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不可被摧折的。有人说得好:你看到的年轻人,永远是以前倾的姿态在匆匆行走。牟宜之的青春时代,短暂地被困厄在线装书堆里了,他也许听见了生命一点点在崩坏。但是,信念在他心中一刻也没有死。
“凌晨犹自驭长风”,他在盼望着,曙光能照亮小窗。
天随人愿。这样的光,终于照进来了。大约是在1932年秋,家乡的老上级安哲,给他有信来,约他一定要回日照去。这个“一定”,他心领神会——归队的机会终于来了。牟宜之是怎样对丁惟汾讲起回乡理由的,不得而知。总之,他是逃离上海了,临走时,偷偷拿了姨夫的一件重要物品。
昔日与农民赌友的交往,今日算是有用了;牟宜之的家庭背景,也有用了。安哲他们,正在等待牟宜之回去。在家乡,将有一场大事发生。
牟宜之后来在《履略》里说:
我回去后,他们即策划暴动,并推我为西南乡的负责人,我当时本不同意,他们即骂我是“机会主义”,当时我也有激烈英雄主义,也就跟着犯了李立三机会主义错误。暴动第二日即失败,我是第二日即逃回上海了。
从以上描述看,朝思暮想的这一场暴动,几如梦幻。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履略》是在延安整风之后所写,意识形态的框框太沉重,凡涉及“路线”,就不能不慎言,牟宜之只能草草带过。
这是中共党史上很有名的“日照暴动”,亦称“秋收暴动”,虽有冒险性质,但不是完全无意义,我们先要把背景来弄清楚。
1932年6月,国民政府汇集50万大军,蒋介石亲任总司令,对红军发起第四次"围剿"。这次进攻,计划很周密,乃分区进行:以左路10万人进攻湘鄂西苏区(夏曦部),以中、右两路30万人进攻鄂豫皖苏区(张国焘部),其余10万人先困住中央苏区。待两路得手以后,再来收拾中央苏区。
6月,先攻张国焘。张部因屡胜轻敌,事先未作防御部署,苦战月余不支,退出鄂豫皖。到翌年2月才在川北找到空隙,成立了川陕根据地。7月,对夏曦部进攻开始。夏曦是搞党内“肃反”的狂热分子,杀自己人杀得太多,以至该部红军战斗力大为减弱,临敌又硬拼死打,三个月后不支,退往两湖边界,洪湖苏区全部丢失。可叹的是,撤退路上还在“肃反”不止。这支部队直到两年后,才在贵州东北落下脚来。
“日照暴动”的时间,正是两大苏区失陷后不久。中共山东省委大约是受到当时临时中央的压力,要以行动来支援苏区。考虑到日照的群众基础较为雄厚,已有党员900人,于是指示日照中心县委组织暴动,红军鲁南游击纵队亦加入行动,以牵制国民政府,应援南方苏区。安哲时任日照中心县委书记,负责日照、莒县、沂水、诸城四县的党务。此次暴动,就由他担任总指挥。
彼时的山东省,独裁管制甚为严密,腾挪的空间并不大,暴动的条件是不足的,但理想主义者自有其逻辑——宁肯玉石俱焚,也不能坐以待毙。
1932年10月13日晚,暴动打响第一枪,两城、秦楼、涛雒及现岚山后村一带,同时举事,队伍冲进地主宅院,收缴民团枪支,焚烧地契,开仓分粮。暴动队伍连克数十村镇,发展至1400余人。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1]闻报,急派81师243旅运其昌[2]部,联合地主武装予以“围剿”。暴动队伍遂正面迎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据牟宜之《自传》里讲,当时国军81师展书堂[3]部正驻在临沂一带,“即开到日照来了一个大屠杀”。
暴动分南北两路。北路领导人是红军鲁南游击纵队司令员郑天九[4],率部300多人,击溃山子河、大小曲河、马家店、焦家集子等处地主武装,随后南下,与鲁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陈雷[5]部,在涛雒镇外围会合,此后队伍遭地主武装狙击,苦斗数日,不得已将队伍疏散。其中的领导者陈雷,本名叫牟敦雷,系牟宜之同村的本家侄子,但年长于牟宜之两岁。
南路,由安哲、于共方(后叛变)、安子璋[6]率队,同样因寡众悬殊而失败,余部坚持到25日才最后疏散。
整个行动,从10月13日到25日,共坚持了13天,大小战斗计30余次,最激烈的有王家滩、沟洼、潮河、魏家北山、宅科、大王口等战斗。暴动虽失败,但在全国轰动甚大。
牟宜之负责的是西路,但他观察形势,认为绝无可能取胜,于是临时改变决定,西路便没有发动。事后被指为“违背决议,错误严重”。但日照西部的党组织却因此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隐蔽至抗战时期,发挥了大作用。
发动之前,牟宜之虽觉得暴动有较大的冒险性质,但在筹备过程中,还是不遗余力的。他的三子牟敦庭曾就此事回忆说:
陈雷当时是暴动的组织部长,我父亲是联络部长,负责购买武器。但是,购买武器哪里有钱?他就把我母亲的历年所存利钱全部提出,又把30亩地也给卖了,筹集资金。我母亲全然不知,到年底照旧去油坊结算时,人家才告诉她,所有利钱都提走了,地也转手了。她回家翻箱倒柜找地契,发现果然没了。[7]
当时安哲他们根本没有枪,没有暴动的条件。我爸爸偷偷卖了我娘从娘家带来的30亩地,买了一些枪。但我爸爸还是觉得暴动条件不成熟。后来解放之后,我娘还问我爸爸要这30亩地。我爸爸说:你把自己的孩子都送给革命了,还要这地干啥?[8]
牟宜之不能算富家子弟,但可算地主后代,这种毁家纾难闹革命的作法,绝非一切以利益来解释的观念所能讲得通的。人性与良知,无论什么出身,都是无法泯灭的,在青年中尤其如此。事后,牟宜之对暴动也做了反思:
我当时感到共产主义是对的,但我对暴动的作法实是反对,因此我有些消极,然而我只是自己这样想。
暴动失败,牟宜之的名字上了通缉令。第二天他就隐名去了上海,到同孚路大中里丁宅避难,家乡再不能回了。据说,前往日照镇压暴动的韩复榘部官兵,在战场找到一把精致的手枪,经向南京政府军委会核实枪号,竟是中常委丁惟汾的佩枪!省党部和驻军大感震惊,猜到这枪肯定是牟宜之拿来的,且牟宜之极有可能就躲在丁惟汾家里,但碍于情面,谁也不敢去拿人。
这手枪,便是牟宜之在回乡之前,从丁惟汾皮包里偷偷拿走的。丁惟汾得知此事后,对牟宜之大发了一通脾气。
这个心已经跑野了的牛犊,不套上笼头,教人如何放心?丁惟汾一时想不出办法,就牢牢地盯住了牟宜之,走到哪里都带着。
就是在这一时期,牟宜之的命运阴差阳错,与一位“万万惹不起”的人物有了一面之识。是在1932年前后,牟宜之曾见过在青岛大学当图书管理员[9]的李云鹤。这个李云鹤,就是江青。她上午在中文系平旁听几门功课,下午负责借书,晚上看管阅览室,每月有30块大洋的薪水,算是半工半读。
江青时年17岁,与中共地下党有密切关系,后入党。据牟家儿辈讲:彼时丁惟汾跟“二陈”闹矛盾,一度避居于青岛。江青因是丁惟汾子女的家庭教师,故常去丁宅。牟宜之也随丁惟汾去了青岛,由此认识了江青。
江青在那时,是一位活跃人物,在年轻人圈子里知名度颇高。据牟敦瑾讲,父亲牟宜之对这位李云鹤“挺瞧不起”,因她曾在济南闹过一次恋爱风波,致使男方投大明湖自杀,法院为此案开庭审理,李云鹤被传唤出庭,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10]。
对牟宜之来说,这是又一个命运之结,真是逃无可逃!
牟宜之避居上海后,暂时无虞了,但他心不能安,还牵挂着一起举事的那些战友们。与牟宜之一道被通缉的,当然首推安哲。安哲倒也无事,但他后来的命运,令人唏嘘。
暴动失败后,安哲藏匿于乡间,扮成吊孝人,躲过了搜捕,辗转到了辽宁大连,与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张洛书(安哲昔日在武汉的同学)接上关系。张洛书遂安排他到旅顺某民众学堂,做了一名教员。此期间,另外一些参加日照暴动的党员,亦先后潜来大连,安哲与他们有密切联系,后将他们中的部分人又派回了日照,与中共北平市委派到日照的郑培宣一起,着手恢复党组织。
1933年4月,安哲化名王德海,担任了中共奉天特委宣传部长。以拉黄包车的职业作掩护,从事工人运动,动员群众参加抗日义勇军、建立反日同盟会。这期间,他还主办了特委机关刊物《工人之路》,秘密宣传抗日。
同年6月23日,叛徒张柏生将安哲供出,安哲遂遭日本宪兵逮捕。宪兵队对他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连续审讯,他坚不招供,宪兵无法对他定罪,只得将他作为嫌疑犯,转至“伪满洲国”奉天(沈阳)法院监狱关押。在狱中,安哲保持了民族气节,带领难友绝食,反对狱方虐待。由于酷刑折磨,他身心俱损,患了严重的肺病,于1934年冬瘐死狱中,殉国时年仅28岁。
安哲死难之时,牟宜之正被迫流落异邦。不过,东三省早成“沦丧之土”,即使牟宜之有心、丁惟汾有力,也无法援手了。
国难当头,志士生命之短促,如电光火石。我们这些后人,都托了他们的福,愿忠魂安息于天堂之上,并无悔于他们当年的牺牲罢。
[1] 韩复榘(1890-1938),字向方,河北霸县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阀之一。原为冯玉祥部属,曾风云一时,后归顺南京政府,官至陆军上将。1928年任河南省主席,1930年任山东省主席。与蒋介石的中央保持半独立关系。“七七事变”后,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后因其不战而弃守济南并密谋反蒋,被蒋介石处决。
[2] 运其昌,国军中将。长期在西北军任职,1931年8月任第81师243旅少将旅长,抗战爆发后在津浦路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曾任豫西游击纵队中将司令, 1948年5月30日在河南驻马店被解放军俘虏。
[3] 展书堂,国军少将,河南周口人。保定陆军学堂九期肄业,原为西北军宋哲元部,后划归冯玉祥部,随韩复榘入山东,长驻临沂,任国军81师师长。抗战爆发后,曾参加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
[4] 郑天九(1905-1933),原名郑鸿锡,字天九,曾化名丁九,山东日照东港区小后村镇山子河村人。中共日照县委第一任宣传部长,日照党组织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5] 陈雷(1907-1991),原名牟春霆,又名牟敦雷,山东日照奎山街道牟家小庄人。中共日照县委第一任组织部长,日照党组织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暴动后遭通缉,赴上海,由党组织派往天津,之后又赴延安。1948年任青岛市军管会主任。1949年后,历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兼秘书长,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省纪检委员会书记,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山东省第五届、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1991年在济南因病逝世,享年84岁。
[6] 安子璋(1902-1940),曾用名安春生,山东日照东港区秦家庄村人,1930年加入中共,五莲山区革命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7] 见对牟敦庭的采访录像记录。
[8] 见电视文献纪录片《诗人牟宜之》文字脚本。
[9] 一说为录事,即誊写员。
[10] 据对牟敦瑾采访的影像资料。但查现有的江青传记资料,均无关于此事记载,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