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八路闫娟的故事(记者/马春晓)

李延 发表于2017-10-29 23:23:05

马保三率领的八支队在寿光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千余战士中有六位女性,她们被称为“六姐妹”。

闫娟1937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第一批参加武装斗争的女战士之一。

“六姐妹”誓死加入八支队

“大姐能够上学读书并加入革命队伍和父亲有着直接关系。”延伦山说。父亲延士祯和伯父是一战时期的赴法劳工。在那儿,父亲了解了列宁领导苏联革命的故事,回来后常讲给闫娟听,这让闫娟对于共产主义有了较早的认识。同时,父亲倡导男女平等,鼓励闫娟要上学读书。

1935年,闫娟在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了“学联”和“寿光旅济学生自治会”,以群众公开集会为名,掩护地下党组织和救国联合会的活动。

作为学校里的活跃分子,闫娟经常和张庭芳一起串联各校,联络动员学生,宣传抗日,抵制日货。为此,期末考试成绩单上,闫娟被画了两个零,意思是被注意的学生。

1937年,牛头镇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司令员是马保三。得到消息后,闫娟和一批女学生们十分兴奋,当即决定要加入八支队。“然而,加入前的头一天晚上,不少人害怕了、反悔了,但闫娟和张庭芳等六人誓死加入八支队。”她们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八支队“六姐妹”。

“抗战不怕死,怕死不抗战”

加入八支队后,“六姐妹”先被编在宣传队里,跟随大部队向胶东前进,并和七支队进行整编合一。进攻黄县城前,宣传队长把大家叫到眼前,说支队要分成两路前进并讲明了形势,让大家举手“谁跟韩明柱(八支队副司令),谁跟马保三。”闫娟举手跟韩明柱。散会后,队长走到闫娟跟前说:“韩副司令这个队是打仗的,很危险。”闫娟却说“抗战不怕死,怕死不抗战。”就这样,闫娟扛着一把大刀跟随韩明柱部队解放了黄县城。

后来,闫娟又被调到沂蒙山区,担任沂水县妇救会会长兼党团书记、蒙山工委委员、妇联主任等职。当日寇在沂蒙山区实行“三光”政策时,她与机关人员在蒙山区坚持反扫荡,抓汉奸杀特务。她的前夫原鲁中军区司令员陆升勋也在反扫荡突围中壮烈牺牲。

闫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战斗,不知多少回与死神擦身而过,延伦山说:“大姐不光一个人革命,她还拉着大家一起革命。我们家兄妹六人,有四人参加革命,另外两人从事的也和革命有关,这都受大姐的影响。”

延伦山说,大姐参加革命时,他刚刚记事。一次,大姐回家探亲并开了个家庭会议,打算带大家出去革命。当时,母亲不同意,父亲没有吭声。“当时大姐说我太小,二姐留在家里干活,于是大姐带着三姐延华先走了,随后大哥二哥也都参加了革命。”延伦山说。

毛主席称她是为革命事业奉献的有功之臣

战争年代,她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平年代,她仍不辱使命,做好培养战士的传送带。

1942年,闫娟担任东海地区纺织局局长、工商局党委书记、干部科长等职,为粉碎日寇对沂蒙、胶东大山区实行的经济封锁,纺纱织布,组建纺织合作社、织布厂,解决了军队和群众们的穿衣问题。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她奉命率机关人员急行军进驻威海市,在敌机大炮下抢占伪市政府大楼……

抗战胜利后,她先后任政治指导员、组织科长等,专为军区培养干部。1950年,她和团队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开创并组建军事交通部,时任军事干部训练科副科长。

1952年,闫娟和丈夫李注东一起在南京受到毛泽东、陈毅的接见,毛主席称他们是为革命事业奉献的有功之臣。

记者马春晓(感谢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守祥的大力支持)

浏览:374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