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唐立信,又名唐来悟,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办事处前营村人,回族,南下干部,特等功臣。1925年1月,我的父亲唐立信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弟兄三人,大哥唐立正,二哥唐立忠,他排行老三。小时候他胆大好义,一表人才,深受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喜爱。7岁起在本村小学念书,爱看革命书籍,对贪官污吏、涂炭生灵的汉奸、地主深恶痛绝,对贫苦百姓十分同情。抗日战争爆发后,失学在家种地,与父亲唐在奎做些赶集卖饭的生意,常受日寇、汉奸、地主的欺凌鞭挞。他立志要为苦难的人们打天下。
1942年初,他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参加了民兵,不久,被选为减租减息代表。1946年5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中共泰西县五区联合会,任工作员,在村里被推为农会主任。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呼口号、做宣传,革命热情十分高涨。1946年夏,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议,开始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地主还乡团趁机对解放区进行反攻倒算,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部队家属大肆摧残,十分嚣张。农会干部和民兵被杀者不计其数,还乡团的暴行惨绝人寰,人民群众强烈要求讨还血债,1947年9月,泰西崔子明率分队攻打国民党泰安县九区区队和西界还乡团。当时唐立信担任泰西县五区武工队分队长。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唐立信带领武工队队员为部队作向导,并参加战斗。在泰西军分区部队攻打西界还乡团区公所时,一名战士受重伤,他背起伤员跑出3里多路,找到担架队,安排好后,立即返回阵地,参加战斗。配合崔子明部队一举歼灭巢居在西界的还乡团。年底,因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中共泰安县委批准唐立信同志立战斗特等功。
1949年2月,唐立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山东南下干部纵队,在华东干部纵队一支队七大队五中队任班长。历经3个月的风餐露宿,于5月到达浙江省杭州市,按照预定的计划,唐立信所在的中队接管建德县,唐任建德县三都区区长。因为浙江是国民党的“模范省”,是蒋介石的老巢,因此在全国有着特殊的位置,当时刚被解放,敌人还很多,土匪经常出没,并且十分嚣张,我们的好多南下干部遭到土匪的袭击、暗杀,光荣牺牲。武工队出身的唐立信,面对当时的困难毫不畏惧。10月,他带领一个班,爬山涉水,在方圆百余里的建德山区清剿土匪。有一天,夜宿外蔡村,拂晓时被数百名土匪包围,敌人以多击少,气势十分嚣张。在战斗中他腿部不幸受伤流血不止,但他不露声色,沉着指挥战斗,打退土匪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终于以少胜多打退了敌人多次的进攻,消灭了大股土匪。此次剿匪,打掉了土匪的嚣张气焰,使他们不敢再轻易妄动,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平静了许多,不再担惊受怕的过日子,刚成立不久的区政府也得以顺利地、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了。因此他的事迹受到全国通报表彰并荣立特等功。
1951年9月建德县人民武装成立。由于剿匪形势严峻,为加强地方武装的力量,组织上调唐立信任建德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第一任部长),他带领全县的民兵武装,团结依靠当地的百姓,配合驻地的部队,消灭了建德县残存的土匪,稳固了新生政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1952年8月他被选调入部队担任金华军分区调查统计科任副科长,后又担任组织动员科副科长、科长。1961年5月调江山县人民武装部任政治委员、中共江山县党委常委、金华军分区党委委员。
江山县位于三省交界处(浙江、江西、福建)是国民党政府的模范县,土匪特务窝,是“三毛一戴(毛人凤、毛森、毛万里、戴笠)”的老家,当地武装工作落后。唐立信调任后,不辜负组织希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每天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经常加班加点,从没有在家休息过一天。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检查工作,每次下基层都是坐公共汽车或者靠两条腿走路,和基层的武装干部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足迹踏遍了江山县的山山水水。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先人后已、鞠躬尽瘁,在任时,去基层检查工作从没坐过一次公车(当时人武部有一辆吉普车),从没吃过一次公餐,从没用过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当时他自身家庭负担已很重,上有70多岁的老母,下有老婆和五个孩子,另外还有几个亲戚要接济,生活十分清贫。他一不喝酒,二不抽烟,三不吃肉,但每每遇到有困难的群众,却会毫不犹豫地掏干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去帮助他们。他从不接受下级的馈送,有一年过春节,一名曾受他资助过的基层干部,带了自家的花生、年糕来拜年,他硬是劝解他拿回家,并安慰他说:“我帮你是应该的,你不用放在心上,你家还很困难,留给自己吃吧,我是领导干部,不能收你的东西。”当时就让那个干部感动的流下眼泪。还有一次,一起到基层的同志的床单破了,他马上把自己床上用的床单给他,这在当时国家还很困难,粮票、布票都很紧张的状况下,他这样的行为是难得可贵的。以至于如今接受他床单的老同志讲起此往事还涕须不已。他十分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同志,有一次单位里有个干部因为家庭不和闹离婚,他多次上门促膝谈心,了解情况,耐心帮助解决问题,使他们和好如初,安心工作。这样的事对他来说是习以为常了。平时他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习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不准孩子摆干部子弟架子,吃住在校,不许和别人打架,要尊师重教,尊长爱幼,公私分明。单位有福利,他都让其他同志先享受,自己总是最后一个。一次单位里发放一批被子,他让别的同志挑完后,最后剩下又破又旧的自己要。正因为如些,他在当地威信很高,深受人们爱戴,一提起唐立信,大家都叫他“好政委”,当他遇难牺牲时,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孩童都痛心不已,放声大哭,以至于几十年后,当地人们一提起唐立信还念念不忘。
由于在江山任期时唐立信的工作积极努力,成绩卓著,个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动员部部长傅秋涛上将亲自赞扬嘉奖。1963年作为南京军区先进个人代表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64年5月授中校军衔,1966年出席浙江省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同年推选为南京军区党代表,他所在单位也多次被金华军分区、浙江省军区、南京军区评为“五好单位”“先进集体”。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江山县委、县政府和全国一样受到冲击,工厂停工、农民停耕、学生停课,江山县人武部也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唐立信坚决执行上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要文斗不要武斗”、“部队要稳定”的指示,不畏艰险战斗在第一线,夜以继日超强度的工作。因为睡眠少,常常熬红了眼睛,通过艰苦细致的努力,多次阻止当地“群众组织”冲入军事驻地,并保护了一大批对党忠诚的老干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1967年3月由于地方党政机构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县人武部奉令建立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县的工农业生产,不久根据上级指示和当地军队建立“三支两军”联络站,下设支左办公室和生产办公室,唐立信同志担任主任(即军管会主任)。1967年7月正是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时期,隐藏在党内的反党集团,为实现其复辟的目的,林彪及死党大搞分裂主义,反党乱军,挑动群众斗群众,武斗不断升级,江山县也不例外,一小撮坏人挑动当地两派大打出手,并把矛头指向了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办公室,妄图窃取江山县政权。他们经过精心策划,把矛头指向了县武装部政委,驻江部队支左办公室主任唐立信,(因为当时混进造反派队伍中有不少监狱放出来的劳改犯,还有一些被下放的二流子和土匪残余,对共产党、解放军、革命政权怀恨在心,恨之入骨)他们居心叵测的叫嚣“打倒唐立信,解放江山县”。7月29日,江山县群众两派战火越烧越旺,武斗升级,厂房严重烧毁,人员伤亡增多,形势很严峻,当时担任三支两军支左办公室主任的唐立信同志忧心如焚,当夜从杭州开会赶回,为尽快制止两派“武斗”,避免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带了几个干部亲临第一线到现场做工作,不幸被挑动武斗的一小撮暴徒强行把他挟持到江山县电影院,后又转到党校。在这期间,所谓“造反派”的暴徒用烈日暴晒,禁水禁食,铁棍抽打,铁钉穿指,钢筋穿锁骨和两腮及捆拉等等酷刑,手段惨绝人道,妄想让唐立信同志屈服,但他怀着对党赤诚的心,坚定的革命信念,坚持党性原则,写下三条意见:①毛主席语录“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离开这两条原理,我们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②两派都是革命群众,要文斗,不要武斗。③支持那一派应该由三支两军办公室研究决定,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面对暴徒的死亡威胁,唐立信同志凛然正气的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活着就干革命,死了也不怕”。30日下午,暴徒又以扭送省军管会为名,把唐立信押到江山县赵家公社达岭高山上,狂叫着要他投降,他坚持正义,高呼“永远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口号,拒不屈从,惨遭杀害。献出了他年仅42岁的生命。
当得知唐政委被害的消息后,全城百姓震惊,连夜赶到出事山上,将尸体运回城里放在人武部里的大会堂内,全县人民无不流泪悲痛,人们纷纷集会悼念唐立信同志。经查证,唐立信身体各部共有110多处伤痕,情景惨不忍睹。下葬那天,当时八月娇阳突然下起毛毛细雨,自发送葬的队伍达好几里长,鲜花、花圈不计其数,人们把他安葬在江山县烈士陵园内,这片他热爱并为之献出生命的热土上。事件发生后,林彪反党集团不仅不查凶手,还盗用省军管会之名,下黑指示:(一)不准寻回唐立信尸体;(二)不准召开追悼会。更不能容忍的是一小撮暴徒竟敢用机枪扫射唐立信的坟墓,打碎坟碑。
唐立信遇害后,在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和多次上京反映下,上级曾四次组织专案组调查,但由于林彪、“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干扰破坏,一次次被迫中断。“四人帮”被粉碎后,为澄清唐立信的案件创造了有利条件,江山县委于1977年8月重新组织了专案组,在浙江省委、金华地委的领导下,通过一年的走访群众,内查外调,终于查清了整个案件的真相。由于这起案件非常复杂,又处于“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背景,当时对唐立信使用武力的人数较多,办案时间拖延多年,反复多次,罪犯之间的串供等等,以至于很难认定谁是最后致命的凶手。为了查明案情,走访过数百名人,包括很多亲眼目睹者。到最后,共查明有八人参与打斗,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为首的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1976年5月15日,唐立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烈士,现墓葬于江山市西山烈士陵园。1978年8月,中共江山县党委委员会、江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他隆重召开追悼会,重新立碑举行公葬,并召开了一次万人大会,惩办凶手,告慰烈士英灵。
唐立信在战争年代里,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多次立功;南下浙江以来,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分配,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工作在最前线;他严于律已,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听党指挥,恪尽职守,胸怀坦荡,服从真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我们应当继承烈士的遗志,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更好地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让烈士的英灵安息吧!人民烈士永垂不朽!
唐建华:唐立信烈士的女儿,金华市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