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顾委副主任刘众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12月11日11时30分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5岁。
刘众前同志是山东省莱芜县人,生于1921年,1938年4月参加工作,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42年任泰山地委青年部宣传科长,鲁中区党委党校教员,地委党训班主任等职。1942年至1945年任莱东县委宣传部长。1945年至1948年任章丘、泰安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1949年至1953年任泰安地委宣传部长。1953年至1954年任泰安地委副书记,1954年至1966年任泰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第一政委(1958年至1961年泰安地委与济南市委合并时任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1966年任山东省农林办主任、党委书记。1970年任山东省农业局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副局长。1972年至1979年历任青岛市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市革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1979年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3年7月任省顾委常委,1988年12月任省顾委副主任。刘众前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刘众前同志从少年时期就追求光明,投身革命。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抱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出生人死,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在环境险恶、斗争尖锐、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团结带动群众努力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民主政权,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积极组织民众支前,开展反奸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加强根据地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极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农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任泰安地委书记及济南市委书记的十几年间,十分重视农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他不辞劳苦,爬山涉水,勘察定点,先后主持兴建了黄前、雪野、光明、金斗、卧虎山等一批大中型水库,主持兴办了“济平引湖”、“济南灌渠”引水工程及黄河洛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改变泰安地区的生产条件和济南市城市供水条件作出了突出贡献。刘众前同志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对人宽厚,以诚相见,团结同志,特别是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他品德高尚,公道正派,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都能注意保护同志,从不伤害同志,甚至为此顶着压力,受到委屈。刘众前同志具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对党无限忠诚,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敢于坚持,敢于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文革”中,虽然受到冲击,但他坚信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原则立场,特别是在任青岛市委书记期间,在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面对困难,顶住压力,始终站在党性立场上,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了坚决斗争,为促进青岛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粉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决拥护并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担任省政府副省长期间,在处理大量日常政务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财贸、外事工作。开展了外贸体制改革,为山东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担任省顾委副主任后,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积极关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关心两个文明建设,积极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关心计划生育工作、粮食工作、保险工作,特别是为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奔波、操劳。他关心廉政建设,积极支持反腐败斗争。坚决拥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省委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表现了一个老党员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高度责任心。
刘众前同志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他思想敏锐,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务实创新精神;他始终以党的利益为重,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他注重实践,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他作风民主,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原则性强,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他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待人诚恳,宽怀大度;他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对自己、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他坚持活到老,学习到老,工作到老,革命到老,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刘众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所建立的业绩将永载史册。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