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李正华传略(4)
李成江
七、阻击日军、粉碎顽敌、开创泰西根据地
道朗阻击战旧址
1938年3月24日至4月7日的台儿庄战役,经过两周激烈战斗,歼灭日军精锐部队一万余人,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一次重大胜利。日军前线吃了败仗,后方交通命脉津浦铁路连遭破坏,大为恼火,为了恢复和维持交通,随即调集泰安、万德两路兵力,同时出动,向我山东西区抗敌自卫团进行合击。4月6日拂晓,日军板垣师团一百多人分三路向鱼池一带进犯。道朗镇附近20余村的1000余名红枪会员自动组织起来,在小马庄与鬼子兵展开殊死搏斗。自卫团闻讯前来支援,士气大振,愤怒的群众拿起刀枪和自卫团一起向鬼子杀去,敌人被打的狼狈逃窜。在马庄南面的那股日军,被李正华带领的五大队截住,五大队又把北大圈一带公路桥梁破坏掉,使敌人增援的汽车过不来。五辆
汽车的鬼子待在那里,五大队一排枪打过去,日军被打死几个,吓得跳下车来趴在地上还击。五大队预先占领山头阵地,敌人不能前进半步。有一小股鬼子向他们迂回包围,被五大队激烈的枪弹压在一个坟头后面抬不起头来。自卫团战士一起呐喊:“捉活的!”喊声震天,鬼子惊慌失措,爬起来就往回跑,五大队又一阵排枪打死鬼子十几个。李正华指挥五大队在那里同敌人拼杀,日军几次冲锋都被打垮。敌人打不垮五大队,就很难向西前进一步。这时侯,崔子明叫武圣域带领三个大队来增援,他们有一挺机关枪,把它架在山头上,机关枪“嘟嘟嘟、嘟嘟嘟”一响起来,把鬼子压了下去。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鬼子进犯肥城的计划破灭,中途夭折,被打得狼狈不堪逃回了泰安城,五大队才撤出战斗。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日军伤亡惨重,连被打死的鬼子尸体当天没有撤下来,到了夜里日军在汉奸的配合下,偷偷地把尸体运回去。这就是有名的道朗阻击战,以人民抗日武装打败日寇板垣师团王牌军而名闻山东,给了日军以沉重地打击。
泰西自卫团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开展抗战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爱国人士;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工作原则,挫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在自卫团中,有不少大学、师范、中学生和从事教育的革命知识分子,他们与社会上层人物广泛的联系。自卫团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泰西地区的爱国人士和社会名流,大多是有民族觉悟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有的献枪、献粮,有的送子女参加自卫团,有的帮助我党作宣传。五大队在泰安八区漕河一带和九区大坡、东向一带就吸收了多名知识分子参加游击队,当地社会爱国人士献枪十三支,有的献粮供给游击队使用,为抗日工作做了贡献。
国民党的杂牌武装,他们各霸一方,独立为王,不打日军,专事欺压群众,与自卫团搞磨擦,争粮食,抢地盘。这些杂牌军有:国民党特务武装秦启荣的“别动队”,第二十三梯队牛希文部,封建地主武装欧阳丰部,还有薛家俊部和土匪武装“光复军”刘仙洲部,他们有国民党的“复兴社”为后台。他们和抗敌自卫团多次发生磨擦。1938年夏天,国民党秦启荣别动队、二十三梯队,纠集一些道会门、红枪会,从三方面保围自卫团的一大队、三大队、五大队,蓄意制造磨擦,在马家店一带发生冲突。国民党团长貌似公正的出来调解,他却暗地里煽风点火,对二十三梯队说:“自卫团是乌合之众,你们只要一冲,就解决问题。”红枪会在鱼池村自卫团联合打鬼子,自卫团是救命恩人,不能打,自己撤出走了;道会门是群众组织,也不愿意打;二十三梯队的人,也亲眼目睹自卫团打肥城,刀劈鬼兵,夜袭日本军车,道朗阻击战,想起这些事,他们没有敢冲的。在张北华指挥下,李正华率领五大队英勇善战,打得秦启荣的别动队步步后退,终于把他们赶到铁道东去,泰西抗日局面大为改观。
1938年9月间,武汉失守后,日军回师扫荡我敌后抗日游击队。泰安城和大汶口的鬼子出来扫荡,把秦启荣的别动队包围在东向镇,别动队打了几枪就溃散了,鬼子就继续向西到安家庄一带扫荡去。于是,自卫团决定利用这个时机,严惩国民党特务武装牛希文部。张北华和何光宇带领自卫团一大队、三大队、五大队攻打牛希文的老巢东向镇,段君毅也组织红枪会2000多人参战。天黑时,趁别动队不防备,李正华带领五大队冲进东向镇,夺取了岗哨的枪支,迅速占领了牛希文的司令部。李正华率先突进东向时,牛希文的队伍只集合了几十个人,五大队一阵猛烈射击,敌人死伤二十多个,那些没有被打死的,看到自卫团攻打进来,缴枪投降做了俘虏。自卫团继续扩大战果,将牛部六七百人打垮,其残余武装逃到津浦铁路以东。薛家俊的汉奸地主武装被消灭,其余的杂牌武装也一个个土崩瓦解。泰西地区全部成了我山东西区抗敌自卫团的根据地。
八、建立特委,建党整军,创建敌后根据地
郭洪涛等四十九人到达泰安
1938年5月上旬,党中央派郭洪涛担任山东省委书记工作。郭洪涛一行到达泰安县第九区边家院时,在北仇村听取了自卫团的汇报。他肯定自卫团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的成绩,并向自卫团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指示。郭洪涛当即决定留下抗大干部段君毅、孙光和红军干部何光宇、李国厚、张政富等一批有战斗经验的军政领导干部,加强泰西地区抗日斗争的,进行建党整军工作。根据山东省委的决定:建立泰西特委,由段君毅任书记,孙光任组织部长,万里任宣传部长,张北华任军事部长兼自卫团主席。特委建立后,首先集中力量,抓好部队的整顿和巩固工作。而建党和整顿军队是密切相关联的,军队要整顿好、巩固住,就必需发展党的组织。当时,自卫团除长清四大队建立了党支部外,其它部队中虽有党员但没有党的组织。因此,特委便把在部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放在首位。首先恢复战前党员的组织关系,将战前的共青团员转为党员,并将在党的领导下因从事学生运动被捕入狱的进步青年吸收入党。这样一来自卫团就有了建党的骨干。第一批发展的对象是大队、中队的教导员、指导员和大队长、中队长等。凡是具备条件的都吸收入党,使大队、中队的政治、军事领导权紧紧掌握在共产党员手里。自卫团五大队根据特委的要求,按照红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在五大队建立党支部,由武冠英任支部书记,李正华、张杰为委员。并在班长和战士中大量发展党员,使中队有小组,班班有党员,党员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和队员团结在一起,大大地增强了党的力量。由于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战士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泰西特委在进行建党工作的同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军工作指示,对抗敌自卫团进行了整顿。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对凡是愿意抗日的队伍都欢迎,并予以收编,所以,部队在半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到3000人。期间也不可避免的混进了个别地痞、流氓、土匪等不良分子。同时,各大队多是以亲戚关系串联起来的,往往带有浓厚的山头帮派气息,这对于统一指挥,加强部队建设,提高战斗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卫团,使之成为一支坚强的抗日队伍,就必须加以必要的整顿。特委和自卫团研究制定了整军方案。首先充实团部领导力量,任命红军干部何光宇为自卫团副主席,负责军事工作。然后,按照毛主席关于建立基干武装的指示,对所属各大队进行整编,选派红军干部张正富、李国厚分别任大队长和教导员。自卫团以原一大队为基础,补充五大队、七大队队员组建基干一大队;以原二大队为基础,补充三大队、六大队、十一大队队员组建基干二大队。这样五大队一部分党员骨干力量成了基干部队。在部队整顿过程中,加强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认真地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自卫团先锋连的中队长杜光举是个混进游击队的坏分子,因为部队生活苦,他鼓动队员随他拉出去当土匪去。自卫团抓住他偷卖军火,偷卖子弹的罪状,对混进部队的坏人杜光举,押解到自卫团司令部,经过公开审判,严明军纪,执行枪毙。这个队的领导权夺回来了,即纯洁巩固了部队,又密切了军民关系。
自卫团经过长期的锻炼和整顿,已经起了质的变化,泰西地区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泰西地区的形势比抗日初期大为好转,这对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是十分有利的。1938年11月下旬,泰西起义各部队齐聚大峰山区。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自卫团正式改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刘海涛任司令员,何光宇任副司令员,张北华任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共辖3个团,一个独立团,一个特务营。六支队特务营为支队警卫营,李正华任营长,赵英斋任教导员,桑龙轩任副教导员。六支队成立以后,在大峰山进行了短期休整,给部队的干部和战士一个互相熟悉的时间,便于以后进行作战。六支队改编以后,支队确定了行动方向和活动方针。决定抓住郁仁治垮台的机会,扩大活动地区,在平阴、东阿和东平等地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建立抗日群众团体,摧毁了地方土匪顽固派郁仁治、尹鼎祚的反动势力,搞垮了旧政权的反动基础。广大群众从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群众的抗日热情非常高涨,积极参加八路军。李正华的特务营每到一地,他都要抽调同志深入群众,组建抗日群众团体,扩充部队,帮助地方政府组建抗日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