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我们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随刘邓大军南下,继而西进接管贵州。时间过去虽已40多年,现在回顾这一段的战斗历程,心情仍激动不已。
组建南下干部队伍
为了接管和开辟新解放区,根据中央指示,冀鲁豫区党委抽调3960名干部,组成南下支队,下有8个大队,一个地委为一个大队。六地委(聊城地委)是六大队,一个县为一个中队,我们河西县与东阿县的干部合偏为一个中队。
河西县委组织发动和抽调南下干部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因为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和思想发动。中央很早就提出了三大战役之后要组织百万雄师过大江,“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等口号。还明确的指出要组织三万至四万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开辟的解放区。中央的这些指示精神,很早就在干部中进行过酝酿和讨论,在酝酿讨论中、大家精神振奋,情绪高昂,感到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到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了。大多数干部都表示愿意随军南下,一定服从组织上的调遣,绝不打折扣。组织上也明确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强调要抽调年轻,身体好,能力较强的干部南下。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明确规定在抽调的干部中没有正当理由而不服从调动者,即开除党籍。在抽调干部之前,县委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对干部思想进行了摸底排队,摸清干部对南下的态度和决心。在掌握干部思想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提出名单经县委讨论决定,属上级管理的干部报地委批准。干部名单经组织决定批准之后,即通知本人,本人要不折不扣的坚决执行组织决定。
当时河西县抽调的干、工勤人员共90人(其中女干部6名,工勤人员24名,内有9人无名单)。东阿县76人(其中女干部7名,工勤人员16名)。两个县抽调干勤总计166人,其中干部126人(女13人),工勤人员40人。在干部抽调之后即组成了新的县委领导班子,县委书记张金屏,组织部长傅秀峰(东阿县),宣传部长孔焕章,社会部长房建平,县长(县委委员)武大觉。新县委组建后即按照军事化的建制组编行军队伍,一个区编为一个班,9个区(东阿县5个区、河西县4个区)编为9个班,再加上直属机关共编为12个班。各区区委书记、区长任正副班长,直属机关的班,指定适合的干部任班长。
1949年2月18日,河西县委、县府召开了欢送大会,并合影留念。开过欢送大会之后,当天我们即起程赴六地委(聊城地委)去集中,经过两天的行程,到达聊城,在聊城住了3天,地委明确我们这个中队划为南下支队六大队四中队。地委、专署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南下的地委书记谢鑫鹤代表南下干部讲话,表示坚决随军南下,解放全中国,接管新解放区的决心。接替谢鑫鹤职务、新任地委书记陶东岱在大会上致词,代表地委、专署和全专区人民热烈欢送全体南下干部,大家很受鼓舞,更坚定了南下的决心。晁大庄集训学习在聊城开过欢送大会之后,记得是2月25日,我们即从聊城出发去菏泽。菏泽是冀鲁豫较大的城市,是区党委和行署所在地。经过四五天行军,行程300多华里,于2月底到达菏泽。我们四中队住在菏泽东南角的晁大庄,距菏泽有二、三华里。在这里的任务是集中整训学习,从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做好南下的充分准备。集训学习的主要内容:
1.学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通过学习,进一步奠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心,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决心随军南下、解放全中国,接管新的解放区。
2.在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南下决心的基础上,学习接管新区的方针政策。着重学习了城市政策,工商业政策(包括怎样搞好城市工业生产),统战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等。
3.军事训练。在这里发了军装,每人都身着军衣,要严格遵守军容风纪。在学习军事技能方面,要求不太高,因为都是些党、政干部,仅学习了在行军中的一些普通军事常识,如集合、跑步、整队、紧急集合、急行军、打绑腿、打背包、防空和行军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等。但特别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行军途中要严格组织纪律,在每一驻地出发前,要检查地扫干净了没有,借的门板、稻草归还了没有,损坏的东西赔偿了没有。中队设有纪律检查委员,负责检查各班的纪律执行情况。
临出发之前,区党委和行署在菏泽南的晁八寨召开了盛大的欢送会。区党委、行署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讲了话,表示热烈欢送。南下支队政委徐运北和政治部主任申云浦同志在大会上讲话,表示南下的决心。军区的战友剧团还为我们演了《甲申三百年祭》(即闯王进京),南下干部深受教育。
合肥休整
3月下旬,南下支队,即整装待发。从菏泽出发,经过定陶县和曹县县境时,广大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高喊口号,夹道欢送,场面极为热烈。南下干部受到很大鼓舞,也高喊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等口号,大步前进。经过一段步行之后,进入陇海线上的朱集车站(即商邱车站),乘上火车东去。我们乘的是露天货车车厢,既不能避雨,又不能挡风,而且坐得非常拥挤。由于铁路遭到破坏,火车走走停停,火车一停下来,上级就通知:“没有命令,不准下车”。途经徐州,又过两天的时间,到达安徽固镇车站。在固镇停留了一天,火车又到达新子桥车站。由于战争的破坏,铁路中断,又改为步行,大约经过两天的行军,途经宿县到达淮河边上的重镇蚌埠。在蚌埠住了一天,我们中队住的地方是国民党的一个模范监狱。经过稍事休息,又乘火车,向合肥进发。一百几十个人的中队只能分得一个货车厢,人坐得相当拥挤。大家把背包一个紧靠一个的挤着放好,各自坐在背包上。人挤得紧紧的,一动也不能动。傍晚发车,经过一夜,第二天早晨到达安徽合肥。一下车就感到这里大变样了,昨晚还是北方的情景,经过一夜就变成南方的景象。妇女能下地犁田,有的还挽着裤腿,挑着重担往田里运肥等等。在合肥住了约有一个星期,进行休整。主要任务是:区以上干部听取张鼎承同志传达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并进行学习认论。继续学习接管新区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检查自南下以来的行军和执行纪律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完成继续南下任务。
准备过长江,桐城再休整
合肥休整后,约在四月上旬,我们即从合肥出发继续前进。从此开始全靠两条腿走路。适逢雨季,几乎天天下雨,多数是黄胶泥或是砂子石块路,穿的布鞋走不了几里路就坏了,大家就买草鞋穿,但一双草鞋走不上三、五华里也磨烂了。有的把脚磨得红肿,有的脚上打起水泡只好忍着疼痛,奋勇前进。经过四五天的艰苦行军,到达桐城。在桐城又作了休整,总结行军工作。地委负责同志向全体干部传达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国内军事形势和我党与国民党和谈的情况。做好过江的准备工作。几天后,又继续前进,行程仍很艰苦,但行军速度要求很快,有时是急行军,日行平均八九十华里。行军生活虽然艰苦,但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一往直前。
紧急过长江夜走上下邦
4月22日这天一直下着大雨,同志们的衣服和背包都被大雨淋得湿透了。根据上级命令,我们冒着大雨向安庆方向以急行军速度前进。这天行程近90华里。至天黑时才到达长江北岸的安庆城。一天的急行军,大家感到又累又饿,住宿后即抓紧做饭,行动迅速的班,刚吃完饭准备休息,动作慢的班,做好饭才开始吃就接到上级命令,马上跑步到长江渡口集合。这天夜里又下雨,天特别黑,真是伸手不见掌。安庆城由于刚刚解放,一切尚未恢复。城内没有电灯,一片漆黑。道路又差,坑坑洼洼很难行走,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向渡口方向奔跑。大约在凌晨左右到达了长江安庆渡口。在渡口等了几个小时,拂晓时才上船渡江,到长江南岸下船时,天已开始亮了。因国民党的飞机轰炸,封锁渡口,阻止我军渡江,为了安全,军分区袁子清副政委在岸上指挥,命令大家紧急下船,赶紧离开江边,到20华里以外去休息吃饭。江边产鱼,价格也便宜,每个班都买了一条大鱼带着,以便吃饭时打牙祭,庆祝渡江胜利。走了20多华里在至德县境内的一个村子休息吃饭。这是江南的第一餐饭、也吃上了江南的鱼、米,稍作休息后即从至德县向江西进军。这一段行程也是相当艰苦的。有四、五天的时间,头上大雨淋着,脚下踏着水和泥,差不多天天都在急行军,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夜走上下邦。在安徽境内有一个村叫上邦,有一个村叫下邦,统称上、下邦,有一天夜里连续下着倾盆大两,夜又特别黑,伸手不见五指,身上背的背包像在水池里泡过的,又沉又重,脚下走的是稻田埂,一步一滑,几步一跤。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这夜行军迷失了方向,踏着稻田埂子转来转去,走了一夜,认为走出好远了,天亮一看,只走8华里路,以后每提起夜走上下邦,同志们都感到很有趣,也很好笑,真是难忘的夜走上下邦。
乐平干部变动 开始接管任务
经过五六天的艰苦行军,到达江西的景德镇,在景德镇稍微休息了一下,就继续向乐平县方向前进。到乐平停留了几天,整编组织,调整干部,大队分配各中队的接管任务。我们四中队一分为二,原东阿县的干部负责接管资溪县,傅秀任县委书记,并将原河西县武委会主任王子奎调去任县长,原河西县的干部负责接管临川市(即现在的抚州市)。大队政委、地委书记谢鑫鹤同志在县级干部联席会上宣布了组织变动,干部调整及分配接管任务之后,各队就向各自接管的地区进发。
我们接管临川市的干部从乐平县出发,经过万年,贵溪,鹰潭即到达了临川市。临川市是赣东北一个比较好的城市,约有7万人。我们是随同贵溪军分区副政委袁子清带领的警卫连进驻临川市的,第二天即宣布成立中共临川市委和临川市政府,张金屏任市委书记,吴欣斋任市长,孔焕章任市委组织部长,刘法文任市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原县委社会部长房建平在进军至桐城时即调专署公安局)。市下设两个区,一个是东外区,一个是羊城区。东外区区委书记高兴中,区长昌广山。羊城区区委书记李杰生,区长王延春。另外还成立了一个市委直属工作队,队长刘秉新,副队长曹培山。市委、市政府成立后很紧张的抓了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新政权,公布区政府成立,接管旧政权,限期旧职人员迅速到政府报到,不得有误。2.接管文书档案和人事档案,政权方面的由市政府接收,国民党党部和参议会的由市委接收。3.清理暗藏的土匪敌特。4.恢复工商业,维持社会治安。临川有一个发电厂,小工商业也不少,就发动工人和职员尽快把生产恢复发展起来。5.抓了学校工作、临川市的中学有好几所,有的学校还有外国人,为了抓好学校工作,市委书记张金屏还开大会给学校师生作报告,上政治课。
赴地委革命干校和进贤县 接受新的任务
在临川市正在紧张工作的时候,接到贵溪地委通知,根据赣东北区党委指示,把临川市移交给随四野南下的干部。当时大家都感到很突然,思想上不大通,对临川市有些留恋,认为刚安下摊子又要走,经过工作,思想搞通了,便服从组织分配。这次干部又有一个大的变动,贵溪地委通知,张金屏带一部分干部到地委革命干校工作,孔焕章带一部分干部到进贤县工作。刘法文到东乡县工作,吴欣斋办完移交手续后到专署分配工作。干部分两批先后撒出,第一批约在6月中旬撤出,第二批负责移交手续的干部在7月15号撤出。孔焕章带领20几个干部,其中有三个区委书记,两个区长,实际上是三个区的干部架子,约在6月中旬经过东乡县向进贤县进发,到县之后,很快就把干部分配到区,与早去接管的原齐禹县的干部同心协力、并肩战斗。我们与原来的同志共同抓了几项工作:摧毁旧政权,建立健全新政府。开展征粮,支援前线。收缴武器,建立人民武装。举办训练班,进行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上饶集中奉命西进
1949年8月中旬,县委接到贵溪地委通知,要我们向四野随军南下干部移交工作,到区党委所在地上饶集中报到,准备跟随刘、邓大军向大西南进军。
我们将工作移交完之后,约在九月上旬到达上饶。在上饶集中整风学习,为向大西南顺利进军做好思想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区党委书记徐运北代表区党委向干部作了在赣东北四个月的工作总结报告,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干部很受教育。但是当宣布进军大西南接管贵州时,干部思想有些波动,因对贵州的印象不佳。在北方时就听说云南、贵州很远很远,在中国西南的边边上,自占以来就是充军的地方。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说话一点也不懂等等。所以听说进军贵州,干部思想上确实有一个大的弯子。根据这一情况,区党委、地委以及县委都狠抓了思想工作,大会,小会动员,讲明形势,找出进军贵州的有利条件。区党委宣传部长申云浦代表区党委向全体干部作了进军贵州的动员报告,报告很生动,很有说服力,使干部又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打通了思想、统一了认识,表示愉快进军大西南,解放贵州,拯救贵州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进贤县的干部编为西进支队四大队六中队,于1949年9月底乘火车从上饶到达南昌,由于南昌至九江的火车不通,我们就坐小木船穿过鄱阳湖的一侧,用了一天的时间,至天黑时到达了九江。次日转乘一艘大货轮从九江逆水而上。几个大队约两千人左右乘这一条船,我们六中队被分配在货船的底仓,由于乘船人超过了仓的容量,大家紧紧的挤在一起,转不过身,透不过气,仓内闷热,空气污浊,都想到船上吹吹风,但谁也动不得。大约经过一天两夜的航行,到达了武汉码头。我们到达武汉时,这天正是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游行队伍一眼望不到边,秧歌队,腰鼓队,一队接着一队,热闹非凡。我们行走在游行队伍的一边,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武昌整训学习
我们中队驻在武昌离黄鹤楼很近的一个地方,每天早上中队集合跑步就跑到黄鹤楼。有时在黄鹤楼前集体阅读报纸,传达文件和上级的指示。这里风景甚佳,我们曾用了一个星期天渡江到汉口游览了一天,大家开了开眼界。在武昌住了10多天,进行整顿学习。总结从上饶出发以来的行军情况,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行军的方向和任务。进行形势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报导和领导同志的指示。继续学习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和新区的有关政策。
湘潭休整 组织留守
武昌休整之后,我们于10月上旬乘轮船继续沿着长江逆水而上,船到岳阳时由于刮大风,不能马上渡过洞庭湖,因此在岳阳住了两天后又继续乘船前进。穿过洞庭湖,经过湘阴、长沙、到达湘潭。在湘潭住了10天左右,进行休整。因为从这里就要改为徒步行军,为了紧跟大军前进,又重新整顿队伍,把妇女同志和伤病员都暂时留在湘潭,大队和各中队都设立了留守处。在这里每人发了1套棉军衣,补充了盐巴,装满了米袋子。10月下旬便从湘潭出发,经过湘乡、双峰,邵东到达邵阳,行军速度很快,日行程约90华里左右。在这一段行军中间还越过湘西有名的雪峰山,在过雪峰山之前,上级通知做好充分准备,米袋子装上炒面,水壶装满水,因为山上无处做饭,饿了就吃点炒面,喝点冷开水。山高路滑,云雾茫茫,爬这样的大山我们还是第一次,对干部队伍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同志们互相帮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经过一天多的艰苦跋涉,终于翻过这座大山。
接管镇远县
1949年11月上旬,我们即到达芷江,在这里知道我们中队接管的是贵州镇远县。在芷江稍事休息后即出发,经过晃县,进入贵州玉屏县,然后到了镇远县的羊坪。我们在这里召开了镇远县委第一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划分区,确定县科和区主要干部的配备问题。会议决定把镇远划分为5个区,即:青溪、蕉溪、涌溪、潕阳、羊场。县委会议结束后,即向全体干部宣布县政府各科和各区的主要负责人名单。10日我们到达蕉溪,把蕉溪区的工作安排好后,于11日下午到达镇远县城,立即着手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原河西县的干部有20多人,在镇远县时间不久,于12月底即奉调接受新的任务。
接管天柱县
1949年12月底,镇远地委决定,抽调原河西县干部去接管天柱县。明确指示张金屏原带到革命干校的干部和孔焕章带到镇远县的干部都抽回来,一同到天柱去进行接管工作。接到通知后,革命干校的干部先行一步,提前一、二天到三穗县。在镇远县的干部集中后,于1950年1月4日步行两天到达三穗县城。这时接到地委通知,因情况变化,要我们在三穗县城住下来待命。这次共集中原河西县南下干部52人,还带去西进干部43人(在江西吸收参加革命干校的学员)共计95人。在三穗住了一个多星期,于1月14日从三穗县城出发,步行3天,经桐林、织云、邦洞到达天柱县城,进城时,各界士绅和学生及驻军整队欢迎我们。我们到达之后,夜以继日的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在天柱县工作期间,孔焕章先后任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等职,高兴中先后任一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委宣传部长等职。我们和全县干部一起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接管工作。接管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约法八章”,稳定社会秩序。天柱县原有17个乡(镇),没有区的划分。我们为了便于加强领导,将17个乡(镇)划为5个行政区。进城后立即宣布县委会和县政府成立,干部很快分赴各区,成立区委,建立区人民政府。一区区委书记高兴中,区长于杰民;二区区委书记陈林村,区长昌广山,三区区委书记孙绪昌,区长邢庆训;四区区委书记周秀芝,区长何干忱;五区区委书记刘秉新,区长张村民。
在接管中抓紧发展武装,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区队的组建工作。大力发动群众,搞好粮食借征工作,支援前线,搞好生产。
2.进行剿匪斗争。1950年3月,全县土匪开始暴乱,攻打区乡政府,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围攻县城,发展到高峰时,全县土匪达4000多人,对人民危害极大。我们集中全力对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采取各种手段,坚决进行打击和围歼。1951年8月中旬,县剿匪指挥部对一年来的剿匪工作进行了总结,全县人民与驻军第一四九团二营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紧密配合,同时又与邻县(湖南省的会同、靖县)的驻军部队合作,进行了多次铁壁合围,使全县达到净化。共计歼匪7046名,其中大小匪首1393名。
3.大力培养地方民族干部,积极建立党团组织。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1年底止,共举办了14期农训班,参加学习的同志达2000多人次。培养了骨干,提高了干部素质,壮大了干部队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4.大力开展五大任务(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解放初期,天柱县的反革命骨干和恶霸地主等反动势力相当雄厚,根据掌握的材料,反革命骨干和恶霸地主共有1840名。在大规模的围剿土匪之后即在全县广泛的开展了五大任务,人民群众在斗争中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对匪首恶霸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顺利完成了五大任务。
从1951年8月开始,全县分两批进行土改,到1952年8月胜利完成。通过土改,摧毁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发挥了生产积极性。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