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公安局集市铲除汉奸粮霸

DX——W 发表于2015-05-31 14:49:12
    鱼台县的谷亭镇,北边依湖而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济(宁)徐(州)、鱼(台)丰(县)公路横贯镇中,是连接苏鲁两省的交通枢纽。1940年春,这里驻上了一个日寇小队和一个伪警备大队,成了日伪的狼窝。镇南有一条二米深、二米宽的封锁沟,镇的东、西城门设了哨卡,伪军日夜把守。
    该镇东南角有一片较大的空地,十天两次的集市在这里举行。每当集日,四乡八村的百姓都到这里赶集,十分热闹。
    1941年6月初,集市的粮市上出了个引人注目的情况:有个长得滚瓜溜圆,一对金鱼眼向外突鼓着的40来岁年纪的人,每集必到,他穿着一件白色丝绸衬衫,嘴里常叼着一支香烟,左肩上挎着一个略显圆鼓的布袋,右手提着一只扁长的黑框白珠小算盘,走起路来大摇大摆,旁若无人,象个富商。
    这家伙每日来到市场,总是径直扑向粮食市,把上市的粮食从头至尾看个遍,然后将看中的粮食,令卖主过秤,用那肥短的手指在算盘上“辟哩叭啦”拨弄一番,从肩挎布袋里取出“联合票”(日寇发行的货币)付给卖主。由于这家伙的大批购买,好粮均被收购一空。而赶集买粮的群众只好望粮兴叹,满腹愤怒。
    正在丰北活动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得知这一异常情况后,当即派出了侦察人员,潜入谷亭镇。经过反复细致的侦察。搞清了那个家伙的真实面目和来龙去脉,并摸清了他的活动规律。
    原来这家伙叫石元,是日寇的一个军曹,5月底被济宁日军派来谷亭,目的是从集市上收购粮食补充军需。他只来了二十来天,日伪据点里的粮食已堆成了一座小山。在收购粮食中,他还经常打骂群众,还以商人作掩护,大肆搜集我政治和军事情报,是个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的日本特务。
    听罢汇报,县长吕英挥起拳头重重地砸在桌上……
    “通讯员!”他高声喊道。  
    “有!”    
    “马上通知公安科长和县大队长到我这里来!”
    “是!”通讯员转身跑出门外。
    须臾,公安科长武鸣岚和县大队长张捷兰风风地推门而入。
    县长把侦察到的情报向他俩叙述一遍后,愤怒地说:“眼下敌人猖狂,群众陷入水火,日特又在市场上抢购食,不仅群众愤恨至极,对我军也是严重威胁。”
    “叫你们来就是共同研究个行动方案,尽快除掉这个特务。”随后县长把一张谷亭地形图摊在桌上,三人围成圆圈细致地研究起来。
    桌上的时钟“滴滴嗒嗒”地走着,一个在集市上除掉日特的行动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在集市行动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集市离敌人据点较远,赶集人多,行动人员便于隐蔽,易于脱身;二是在集市上除掉日特,能大灭敌人的威风,鼓舞我军民士气。
    从县长那里回来,武鸣岚点燃一支香烟,在屋里踱着方步,升腾的烟雾伴他陷入深思:派谁去除掉这个日特呢?公安科有手枪队和保卫队三十余名战士,在与敌人正面激战中,个个英勇善战,敢打敢拼,都是响当当韵硬汉子,可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光有勇敢是不够的,必须还应具备较高的智谋和应变能力。
    忽然,他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脸上绽出满意的笑容。“对,就派他俩去。”他兴奋地自语着。   
    “报告!”宏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来!”科长的话音刚落,一前一后,两个战士跨进屋内。他俩是公安科的手枪队战士陈乃祥和郭心海。
    陈乃祥,一米八的个子,30出头的年纪,长得膀大腰圆,一双明亮的大眼炯炯有神,给人以老练沉稳的印象。他力气过人,“三把匣子”又使的得心应手,被战士们誉为“神枪手”。
    郭心海个子不高,白净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一双机智而刚毅的大眼睛,眉宇间一股英气。
    科长的眼力果然不错,这两人配合行动,文武双全,刚柔相济,完全有把握完成好这项任务。待两人坐定后,科长便向他们交代了这次行动方案的全部内容。
    “明天一早行动,祝你们成功!”科长说着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
    清晨,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通往谷亭镇的大路上,赶集人络绎不绝。人流中,有肩搭布口袋的,有臂挎各式篮子的。满载货物的独轮车在重压下发出“吱吱呀呀”的叫声。在拥向关卡上的人群中,陈乃祥和郭心海两人,头戴破旧草帽,身穿粗布外衣,臂挎着沉甸甸的篮子,镇定自若地走向关卡 。
    关卡处,两个伪军荷枪实弹地立在两旁,一幅凶神恶煞般的模样。正在蛮横粗暴地对进城人逐个搜身检查,时时发出喝斥声。
    他俩走到关卡近前,从容地把篮子放在地上,伪军立刻凑上来把他俩周身搜个遍,结果—无所获。他们刚要查篮子,郭心海机灵的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盒“哈德门”,笑殷殷地递上去:“老总,辛苦了,抽支烟解解乏吧。”伪军接过烟去,陈乃祥趁机燃了火柴。伪军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把手一挥:“放行了。”  
    陈乃祥、郭心海提起篮子刚要迈步,长得尖嘴猴腮的伪军班长把步枪一横,厉声喝道:“慢着,篮子里盛的什么?放下检查。”他俩的心“噔”一下又收紧了,原以为对伪军恭维一番,便可以畅行无阻了,想不到还是紧盯不放。篮子底部藏着短枪,要想方设法与敌周旋,绝不能暴露武器。
    篮子重又放下,郭心海掀开了盖布,里面露出了鲜嫩的黄瓜。伪军班长瞧见,嘴里流出馋涎,但却假装正经地喝道:“全部倒出来检查。”
    “老总,这黄瓜刚从园里摘的,指望着进城能卖个好价钱,如果那么一折腾,便不新鲜了。”其实伪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饱口福才是目的,这些早被机灵的郭心海察觉了。
    郭心海拣了一些最大的黄瓜,双手捧到伪军跟前,说:“老总,你赏光,尝尝鲜吧。”
   “好了,进去吧。”伪军班长一边狼吞虎咽地嚼着黄瓜,一边嘟噜着“挺嫩,不错!”
    过了关卡,两人才把提着的心放下来,虽说天气不算太热,但他俩的头上却渗出了汗珠。
    郭心海抬头看看太阳,估摸着时间大约已8点多了,石元也该露面了,他俩疾步奔向集市。
    集市里,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叫卖声,论价声,此起彼伏,整个集市显得纷乱嘈杂而热闹。他俩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紧挨粮食市南端选了一个便于观察的地方,将篮子放在前面,压低草帽,一边大声吆喝着卖菜,一边注视着粮食市北入口,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大约过了一刻钟光景,郭心海用胳膊轻轻碰了下正在应付买主的陈乃祥,陈乃祥会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粮市北口,石元嘴叼着香烟,悠然自得走来了。糟糕!今天在石元身后还跟着两个伪军,他们斜背长枪,象哈巴狗摇头摆尾地紧随其后。  
    怎么办?突变的情况使他俩大吃一惊。但很快又镇静下来,他俩迅速地商量了对策:由陈乃祥接近石元,伺机予以击毙,郭心海作掩护。
    石元由北向南慢慢地踱着,不时弯腰查验粮食的质量。很快,一些粮食便堆到了簸篮跟前。到了市中心,由于石元检查过细,使得两个伪军有些不耐烦了,与石元拉开了一段距离,一些买粮的群众很快掺杂其中,把石元与伪军隔开了。
    陈乃祥和郭心海见时机成熟,便迅速离开菜摊,挤入买粮的人群。挤着挤着,陈乃祥离石元不到一米了,他右手伸向腰问,刚要拔枪,可转念一想,不行,买粮的人在石元左右挤来挤去,弄不好会伤着群众。他把枪重向腰里一插,继续寻找适宜的时机。他那宽大的身躯很快挤走石元身后的群众,贴近石元,尾追而行。
    这时,石元快走到市南头了,仍在专心验粮,周围没有群众。时机成熟!陈乃祥闪电般拔出枪来,枪口一下戳到石元的后脑,狠狠地扣动了板机,“叭”的一声脆响,石元未哼一声,便一头栽在地上,结束了他的罪恶的一生。与此同时,郭心海朝天“叭叭叭”就是三枪,大喝一声:“鬼子来了!快跑!”顿时,集市大乱,人们蜂拥般涌往市外,郭心海两人乘机跑了出来。
    据点里的鬼子听到枪声,顿觉不妙,马上集合队伍奔向市场。此时,市场上,人已走空,留给他们的只有满地的杂物和石元那脑袋开花的尸体。两个伪军也早已溜得不见踪影。
    日寇小队长扑了个空,气得脸变成了猪肝色,走来走去,嚎叫着“八格牙路”,巴掌狠狠地骟到了身边的伪军小队长脸上……    
    此时,我们智勇双全的公安战士带着胜利的微笑,正向驻地走去。身后的谷亭,渐渐地变得模糊,越来越小……  (田素贞赵仰才纪孝军撰文)
浏览:71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