱中的斗争。他们在狱中组成了临时党支部,张晔任支部书记,程金鉴任宣传委员,夏辅仁和李林任委员。夏辅仁在临时支部的领导下,参加了狱中10多次绝食斗争,迫使敌人对政治犯作了种种让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形成。国民党政府迫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的压力,被迫同意释放政治犯。夏辅仁于当年10月被释出狱。

出狱后,夏辅仁带着被摧残致病的身体,顾不得养病和休息,马上与中共泰安临时县委书记鲁宝琪取得联系,立即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他积极参加爱国学者范明枢老先生成立的“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的工作,参与组织“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动员各阶层“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共赴国难”,参加抗日。启发群众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战斗。经他们的宣传、发动,参加抗日自卫团的人越来越多。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从济南转移到泰安。省委机关一度设在夏辅仁家,省委书记黎玉和郭洪涛、林浩、景晓村等十几位领导人经常在他家里开会工作,部署、发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省委为了加强泰安县党的工作,决定成立泰安县委,夏辅仁任书记。在省委领导下,夏辅仁和县委其他同志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0月22日,省委在泰城文庙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县发动群众,筹备枪支,做好武装起义准备。根据省委会议精神,泰安县委决定全县分片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待命参加起义,由夏辅仁和组织部长鲁宝琪负责津浦铁路以东地区。12月2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并轰炸泰城,此时省委已转移到城南篦子店村。当天,省委召开紧急行动会议,决定在日军侵占泰城时,即在徂徕山举行武装起义。为保证起义计划的顺利进行,夏辅仁派人首先上了徂徕山大寺。观察形势,了解情况。30日省委机关撤离篦子店,上了徂徕山。与此同时,夏辅仁带领县委和自卫团部分人员奔赴徂徕山。31日晚,日军侵占了泰安城。第二天,山东省委在徂徕山大寺举行武装起义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首批起义部队共160多人,其中泰安县来徂徕山集合的就有110多人。

1938年3月,有民族爱国心的原国民党六区区长程子源在四支队的影响下,率其部队百余人,加入了四支队,被编为八中队,程任中队长,夏辅仁任指导员。在此期间,他组织战士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教育战士懂得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性质;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部队每到一处,他就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抗日宣传,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5月,根据党中央创建山东根据地的指示精神,省委决定从起义部队中抽调一批干部,到地方开展工作,夏辅仁、朱玉干等被派回泰安。他们首先恢复建立了泰安县委,夏辅仁任书记并兼泰安县独立营政委;接着整顿恢复了区一级党组织,建立了各区区委,并大力发展党员。到年底,全县发展新党员200余名。同时,夏辅仁等在县和各区建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了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和抗日自卫团等群众抗日组织,为建立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月,四支队二团在沂水一带活动。该团一营副营长于得水欲投靠泰安的国民党顽固派,利用战士的乡土观念,以“在哪里都是抗日,回泰安找夏辅仁去”为口号,欺骗、裹胁副团长程子源将全营干部战士拉回了徂徕山。四支队副司令员赵杰、原一营营长封振武立即赶来做他的工作,但于得水坚决不回。夏辅仁对一营做了大量说服工作,最终处决了于得水,才初步稳定了这支部队。10月,该营大部和泰安县独立营合编为泰安独立团,程子源任团长,夏辅仁任政委。当时独立团人员思想混乱,行动散漫,乡土观念仍很浓厚。夏辅仁及时对部队指战员做了大量艰苦的思想工作,开展正面教育,启发他们的爱国抗日热情,有效地克服了他们的乡土观念,提高了政治觉悟。是年底,该团顺利调赴莱芜,编入主力四支队一团。

1939年1月,中共泰山特委成立,统一领导泰安、莱芜、新泰、泗水等地党的工作,夏辅仁任特委书记。

夏辅仁带领特委一班人,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山东分局大力发展党的指示,努力发展壮大党的力量。5月,特委及时向所属各县委作了部署,领导各县结合政权建设,层层举办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广泛发动群众,发现并培养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在四支队的积极协助下,泰山区党的发展工作搞得轰轰烈烈。至年底,全区发展党员近万人。

为建设泰山区抗日根据地,夏辅仁呕心沥血。他当时虽年仅23岁,却老练持重。他身为特委书记,作风民主,不搞特殊,在工作中,他紧紧依靠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研究重要工作,他都是让同志们充分发表意见,尔后综合大家意见作出决策;在党的组织生活中,他始终以一个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生活会,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

1939年3月,特委了解到曲阜、泗水、宁阳一带,有一股韩复榘的部队,曾一度投靠过日军,团长叫黄瑞璋,老百姓把该部队称为“黄团”。根据地方党组织掌握情况,黄本人不愿当汉奸,有争取过来的可能。当时泰山特委正在大力发展武装,夏辅仁和吴瑞林当即决定派赵恒去做争取工作,夏辅仁亲自给曲、泗、宁县委写了信。赵恒通过曲、泗、宁县委与“黄团”联系上后,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促使“黄团”300多人投奔了八路军。

1939年10月,鲁南区党委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沂水岸堤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夏辅仁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中旬,夏辅仁随郭洪涛、张经武赴延安。由于“七大”延期举行,夏辅仁留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夏辅仁长期工作在祖国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先后担任黑龙江嫩江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副盟长、中共呼伦贝尔盟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民族室副主任等职。1961年3月,夏辅仁调任西藏工委副书记。他克服了环境艰苦、语言不通和生活习俗不适应等困难,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兄弟民族人民的爱戴。

1964年11月23日,夏辅仁到基层检查工作,在波密地区通麦县境内公路上,遇上山崩,不幸被飞石击中头部牺牲,时年48岁。噩耗传出,西藏自治区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为他的不幸牺牲而万分痛惜。西藏党组织、政府和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并将遗体安葬在拉萨西郊烈士陵园。

(泰安市泰山区党史办)

浏览:1487次

评论回复
  • 永福街上

    2020-05-27 16:50:15 永福街上

    夏氏族人致敬革命先辈!

最新来访
  • 四师后人
    四师后人
  • 汝天
    汝天
  • 旖旎
    旖旎
  • 永福街上
    永福街上
  • 深蓝
    深蓝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