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前后
一、滕县组建队伍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党中央即部署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同时调集53,000名地方干部随军南下,开展新区工作。曲阜县县委根据鲁中南区党委和地委指示,选拔南下干部。大家争先恐后报名,报名后,选择德才兼备,作风正派,有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经验的人南下。从县到区基本一分为二,一半留下坚持原地工作,一半组成70人的南下干部队。1949年农历正月15日后,县委、县府召开了盛大的欢送大会,并在孔庙大成殿前合影留念。
我提前去地委所在地滕县,参加南下干部大队的组建工作。曲阜编入一支队的第四大队,刘剑任大队长,我任副大队长。干部经过复审后,编为四大队第六中队,王德生任中队长,殷俊任指导员。地委在滕县车站又召开了盛大的群众大会,欢送南下干部,地委书记杨士法同志致欢送词,我代表南下干部表决心。在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乘坐刚修复的火车向临城进发。
二、临城干部集训
在临城集训,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将革命进行到底》、《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以及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传达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讲话、华东局关于南下干部的决定等文件。
刘瑞龙同志介绍了江南的情况,南下干部听了有了一个轮廓的印象,打消了不必要的顾虑。鲁中南地区的南下干部的任务是接管浙江,所以,又请曾在浙江工作过的杨源时同志介绍浙江的情况。
三、合肥整装待命
4月4日,毛主席发表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这时我们南下干部编入随军支前的行列,组织筹粮委员会。我们四地委的分在72师,刘剑和我分在师部。曲阜县、区干部分在团、营,建立筹粮小组。不几天到达安徽无为县刘家渡附近,作渡江准备。
四、刘家渡强渡长江
4月21日毛主席的进军令一下,我炮兵开始轰击长江南岸敌阵地。我们随军在刘家渡乘小木船渡江。一只小木船乘17人,由一位船老大掌舵,其余16人每人都有一把桨,奋力向前划,随大军横渡长江。登岸处是铜陵,随即冒雨步行一日一夜,行程130里,经繁昌、宜城,到达广德,围歼从南京突围的敌人,俘敌十余万人。到广德看到大界牌,知道已进入浙江。在广德时,铜陵中学和繁昌师范的师生,打着校旗迎着我们。进入泗安时,发现敌人为了江防在这里有一个仓库,囤稻谷20万斤,正好解决了我们的粮食供给,用不到筹粮。随军经长兴进入湖州后即离开部队。此时,我们按干部纵队指示,征用菱湖一号轮拖几条大木船,带一排武装穿过太湖去无锡,联系接应从镇江渡江的南下干部。船到无锡时,得知他们已沿运河从丹阳到苏州,我们随即转舵直达杭州拱宸桥。下船后,住杭城西大街休整待命。
接管杭县
接管杭县的县、区领导班子是以曲阜干部为主,调入部分泗水、平邑的干部组成的。革命战争的胜利,鼓舞着我们,光荣的革命任务,激励着我们,但也料到会有许多困难等待着我们。新区基础差,语言不通,风俗习惯各异,这些都会在今后具体工作中遇到。从湖州到达杭州后获在西大街休整,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约法八章》。5月10日,省委、市军管会决定曲阜这个班子负责接管杭县,省委并介绍叶遐修同志和我们一起工作,他是个地下党员,解放前和杭州市委直接联系,公开的职业掩护是国民党杭县县政府教育科督学。叶遐修同志介绍了国民党杭县县政府、警察局、国民党、三青团的情况。省委决定叶任杭县副县长。我们集中国民党杭县党、政、警,团的有关人员,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当我宣布军管会、省政府任命王德生为县长,叶为副县长时,在场的旧职人员对叶系地下党员,都愣住了。叶任副县长对顺利接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果没有党的地下工作,接管不会那样顺利。事后,旧职人员反应,“叶守义(即叶遐修)竟是共产党员,共产党真厉害。”会后,接管杭县文书档案,进行反动党、团登记,收缴枪支。县委、县府地点在拱底桥旧县政府地址办公。
省委,对杭县干部的任命是:县委书记周林,副书记殷俊,组织部长林传富,宣传部长邵行之,县长王德生,副县长叶遐修,公安局长李俊山。
在接管的同时,建立了区、镇政权。当时区、镇领导人是:
临乔区,书记公学德,区长黄瑞卿。
五西区,书记孙兆隆,区长刘兆成。
瓶窑区,书记林化祯,区长马常荣。
三墩区,书记张继忠,区长朱怀兴。
上泗区,书记孔宪连,区长程卿。
塘栖镇,书记乔湘,镇长谷克金。
共五区一镇,与曲阜建制恰好是一样。
干部分到各区后,宣传新区政策,收缴枪支,借粮。6月以后,抓剿匪反霸。
那段时间,大军继续南下,防务空虚,国民党的残余武装上匪乘机活动,杀害我区乡干部,威胁我基本群众。三墩区副区长陈万桂,民运委员范玉山,在一次召集乡、保长会议布置借粮时,遭到混入乡、保长中的国民党残余分子袭击,陈万桂、范玉山两同志牺牲。上泗区组织委员吴继坤在受降乡与敌人搏斗中,亦壮烈牺牲。平径乡乡长郭彬和青干校吴根荣等四同志,也被土匪杀害。我们针对敌人的垂死挣扎情况,将区、乡干部集中在几个点,白天分散活动,晚上集中。同时建立区级武装力量,协助部队开展大规模的剿匪活动,才逐步稳定了局势。在这片土地上光英牺牲的和长期工作年老病逝的许多老同志,如陈万桂、范玉山、郭彬、吴继坤、刘兆成、孙兴善、武茂云、王德生、殷俊等。你们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