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这当年“海棠叶”的一角,既是丰饶之土,又是多难之地。这一方黑土地,被“满洲国”这一耻辱的名字压了整整14年。其沦陷时间最早,受奴役最深,日伪对此地的统治比全面抗战的8年还多出6年。
抗战结束后不到半年,这片土地上便燃起内战烽烟,接着又经历了为时三年的血火搏杀。
从全国来看,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具体起因,是源于受降问题。日本投降后,日军并未立即撤出原沦陷区,当时负有全国统一军事指挥权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受降政策亦即“地盘划分”规则,而是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不动,等候“国军”前来对日受降,这就势必引起反弹。
在敌后抗战多年的中共军队,居然没有资格接受日军投降,中共方面自然要问,这又是何道理?因此在山西上党和辽宁山海关,都曾发生过两军的激烈冲突。原沦陷区的事态,逐渐演变成了“地盘争夺战”。
1946年1月初,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停下,国共双方都下达了停战令,以便迎接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但国民党方面对于接收东北的态度,中共方面不能接受,新的军事摩擦遂再度爆发。
年初,国民党从关内调来东北的精锐“国军”已达30万人,兵力已占明显优势。林彪统帅的东北民主联军,遂向乡村与边缘城市转移,着手清剿土匪与残余伪军,建立根据地。
4月中旬,苏军开始撤走,东北民主联军相继占领了长春、哈尔滨与齐齐哈尔。随后,两军在四平街,长春等地激战,东北局势随之急剧恶化。 5月19日,民主联军在四平保卫战中失利,从辽北全线后撤,一直退至松花江北,背倚哈尔滨,以陈云开辟的北满根据地为落脚点。
这是东北战事中,中共方面的低潮期。国民党军一路跟进,接连占领了公主岭、长春、德惠、吉林等地,直抵松花江南岸,但暂时尚未渡江进占哈尔滨,双方遂形成僵持局面。东北解放区面临敌兵压境、土匪骚扰、部队哗变、经济紧张的严重困境。
此时,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于6月6日下达了第二次停战令,东北局面方得以维持不变。
30年前,笔者在东北,曾偶然接触到两个过去曾为“少年军人”的中年人,他们分别向我讲述了当年情况。其中一位是东北民主联军的士兵,他说:“八路军(习称)那时候从我们老家过,我就参军了。八路装备差,还有使三八大盖的呢。那时候难哪,五黄六月的还穿着棉袍,换不下来呀,被敌人撵得直跑。”
另一位,是国民党青年军207师一旅或二旅的士兵,驻守沈阳,该部投降后参加了解放军。他说:“我们青年军,军服是清一色的‘罗斯福呢’(美国布料)。我是警卫连的,挎卡宾枪,子弹夹在胸前这么一挂,相当精神!八路不行,土得很。”
两人所述情况反差之强烈,令我印象至深。
牟宜之此次赴东北,亦是从龙口码头乘木船,横渡渤海湾,在辽宁沿海一处叫做“大老幺”的地方登陆。据牟小白在回忆文章里说:“海上漂泊苦不堪言,我母亲说她几日呕吐不止。记得同船下属还有魏梓林。”[1]
牟宜之调来东北的时候,恰是民主联军刚失四平、全线北撤之际。部队损失惨重,连排干部奇缺,首长警卫员都不得不充实到部队里当干部。军情万分紧急,若敌再向松花江以北进攻,则民主联军只有退入苏联境内一途了。军事上的压力,要求联军要有更多的对敌方法,增加策反力量即是其一。
年初,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后,将原有12个军区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大军区。其中的南满军区,司令员程世才,政委就是肖华。牟宜之此次来东北,应仍是由肖华点的将。
这一次,牟宜之又给肖华当起了智囊,一如早先在乐陵时期的默契。异地相逢,正是敌军压境时,两人又将作通宵长谈了。
恰在牟宜之到达的时候,南满军区改称为辽东军区(辖第3纵队、第4纵队及辽宁、安东、辽南军区),司令部驻地在本溪,后逐渐南移。牟宜之到辽东军区报到以后,先后任司令部秘书长、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和联络部部长。
他在抵达东北的时候,与先期赴东北的儿子牟敦康已失去联系多时。战火阻隔,音书难通,他还不知道,牟敦康已于上年12月底来到吉林省的通化县(今通化市),经罗荣桓政委推荐,被选入解放军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在飞行第一期乙班学习。父子俩就这样,同属一支大军,相距300余公里,却互不知彼此,失之交臂。
在牟宜之赴东北之前,程世才、肖华部就与国民党军频频交手,在南满牵制了大批敌军,为四平方向的联军减轻了压力。几仗下来,战绩不俗,此前曾集中四纵队全部兵力,全歼国民党军25师,敌师长、副师长以下5800余人被俘,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首次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但敌军毕竟势强,程世才、肖华部还是在一步步后撤。
在撤出本溪后,为迟滞敌军对北满的进攻,程世才、肖华部又发起“鞍(山)海(城)战役”,对手是敌184师。牟宜之这位秘书长的到来,顿使肖华如虎添翼。
这个184师,隶属于滇军第60军,曾在日本投降后,进入越南境内受降,1946年5月初由越南海防乘美军海军舰船,急驶八昼夜赶赴东北,参加内战。
抵达东北后,该师归新6军廖耀湘指挥,在鞍山、海城、大石桥、营口一带布防。师长潘朔端[2],云南威信人,早年也是个热血青年,1925年从云南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4期,加入了国民党,系左派人士。他参加过北伐,后因有“亲共”倾向也被驱逐,遂流落于上海。后在同乡的资助下回到云南,加入滇军,一步步升至184师师长。
第184师当时的处境很不好,潘朔端率师部和第552团驻防海城,其余两团驻防大石桥和鞍山,非常分散,实际上是为中长铁路护路,以保障补给。这个态势,随时有可能被民主联军分段吃掉。加之蒋介石对滇军并不信任,东北保安长官部专派两个少将高参,带着一支30人的别动队和一部电台,负责监视184师。
5月25日,程世才、肖华指挥部队攻占鞍山,歼灭了184师的551团。之后,辽东军区第4纵队副司令韩先楚即托被俘人员给潘朔端带去一封信,晓谕其战场起义。
26日,4纵开始炮击海城,韩先楚又释放了30多名俘虏,令其携传单入城散发,并再次给潘朔端写信敦促。此期间,牟宜之作为辽东军区对敌工作的总负责人,在促使潘朔端起义的过程中,“尽了很大力量”[3]。
眼看解围无望,潘朔端亦早有起义之心,便与副师长郑祖志、师参谋长马逸飞、552团团长魏英商讨,决定立即起义,并与韩先楚达成了协议。
1946年5月30日凌晨,潘朔端率领184师师部和第552团,共2700多人撤出海城,向全国通电,宣布举行反内战起义。
此即轰动全国的“海诚起义”,乃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第一次成建制起义。联军趁势追歼顽抗的550团,收复营口、大石桥,俘虏了团长杨朝纶。辽东军区鉴于战役目的已达成,遂指挥各部队于4日撤出战斗。后孙立人率部来援,虽连续进占鞍山、海城,但已于事无补。
此役使辽阳以南铁路线全部恢复,联军兵锋可威胁到沈阳,有力地支援了北满,打乱了蒋介石欲进攻哈尔滨的部署,对东北以后的战事转折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毛泽东致电予以表扬,称赞“鞍山战争打得很好”[4]。
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肖华又趁势组织了新开岭战役。集中第4纵队全部兵力,在辽宁宽甸县西北之新开岭地区,歼灭来袭之国民党军25师8900余人,俘虏敌师长、副师长以下5800余人,创东北民主联军首次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
彼时,俘虏官兵加入解放军的人员,习称为“解放军官”和“解放战士”。随着战果扩大,俘虏人员经改造加入解放军的,已占部队总人数的相当比例,有的部队竟达60%以上,因此对俘虏官兵的教育改造,至为重要。
牟宜之从此时起,一直到1948年底,都负责直接领导辽东军区政治部的“解放军官教导大队”,出力甚大。《有功岂必书之碑》一文里,高度赞扬了牟宜之在这一段工作中的清廉节操:
在战争年代的统战和联络工作中,他一直保持着一尘不染的作风,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对缴获的财物一律归公,对俘虏所带的个人物品,决不允许任何人攫取,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政策,加速了俘虏的转化过程。
这些评价,在今日读来,尤令人慨叹。
他后来负责指挥押解敌25师一批俘虏军官到后方通化军区进行审讯和教育改造,一路上既要提防空袭和敌散兵游勇袭扰,又要与顽固不化分子斗智斗勇,且敌有重兵压境,通化即将弃守,经过颇为惊险。
1964年,曾在全国曾公映了一部珠江电影制片厂拍的故事片《逆风千里》,影片主要人物解放军指导员宋志刚(马奕饰),其原型的部分素材就来自牟宜之。
对这部影片,有关资料介绍道:
196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逆风千里》,用一种当时中国影坛从未涉及的新颖角度,描写了在1946年秋,我军歼敌“千里驹”师后,指导员带领小分队,奉命押送俘虏的校级以上军官,前往辽东军区驻地,在敌强我弱、腹背受敌险境中,我小分队克服种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捣乱、破坏和种种阴谋诡计,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5]
影片拍完后,本已通过陶铸、邓子恢、夏衍、刘亚楼等领导人层层审查,但康生却不知何故,借机刁难,指斥这部影片是“直接为国民党服务,鼓动阶级敌人复辟的反革命影片,对特务分子起指导作用。”
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为此大惑不解,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反驳康生道:“这部片子我看过,它虽然不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却不存在你讲的这些严重的政治问题。”但康生却不肯罢休,又评价这部电影“是动国民党之心,泄对共产党之愤”,强迫该片在全国停止发行。中宣部遂被迫下文,对该片进行批判。
1964年7月29日,康生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总结会上,公开点名批判影片《逆风千里》、《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及京剧《谢瑶环》、昆曲《李慧娘》等是“坏电影”和“坏戏”。随后,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亦相继发表批判文章。
《人民日报》和其他各大报,曾用整版文字对《逆风千里》展开条分缕析的批判,使这部影片知名度骤升,成为文革前被诬为“大毒草”、“反革命影片”的首批影片之一,上映时还在片头附加了千字前言,其标题赫然为:“反革命影片《逆风千里》”。
批判《逆风千里》,就此成为文革前起于青萍之末的一股逆风,殊为怪诞。
笔者在上小学5年级时,广播里就开始连篇累牍地批判《逆风千里》,从批判内容推断,它就是个战争题材的惊险片,却不知为何要被揪出来示众。即使小学生如我,心中也是大有疑惑的。
该片的演职人员为此厄运当头。编剧周万诚被遣送回山东老家,文革中又多次被残酷批斗,牙齿全被打掉。导演方徨是1938年参加新四军的老干部,1941年“皖南事变”后曾坐过国民党上饶集中营的监狱,后在赤石暴动中越狱。这位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后在文革中却被扣上“反革命”、“叛徒”的帽子,常被红卫兵、造反派们拉出去公开批斗,其老伴因受惊吓而猝死。
1966年1月21日,江青从上海到苏州去找林彪,说她要以“文艺革命”的名义,找部队负责文艺工作的同志开个座谈会,此议得到了林彪赞同。2月1日下午在上海,江青向与会者“吹风”之后,当晚就与大家一起看了批判的第一个靶子《逆风千里》。
这之后,共开了十多天座谈会,看了30场电影和3场戏。座谈会结束后,起草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集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这个《纪要》,是文革初期影响极大的一个文件。
对《逆风千里》的批判狂潮,一直延续到1968年方有所减弱。
康生,江青这两个惯于搞阴谋的“大人物”,当时是否知道《逆风千里》主角所依据的真实人物是谁?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康生曾长期主管党内干部考察,号称是“党内活档案”,他是否知道真实生活中的辽东军区敌工部负责人是哪一位?拿《逆风千里》作为批判靶子,究竟是纯属偶然,还是别有居心?有没有想借此手段永远“冷藏”牟宜之的意图?这些,皆成历史迷疑。
牟宜之在军中负责的策反工作,具有极大的风险性。纵使背后有百万雄兵做后盾,但一旦在敌营发生不测,便无任何人可以救他。他每次只身赴敌营劝说、晓谕、周旋之时,都拿出了将头颅暂寄项上之决心。他也感到上级对他这样的“归来者”,隐隐有顾忌之心。但他并不在乎这些得失荣宠。
然而,这位“对真理无条件无限制”信仰的知识分子军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在战场上的每次出生入死,到30年后都将变成造反派对他横加迫害的绞索。
——这些在结局中发生的悲剧,都反过来指证了在源头就存有谬误!
他那时显然还不能悟到这些。不过,同样是鏖兵沙场,在抗战时和后来在内战期间,他的心情毕竟还是大不同的。
在抗战期间,牟宜之写过不少诗篇,多为战场即兴诗,意气风发。但在整个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则一篇也没有。是军情紧迫没有时间,还是目睹兄弟阋于墙而没有心情?不好猜测。
此时发生的一件事,恰说明牟宜之当时内心相当纠结。
在通化教育改造俘虏军官时,有些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的中下级军官,拒不服从改造,坚持“正统”立场。当时南满战线压力甚大,民主联军随时有可能放弃安东、通化,向临江转移。战争期间,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无专门关押俘虏的监所,若带着俘虏转移,又势必成为隐患,因此上级频频催问改造情况。
牟宜之只得如实上报:在短期间内改造好这批俘虏军官,已无可能。
鉴于不久前发生的杨朝纶事件,很快便有军令下来,要求就地处决这批敌军官。又因通化城内居民混杂,还住有一些俘虏及家属,为不引起恐慌,要求不能开枪,不能就地掩埋,要处理得干净。
牟宜之对此于心不忍,但只能执行命令,挑出其中最顽固者押赴浑江畔,予以处决。当命令这些人转过身去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末日来临,其中竟有人说:“拜托请写信告诉我妈。”事后上级还责怪下来,认为牟宜之过于心软,杀得太少,留下的太多。
处决了这批俘虏军官后,牟宜之终生为之感到内疚。多年以后,还曾对子女们提起,叹息道:“毕竟那都是年轻的生命呀……”
万炮轰鸣,大地倾覆。牟宜之作为军人,却实不愿见到眼前这惨烈的景象。多年以后,当儿子们背诵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时,他听到“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之句,仍忍不住喟叹不止。
[1] 见牟小白回忆录《边缘人生》第13页。
[2] 潘朔端(1901-1978),字孝源,云南威信人。黄埔军校第4期学员。“4·12”政变后,因有“亲共”倾向,被清洗出国民革命军第3军,流居上海。1929年回滇,历任滇军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抗战时期,在第60军任团长,在台儿庄战役中率部奋勇杀敌,被授予一级宝鼎勋章。1945年任184师师长,入越南受降。1946年初调驻辽宁海城。5月率部起义,10月加入中共。历任东北民主同盟军第1军军长、东北嫩江军区副司令员、东北解放军第一兵团副参谋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昆明市委常委、昆明市市长、昆明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3] 见《有功岂必书之碑》。
[4] 见高宝新《碧血丹心:毛泽东和他的麾下将领》,长征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5] 见刘澍《中国电影幕后故事》,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