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伦,1919年12月出生,山东牟平人,1942年入伍,1938年1月入党。1942年5月,山东牟平公安局侦察员;1952年6月空军辽阳基地场站政治处副主任;1962年2月空军第16师后勤部部长;1972年9月空军第40师副师长。现享受正师级待遇。1955年,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自由独立勋章;同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3年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和平勋章;1988年8月1日,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奖章。1977年4月离休。 ——《丹东军事志·人物篇》
他在警卫员的坟包前伫立许久
上世纪70年代,李作伦曾回过一趟老家。
儿子李晓明陪父亲回家。车进入山东省牟平县境内,李晓明发现父亲的情绪有了一些变化,沉默不语。突然,老人让车停下来。
下了车,老人走到一个土包前伫立。许久,李晓明看见父亲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父亲在想什么?等了好一会儿,李晓明走到父亲跟前,想催促父亲一下。
李晓明说:“爸,咱们走啊。”在沉思中的老人回过身来告诉儿子“我的一个警卫员就牺牲在这里!”
原来他是在悼念自己的一个战友,面前的坟包里埋着的是他的一个警卫员。
后来,李作伦老人曾不止一次跟子女感叹:“跟着我的警卫员只有一个牺牲了……”
解放后,李作伦只回过两趟老家。上世纪70年代,李作伦回去过一次。听说他回来了,家乡的人很兴奋,说“李向阳”回来了。
《平原游击队》这部电影在一代人的心上留下烙印,片中主人公“李向阳”这一艺术形象深深打动了一代人。山东省牟平县将军石村的人看过这部电影后说,我们胶东也有个“李向阳”,李作伦就是从我们将军石村走出去的“李向阳”。
11月25日,记者到了李作伦在空军干休所的家。老人虽是重病在身,仍可从其眉宇间觅到当年的英姿。
老人的子女跟记者讲起父亲的往事,心中感慨,说父亲的品格影响了他们。
他贴出告示命令鬼子把战友的遗体送回来
李作伦十几岁时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938年入党。1942年之前,他在家乡领导着一支武工队(武工队的全称为敌后武装工作队,在抗日战争中主要的任务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搜集情报、骚扰敌人、除奸除霸)。很小的时候,他就跟人习练武艺。随着他打鬼子的事迹越传越广,在老百姓中间对他就有了神奇的描绘,说他能飞檐走壁。
那次战斗中,鬼子把李作伦带领的武工队包围了起来。李作伦带领同志们跟敌人迂回作战,从包围圈的一个口子钻了出去,但他的一个警卫员牺牲了,遗体落入敌人之手。
鬼子四处贴告示,说打死了武工队员,还把遗体当街示众,以宣传自己的“战功”。李作伦看了告示,一股怒火从心中烧起,他决定跟鬼子唱一出对台戏。
武工队也在鬼子贴告示的地方贴上自己的告示,命令鬼子在限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把自己警卫员的遗体给送回来,不然,绝不让鬼子有一天安宁,抓住以后绝不轻饶!
这“命令”很有效果!迫于武工队的威严,敌人果然把烈士的遗体给送了回来。
李作伦给战友买了一副最好的棺木,和大家一起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埋藏了悲痛,继续跟鬼子战斗。关于他的许多传说,在山东牟平地区流传开来。
鬼子给他的脑袋定了500块大洋的价码
武工队跟鬼子周旋,出其不意地打击鬼子;鬼子也在四处嗅闻,想要找到武工队的影子。敌我双方突然“碰面”是经常的事。一天晚上,哨兵突然发出警报:鬼子来了!大家赶紧起身,李作伦用胳膊夹住警卫员跃上墙头,一个翻滚就跳到地瓜地里,然后,一个俯身钻进了厚厚的地瓜蔓子里。
把身子藏在地瓜蔓子里,屏住呼吸,搜寻的鬼子在周围转来转去。大皮靴子踩地的声音清晰可闻,但鬼子就是没有发现他们,又一次扑了空。
李作伦的名声越来越响,在敌人那里,他的名字就像挂在头上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鬼子张贴了告示悬赏,只要能抓到李作伦,无论生死,都大大地有赏。
鬼子给李作伦的脑袋定了500块大洋的大价钱。神出鬼没的李作伦让鬼子头疼不已,但就是抓不住他。
和警卫员俩人跟鬼子玩了一晚上
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有一份自己的报纸,叫做《胶东战报》。《胶东战报》曾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昨晚,李作伦率部重创日伪军……
有人看见这则消息,就问李作伦是怎么一个经过。李作伦哑然失笑:“什么率部,就我和警卫员两个人跟鬼子玩了一个晚上……”
那一晚,李作伦带着一个警卫员在一个村子里与鬼子和“皇协军”遭遇,被包围了。包围圈越来越小,马上就要被包了“饺子”,怎么办?趁鬼子和“皇协军”还没摸清底数,李作伦带着警卫员跟敌人周旋起来。两人一会儿向东,一会朝西,这一边打几枪,那一边扔两颗手榴弹。鬼子和“皇协军”懵了,搞不清楚对方有多少人,分辨不出敌我,胡乱地打起来,结果,错把自己人当成了武工队。
鬼子和“皇协军”打了一夜,天亮了才发现弄错了。这时,李作伦带着警卫员早就趁鬼子和“皇协军”打得热闹,从包围圈钻了出去。
施巧计借鬼子灭掉铁杆汉奸
敌后武工队和鬼子周旋,寻机歼敌,老是在急行军。走累了,就天做被,地当床,随便找个地方休息。
子女们听父亲讲,武工队员们有一个休息多长时间的“预定”方法,就是把胳膊枕在头下。睡着了,感觉胳膊被压得麻木了,就立刻起身,赶紧走!鬼子也许在后面撵上来了。常常是,武工队前脚走,鬼子后脚就追来了。
敌后武工队住在一些支持抗日的堡垒户里,村子里有汉奸给鬼子通风报信,鬼子就拿这些堡垒户开刀。李作伦弄清楚谁是汉奸后,心里有了主意。他带着同志们住进了汉奸的家里,汉奸战战兢兢,好吃好喝地招待,不敢怠慢 ,心里有苦说不出。
然后,李作伦再通过“内线”把汉奸“招待”武工队的事报告给鬼子,借鬼子的手惩治这些铁杆汉奸。
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进行得最艰苦的时候,有很多人气节不保,投了敌,而李作伦带着武工队坚持跟鬼子斗。
老人现在回忆,感叹:那时太艰难了!牺牲了多少人啊!日夜不歇地与鬼子干。他常跟子女们说,在战争年代,我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我却活了下来,这是多少条命换来的啊!
活下来不容易,老人因此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了。子女们现在回忆父亲的往事,常常钦佩父亲心胸的开阔。父亲对名利没有欲求,上级让做什么工作,他就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一路走来他用高风亮节树起了自己的形象
在抗日战争中,李作伦名震胶东。他是家乡人眼里的“李向阳”。抗战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爆发,他入朝参战。
长期艰难困苦的战斗生涯,对老人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损害。他得过胃癌、脑出血、糖尿病……现在,老人已是90岁高龄,但很多人现在还记得当年李作伦矫健的英姿。
上世纪50年代,李作伦调任浪头场站站长。场站的工作是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转,每到冬天,机场最怕的就是下雪。如果下雪,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就得立刻把机场跑道的雪清理干净,以保证飞机的正常起落。
只要下雪了,第一个赶往机场的一定是李站长。人们记得有一年正逢过春节,夜里突然下了大雪,去往机场的路被雪封住了,李站长想到了场站生产班养着几匹军马,他赶到那里,骑上一匹马就往机场赶。这时,司机顶着大雪开着车赶来了,李站长挥挥手说,你回去吧,下这么大的雪怎么走?现在马比车好使,说完就扬鞭驱马直奔机场。
他骑着马的威武形象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多年过去,人们仍能清晰记得。作者:赵金钟 韩俊博
浏览:10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