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祥口述从沂水县南下浙江汤溪

鲁小楠 发表于2015-06-22 18:18:19
南下
1948年,我在山东省沂北县任组织部长,接上级命令做好干部南下准备工作。老区人多,干部少,组织了两套干部,留下一套,带走一套。南下的这一套人员各方面素质都要强一些,文化程度要求也高,但有文化的人毕竟太少,县委书记、县长是由地委确定的,下面这一套班子要我先提出组织方案,向地委汇报,地委同意后再确定下来。当时确定我留下当县委书记,留下的县长是一个老党员。我没有文化,但年轻的人选又没有,后来地委书记向区党委汇报,确定我南下,任县委书记,县长是吕育仁。按上级规定,每个县都一样配备。县委班子配备的是县委书记、秘书、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民运部长。县政府配备县长、秘书、办公室主任、民政科长、财政科长、粮食局长、公安局长。区委配备区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民运委员。区政府班子配备的是区长、民政助理员、财政助理员、管粮食的、管公安的,加上通信班、炊事班。一个县有八九十人。我们地委书记和专员都没来,我们到路上与另一个地委合并一起南下。
接管汤溪、转战兰溪
1949年5月中旬我们接管汤溪,山东老区来的青年也跟着到了汤溪,当时我任汤溪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我们一开始就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开展工作。到了6月下旬,二野部队调动,要继续南下。我们刚来,情况不熟悉,部队又要走,340人的粮食要补充,每人要带10天的大米,地委要我们准备粮食给部队带去。那时是解放初期,农民很贫困,向农民要粮食非常困难,我们研究决定向地主去借粮食,但是绝对不搞摊派。我们统战了一个地主,向他借了部分粮食。汤溪东门一个地主逃跑后,他家存有好几千斤粮食,只有先借,待人回来后再还给他,就这样配足了部队的粮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五军没来接防前,只剩下地方干部轮流站岗,土匪活动猖獗起来,土匪头目邢小显部的一部分人也活跃起来,汤溪的塔石和仁坑两地土匪很多。情况非常紧急,我向军分区请求派了游击队的一个班来,这个班后来也叛变当土匪去了。有一次几个通信员去送信,在东门外的一个凉亭里休息时遇到土匪,土匪企图夺通信员的枪,双方搏斗时枪走了火,土匪吓得都跑光了。汤溪的土匪闹的很凶,他们潜伏在山里,白天属于我们,晚上是他们的,我们根本无法开展活动。因为没有相应的措施,浦江县和宣平县都攻进了土匪,宣平的土匪还打死了我军的一个班长。7月初,三十五军到达金华驻防以后,金华地委立即采取发动群众武装自卫、军事清剿和政治瓦解三结合的方针,开展剿匪斗争。地委和三十五军政治部抽调干部、战士组成工作队,到农村开展工作。各县都相继建立了剿匪指挥部。土匪隐蔽起来,活动也少了一些。我们汤溪县的干部都配备了枪,连炊事员、通信员都配有枪,所以汤溪的干部中没有伤亡损失。在汤溪县我们只有依靠贫雇农开展工作,我们召开了全县的农民代表大会,要他们相信共产党,同时成立了农民协会,这些农协会员在之后的平息汤溪土匪暴动事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49年秋收后,开展征粮,起初工作是比较顺利的,重点村很快完成了征粮任务,如汤溪城关乡上徐村群众敲锣打鼓交公粮。但是不久,到了征收农业税的时候,地委来开会布置任务,要求按土地亩分配农业税。那时的汤溪很穷,土地也很差,都是黄土丘陵,种出的是红稻,产量很低,去向群众征收农业税,确实是有困难的。11月28日,邢小显召集部分地主顽固分子在白龙桥开会后,谣言四起,说是“共产党把粮食运到苏联去了,老百姓要饿肚皮了!”“金华农民到城里请愿,要求减少农业税80%,金华专署已经答应给他们减免了,我们也要到汤溪县府去请求减少农业税。”汤溪县首先是古方乡天目山村、开化乡开化村、泽口乡泽口村闹起来。这几个地方周围森林茂密,土匪活动频繁,潜伏下来的国民党头目威胁农民说:到汤溪县政府请愿,可以减轻农业税,哪个不去的话,先把他家的粮食吃光。同时,保长敲着锣,强制每户都要去一人,如果不去,这户人家就要管大家吃饭。群众不明真相,认为去了一是可以减少农业税,二是不去的人要受罚,还是去的好,最后在古方集中了800人。我们工作队在古方劝阻群众不要到汤溪去,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里解决,他们不听,并把工作队员围住进行殴打,工作队员在向外突围时碰倒了两名群众,马上有人喊:“他们打了我们的人,抬起来,把他们抬去上县城。”他们弄来了竹竿,把两个人抬起来,涌往汤溪。工作队员马上打电话告诉我事情的经过,我和粮食局长刘玉珂带了几位同志拼命往出事地点赶去,心想不能把事态扩大到县城,在半路上解决掉。刚出汤溪城门,就遇上了大队人马。于是,我留在县城,刘玉珂等同志仍到泽口乡去做工作。因为平时群众都叫我政委,不知道政委是干什么的,执意要找县长,我们只得跟随他们去城里,于是他们就往县政府冲。这时,县政府大门已经关闭,有一个排守在大门里,架起了机枪。公安局长带了一部分人拦在门口,我在门外搬了张凳子,站在上面开始宣传征收农业税合理负担的政策,警告他们:不能冲击县政府,有意见可以派出代表同县长谈判。这时混在人群里的敌人反对我的宣传,叫喊要把我抓去揍一顿,人群中有几个佩戴农民协会标记的人把我围在中间,不让抓人。说到这里该提一下农民协会,汤溪群众工作做的比较主动,八月份就成立了农民协会,同时召开了农民代表会,这些代表动员周围的群众:冲击县政府是不对的,我们一起到中山广场去谈。敌人毕竟是少数的,多数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人群开始移往广场,我们的人就穿插在人群中,宣传党的政策,并要求对方派代表来谈。刚到广场时,群众情绪很激动,通讯员佩枪跟着我,那几个农协代表就说:“你叫通讯员回去,枪被夺走了反而不好,我们保护你。”通讯员走后,十几个农协代表围着我转来转去,尽管部分群众伸出拳头,却不能碰我一下,我们工作组的同志仍分散在群众中做宣传工作。到了下午3时,群众了解政策后,一是觉得上了别人的当,因为农民没有土地就没有负担,土地少的负担也少;二是大多数人肚子也饿了。于是我们把留下来的50名代表召集开了一个座谈会,由县长讲明政策,并且表示征收农业税存在畸轻畸重现象,经过调查,确实过重的,就给减免。因代表中没有掺杂进敌人,请他们吃了一餐晚饭后就回去了。
到了晚上7时左右,形势又开始紧张。有一批人包围了泽口区公所,冲击区公所大门。区公所全体干部集中守卫,并向外面大声喊话:好的百姓,不会冲击人民政府,有事天亮再说,你们赶快回去,如果有坏人进来,我们立马开枪。闹了一阵后,他们终于散了。这一天的暴动,除工作队有几位同志挨了几拳外,其余人员没有受到伤害。
29日,罗埠下洋组织了600人拥到县城,吵吵闹闹。根据地委指示,由县长出面,讲明政策,动员他们回去了。我带了几个同志,深入到闹得厉害的古方乡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和调查研究,逐步稳定农民的情绪。在平息暴动的过程中,农民协会的代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暴动平息后几天,汤溪县抓了3个煽动暴动的首恶分子,经过上级批准,我们召开了公判大会,予以枪决。
经过这场斗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又复查了粮食分配不公的问题。所以汤溪的征粮工作搞得不错,分配下达的指标是900万斤,我们征得了1000多万斤,粮食少的以木炭代斤。我在汤溪待了一年,因我工作搞的不错,又是工农干部,是扎扎实实干的。在地委钢铁厂举办的干部培训班上,领导针对汤溪暴动一事表扬了我。1950年2月至4月,我任汤溪县委书记。当时种田没有肥料,每年冬季组织各行各业积土杂肥,主要是发动群众挖塘泥、挖肥泥(地皮泥、阴沟泥),既作肥料,也用于土壤质地改良。后来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陈双田那时是带领群众挖塘泥的积极分子。
1950年5月组织上把我调到地域广阔、人员复杂的兰溪去担任县委书记了。到兰溪后,召开的第一个会是贫雇农代表会议,强调要依靠群众,节约粮食。粮食很重要,我亲眼见到一个干部吃饭时大米掉到地上,他用手指粘上来再吃。所以我一直都很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在征粮期间搞镇压反革命运动,当时李丰平任公安厅长,他把公安局长叫去,说:“敌人如果再搞暴动,要杀你的头。”那时形势确实也紧张。镇反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等反党分子。1951年春季,主要是搞土地改革,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决贯彻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这样一来,贫雇农分得了大量的土地,并正式颁发了土地证,确定了农民和各阶层人民的土地所有权。
1952年2月我从兰溪回来后任地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一直干到1954年8月农村工作委员会撤销。1954年2月至8月任金华地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1954年8月至1956年12月任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部长。
怀念我们的好书记李学智
地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是1950年10月设立的,李学智任书记。1951年9月至1952年11月李学智任金华地委副书记,1952年11月李学智开始任金华地委书记。李书记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可以这样说,金华的农业生产基础,都是在李学智书记带领下,金华人民的奋斗中打下的。他是一位好书记,我们都非常怀念他。
五十年代金华互助合作经营制
全区土地改革以后,由于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取代,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他们要求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求改进耕作制度,引用良种,购买新式的农机具,采用农业新技术等。但是,他们这种生产上的新要求与农民个体经济底子薄,生产资金短缺,生产工具落后发生了矛盾。为了更快的发展生产,他们要求联合和组织起来。党和政府因势利导,逐步引导农民组织起来,按照互利自愿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金华地委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帮助一批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带头组织互助组,树立典型,推动了当地的劳动互助。
金华全区的农业互助组分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临时互助组是在农忙季节以劳动协作方式互助帮助,劳力、耕畜、农具等进行互补换工的生产经营方式。农闲时解散,各自分散经营。1951年3月,兰溪上华村应卸根等8户农民组成临时互助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耕一石田换人工8工,帮工按农活需要安排先后,以4千克大米为1工报酬等,克服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不足的困难,保证耕种季节获得生产丰收。后在全区推广。常年互助组的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仍归各户自带,收获的农副产品归各农户所有,采取劳动协作进行生产,记录劳力、畜力出勤情况,年终时进行长短找补,互不吃亏。1951年初,汤溪陈双田牵头组织12户农民组成全区第一个常年互助组,统一调剂劳力和耕牛,换工互助,当年互助组12户农户的农作物比入组前增长10%,被评为全省一等模范常年互助组。同年,兰溪上华村应卸根临时互助组转为常年互助组,有农户14户、耕地11.89公顷,把工换工改变为评工记分,实行死记。1952年,水稻产量平均每公顷达4290千克,比临时互助组时增长28.3%,比1950年个体劳动时增长53.7%。1951年秋,金华乾西乡马屿村一农民试办合作农庄,参加的农民有22户、33个劳力、5.33公顷耕地、20头耕牛,这是区内试办的苏联式农庄。
初级农业合作社实行土地私有,交社使用,按入社土地的土质和水利条件分等定产;耕牛、大中农具折价入社,公有公用;集体劳动,评工计分,按件计酬;生产收入在扣除税金,提取一定积累用以扩大再生产和管理费外,以农户投入劳力和土地按比例分红,土地分红一般为定产的35%至40%,劳力占60%至65%。1951年1月,汤溪陈双田互助组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12户47人,入社耕地6.03公顷.租入土地2.52公顷。入社耕地按土质好坏、远近和水利条件评定等级,按定产实行固定比例分红,水田地租35%,旱地地租25%,入社耕地的农业税粮计算到户负担,由社负责交纳;4头耕牛折价入社,统一饲养;大中农具折价入社,分三年偿还;社员劳动底分按体力强弱和技术高低挂靠评议,男正劳力最高评10分,女正劳力最高计5分。注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当年粮食总产24000千克,单产3180千克/公顷,社员分配粮食18800千克,其中土地分红粮4200千克,占22.3%,余下的77.7%按劳分配,社员人均收入58元,实现户户增收。到年底,全区初级农业社发展到34个,入社农户542户。1953年后,地委先后举办两期农业生产合作社骨干训练班,参加人员有1000多人。1954年3月,各地相继成立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推行农业合作社。到了l1月,全区建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7000多个。后因缺乏办社管理经验,全区初级农业合作社一度收缩至4000多个。1955年8月,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后,全区再次掀起办合作社高潮。到年底,全区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1000多个,入社农户35万余户。
 1954年2月,金华地委在金华县乾西乡马屿村试点,成立丰收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46户175人,耕地43.4公顷。6月,兰溪上华应卸根初级农业社转为高级农业社,农户由14户扩大到381户,取消土地分红,增加劳动分红。10月,汤溪陈双田初级农业社转为高级农业社,改名为先锋高级农业社,入社农户16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取消土地分红,社员留5%耕地为自留地外,其余的土地及塘、坝等水利设施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动底分分摊公有生产费股份基金制度。社内分生产组,社组之间搞包工包产、社员之间实行死分活评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计酬办法。该高级社年粮食单产每公顷3000多千克,比个体农民高12.3%,社员分配收入加上家庭副业收入人均64元,比当地个体农民高20%。之后,各地初级农业合作社逐步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发展至3300多个,入社农户50多万户,占总农户的78.39%。
五十年代中期的农业生产
五十年代中期,金华地委在农业生产上开展了水稻栽培制度的调查与改制试验,进行密植规格与方式、施肥技术、育秧技术、田管灌溉及防倒抗灾等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肯定了间作稻改连作稻、单季稻改双季稻或稻杂两熟(或三熟)制的增产效果及其相应的配套技术,推动了水稻栽培制度改革,提高了栽培技术水平。
改良品种。1953年底,全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4年春季,全区各地出现粮食紧张的状况,大家都要吃饭,粮食不增产,就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金华当时的状况是,土质好的地方种出的稻子是高的品种,容易倒伏。土质不好的地方稻子产量又低,如红米稻,具有抗旱特点,水少的时候也能成活。李书记下决心要引进不易倒伏且能增产的水稻品种进行试种,推广矮秆良种。在他的带领下,全区引进、试种的常规水稻品种有160多个,推广种植与其相适应的水稻品种有里周、张飞稻、畚头甩、义乌早、东阳早、诸暨早、金华早、义乌青、早糯及“6506”等70多个。1955年,东阳县引进南特号、三九九、中农34、晚灿9号、花秋等品种。其中调入南特号种子3350千克,种植成功,农民称之为“翻身稻”。第二年,又调入该品种种子推广种植6667公顷,表现出早熟、高产、抗病的优点。品种改良后,肥料又跟不上,接着的问题是解决肥料问题。
施磷肥。五十年代的农田肥料主要施用焦泥灰,它的主要成分以钾、磷为主。采用柴草、稻秆、草皮泥及泥块等材料烧制而成。1954年春,义乌县金村乡西王界村一农民在紫云英(草籽)田内施用过磷酸钙,获得增产。大家逐步认识到磷肥的增产作用。肥料问题解决了,又要解决一季稻的问题。
改造耕作制度,推广双季稻。金华属丘陵地带,十年久旱,丘陵多,土地少,水稻只有一季,很少有两季。原来永康有种,但很少,推广不了。李学智在诸暨看到有两季稻,下决心要解决金华的单季稻改双季稻问题,群众想不通,就先搞试点,在白龙桥的地里、黄土丘陵上试种一段时间后再叫大家去看,用事实说话。当时有两种耕作方法,一种是双季连作稻(早稻收割后,经过整地,再插晚稻的一种两熟稻),一种是双季间作稻(先插早秧稻,再将晚秧插于空行中)。地委举办了学习班,到诸暨牌头学习种双季稻,农会主任也参加。李书记说,别人一天可以吃两餐大米,为什么我们金华人晚餐只能吃玉米糊,这说明实行双季稻就是好。并请诸暨的副县长何龙在学习班上讲课,他在这方面有经验。听了报告后,大家又去参观稻田。之后研究决定采用连作的方法,头一天割稻后,接着就插秧,大家看了都很高兴,回来后代表们都开展了工作。全区各地先后进行“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二三熟,推广农业技术,改一季稻为双季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的改制试验。1954年,义乌县金山乡试种双季连作晚稻成功,随后连作晚稻面积扩大。1955年,全年粮食耕地复种指数2.243。其时,三熟制种植形式为:大、小麦—早稻(或早中稻)--玉米(或马料豆、荞麦、甘薯)等秋杂粮。两熟制为麦(或油菜)—单季稻、早中稻--玉米(或秋杂粮)或紫云英--早中稻—玉米(或秋杂粮)。1956年开始推广双季连作稻和双季玉米。双季稻很快就推广起来了。问题又来了,接着是解决水的问题。
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五十年代的金华农村土地,大都是畈心田和低洼田,排水不畅,常年积水,山垅田、山脚田受侧渗水、地下泉水的影响,给土壤带来糊、烂、冷、闭等不良性状。金华全区进行平整土地工作。迁移田间坟墓扩大耕地,与改造冷水田、烂糊田相结合,开挖渠道、挖土填沙、平整田塍土墩,开垦闲散杂地。对缓坡地进行水利配套,把旱地、荒地改成了水田。1952年11月,地委书记李学智到寿昌卜家蓬作改良土壤调查,他在调查中提出开涝排水,改良土壤的具体办法和措施。1953年,地委发出《关于改良土地的通报》,《通报》指出,要教育干部群众树立长期生产建设的观点,明确以改良土壤和兴修水利作为冬季生产基本建设的重点,各地应开展一个群众性的改良土壤运动。尔后,全区平原地区采取开沟排水,挖塘贮水的办法,排除田面积水,并完善排灌渠系,实行冬季种麦晒垄,水旱交替。山垄田、山脚边田,采取沿山脚挖深沟避开来路水和侧渗水,降低了地下水位。
兴修水利。1950年1月至1951年6月建成的湖海塘水库是全区第一座小(1)型水库,一开始是为了发电,后转入以灌溉为主。所以,五十年代水利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在湖海塘建设的基础上,各县都开始兴建小型水库。至1952年,就动工兴建了东阳黄莲塘、黄都塘、北莘塘、外深塘,义乌蜀墅塘,金华葛周塘、铁堰、石门塘、吕塘、西湖塘,兰溪社塘等30余座。1955年秋,金华地委贯彻中央和省委提出的“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根据金华地区丘陵起伏,缺水易旱的特点,进一步推广兴修小型水库。当时的小水塘、小水库都是发动群众搞起来的。大的水库是1957年开始建设的,因牵到电的问题,要求就高了。
低丘红壤(黄土丘陵)的开发利用。建国后,地委重视低丘红壤的开发和利用。1950年,地委贯彻华东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华东保护山林水利管理垦荒办法》,制订了生产度荒和垦荒计划。到1951年,全区垦复低丘坡地38000余亩。1952年起,转向有计划地开发。在开发形式上,有国家和集体建立农场,大面积开发的;有以公社(乡)、队(村)为单位集体分散开发的;也有村民个人少量零星开垦扩种的。1952年起全区始办农垦场。这年,金华专署在湖海塘东侧丘地创建金华种猪场,垦荒700余亩,建立饲料生产基地。1953年12月,省公安厅在汤溪县蒋堂附近划低丘荒坡2万余亩,建立蒋堂劳改农场。1955年7月,专署建立山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吸收来自杭州、绍兴、萧山及金华本地城镇社会青年、失业工人和复员军人2692人,在金华县石门建立“金华专区石门农场农林牧试验场”(后改名为石门农垦场),划低丘坡地2.41万亩,垦荒种植。1956年初,专署在武义县桐琴建立桐琴果园,有垦殖人员182人,垦荒2623亩,种植果树,培育果苗。这年,又在金华县、雅畈等地建立金华专区马鞍山农业高级社,有垦殖人员500多人,第二年并入石门农林牧试验场。
后续简介
1956年形势比较好,我觉得自己识字太少,文化水平低,找了个机会向李书记提出想去学文化,李书记同意了。从高小开始学完初中课程,学习期间得了肺病,休息了半年之后,领导一方面为了照顾我的身体,另一方面在提倡“掺沙子”(把工农干部掺到知识分子中去)的形势下,派我去刚成立的农学院任党委书记,任职两年多。1959年1月至1968年4月,我任地委委员。1962年4月任监察委员会书记。11月因魏俊哲同志去疗养,我到组织部任代理部长,1963年11月,魏部长回来后,我任组织部副部长。1964年我跟着李书记等领导到诸暨牌头乡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搞了两年,文革开始后撤回。1966年3月,我又回去任监察委员会书记,一直到1968年4月。“文革”期间,1969年1月至1970年12月,我任金华地区核心小组成员,1970年2月至1977年2月,我任金华地区委员会常委,主要分管农业工作。1980年从农业部门离休。
张景祥口述 崔静 姜燕飞 整理(2012年9月)
浏览:164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小猪约翰
    小猪约翰
  • qiheL
    qiheL
  • 沂水大罗张
    沂水大罗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